一种自动印花机的烘干模式及其输送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2319发布日期:2019-07-24 09:5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印花机的烘干模式及其输送方式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花机,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印花机的烘干模式及其输送方式。



背景技术:

就目前国内外而言:印花机按印版划分主要为圆网印花机、平网印花机。圆网印花机的印版是圆筒的,圆网印花机直接采用的是导带,印花速度比较快,每小时可达5000m,但缺点是只能印固定花型,适合成批量生产的坯布,使用范围较窄。平网印花机的印版是平面的丝网版,平网印花机进布既有导带的也有台板的。其中,台板平网印花机称之为圆形或椭圆形印花机,适合于各类印花材料,胶浆、水浆、油墨等,运用比较广范。

传统的圆形、椭圆形印花机的工作台板在同一平面上按圆形或椭圆形轨迹运行,占地面积大,台板数量少,在印刷过程中产量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根据印花工艺要求,需要在每个套色印完后印刷面进行烘干,方可进行下一套色印刷,而目前的烘干机构由于印花机的结构限制,均采用一对一的敞开式加热,使得整个加热的能量大部分散发在工作环境中,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为了提高烘干速度,只能加大烘干机构的功率来实现,进一步的提高了能量的损耗。

目前出现了一种占地面积小、台板数量多的新型印花机,其具有一立体进料机架和一立体出料机架,立体进料机架和立体出料机架上设置两组垂直进料或出料机构,以及连接两组垂直进料或出料机构的水平调向机构。以垂直进料机构为例,垂直进料机构的垂直方向两侧均安装有垂直方向转动的进料链条,进料链条的非链齿侧装有若干进料支承件,印花台板则支承两侧的进料支承件之间。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进料链条带动印花台板在垂直方向移动。工作时,印花台板先在垂直进料机构的作用下垂直自下而上移动,再由水平调向机构传递给另一垂直进料机构自上而下移动后。上述结构的新型印花机虽在单位面积内增加了台板数量,提高产量,但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立体进、出料机架上的两组垂直进料机构采用链条结构,链条在驱动印花台板时,无法完全做到两组垂直进料机构步调一致,累积误差后,水平调向机构两端的垂直进料机构印花台板高度不在同一水平面,造成水平调向机构无法顺利交接印花台板,因此上述结构可靠性、稳定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现象,在专利CN102582225A中就提到了一种全自动印花机台板移动副,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进料侧升降输送机构、出料侧升降输送机构和水平输送机构,其创新点在于:所述进料侧升降输送机构和出料侧升降输送机构均包括升降承托支架、升降交接支架,所述升降承托支架和升降交接支架上分布台板支承件,所述升降承托支架和升降交接支架上设夹紧驱动机构,升降交接支架上交接驱动机构。升降输送机构的结构形式便于在不增加印花机占地面积的基础上提高了单位空间内印花台板数量,确保提高了印花效率。而利用升降承托支架和升降交接支架的夹紧、松开动作,并配合升降交接支架实现印花台板的依次移动,确保印花台板顺利交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上述机构中,对于台板的移动,采用的是进料侧升降输送机构、出料侧升降输送机构及水平输送机构三者的配合来实现的,而对于其中的进料侧升降输送机构与出料侧升降输送机构的设置,需要使用到台板支承件、升降承托支架、夹紧驱动机构、升降交接支架、交接驱动机构等多个部件,其中涉及到的零部件较多,整个结构比较臃肿,安装维护等都不方便,而且在进行升降操作时也比较的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升降方便的自动印花机的烘干模式及其输送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印花机的烘干模式及其输送方式,印花机包括印花装置、烘干装置及周转输送装置,所述印花装置与烘干装置之间通过周转输送装置实现台板在印花装置与烘干装置之间的流转,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箱体、加热装置、下降输送机构、上升输送机构、台板箱内交接装置、台板箱外交接装置,箱体内具有沿着台板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的下降通道、上升通道,且下降通道与上升通道的底部连通,下降输送机构设置于下降通道中,上升输送机构设置于上升通道中,台板箱内交接装置设置于箱体的底部,用于将箱内的台板由下降通道平移到上升通道中,台板箱外交接装置设置于箱体的顶部,用于将周转输送装置上输送的台板移动到下降通道中或将上升通道中的台板移动到周转输送装置上,其创新点在于:

