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袋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7602发布日期:2020-10-28 11:2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袋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装袋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集装袋印刷装置是一种用于集装袋制作时流水印刷的设备,其在印刷机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集装袋印刷装置包括支撑架、印刷机构和两组第一支撑,两组第一支撑固定设置于支撑架的顶端左部,印刷机构固定设置于支撑架的顶端右部,印刷机构包括两组第二支撑、墨盒、印刷辊、驱动机构和辅助辊,两组第二支撑的底端均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墨盒的底端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墨盒设置于两组第二支撑之间,印刷辊和辅助辊可转动设置于两组第二支撑之间,印刷辊位于辅助辊的正下方,墨盒内设置有空腔,墨盒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印刷辊的底端自墨盒的开口处伸入至墨盒内,驱动机构固定设置于后侧的第二支撑后端,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印刷辊的后端传动连接,两组第一支撑之间可转动设置有供料辊,现有的集装袋印刷装置使用时,将供料辊上缠绕的集装袋生产用纤维布的一端穿过印刷辊和辅助辊之间,启动驱动机构,使驱动机构带动印刷辊转动,从而对纤维布进行印刷即可;现有的集装袋印刷装置使用中发现,在印刷过程中,因纤维布出现褶皱和偏差,易造成印刷后图案模糊错版,影响印刷质量,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使纤维布完全张开,对其进行有效导向限位,有效减少纤维布的褶皱和行进中偏差,印刷质量更佳的集装袋印刷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撑架、印刷机构和两组第一支撑,两组第一支撑固定设置于支撑架的顶端左部,印刷机构固定设置于支撑架的顶端右部,印刷机构包括两组第二支撑、墨盒、印刷辊、驱动机构和辅助辊,两组第二支撑的底端均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墨盒的底端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墨盒设置于两组第二支撑之间,印刷辊和辅助辊可转动设置于两组第二支撑之间,印刷辊位于辅助辊的正下方,墨盒内设置有空腔,墨盒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印刷辊的底端自墨盒的开口处伸入至墨盒内,驱动机构固定设置于后侧的第二支撑后端,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印刷辊的后端传动连接,两组第一支撑之间可转动设置有供料辊;还包括纠偏机构和防褶皱伸展机构,所述纠偏机构固定设置于支撑架的顶端,所述纠偏机构位于印刷机构的左侧,所述纠偏机构包括两组导向板和两组第一安装板,所述两组导向板的底端均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两组导向板上均固定设置有两组第一气压缸,所述两组第一气压缸的输出端分别与两组第一安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两组第一安装板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多组均布的第一伸缩杆,所述多组第一伸缩杆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多组第一伸缩杆的伸长端均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两组导向板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多组滚轮的下方,所述防褶皱伸展机构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导向板的左端和右端,所述防褶皱伸展机构包括四组第二伸缩杆、第二安装板和u型架,所述四组第二伸缩杆的固定端均固定设置于导向板上,所述四组第二伸缩杆的伸长端均与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四组第二伸缩杆的伸长端均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u型架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板上,所述u型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u型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气压缸,所述第二气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滚轮。

优选的,还包括盛墨箱和雾化喷头,所述盛墨箱的顶端与支撑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盛墨箱内设置有盛放腔,所述盛放腔内设置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上固定设置有计量泵,所述雾化喷头固定设置于所述空腔的底端壁上,所述计量泵的输入端自间隔板的顶端穿过间隔板伸入至盛放腔底部,所述计量泵的输出端自盛放腔内穿过盛放腔的右端壁、支撑架和墨盒的底端壁并与所述雾化喷头的输入端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输入端自墨盒的右端穿过墨盒的右端壁并伸入至所述空腔内,所述回流管的输出端自支撑架的顶端穿过支撑架和盛放箱的右端壁并伸入至盛放腔内。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左端内壁和右端内壁上均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与所述印刷辊紧密接触。

