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印刷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74406发布日期:2020-02-08 06:14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墨印刷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墨印刷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印刷包装业的繁荣带动了油墨制造业的快速成长,使得我国在最近的十几年间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油墨制造大国之一,目前国内油墨产业规模正以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油墨广泛应用于纸张、金属、玻璃、塑料等多种媒介,传统油墨烘干领域采用热风烘干的方式,利用电加热作为热源,通过空气传导热量。该方式有以下缺点:

1、使用电加热,耗能较高;

2、由于采用空气传导热量,效率很低;

3、设备占地面积较大,且成本较高;

针对上述电加热的缺点,利用红外催化干燥技术对现有油墨烘干技术进行改进。

红外催化干燥是一种特殊的红外干燥技术,它利用催化氧化反应产生3~7μm波长的红外线,其中触媒催化层的作用是加速反应速率,本身不会被消耗,整个过程是一种比普通燃烧剧烈数千倍的无火焰燃烧反应。它具有红外干燥的优点即通过辐射传递热量,物料内外同时加热,同时又具有无焰(防爆)、效率高、设备规格更小、占地空间更少的优点;

但运用在油墨烘干领域也存在一些缺点:

1、传统红外发光板为固定安装,难以满足不同烘干材料油墨的烘干需求;

2、传统红外发光板催化燃烧过程中无主动供气装置,可能出现的缺氧导致催化燃烧不充分,而影响烘干温度的情况;

3、油墨烘干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苯、甲醛等挥发性刺激有毒废气,此类有机废气属于大气污染控制范围内的有机废气,传统红外发光板并无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墨印刷烘干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墨印刷烘干设备,包括输送平台模块和底座体,所述底座体中部贯穿安装有输送平台模块,所述底座体顶部安装有顶盖模块,所述顶盖模块边部嵌入安装有操作面板模块,所述顶盖模块内侧底部连接有发光板模块,所述发光板模块与燃气供应模块相连;

所述底座体内部在输送平台模块下方安装有电控模块,所述底座体一端在输送平台模块上方连接有废气净化排放口,所述底座体另一端顶部安装有燃气泄漏预警模块,所述燃气泄漏预警模块一侧连接有智能温控模块,所述底座体顶端嵌入安装有若干供气循环模块。

优选的,所述顶盖模块包括内盖、外盖和电动支架;

所述内盖嵌入在外盖底端,所述外盖安装在底座体顶端,所述电动支架安装在底座体内部底端,用来支撑输送平台模块。

优选的,所述底座体底端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侧端部安装有刹车片。

优选的,所述发光板模块包括半包围外壳、发光板、送风机、控制器、支架、燃气管道和电磁阀;

所述半包围外壳内侧顶部与底部通过支架嵌入安装有发光板,所述半包围外壳背面中部连接有燃气管道,所述燃气管道中部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控制端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同时与送风机输入端相连,所述送风机安装在半包围外壳背面。

优选的,所述燃气管道另一端与燃气供应模块相连。

优选的,所述发光板包括金属外壳、隔离棉、发热组件、催化媒介和不锈钢网;

半包围外壳内侧安装有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嵌入安装有隔离棉,所述隔离棉一端连接有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一端连接有催化媒介,所述催化媒介一端连接有不锈钢网。

优选的,所述发热组件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发明使用天然气,能耗较低,并且使用利用红外干燥技术,油墨烘干时间较短,效率更高,且设备占地较小,成本相对较低,通过电动支架可调输送平台模块的高度,从而让烘干距离可调,且输送平台传送速度可调,可满足不同材料的油墨烘干需求,也可通过调节烘干距离实现对油墨烘干温度的调整,通过增加供气模块,有效解决催化燃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氧导致催化燃烧不充分,而影响干燥温度的情况,并通过废气净化处理再外排,有效解决可能存在的环保及人身危害等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发光板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发光板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输送平台模块;2、底座体;3、操作面板模块;