所述上升输送机构与下降输送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至少一对设置在箱体两侧的升降链条,在升降链条上安装有若干并列分布的台板托板,且两个升降链条上的台板托板共同配合托起台板并带动台板进行上下升降,所述升降链条由驱动装置驱动并带动台板托板进行上下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在升降链条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上链轮、一下链轮,所述升降链条分别套装在上链轮、下链轮上,并与上链轮、下链轮相互啮合,同一对的两个升降链条由一同步升降机构驱动进行同步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升降机构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同步齿轮,其中任意一个同步齿轮由一同步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在同一对升降链条的两个下链轮的侧端均通过一联动轴连接有一从动同步轮,同时在同步齿轮的侧端也连接有与同步齿轮同步转动的主动同步轮,所述主动同步轮与从动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两个升降链条的同步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台板箱外交接装置包括一交接支架,该交接支架沿着下降通道至上升通道方向延伸,在交接支架上安装有进料侧夹具、出料侧夹具,所述进料侧夹具与出料侧夹具由水平同步移动机构驱动实现水平方向上的同步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侧夹具与出料侧夹具结构相同,均包括一夹具支架,在夹具支架底端的两侧具有一对夹爪安装支架,所述夹爪安装支架由安装在夹具支架上的升降气缸驱动进行上下升降,在夹爪安装支架上安装有一摆动轴,该摆动轴通过轴承与夹爪安装支架之间铰接而成,在摆动轴的两侧均安装有一夹爪,所述摆动轴由安装在夹具支架底端的摆动气缸通过连杆连接并驱动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夹爪进行摆动以夹住台板。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同步移动机构包括一安装在交接支架上的水平同步转动轴,在水平同步转动轴上安装有一对并列分布的进料侧主动同步带轮、出料侧主动同步带轮,在交接支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进料侧被动同步带轮、出料侧被动同步带轮,所述进料侧主动同步带轮与进料侧被动同步带轮通过进料侧同步带实现同步转动,出料侧主动同步带轮与出料侧被动同步带轮通过出料侧同步带实现同步转动,所述进料侧夹具与进料侧同步带固定,出料侧夹具与出料侧同步带固定,在交接支架上还设置有沿着交接支架长轴方向延伸的导轨,同时在进料侧夹具、出料侧夹具上均安装有与导轨相配合的导向滚轮,所述水平同步转动轴由水平同步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并带动进料侧夹具、出料侧夹具沿着交接支架的延伸方向进行同步同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台板箱外交接装置为:在下降通道与上升通道中均具有一驱动台板在下降通道或上升通道的上部位置进行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在下降通道与上升通道的两侧位置还均具有一对平移滚轮,且平移滚轮由一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移进或移出台板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台板箱内交接装置包括一对设置于箱体底端两侧并沿着下降通道至上升通道方向延伸的平移输送带,在两个平移输送带之间连接有一台板水平移动板,在台板水平移动板的两侧设置均设置有台板挡板,所述平移输送带由一平移电机驱动并带动台板水平移动板在下降通道与上升通道之间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台板箱内交接装置、台板箱外交接装置通过联动机构实现同步同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升输送机构与下降输送机构通过联动机构实现同步反向移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中,利用升降链条与台板托板的配合来实现台板在上升通道或下降通道内的升降,对于单独的上升通道或下降通道来说,只需一对升降链条即可实现,大大减少了所需部件,结构简单,升降方便。

同步升降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同一对升降链条的同步升降,确保台板升降的稳定,同时也减少了驱动电机的数量,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水平同步移动机构的设计,使得进料侧夹具、出料侧夹具能够实现同方向的同步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台板移进与移出的同步进行,也就减少了台板移出或移进分步进行时的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所需的动力源,节约成本,降低能耗。

