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喷印后毛刷辊的数码印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2139发布日期:2020-09-04 11:5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喷印后毛刷辊的数码印花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码印花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喷印后毛刷辊的数码印花机。



背景技术:

数码印花机在对介质喷印后,介质会被墨水湿润,这样介质容易出现延伸现象,容易在后续传输中产生褶皱,喷印后的介质需要烘干处理,烘干具有定型效果,如果介质进入烘干区存在褶皱,褶皱就不容去除,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喷印后毛刷辊的数码印花机,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数码印花机中,介质传送到烘干区容易出现褶皱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喷印后毛刷辊的数码印花机,包括喷印区和烘干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印区和烘干区之间设置毛刷辊,所述毛刷辊包括辊体和设置在所述辊体上的多行毛刷条,所述毛刷条凸出于所述辊体表面,单行毛刷条延所述辊体轴向延伸分布,单行所述毛刷条自所述辊体中部向两端倾斜设置,多行所述毛刷条环绕所述辊体排列。喷印区和烘干区之间设置毛刷辊对介质进行扩幅,使得进入烘干区的介质能够保持较为平整的状态,避免处于褶皱状态的介质进入烘干区而降低产品质量。

优选的,从数码印花机的上游到下游,所述喷印区和烘干区之间依次包括第二导辊、第二浮动辊和第三导辊。第二浮动辊能够张紧喷印后的介质。

优选的,所述第二浮动辊为毛刷辊。这样能够避免毛刷辊离喷印区过近而影响喷印区喷印的稳定性,也避免离烘干区过近而使烘干区的热气对扩幅前的介质造成不利影响。

次选的,所述第二导辊或所述第三导辊为毛刷辊。这是相对于第二浮动辊采用毛刷辊的两种次选方案。

优选的,所述辊体上具有延轴向设置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可拆卸的嵌设毛刷座,所述毛刷条固定在所述毛刷座上。这样毛刷条实现可拆卸安装,可以根据介质的材质、软硬等情况更换不同韧性或倾斜角度的毛刷条,也便于毛刷条的清洁和维护。

优选的,所述条形槽的中部具有挡片,位于挡片两侧的毛刷条的倾斜方向相反。这样能够提高毛刷座安装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条形槽的横截面为t形或燕尾形,所述毛刷座的形状和所示条形槽的宽槽相适配。这样毛刷座就不会从辊体径向上脱离条形槽。

优选的,所述毛刷座上设置多个毛刷簇,单个毛刷簇包括多条毛刷条。毛刷簇能够提高毛刷条整体韧性,避免单条毛刷条容易弯折的情况。

优选的,毛刷座上设置多个沿辊体轴向排列的毛刷孔,所示毛刷簇固定在毛刷孔中。毛刷孔能够更好的规整毛刷簇,便于毛刷簇的安装固定。

优选的,所述毛刷座上具有延所述辊体轴向贯穿所述毛刷座的形变孔。形变孔有利于毛刷座更好的和条形槽的槽壁接触,使得毛刷座的固定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喷印后毛刷辊的数码印花机,由于在喷印区和烘干区之间设置毛刷辊对介质进行扩幅,使得进入烘干区的介质能够保持较为平整的状态,避免处于褶皱状态的介质进入烘干区而降低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数码印花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毛刷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4为毛刷条在辊体上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毛刷条固定在毛刷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台阶辊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台阶辊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局部b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局部c的放大图;

图10为第一浮动辊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11、放卷辊;12、过渡辊;13、第一浮动辊;131、第一导框;132、第二导框;133、导槽;134、安装架;135、距离传感器;14、第一导辊;141、毛刷条;142、辊体;143、条形槽;144、毛刷座;145、毛刷孔;146、挡片;147、形变孔;15、包角辊;16、胶辊;17、喷印区;18、第二导辊;181、凹面;182、凸面;183、刻度;19、第二浮动辊;20、第三导辊;21、第四导辊;22、收卷辊;23、烘干装置;24、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码印花机,如图1所示,从数码印花机的上游到下游,依次设置放卷辊11、过渡辊12、第一浮动辊13、第一导辊14、包角辊15、胶辊16、喷印台、第二导辊18、第二浮动辊19、第三导辊20、第四导辊21和收卷辊22,所有辊都可转动的设置在机架上,喷印台的上表面形成喷印区17。

