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可调节油墨引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0239发布日期:2020-07-07 13:48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可调节油墨引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固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可调节油墨引爆装置。



背景技术:

半自动丝网印刷机,也称作印刷打样机,在半自动丝网印刷机上印刷印品样品,需要用卤素灯引爆油墨,即通过灯光照射使油墨分裂,待油墨裂开铺在印品上以后,进行干燥冷却,以制作符合要求的样品,再根据相关参数,批量化生产。

常用的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卤素灯引爆油墨时,印品直接放在卤素灯下方,其工作功率不易控制,能量密度不能调节,引爆效果不一,需要反复试验才能制得样品。生产效率低下,并容易损伤印品。在调节引爆功率时,常用调整传送带输送印品速度的方式调节,效果较差。对于不同的油墨,引爆起点不一样,所需要的引爆功率也不同。

专利文献cn207523210u,公开了一种油墨固化用uvled灯,通过丝杆的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通过框体从而设置限位板,通过限位板从而对丝杆进行限位,从而防止丝杆掉落,通过滑杆从而对移动板起到平衡的作用,防止了移动板转动,通过连杆连接聚光板,使得移动板移动时,拉动聚光板转动,从而调整聚光板的角度,从而达到改变灯的光照强度,此装置具有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同时调整聚光板的角度,从而达到改变灯的光照强度,从而更好的使油墨固化。与此同时,通过连杆拉动聚光板转动,从而调整聚光板的角度,从而达到改变灯的光照强度,这就要求灯与透明窗之间留有足够大的缝隙,以便于聚光版转动;较大的缝隙,也会减弱卤素灯引爆效能,效果变差;通过丝杆的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出一种方便调节能量密度,进而调节引爆强度的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可调节油墨引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可调节油墨引爆装置,包括一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输送带,在所述输送带上方还设有油印部,在所述油印部一侧设有引爆源,在所述引爆源外部设有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引爆源之间还设有一遮光板,所述遮光板通过导轨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在所述遮光板上,还设有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带动所述遮光板在所述导轨内前后移动。

优选的,所述导轨为u字形结构,包括侧壁和中心槽,其两端还设有挡块,所述遮光板下部还设有滑板,所述牵引装置驱动所述滑板沿着所述中心槽平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一立柱和一伸缩杆,所述立柱固定在所述遮光板前端,所述伸缩杆连接在所述立柱上。

优选的,所述遮光板为弯折板,包括水平部和对称设置在水平部两侧的倾斜部。

优选的,所述遮光板为弧形板。

优选的,所述导轨与所述滑板及所述牵引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遮光板运行方向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遮光板为弯折板或弧形板,其一端与引爆灯之间围成的空间,随着遮光板的移动,而成为渐变式结构,逐渐遮挡或逐渐敞开,灯光在缓慢变化中作用于印品,进而改变灯光照射面积。通过调节遮光板的位置来改变引爆灯光源的强弱,并实现引爆功率的无极变化,进而调节引爆强度,适用于不同型号的丝印油墨,均能达到引爆的完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弧形板遮光板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1、工作台;2、油印部;3、引爆源;4、输送带;5、保护壳;

6、遮光板;61、滑板;62、水平部;63、倾斜部;7、导轨;71、侧壁;72、中心槽;

73、挡块;8、牵引装置;81、立柱;82、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可调节油墨引爆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设置在工作台1上方的输送带4,在输送带4上方还设有油印部2,在所述油印部2一侧设有引爆源3,在所述引爆源3外部设有保护壳5,在所述输送带4与所述引爆源3之间还设有遮光板6,所述遮光板6通过导轨7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工作台1上,在所述遮光板6上,还设有牵引装置8,所述导轨7为u字形结构,包括侧壁71和中心槽72,其两端还设有挡块73,所述遮光板6下部还设有滑板61,所述滑板61由所述牵引装置8驱动,能够沿着中心槽72移动。进而实现牵引装置8带动所述遮光板6在所述导轨7内前后平行移动。

所述牵引装置8包括一立柱81和一伸缩杆82,立柱81固定在遮光板6前端,所述伸缩杆82连接在所述立柱81上。

所述遮光板6为厚度1mm的白铁,硬度强耐高温,其形状为弯折板,包括水平部62和对称设置在水平部62两侧的倾斜部63。弯折板式遮光板,在伸缩杆82牵引其阻挡和离开引爆源3的过程中,实现能量密度调节,进而控制引爆功率,即:油印部将油墨印在印品上之后,通过调节遮光板6的位置来改变引爆源3的强弱,并实现引爆功率的无极变化,进而调节引爆强度,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丝印油墨,缓慢将油墨引爆出花,实现油墨分裂,再进行干燥,实现uv固化,达到引爆的完美效果。

所述导轨7与所述滑板61,以及牵引装置8,对称设置在所述遮光板6运行方向的两侧。对称结构,确保遮光板6运行平稳,实现遮光与放光的平稳变化。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可调节油墨引爆装置,包括一工作台1和设置在工作台1上方的输送带4,在输送带4上方还设有油印部2,在油印部2一侧设有引爆源3,外部设有保护壳5,在工作台1与引爆源3之间还设有一遮光板6,遮光板6为弧形板。

遮光板6为弯折板或弧形板,其一端与引爆源3底面之间围成的空间,随着遮光板6的移动,而成为渐变式结构,逐渐遮挡或逐渐敞开,灯光在缓慢变化中作用于印品,进而改变灯光照射面积,调节引爆强度,并实现引爆功率缓慢变化,有利于油墨逐渐适应灯光变化,进而渐变出目标效果,以利于下一步固化。印品样品制作将提高工作效率,易制得目标样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可调节油墨引爆装置,包括一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输送带,在所述输送带上方还设有油印部,在所述油印部一侧设有引爆源,在所述引爆源外部设有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带与所述引爆源之间还设有一遮光板,所述遮光板通过导轨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在所述遮光板上,还设有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带动所述遮光板在所述导轨内前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可调节油墨引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u字形结构,包括侧壁和中心槽,其两端还设有挡块,所述遮光板下部还设有滑板,所述牵引装置驱动所述滑板沿着所述中心槽平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可调节油墨引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一立柱和一伸缩杆,所述立柱固定在所述遮光板前端,所述伸缩杆连接在所述立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可调节油墨引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为弯折板,包括水平部和对称设置在水平部两侧的倾斜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可调节油墨引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为弧形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可调节油墨引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与所述滑板及所述牵引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遮光板运行方向的两侧。


技术总结
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可调节油墨引爆装置,包括工作台、输送带,油印部、引爆源、保护壳,在输送带与引爆源之间还设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通过导轨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在遮光板上,还设有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带动遮光板在导轨内前后移动。其有益效果是:遮光板为厚度1mm的白铁,硬度强耐高温,其形状为弯折板或弧形板,其一端与引爆灯之间围成的空间,随着遮光板的移动,而成为渐变式结构,逐渐遮挡或逐渐敞开,灯光在缓慢变化中作用于印品,进而改变灯光照射面积。通过调节遮光板的位置来改变引爆灯光源的强弱,并实现引爆功率的无极变化,进而调节引爆强度,适用于不同型号的丝印油墨,均能达到引爆的完美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付正亮;衣宁;李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黎马敦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5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