对于台板箱外交接装置,采用升降驱动机构、平移滚轮及水平驱动机构三者的配合,使得台板箱外交接装置整体均能够设置于箱体内,这样印花装置可直接设置于周转输送装置的上方,即印花好的台板直接送入烘干装置烘干,以及烘干装置送出的台板再直接进行下一套印花,减少印花装置、周转装置及烘干装置三者整体的占用面积,尤其需要采用多套印花装置及烘干装置时,有效的减少印花机整体的占用面积。

对于台板箱内交接装置、台板箱外交接装置通过联动机构实现同步同向移动,是为了能够减少所需的动力源的数量,节约成本,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印花机的烘干模式及其输送方式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印花机的烘干模式及其输送方式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所示的一种自动印花机的烘干模式及其输送方式,印花机包括印花装置、烘干装置及周转输送装置,印花装置与烘干装置之间通过周转输送装置实现台板在印花装置与烘干装置之间的流转。

烘干装置包括箱体1、加热装置、下降输送机构、上升输送机构、台板箱内交接装置、台板箱外交接装置,箱体1内具有沿着台板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的下降通道3、上升通道2,且下降通道3与上升通道2的底部连通,下降输送机构设置于下降通道3中,上升输送机构设置于上升通道2中,台板箱内交接装置设置于箱体1的底部,用于将箱内的台板5由下降通道3平移到上升通道2中,台板箱外交接装置设置于箱体1的顶部,用于将周转输送装置上输送的台板移动到下降通道3中或将上升通道2中的台板移动到周转输送装置上。

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可知,上升输送机构与下降输送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至少一对设置在箱体1两侧的升降链条11,在升降链条11上安装有若干并列分布的台板托板12,且两个升降链条11上的台板托板12共同配合托起台板4并带动台板4进行上下升降,升降链条11由驱动装置驱动并带动台板托板12进行上下升降。

驱动装置为:在升降链条1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上链轮13、一下链轮14,升降链条11呈环形状,且升降链条11的上下两侧分别套装在上链轮13、下链轮14外,并且升降链条11与上链轮13、下链轮14之间相互啮合,同一对的两个升降链条11由一同步升降机构驱动进行同步升降,位于上升通道2内的升降链条11由上升电机驱动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台板托板12上升,位于下降通道3内的升降链条11则由下降电机驱动进行转欧东从而带动台板托板12下降。

同步升降机构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同步齿轮15,其中任意一个同步齿轮15由一同步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在同一对升降链条11的两个下链轮14的侧端均通过一联动轴连接有一从动同步轮,同时在同步齿轮15的侧端也连接有与同步齿轮15同步转动的主动同步轮16,主动同步轮16与从动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17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两个升降链条11的同步升降。同步升降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同一对升降链条11的同步升降,确保台板升降的稳定,同时也减少了驱动电机的数量,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台板箱外交接装置的第一种结构包括一交接支架21,该交接支架21沿着下降通道3至上升通道2方向延伸,在交接支架21上安装有进料侧夹具22、出料侧夹具23,进料侧夹具22与出料侧夹具23由水平同步移动机构驱动实现水平方向上的同步移动。

进料侧夹具与出料侧夹具结构相同,如图3所示的示意图可知,均包括一夹具支架201,在夹具支架201底端的两侧具有一对夹爪安装支架202,夹爪安装支架202由安装在夹具支架201上的升降气缸203驱动进行上下升降,升降气缸203有一对,对称分布在夹爪安装支架202的两侧,通过设置两个升降气缸203,从而使得夹爪安装支架202的升降更加的平稳,在夹爪安装支架202上安装有一摆动轴204,该摆动轴204通过轴承与夹爪安装支架202之间铰接而成,在摆动轴204的两侧均安装有一夹爪205,夹爪205的底端具有一弯钩,安装在两个夹爪安装支架202上的夹爪205之间的间距要大于台板4的宽度或长度,具体取决于台板4进入下降通道3、上升通道2内的摆放,安装在两个夹爪安装支架202上的夹爪205的弯钩共同配合实现对台板4的夹取,摆动轴204由安装在夹具支架201底端的摆动气缸206通过连杆207连接并驱动进行转动,其连接具体为:摆动气缸206的活塞杆与连杆207的一侧铰接而成,连杆207的另一侧与摆动轴204的中部位置固定而成,从而带动夹爪205进行摆动以夹住台板4。