放卷辊11和喷印区17之间设置毛刷辊,即过渡辊12、第一浮动辊13、第一导辊14、包角辊15或胶辊16中的一根或一根以上采用毛刷辊。通常情况胶辊16不宜采用毛刷辊,但不排除胶辊16采用胶条作为毛刷条141使得胶辊16既有扩幅功能,也有驱动功能。作为次选方案,当包角辊15采用毛刷辊时,由于包角辊15离喷印区17的传输距离较近,毛刷辊和介质24的接触部位为软质材料,接触表层存在浮动,不利于当介质24传输到喷印区17时的稳定性,不利于打印精度的提高;当第一浮动辊13或过渡辊12采用毛刷辊时,由于第一浮动辊13和过渡辊12离喷印区17的传输距离还较远,传输过程中容易重新出现褶皱情况。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导辊14采用毛刷辊,避免毛刷辊距离喷印区17过近或过远。本实施例中第一浮动辊13和包角辊15之间只有一根导辊,即为第一导辊14;如果第一浮动辊13和包角辊15之间具有多根导辊,则第一导辊14为可以为其中的任何一根,且最优方案为相邻于包角辊15的导辊为第一导辊14,即为毛刷辊。

如图1-3所示,毛刷辊包括辊体142和设置在辊体142上的多行毛刷条141。辊体142可以是多个部件组装而成,也可以是一个一体件。例如,当辊体142是多个部件组装而成时,辊体142包括辊筒和芯轴,辊筒套设在芯轴外侧并和芯轴通过轴承连接,辊筒和芯轴能够相对转动,芯轴固定在机架上;当辊体142是多个部件组装而成时,辊筒和芯轴也可以是联动连接,芯轴通过轴承和机架转动连接,这样辊筒和芯轴就可以采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当辊体142为一个一体件时,辊体142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整个辊体142相对机架转动。图4中展示了22行毛刷条141环绕辊体142排列,也可以是20行、15行、10行、8行等。毛刷条141凸出于辊体142表面,单行毛刷条141延辊体142轴向延伸分布,单行毛刷条141自辊体142中部向两端倾斜设置,如图3所示,左侧的毛刷条141从和辊体142连接的一端到自由端向左侧倾斜,右侧的毛刷条141从和辊体142连接的一端到自由端向右侧倾斜,当介质24附着在毛刷条141上时,两侧的毛刷条141进一步向两侧倾斜,从而使得介质24向外沿扩幅以消除褶皱,当毛刷条141脱离和介质24接触时,毛刷条141基于自身弹力而恢复预设倾斜角度。经过扩幅除皱的介质24输送到包角辊15就会处于较为平整的状态,使得介质24进入喷印区17能够尽可能保持平整状态,有利于提高打印精度。

毛刷条141可以采用粘接、焊接等方式固定在辊体142上。本实施例的毛刷条141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辊体142上,具体来说,如图2-5所示,辊体142上具有延轴向设置的条形槽143,条形槽143内可拆卸的嵌设毛刷座144,毛刷条141固定在毛刷座144上。这样毛刷条141实现可拆卸安装,可以根据介质24的材质、软硬等情况更换不同韧性或倾斜角度的毛刷条141,也便于毛刷条141的清洁和维护。如图3所示,条形槽143的中部具有挡片146,位于挡片146两侧的毛刷条141的倾斜方向相反,向两侧倾斜的毛刷条141对称设置,以中部为交界,挡片146能够防止在插入毛刷座144时毛刷座144穿过中部交界处,这样能够提高毛刷座144安装的准确性,也能提高装配效率。

