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放电管移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2783发布日期:2020-04-14 21:0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放电管移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放电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放电管移印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放电管用陶瓷密闭封装,内部由两个或多个带间隙的金属电极,充以惰性气体氩气,氖气构成,当加到两电极端的电压达到使气体放电管内的气体击穿时,气体放电管开始放电,由高阻抗变成低阻抗,使浪涌电压迅速短路至接近零电压,并将过电流释放入地,从而对后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陶瓷气体放电管需根据规格型号的要求印刷logo和字码,传统的移印机采用手工摆料,放入印字工位后,手工启动印字,印字完毕后,手工取料,整个生产过程效率低下,占用人工较多,极大的限制了产品产量,影响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陶瓷放电管移印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移印机采用手工摆料,放入印字工位后,手工启动印字,印字完毕后,手工取料,整个生产过程效率低下,占用人工较多,极大的限制了产品产量,影响人工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陶瓷放电管移印装置,该装置包括输送组件、移印出料组件和plc控制器;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振动料斗、接料托架、送料气缸、接料托盘、托盘导轨、送料夹紧气缸和光纤传感器,所述振动料斗的输出端装有接料托架,所述接料托盘与接料托架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接料托架的内腔,所述送料气缸设置于接料托架的底端中心处,前述送料气缸用于驱动接料托盘的升降;所述托盘导轨位于接料托架的上方,所述送料夹紧气缸安装在托盘导轨的一侧,用于驱动上移后的接料托盘向打印平台移动,所述光纤传感器安装在接料托架上,用于检测接料托盘的到位满料信号,其检测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移印出料组件包括气缸托板、出料气缸、出料轨道、烘干风箱、支撑立柱、打印平台和升降气缸,所述打印平台与所述托盘导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安装在打印平台的底端中心处,所述出料气缸安装在气缸托板上,所述烘干风箱与所述出料轨道固定连接,且套设于所述出料轨道的外侧,前述接料托架、托盘导轨、气缸托板、打印平台、出料轨道和烘干风箱的底端均装有支撑立柱,所述plc控制器与前述振动料斗、送料气缸、送料夹紧气缸、出料气缸、烘干风箱和升降气缸的控制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连接杆和气缸板,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托盘导轨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托盘导轨的右端,所述气缸板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托盘导轨的一侧,所述送料夹紧气缸与所述气缸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气缸托板呈l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移印出料组件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气缸托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气缸托板的右侧顶端,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出料气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送料气缸和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送料托板,所述接料托盘与所述送料托板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陶瓷放电管移印装置,通过设置接料托盘、打印平台和烘干风箱,使得将待打印物料放入振动料斗中,plc控制器控制振动料斗将物料按照一定规则排列后,振动送出到接料托盘中,当接料托盘料满后,可以被光纤传感器感应到,并将满料信号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送料气缸工作,将接料托盘和物料送到和托盘导轨内,接着plc控制器控制送料夹紧气缸工作,将待印字的物料推送送至打印平台内并夹紧,在送料夹紧气缸到位后,plc控制器控制移印机对物料进行打印,当打印完成后送料夹紧气缸退回,升降气缸工作,将接料托盘和印字好的物料送至和出料轨道平齐的位置,接着plc控制器控制出料气缸工作,将接料托盘和物料向出料轨道内腔推送,避免了传统的移印机采用手工摆料,放入印字工位后,手工启动印字,印字完毕后,手工取料,整个生产过程效率低下,占用人工较多,极大的限制了产品产量,影响人工成本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盘导轨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图中:1-输送组件、11-振动料斗、12-接料托架、13-送料气缸、14-接料托盘、15-连接杆、16-托盘导轨、17-气缸板、18-送料夹紧气缸、19-光纤传感器、2-移印出料组件、21-气缸托板、22-出料气缸、23-出料轨道、24-烘干风箱、25-支撑立柱、26-打印平台、27-升降气缸、271-送料托板、28-plc控制器、29-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陶瓷放电管移印装置,包括输送组件1和移印出料组件2,输送组件1包括振动料斗11、接料托架12、送料气缸13、接料托盘14、连接杆15、托盘导轨16、气缸板17、送料夹紧气缸18和光纤传感器19,接料托架12与振动料斗11固定连接,且位于振动料斗11的输出端,送料气缸13与接料托架12固定连接,且位于接料托架12的底端中心处,接料托盘14与接料托架12滑动连接,且位于接料托架12的内腔,接料托盘14与送料气缸13的输出端滑动连接,托盘导轨16位于接料托架12的顶端,送料夹紧气缸18与托盘导轨16固定连接,且位于托盘导轨16的左端,光纤传感器19与接料托架12固定连接,且位于接料托架12的右侧顶端;