4、顶盖模块;41、内盖;42、外盖;43、电动支架;

5、发光板模块;501、半包围外壳;502、发光板;503、送风机;504、控制器;505、支架;506、燃气管道;507、金属外壳;508、隔离棉;509、发热组件;5010、催化媒介;5011、不锈钢网;5012、电磁阀;

6、燃气供应模块;7、电控模块;8、废气净化排放口;9、燃气泄漏预警模块;10、智能温控模块;11、供气循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油墨印刷烘干设备,包括输送平台模块1和底座体2,为了便于移动底座体2,底座体2底端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侧端部安装有刹车片,底座体2中部贯穿安装有输送平台模块1,底座体2顶部安装有顶盖模块4,顶盖模块4边部嵌入安装有操作面板模块3,顶盖模块4内侧底部连接有发光板模块5,发光板模块5与燃气供应模块6相连;

底座体2内部在输送平台模块1下方安装有电控模块7,底座体2一端在输送平台模块1上方连接有废气净化排放口8,底座体2另一端顶部安装有燃气泄漏预警模块9,燃气泄漏预警模块9一侧连接有智能温控模块10,底座体2顶端嵌入安装有若干供气循环模块11。

顶盖模块4包括内盖41、外盖42和电动支架43;

内盖41嵌入在外盖42底端,外盖42安装在底座体2顶端,电动支架43安装在底座体2内部底端,用来支撑输送平台模块1,通过电动支架43可以调节输送平台模块1的高度,从而让烘干距离可调,且输送平台模块1为变频电机控制其转速,从而输送平台传送速度可调,可满足不同材料的油墨烘干需求,也可通过调节烘干距离实现对油墨烘干温度的调整。

发光板模块5包括半包围外壳501、发光板502、送风机503、控制器504、支架505、燃气管道506和电磁阀5012;

半包围外壳501内侧顶部与底部通过支架505嵌入安装有发光板502,半包围外壳501背面中部连接有燃气管道506,燃气管道506另一端与燃气供应模块6相连,从而便于正常的燃气通路连接,燃气管道506中部连接有电磁阀5012,电磁阀5012控制端与控制器504相连,控制器504同时与送风机503输入端相连,送风机503安装在半包围外壳501背面。

发光板502包括金属外壳507、隔离棉508、发热组件509、催化媒介5010和不锈钢网5011;

半包围外壳501内侧安装有金属外壳507,金属外壳507嵌入安装有隔离棉508,隔离棉508一端连接有发热组件509,发热组件509一端连接有催化媒介5010,催化媒介5010一端连接有不锈钢网5011,且发热组件509的输入端与控制器504的输入端相连。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操作人员首先将设备移动到所需的位置,接着通过需要烘干的印刷品放置到输送平台模块1表面,接着通过操作面板模块3调节电动支架43的高度,调整后启动燃气供应模块6、电控模块7、燃气泄漏预警模块9、智能温控模块10和供气循环模块11,让设备正常启动后,再启动输送平台模块1,让印刷品通过底座体2,此时发光板模块5进行烘干,并且通过废气净化排放口8排出燃烧产生的废气,并通过燃气泄漏预警模块9对于周围燃气的含量进行检测,而智能温控模块10保证发光板模块5的正常温度,并且通过供气循环模块11为底座体2提供空气,从而便于发光板模块5正常的运行,发光板模块5运行中燃气管道506为发热组件509正常的运行提供所需的燃气,且控制器504控制送风机503和电磁阀5012的正常运行,保证了正常的通断;

本设备使用天然气,能耗较低,并且使用利用红外干燥技术,油墨烘干时间较短,效率更高,且设备占地较小,成本相对较低,通过增加供气循环模块11,有效解决催化燃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氧导致催化燃烧不充分,而影响干燥温度的情况,并通过废气净化处理再外排,有效解决可能存在的环保及人身危害等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