条形槽143的横截面为t形或燕尾形,这样条形槽143就包括了宽槽和窄槽,毛刷座144的形状和宽槽相适配,毛刷条141从窄槽穿出;此外毛刷座144的形状也可以和整个t形槽匹配。这样毛刷座144就不会从辊体142径向上脱离条形槽143。如图4所示,条形槽143为t形槽,毛刷座144嵌在宽槽中并从窄槽穿出。如图5所示,毛刷座144上具有延所述辊体142轴向贯穿所述毛刷座144的形变孔147。形变孔147有利于毛刷座144更好的和条形槽143的槽壁接触,使得毛刷座144的固定更加稳定。

毛刷座144上设置多个沿辊体142轴向排列的毛刷孔145,毛刷孔145上固定毛刷条141。一个毛刷孔145可以固定一根较粗的毛刷条141。本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毛刷孔145固定多根毛刷条141形成毛刷簇,即毛刷座144上设置多个毛刷簇,单个毛刷簇包括多条毛刷条141。毛刷簇能够提高毛刷条141整体韧性,避免单条毛刷条141容易弯折的情况。毛刷条141和辊体142的轴线的预设夹角为15°-85°,例如80°、70°、60°、50°、45°等,夹角过小不容易恢复,夹角过大扩幅效果差。毛刷条141到辊体142表面的垂直高度为2-10mm,例如3mm、5mm、6mm、7mm等,高度过小扩幅效果差,高度过大不容易恢复。

本实施例中在第三导辊20和第四导辊21的下方设置烘干装置23,这样第三导辊20和第四导辊21之间的区域就形成了烘干区,在介质24经过烘干区时,烘干装置23对介质24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装置23可以是热辐射烘干,也可以是热风烘干。喷印区17和烘干区之间设置毛刷辊,即第二导辊18、第二浮动辊19或第三导辊20的一根或多根采用毛刷辊,当然不排除喷印区17和烘干区之间存在其它导辊采用毛刷辊。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导辊18采用台阶辊,第二浮动辊19采用毛刷辊。这种毛刷辊的设置位置能够避免毛刷辊离喷印区17过近而影响喷印区17喷印的稳定性,也避免离烘干区过近而使烘干区的热气对扩幅前的介质24造成不利影响。

台阶辊应用在该数码印花机上,喷印介质24喷墨后接触的第一根辊,台阶辊位于喷印区17的下游并和喷印区17相邻。如图6-9所示,台阶辊的表面具有相互间隔的凹面181和凸面182,凹面181和凸面182形成凹凸结构,相对于同尺寸的光棍,凹凸结构能够增大辊与喷印介质24的接触面积,从而对喷印介质24形成扩幅效果,减少甚至避免喷印介质24褶皱的产生,对纸质喷印介质24尤为有效,台阶辊还能避免喷印介质24在左右偏移。凹面181和凸面182之间的落差形成台阶状,故称为台阶辊。台阶辊和介质24接触的表层相对于毛刷辊和介质24接触的表层较硬,在实现扩幅效果的同时减少对喷印区17喷印稳定性的影响。

凸面182高出凹面181高度为h,0.1≤h≤2.0mm,本实施例中的h选为0.3mm,当然可以为0.2、0.4、0.5、0.6、0.7、1、1.5、2.0mm。凸面182和凹面181之间具有倒角,倒角的倒角值(倒角数值c)和凸面182高出凹面181的高度相同,即本实施例中的倒角的倒角值为0.3mm。

凸面182和凹面181可以呈平形的螺旋状。本实施例的凸面182和凹面181都呈环状,凸面182和凹面181均由台阶辊一体成型。此外,作为次选方案或临时方案,可以在光辊上缠绕胶带形成凸面182,未贴胶带部位形成凹面181。

凸面182的宽度为w1,5≤w1≤40mm,凹面181的宽度为w2,10≤w2≤80mm,凹面181的宽度为凸面182的宽度的1.5-2.5倍。本实施例中的w1为20mm,w2为40mm,凹面181的宽度为凸面182的宽度的2倍,即相邻两个凸面182之间间隔40mm。台阶辊在凹面181处的直径为110-130mm,本实施例为120mm。