移印出料组件2包括气缸托板21、出料气缸22、出料轨道23、烘干风箱24、支撑立柱25、打印平台26、升降气缸27和plc控制器28,打印平台26与托盘导轨16固定连接,且位于托盘导轨16的右端,升降气缸27与打印平台26固定连接,且位于打印平台26的底端中心处,出料气缸22与气缸托板21固定连接,且位于气缸托板21的顶端,烘干风箱24与出料轨道23固定连接,且套设于出料轨道23的外侧,支撑立柱25与接料托架12、托盘导轨16、气缸托板21、打印平台26、出料轨道23和烘干风箱24固定连接,且均匀等间距设置于接料托架12、托盘导轨16、气缸托板21、打印平台26、出料轨道23和烘干风箱24的底端,plc控制器28与振动料斗11、送料气缸13、送料夹紧气缸18、光纤传感器19、出料气缸22、烘干风箱24和升降气缸27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接料托盘14、打印平台26和烘干风箱24,使得将待打印物料放入振动料斗11中,plc控制器28控制振动料斗11将物料按照一定规则排列后,振动送出到接料托盘14中,当接料托盘14料满后,可以被光纤传感器19感应到,并将满料信号给plc控制器28,plc控制器28控制送料气缸13工作,将接料托盘14和物料送到和托盘导轨16内,接着plc控制器28控制送料夹紧气缸18工作,将待印字的物料推送送至打印平台26内并夹紧,在送料夹紧气缸18到位后,plc控制器28控制移印机执行一次印字动作,待印字完成后,送料夹紧气缸18退回,升降气缸27工作,将接料托盘14和印字好的物料送至和出料轨道23平齐的位置,接着plc控制器28控制出料气缸22工作,将接料托盘14和物料向出料轨道23内腔推送,当物料经过烘干风箱24内腔时,烘干风箱24可以将印字好的物料表面的油墨烘干,避免物料落料时互相碰撞,导致印字模糊。

进一步的,输送组件1还包括托盘导轨16和气缸板17,连接杆15与托盘导轨16固定连接,且位于托盘导轨16的右端,气缸板17与连接杆15固定连接,且位于连接杆15远离托盘导轨16的一侧,送料夹紧气缸18与气缸板17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连接杆15和气缸板17,并将送料夹紧气缸18安装在气缸板17上,使得送料夹紧气缸18安装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气缸托板21呈“l”形结构,移印出料组件2还包括连接片29,连接片29与气缸托板21固定连接,且位于气缸托板21的右侧顶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气缸托板21设置成“l”形结构,同时利用连接片29将气缸托板21的右侧与气缸托板21固定,使气缸托板21更加稳定的安装的气缸托板21上。

进一步的,送料气缸13和升降气缸27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送料托板271,接料托盘14与送料托板271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送料托板271,有效增加送料气缸13和升降气缸27与接料托盘14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送料气缸13和升降气缸27推送接料托盘14向上运动时接料托盘14发生倾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待打印物料放入振动料斗11中,接着plc控制器28控制振动料斗11将物料按照一定规则排列后,振动送出到接料托架12内腔的接料托盘14中,同时光纤传感器19可以实时感应接料托盘14的装料量,当接料托盘14料满后,可以被光纤传感器19感应到,并将满料信号传输给plc控制器28,然后plc控制器28控制送料气缸13工作,并伸长,从而将接料托盘14和物料提升至托盘导轨16内,接着plc控制器28控制送料夹紧气缸18工作,将待印字的物料推送送至打印平台26内并夹紧,在送料夹紧气缸18到位后,plc控制器28控制移印机执行一次印字动作,待印字完成后,plc控制器28控制送料夹紧气缸18收缩,同时plc控制器28控制升降气缸27工作伸长,从而将接料托盘14和印字好的物料提升至和出料轨道23平齐的位置,接着plc控制器28控制出料气缸22工作,将接料托盘14和物料向出料轨道23内腔推送,当物料经过烘干风箱24内腔时,plc控制器28控制烘干风箱24工作,从而将印字好的物料表面的油墨烘干,避免物料落料时互相碰撞,导致印字模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