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印网版堵墨的在线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37748发布日期:2020-02-28 11:29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印网版堵墨的在线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玻璃生产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丝印网版堵墨的在线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两年光伏双玻组件因具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长的使用寿命等优势,逐渐替代传统组件成为市场主流。在背板玻璃上进行高反射白色丝印处理,填补电池片之间的空隙,能进一步提升双玻组件5%的发电功率。然而考虑到组件接线,需要在背板丝印玻璃上打孔处理,这就需要在网版对应位置留出非印刷区域,以避免漏墨。在实际印刷过程中,需要调整网孔位置与玻璃打孔位置对齐,考虑到玻璃打孔孔径允许有1mm左右误差,孔位允许亦有2mm左右误差,网版对应非印刷区直径需要远大于玻璃孔径,印刷成品十分不美观,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电功率增益。如过网版对应位置不留出非印刷区域处理,虽可确保印刷精准,但实际生产中印刷3-4片后,油墨便从网孔溢出,粘在玻璃基材上。

另一方面,因油性油墨污染大且难以清洗以及考虑到光伏背板印刷的性能要求,用于背板的高反射白色油墨往往采用水性油墨,然而水性油墨易干易堵网版,需要严格把控温湿度,实际生产中各种原因出现的环境波动均会造成堵板糊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丝印网版堵墨的在线清理装置。

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丝印网版堵墨的在线清理装置,它包括丝印机,在丝印机的机架上设有移动架,在移动架上跨设有回墨刀和刮印刀,其特征在于:移动架一侧设有支架,在支架上跨接有横梁,在横梁上设有伸缩装置,在伸缩装置上连接有吸风盒,在吸风盒上设有长条孔,在长条孔上插设有一组吸墨装置,在吸风盒上还设有与长条孔对应配合的密封罩;

在机架上设有与支架对应配合的光电开关;在吸风盒下端设有风口,在吸风盒上穿设有风管,在风管上设有与吸墨装置对应配合的一组主风管,在主风管端部设有对应配合的第一控制阀,在吸风盒两端还设有与风管对应配合的储墨盒;

所述的储墨盒通过气管与抽吸风装置连通配合,设置一个控制模块,所述的伸缩装置、光电开关、第一控制阀以及抽吸风装置均通过线缆与控制模块形成电信号连接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吸墨装置包括:卡接在长条开孔孔壁上的滑槽,在滑槽上穿设有与吸风盒对应配合的顶丝,在滑槽一侧的槽壁上设有墨盒,在墨盒底面上穿设有吸墨管,在墨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出长条开孔的手持部;在墨盒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插管,在插管一端插设有滑动配合的支管,支管的一端与主风管连通,在支管上设有对应配合的第二控制阀。

所述的抽吸风装置包括腔体,在腔体一端通过气管分别与储墨盒连通,在腔体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条气管并联有正压风机和负压风机,在腔体的内壁上设有电加热器,在腔体的一侧连通有加湿器。

发明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理效率高、保护环境、成本低,实现了对有孔双玻背板的精准印刷和对网版堵墨的在线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与丝印机连接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出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丝印网版堵墨的在线清理装置,它包括丝印机1,在丝印机1的机架1a两侧分别设有移动架1b,在移动架1b上跨设有沿丝印机1宽度方向分布的回墨刀a和刮印刀b。在移动架1b一侧的机架1a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刻度尺1c,在刻度尺1c上设有滑动配合的光电开关1d。

在刮印刀b一侧的两个移动架1b上分别焊接有一个与光电开关1d对应配合的支架2,在所述的两个支架2上跨接有横梁3,在横梁3上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4,所述的伸缩装置4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在其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吸风盒5。所述的伸缩装置4为现有技术中的气缸或电推杆。

所述吸风盒5为空心的三棱柱结构,其上表面为平面,其下端为棱角,在棱角上沿其轴向设有与吸风盒5内连通的风口,所述风口为长条口状结构。在吸风盒5内沿其轴线穿设有风管6,且风管6的两端均伸出吸风盒5两端一定距离。在吸风盒5的内的风管6上连通一组竖直向下的主风管7,在每个主风管7下端的开口处均设有对应配合的第一控制阀7a。