参阅图6,台阶辊的两端部均设有刻度183,刻度183便于观察台阶辊的凸面182和凹面181尺寸,也便于观察喷印介质24的扩幅情况。刻度183跨过2-7个凹面181和/或凸面182,本实施例中,刻度183跨过5个凹面181和凸面182。

如图1所示,烘干区和收卷辊22之间设置毛刷辊,即第四导辊21为毛刷辊。本实施例中,烘干区和所述收卷辊22之间只有第四导辊21一根辊,不具有其它辊,即第四导辊21和烘干区及收卷辊22相邻,这样毛刷辊能够在烘干后的介质24不经过其它辊就对介质24进行扩幅,避免介质24烘干后的褶皱被定型难以消除,同时经过扩幅后的介质24不经过其它辊直接由收卷辊22卷起,减少介质24传输过程中重新出现褶皱的可能性。当然,作为次选方案,不排除烘干区和收卷辊22之间存在其它辊,并使其它辊采用毛刷辊。如图10所示,第一浮动辊13和机架之间设置导向机构,第一浮动辊13能够在导向机构中上下移动和左右摆动。具体来说,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框131和第二导框132,第一导框131和第二导框132上都具有导槽133,第一浮动辊13的两端分别嵌在第一导框131和第二导框132的导槽133中,导槽133对第一浮动辊13形成约束的两侧壁为平面。两侧壁为平面,而不是台阶面或齿面,以便于第一浮动辊13的左右摆动。导槽133向上贯通于第一导框131和第二导框132形成安装口,安装口处设置盖板,图6中未示出盖板,盖板通过螺钉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一导框131和第二导框132的上端部。盖板能够防止第一浮动辊13从安装口脱离,拆卸盖板后,第一浮动辊13就可以从安装口处实现拆装。第一导框131和第二导框132在导槽133内设置加强板,第一导框131和第二导框132采用铝材料,加强板可以采用强度较大的不锈钢或铝合金,避免第一浮动辊13的移动或摆动损坏第一导框131和第二导框132。

数码印花机包括控制器和能够检测第一浮动辊13位置的距离传感器135,控制器和距离传感器135连接,第一导框131的上端设置安装架134,距离传感器135安装在安装架134上;当距离传感器135检测到第一浮动辊13高出预设最高位时,控制器控制放卷辊11加快放卷速度;当距离传感器135检测到第一浮动辊13低于预设最低高度时,控制器控制放卷辊11减缓放卷速度。这样避免第一浮动辊13过高或过低而失去张紧或控制打印介质张力的效果。第二浮动辊可以采用与第一浮动辊结构相同的浮动辊。

待打印的介质24安装到放卷辊11上,毛刷辊对纸质介质尤为有效,放卷辊11具有电机驱动,实现放料,随着介质24的使用,放卷辊11上的介质24在减少,过渡辊12能够避免第一浮动辊13进料一侧的介质24的倾斜角度发生过大变化,保证进料张力的统一。第一浮动辊13能够张紧第一浮动辊13和喷印区17的打印介质,有利于介质24到达喷印区17后保持平整性,提高打印精度。第一导辊14采用毛刷辊,能够减少介质24的褶皱,提高介质24进入喷印区17的平整性。包角辊15相对于胶辊16方位偏后,这样能够提高介质24和胶辊16的接触面积,胶辊16具有电机驱动,是主动辊,胶辊16和介质24之间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够形成较大的摩擦,有利于传输介质24。介质24经过喷印区17,数码印花机对介质24进行喷印操作,喷印完成的介质24被墨水湿润,产生一定程度的舒张,第二导辊18采用台阶辊能够减少甚至避免介质24因湿润舒张产生褶皱的情况。第二浮动辊19能够张紧第二浮动辊19和喷印区17之间的介质24,有利于喷印区17中介质24的平整性。介质24传输到第三导辊20和第四导辊21之间被烘干装置23烘干,烘干后的介质24由会产生一定形变,此时通过采用毛刷辊的第四导辊21以避免其出现褶皱情况,最后由收卷辊22收卷,收卷辊22也具有电机驱动,属于主动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