在进行夹取台板4时,首先,由升降气缸203驱动夹爪安装支架202向下运动,从带动夹爪205向下运动,在升降气缸203下行至极限后,此时夹爪205的下端低于最高处的台板4的下端,并位于第二高的台板4的上端,然后,摆动气缸206再工作,拉动与连杆207铰接的一侧向上运动,同时连杆207的另一端由于与摆动轴204固定连接,因此不会向下运动,而转为带动摆动轴204转动,从而使得夹爪205的弯钩插入台板4的下端,升降气缸203再驱动夹爪安装支架202向上运动,此时,台板4在夹爪205的夹持作用下也会随之向上运动,实现了台板4的抓取,而当需要将台板4放下时,则升降气缸203先驱动夹爪安装支架202向下运动,然后,再由摆动气缸203向下运动,使得夹爪向台板4的两外侧打开,脱离台板4,然后升降气缸203再上行,完成台板4的放下。

水平同步移动机构包括一安装在交接支架21上的水平同步转动轴24,在水平同步转动轴24上安装有一对并列分布的进料侧主动同步带轮、出料侧主动同步带轮25,在交接支架2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进料侧被动同步带轮26、出料侧被动同步带轮27,进料侧主动同步带轮与进料侧被动同步带轮26通过进料侧同步带28实现同步转动,出料侧主动同步带轮25与出料侧被动同步带轮27通过出料侧同步带29实现同步转动,进料侧夹具22的夹具支架与进料侧同步带28固定,出料侧夹具23的夹具支架与出料侧同步带29固定,在交接支架21上还设置有沿着交接支架21长轴方向延伸的导轨,同时在进料侧夹具22、出料侧夹具23上均安装有与导轨相配合的导向滚轮,通过导轨与导向滚轮的配合,从而实现了进料侧夹具22、出料侧夹具23在铰接支架21上的稳定移动,水平同步转动轴24由水平同步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并带动进料侧夹具22、出料侧夹具23沿着交接支架21的延伸方向进行同步同向运动。水平同步移动机构的设计,使得进料侧夹具22、出料侧夹具23能够实现同方向的同步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台板4移进与移出的同步进行,也就减少了台板4移出或移进分步进行时的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所需的动力源,节约成本,降低能耗。

台板箱外交接装置的第二种结构为:在下降通道3与上升通道2中均具有一驱动台板4在下降通道3或上升通道2的上部位置进行上下往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对于升降驱动机构,可选用本实施例中台板箱外交接装置的第一种结构中的夹爪及气缸配合的方式,也可用其他类似的驱动机构,在下降通道3与上升通道2的两侧位置还均具有一对平移滚轮,且平移滚轮由一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移进或移出台板的下方,对于水平驱动机构,可采用气缸或液压缸或丝杠螺母副,也可采用其他类似的驱动机构。对于台板箱外交接装置,采用升降驱动机构、平移滚轮及水平驱动机构三者的配合,使得台板箱外交接装置整体均能够设置于箱体内,这样印花装置可直接设置于周转输送装置的上方,即印花好的台板直接送入烘干装置烘干,以及烘干装置送出的台板再直接进行下一套印花,减少印花装置、周转装置及烘干装置三者整体的占用面积,尤其需要采用多套印花装置及烘干装置时,有效的减少印花机整体的占用面积。