在吸风盒5上表面上设有沿其轴向分别的长条开孔5a,在长条开孔5a内设有一组孔位吸墨装置8,所述的吸墨装置8包括卡接在长条开孔5a孔壁上的滑槽8d,在滑槽8d上穿设有与吸风盒5上表面对应配合的顶丝8c,在滑槽一侧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墨盒8a,在墨盒8a底面上穿设有吸墨管8b,所述吸墨管8b上端与墨盒8a底面具有一定距离,其下端与风口在同一水平面。在所述滑槽一侧的吸风盒5上表面上还设有沿吸风盒5长度方向分布的刻度条。

在墨盒8a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出长条开孔5a的手持部8e,在所述手持部8e上端面设有与吸墨管8b同轴分布的标点。在墨盒8a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插管8f,且插管8f与墨盒8a连通处与墨盒8a底面之间间隔有一定距离,且该距离小于吸墨管8b上端与墨盒8a之间的距离。

在插管8f一端插设有滑动配合的支管8g,支管8g的一端与一侧的主风管7连通并固定连接在一起,且在靠近主风管7的支管8g上设有对应配合的第二控制阀8h,在插管8f内的支管8g端部设有与插管8f内应配合的环形内密封垫8k,在插管8f一端端部设有与支管8g外壁对应配合的环形外密封垫8j。所述的第二控制阀8h和第一控制阀7a均为电磁阀。所述的环形内密封垫8k和环形外密封垫8j一端均向外延伸出一段螺纹段,通过该螺纹段与对应的支管8g和插管8f连接固定。

设置一个与长条开孔5a和手持部8e对应配合的槽形的密封罩9,在密封罩9开口端设有一圈翻边9a,在翻边9a一侧设有与吸风盒5上表面对应配合的密封圈9b。在吸风盒5上表面上设有一组与翻边9a对应配合的压紧板手9c。

在吸风盒5外侧的风管6两端分别连通一个储墨盒10,在储墨盒10上端设有与储墨盒10内连通的空心螺柱,在空心螺柱上螺纹连接有对应配合的连接头10a。所述的风管6两端连通在储墨盒10的上端部。

设置一个抽吸风装置,它包括一个腔体14,在腔体14一端通过气管分别与连接头10a连通,在腔体14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条气管并联有正压风机12和负压风机13,在腔体14的内壁上设有电加热器14a,在腔体14的一侧通过另外一条气管连通有加湿器14b。

设置一个图中未显示的控制模块,所述的光电开关1d、伸缩装置4、第一控制阀7a、第二控制阀8h、正压风机12和负压风机13、电加热器14a以及加湿器14b均通过线缆与控制模块形成电信号连接控制配合。

所述的吸风盒5、储墨盒10、墨盒8a、手持部8e以及密封罩9均采用透明材料如透明塑料制成。

工作过程:

使用前的准备步骤:开始印刷前首先将背板玻璃放置到丝印机1上,而后根据玻璃长宽尺寸以及打孔位置,调节刻度尺1c上的光电感应器5a稍前于打孔相对长边的位置。而后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伸缩装置4使得吸风盒5的风口刚好接触背板玻璃为宜,通过刻度条和刻度尺1c上的刻度可以准确的标出背板玻璃的孔位位置,再手动调整手持部8e在长条孔中位置使得吸墨管8b的位置与背板玻璃上的孔位对齐,而后通过顶丝8c固定吸墨管8b的位置。再将密封罩9罩在长条孔上而后通过压紧板手9c固定,通过密封罩9确保吸风盒5处于密封状态及准备完成。

1、孔位强风模式,通过控制模块关闭第一控制阀7a,接通第二控制阀8h和负压抽风机13电源使其处于待机状态。

当回墨刀自右向左回墨时,支架2触发光电开关1d后,光电开关1d向控制模块发出信号,而后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控制阀8h和负压抽风机13启动,吸风盒5内的吸墨装置8中的吸墨管8b强力抽风将残留在孔位内的吸入到吸墨装置8中的墨盒8a内。当墨盒8a内的储墨的液面到达插管8f时墨盒8a内的储墨就会被吸入主风管7而后经风管6注入储墨盒10中。

2、网版普风模式,通过控制模块关闭第二控制阀8h,开启第一控制阀7a和负压抽风机13。通过吸风盒5下端的风口进行抽风,将背板玻璃残留的少量油墨以及灰尘吸入主风管7而后经风管6注入储墨盒10中。

3、油墨防干模式,通过控制模块关闭第二控制阀8h,开启第一控制阀7a、正压风机12、电加热器14a、加湿器14b。通过吸风盒5下端的风口进行吹风将加热加湿的风吹到网版上的干墨上使其融化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