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热转印制备风扇扇叶的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40405发布日期:2019-09-11 23:0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热转印制备风扇扇叶的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热转印制备风扇扇叶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今一般家具的设计风格,乃多崇尚以自然木纹的纹理为高级家具的象征;因此,除了一些直接采用原木制成的家具可直接展示其木纹的纹理以外,乃有业者利用木制贴皮直接加工处理,使之应用于各式装设物的表面贴覆,使其同样可具有木纹的纹理表征,藉此以增加整体造型上的质感。

但应用木皮直接加工的技术乃无法完全适用于风扇叶片上,因其仍受限于木皮本身具有易碎的特性,使其于大曲度的风扇叶片乃无法充分应用,故其仍有需改进之处;此外,现有技术中有应用到热转印技术将木纹薄膜压印在风扇扇叶上,但此设备只适用于平面的扇叶,对于一些两侧有斜角或其他造型的,都是没法压印上去的;因此,很有必要研发一种应用广泛的适用于扇叶木纹成型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热转印制备风扇扇叶的方法及设备,能够通过热转印技术,将木纹薄膜压印在风扇扇叶上,并且能够适应两侧有斜角的扇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通过热转印制备风扇扇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扇叶放在工作区,控制自动进料装置自动将扇叶输送至设备前段毛刷清洁装置区;

b:控制毛刷清洁装置对扇叶需要转印的表面进行清洁或简易抛光;

c:控制自动生产输送线将扇叶输送至印膜区,控制前后整形压轮将转印薄膜压贴在扇叶上,控制升降机构使主转印压轮下降压制转印薄膜至扇叶表面上,再控制移动机构使主转印压轮沿扇叶表面匀速移动,从而使扇叶从一端至另一端平衡压力下进行转印,同时,控制左右修复装置跟随主转印压轮同步对扇叶的左右两侧进行转印,使薄膜上的木纹转印于扇叶上;

d:控制自动生产输送线将扇叶送出印膜区,控制收膜装置将底膜进行回收,覆膜工作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左右修复装置为对称设置的锥形印压轮。

进一步地,所述主转印压轮与锥形印压轮的材料均为高温硅胶。

进一步地,所述主转印压轮与锥形印压轮以180℃-250℃的温度下压转印薄膜进行热转印动作。

一种用于制备风扇扇叶的热转印设备,包括有用于承载与输送扇叶的自动生产输送线,在所述自动生产输送线上间隔设有门型架,在所述门型架内设有支撑柱,在所述两支撑柱之间连接有转印薄膜,在所述两门型架之间位于转印薄膜上方连接有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下端设有能沿自动生产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来回移动的移动机构,在所述移动机构上设有能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在所述升降机构上设有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能将转印薄膜上的纹理转印到扇叶上的转印部件,所述转印部件包括有主转印压轮与对称设置的锥形印压轮,在所述安装板上分别设有能调整锥形印压轮角度的第一调整机构与能调整两锥形印压轮之间距离的第二调整机构,根据这样的结构,可以通过热转印技术将转印薄膜压印在扇叶上,并且通过锥形印压轮的设置,使其可以应用到具有斜面的扇叶上,而且通过第一调整机构和第二调整机构的作用,使其锥形印压轮能印压不同角度的斜面和不同宽度的扇叶,应用更加广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一侧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有横向移动腔,在所述壳体下端连通横向移动腔设有第一滑槽,在所述横向移动腔内活动对称有移动块,在所述移动块下端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两侧分别贯通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位于凹槽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活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在所述连接杆下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锥形印压轮设置在第二转轴上,在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贯通有第三通孔,在所述第三通孔内活动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一端延伸至第二通孔内并对称设有卡块,在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内壁分别沿圆周均布有多个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所述卡块活动设置在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内,在所述第三通孔内位于第二卡槽一侧设有能容纳卡块的避空口,所述避空口的长度比第二通孔长,在所述壳体一侧连通横向移动腔设有第二滑槽,所述驱动杆一端伸出第二滑槽并设有助力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壳体上端的第三转轴,在所述第三转轴下端位于横向移动腔内设有圆盘,在所述圆盘下端对称设有偏心柱,在所述两移动块上端设有导向槽,所述偏心柱活动设置在导向槽内,在所述第三转轴上端位于壳体外设有第一锥齿轮,在所述壳体上端安装有第一电机,在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能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间隔安装在支撑板下端的第二电机与挡板,在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一端转动安装在挡板上,在所述丝杆上活动套设有丝杆套,所述丝杆套一侧与支撑板下端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丝杆套下端的推杆电机,所述安装板上端设置在推杆电机的电机轴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通过热转印制备风扇扇叶的方法及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此方法与设备,无需应用木皮直接加工到风扇扇叶上,而能够通过热转印技术将木纹薄膜印压到扇叶上,并且对于一些具有两侧斜面的扇叶,也能印压到,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热转印制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热转印制备的转印部件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热转印制备的转印部件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热转印制备的第一调整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热转印制备的转印部件工作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6所示的一种通过热转印制备风扇扇叶的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一:

人工将叶片堆放在指定的储放工装区,控制自动进料装置将扇叶输送至设备前段毛刷清洁装置区;控制毛刷清洁装置对扇叶需要转印的表面进行清洁或简易抛光,毛刷清洁装置是现有技术中的常见的毛刷;清洁完后,控制自动生产输送线1将扇叶输送至印膜区,控制前后整形压轮将转印薄膜4压贴在扇叶上,控制升降机构200使主转印压轮7压制在扇叶的水平表面上与锥形印压轮8压制在扇叶两侧的斜面上,再控制移动机构100使主转印压轮7和锥形印压轮8沿扇叶表面匀速移动,从而使扇叶从一端至另一端平衡压力下进行转印,主转印压轮7与锥形印压轮8的材料均为高温硅胶,温度以180℃-250℃使薄膜上的木纹转印于扇叶上;最后自动生产输送线1将扇叶送出印膜区,控制收膜装置将底膜进行回收,覆膜工作完成。

实施方式二:

人工将叶片堆放在指定的储放工装区,控制自动进料装置将扇叶输送至设备前段毛刷清洁装置区;控制毛刷清洁装置对扇叶需要转印的表面进行清洁或简易抛光,毛刷清洁装置是现有技术中的常见的毛刷;清洁完后,控制自动生产输送线1将扇叶输送至印膜区,控制前后整形压轮将转印薄膜4压贴在扇叶上,控制升降机构200使主转印压轮7压制在扇叶的水平表面上与锥形印压轮8压制在扇叶两侧的斜面上,再控制自动生产输送线1使扇叶移动,从而使扇叶在主转印压轮7和锥形印压轮8表面匀速移动,使扇叶从一端至另一端平衡压力下进行转印,主转印压轮7与锥形印压轮8的材料均为高温硅胶,温度以180℃-250℃使薄膜上的木纹转印于扇叶上;最后自动生产输送线1将扇叶送出印膜区,控制收膜装置将底膜进行回收,覆膜工作完成。

实施方式三:

人工将叶片堆放在指定的储放工装区,控制自动进料装置将扇叶输送至设备前段毛刷清洁装置区;控制毛刷清洁装置对扇叶需要转印的表面进行清洁或简易抛光,毛刷清洁装置是现有技术中的常见的毛刷;清洁完后,控制自动生产输送线1将扇叶输送至印膜区,控制前后整形压轮将转印薄膜4压贴在扇叶上,控制升降机构200使主转印压轮7压制在扇叶的水平表面上与锥形印压轮8压制在扇叶两侧的斜面上,再控制自动生产输送线1和移动机构100作相对移动,从而使扇叶在主转印压轮7和锥形印压轮8表面匀速移动,使扇叶从一端至另一端平衡压力下进行转印,主转印压轮7与锥形印压轮8的材料均为高温硅胶,温度以180℃-250℃使薄膜上的木纹转印于扇叶上;最后自动生产输送线1将扇叶送出印膜区,控制收膜装置将底膜进行回收,覆膜工作完成。