如图4所示的示意图可知,台板箱内交接装置包括一对设置于箱体1底端两侧并沿着下降通道3至上升通道2方向延伸的平移输送带31,在两个平移输送带31之间连接有一台板水平移动板32,平移输送带31呈环形状,在平移输送带31内设置有若干并列分布的平移滚轮,其中任意一个平移滚轮由一平移电机驱动并带动台板水平移动板32在下降通道3与上升通道2之间往复移动,在台板水平移动板32的两侧设置均设置有台板挡板33,且台板挡板33的顶端距离台板水平移动板32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台板4的厚度,通过台板挡板33的作用,从而在台板水平移动板32平移的过程中,避免台板从台板水平移动板32上掉落。

台板4在下降通道3与上升通道2之间的平移具体为:首先,台板水平移动板32位于下降通道3的下方,下降通道3内的升降链条11在下降电机带动的作用下带动台板4在下降通道3内进行下降,而随着升降链条11的输送,位于最下端的台板4会掉落在台板水平移动板32内,此时,升降链条11停止下降输送,平移电机驱动平移输送带31自下降通道3至上升通道2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台板水平移动板32从下降通道3移动至上升通道2内,然后,位于上升通道2内的升降链条11在上升电机的作用下进行转动,而随着升降链条11的转动,升降链条11上的台板托板12会逐渐移动至支撑在台板水平移动板32上的台板4的下方,并随着升降链条11的移动,台板托板12会将台板4顶起,从而使得台板4脱离台板水平移动板32,并在台板4上升一个台板的高度后,停止上升,然后台板水平移动版32会在平移电机的反向转动的带动下再退回至下降通道3的下方,等待接收下一个台板4。

台板箱内交接装置、台板箱外交接装置通过联动机构实现同步同向移动,其联动机构具体为:在水平同步转动轴24上还安装有一联动轮A,同时在其中任意一个平移滚轮的侧端通过连接轴连接有一同步转动的联动轮B,联动轮A与联动轮B之间通过联动同步带实现同步转动,进而实现了水平同步转动轴23与平移管轮之间的同步转动,最终实现了台板箱内交接装置、台板箱外交接装置之间的同步同向移动。对于台板箱内交接装置、台板箱外交接装置通过联动机构实现同步同向移动,是为了能够减少所需的动力源的数量,节约成本,降低能耗。

工作原理:在进行台板4烘干时,首先,台板4在由人工上料至周转输送装置上进行输送,并由周转输送装置送至印花装置处进行印花,并在印花结束后,再由周转输送装置送至烘干装置处进行烘干。

在进行烘干时,首先,由台板箱外交接装置将周转输送装置上输送的台板4夹取放入下降通道3内的升降链条11上的台板托板12上,由升降链条11带动台板4在下降通道3内向下输送,直至该台板4掉落在台板水平移动板32,再由台板水平移动板32将台板送至上升通道2内,并由上升通道2内的升降链条11将台板4向上输送,并在台板4输送至设定高度后,再由台板箱外交接装置将该台板4抓取并送至周转输送装置进行输送,再由周转输送装置输送至下一个印花装置处进行第二次印花,并在印花结束后,再通过周转输送装置输送至下一个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如此反复,完成多套印花。

而当只需要进行一次印花时,烘干装置、周转输送装置、印花装置、周转输送装置则是一个循环,而从烘干装置输送出的台板4输送到周转输送装置上时,由人工将台板4取下,再将新的台板放置于该位置,进行印花烘干,如此反复。

在台板箱外交接装置的进料侧夹具22将第一个台板4夹取放入下降通道3内的升降链条11上的台板托板12上后,当第一个台板4在升降链条11的带动下降一个台板高度时,台板箱外交接装置再将周转输送装置上的第二台板4夹取放入下降通道3内进行烘干,如此反复,而在进料侧夹具22伸出箱体1外抓取台板时,出料侧夹具23会进入箱体1内抓取升降通道3内的台板,而在进料侧夹具22将台板抓取送入下降通道3中时,出料侧夹具23则将升降通道3内的台板抓取送入周转输送装置上进行输送,又由于联动机构的设置,进料侧夹具22、出料侧夹具23在水平移动的过程中,台板水平移动板32也会同时进行同步同向运动,实现台板4从下降通道3进入上升通道2,或空的台板水平移动板32从上升通道2退回下降通道3。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