一种用于制备风扇扇叶的热转印设备,包括有用于承载与输送扇叶的自动生产输送线1,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在所述自动生产输送线1上间隔设有门型架2,在所述门型架2内设有支撑柱3,在所述两支撑柱3之间连接有转印薄膜4,在所述两门型架2之间位于转印薄膜4上方连接有支撑板5,在所述支撑板5下端设有能沿自动生产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来回移动的移动机构100,在所述移动机构100上设有能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200,在所述升降机构200上设有安装板6,在所述安装板6上设有能将转印薄膜4上的纹理转印到扇叶上的转印部件300,所述转印部件300包括有主转印压轮7与对称设置的锥形印压轮8,在所述安装板6上分别设有能调整锥形印压轮8角度的第一调整机构400与能调整两锥形印压轮8之间距离的第二调整机构500,工作时,首先通过自动生产输送线1将扇叶输送至转印部件300下方,通过升降机构200带动转印部件300向下移动,并通过主转印压轮7与锥形印压轮8压着转印薄膜4与扇叶贴合,主转印压轮7与锥形印压轮8是高温硅胶,温度可达180℃至250℃,然后通过移动机构100带动主转印压轮7与锥形印压轮8从而扇叶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从而将转印薄膜4上的纹理转印到扇叶上,同时可以根据扇叶两侧斜面的角度与扇叶的宽度来调整第一调整机构和第二调整机构,使其适应于不同的扇叶。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调整机构400包括设置在安装板6一侧的壳体31,在所述壳体31内设有横向移动腔32,在所述壳体31下端连通横向移动腔32设有第一滑槽33,在所述横向移动腔32内活动对称有移动块34,在所述移动块34下端设有凹槽35,在所述凹槽35两侧分别贯通第一通孔36与第二通孔37,在所述第一通孔36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38,在所述第一转轴38上位于凹槽35内设有连接杆39,所述连接杆39活动设置在第一滑槽34内,在所述连接杆39下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301,所述锥形印压轮8设置在第二转轴36上,在所述第一转轴38一端贯通有第三通孔302,在所述第三通孔302内活动设有驱动杆303,所述驱动杆303一端延伸至第二通孔37内并对称设有卡块304,在所述第二通孔37与第三通孔302内壁分别沿圆周均布有多个第一卡槽305与第二卡槽306,所述卡块304活动设置在第一卡槽305与第二卡槽306内,在所述第三通孔302内位于第二卡槽306一侧设有能容纳卡块304的避空口307,所述避空口307的长度比第二通孔37长,在所述壳体31一侧连通横向移动腔32设有第二滑槽308,所述驱动杆303一端伸出第二滑槽308并设有助力块309,工作时,当需要调整锥形印压轮8的角度时,通过拉动阻力块309带动驱动杆303沿第三通孔302移动,使驱动杆303上的卡块304脱离第一卡槽305,此时卡块304依然卡在第二卡槽306里,再通过转动驱动杆303带动第一转轴38转动,从而调整锥形印压轮8的角度,当调整完成完,往前推动驱动杆303,使卡块304重新卡进第一卡槽305内,实现定位功能。

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调整机构500包括转动安装在壳体31上端的第三转轴41,在所述第三转轴41下端位于横向移动腔32内设有圆盘42,在所述圆盘42下端对称设有偏心柱43,在所述两移动块34上端设有导向槽44,所述偏心柱43活动设置在导向槽44内,在所述第三转轴41上端位于壳体31外设有第一锥齿轮45,在所述壳体31上端安装有第一电机46,在所述第一电机46的电机轴上设有能与第一锥齿轮45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7,工作时,通过第一电机46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47转动,第二锥齿轮47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45转动,再通过第三转轴41带动圆盘42转动,从而使偏心柱43在导向槽44内转动,使两移动块34沿横向移动腔32内相互移动,进而实现调整两整锥形印压轮8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中所述移动机构100包括间隔安装在支撑板5下端的第二电机51与挡板52,在所述第二电机51的电机轴上设有丝杆53,所述丝杆53一端转动安装在挡板52上,在所述丝杆53上活动套设有丝杆套54,所述丝杆套54一侧与支撑板5下端贴合,工作时,通过第二电机51带动丝杆53转动,从而带动丝杆套54沿丝杆53方向移动,丝杆套54移动带动转印部件300移动,转印部件300的移动方向已风扇扇叶的长度方向一致。

本发明中所述升降机构200包括设置在丝杆套54下端的推杆电机61,所述安装板6上端设置在推杆电机61的电机轴上,工作时,通过推杆电机61工作带动转印部件上下升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