优选的,两组第一支撑上均设置有缓释压紧机构,所述缓释压紧机构包括龙门架、导向管、提拉杆和移动板,所述龙门架的底端与第一支撑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管自龙门架的顶端穿过龙门架自龙门架的底端穿出并与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提拉杆的底端自导向管的顶端穿过导向管内部自导向管的底端穿出并与移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提拉杆上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端与导向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底端与移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和第一支撑上均设置有半圆形凹槽,所述供料辊的前端和后端可转动设置于半圆形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轨与滑槽相契合,所述移动板可沿滑轨上下滑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袋印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集装袋印刷装置,通过将纤维布依此绕过防褶皱伸展机构和纠偏机构,再进入至印刷辊和辅助辊之间,通过启动第二气压缸,使第二气压缸的输出端伸长,从而使第三滚轮向下移动,在第三滚轮和第二滚轮的作用下,将纤维布的前侧和后侧压紧,而在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使纤维布完全展开,使其不易向内侧收缩褶皱,当其进入至纠偏机构处时,通过启动第一气压缸,使第一气压缸的输出端伸长,从而使第一安装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多组第一滚轮的底端与纤维布的顶端紧密接触,使纤维布在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与支撑板紧密接触,同时通过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使纤维布向右移动时不易出现偏差,可使纤维布完全张开,对其进行有效导向限位,有效减少纤维布的褶皱和行进中偏差,从而保证印刷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褶皱伸展机构和纠偏机构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滑轨与滑槽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支撑架;2、第一支撑;3、第二支撑;4、墨盒;5、印刷辊;6、驱动机构;7、辅助辊;8、供料辊;9、导向板;10、第一安装板;11、第一气压缸;12、第一伸缩杆;13、第一滚轮;14、第一弹簧;15、支撑板;16、第二伸缩杆;17、第二安装板;18、u型架;19、第二弹簧;20、第二气压缸;21、第三滚轮;22、盛墨箱;23、雾化喷头;24、计量泵;25、回流管;26、毛刷;27、龙门架;28、导向管;29、提拉杆;30、移动板;31、第三弹簧;32、半圆形凹槽;33、滑轨;3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装袋印刷装置,包括支撑架1、印刷机构和两组第一支撑2,两组第一支撑2固定设置于支撑架1的顶端左部,印刷机构固定设置于支撑架1的顶端右部,印刷机构包括两组第二支撑3、墨盒4、印刷辊5、驱动机构6和辅助辊7,两组第二支撑3的底端均与支撑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墨盒4的底端与支撑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墨盒4设置于两组第二支撑3之间,印刷辊5和辅助辊7可转动设置于两组第二支撑3之间,印刷辊5位于辅助辊7的正下方,墨盒4内设置有空腔,墨盒4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印刷辊5的底端自墨盒4的开口处伸入至墨盒4内,驱动机构6固定设置于后侧的第二支撑3后端,驱动机构6的输出端与印刷辊5的后端传动连接,两组第一支撑2之间可转动设置有供料辊8;还包括纠偏机构和防褶皱伸展机构,纠偏机构固定设置于支撑架1的顶端,纠偏机构位于印刷机构的左侧,纠偏机构包括两组导向板9和两组第一安装板10,两组导向板9的底端均与支撑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两组导向板9上均固定设置有两组第一气压缸11,两组第一气压缸11的输出端分别与两组第一安装板10的顶端固定连接,两组第一安装板10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多组均布的第一伸缩杆12,多组第一伸缩杆12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滚轮13,多组第一伸缩杆12的伸长端均套设有第一弹簧14,两组导向板9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位于多组滚轮的下方,防褶皱伸展机构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导向板9的左端和右端,防褶皱伸展机构包括四组第二伸缩杆16、第二安装板17和u型架18,四组第二伸缩杆16的固定端均固定设置于导向板9上,四组第二伸缩杆16的伸长端均与第二安装板17固定连接,四组第二伸缩杆16的伸长端均套设有第二弹簧19,u型架18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板17上,u型架1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滚轮,u型架18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气压缸20,第二气压缸20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三滚轮21;通过将纤维布依此绕过防褶皱伸展机构和纠偏机构,再进入至印刷辊5和辅助辊7之间,通过启动第二气压缸20,使第二气压缸20的输出端伸长,从而使第三滚轮21向下移动,在第三滚轮21和第二滚轮的作用下,将纤维布的前侧和后侧压紧,而在第二伸缩杆16和第二弹簧19的作用下,使纤维布完全展开,使其不易向内侧收缩褶皱,当其进入至纠偏机构处时,通过启动第一气压缸11,使第一气压缸11的输出端伸长,从而使第一安装板10向下移动,从而使多组第一滚轮13的底端与纤维布的顶端紧密接触,使纤维布在第一伸缩杆12和第一弹簧14的作用下与支撑板15紧密接触,同时通过导向板9的导向作用使纤维布向右移动时不易出现偏差,可使纤维布完全张开,对其进行有效导向限位,有效减少纤维布的褶皱和行进中偏差,从而保证印刷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装袋印刷装置,还包括盛墨箱22和雾化喷头23,盛墨箱22的顶端与支撑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盛墨箱22内设置有盛放腔,盛放腔内设置有间隔板,间隔板上固定设置有计量泵24,雾化喷头23固定设置于空腔的底端壁上,计量泵24的输入端自间隔板的顶端穿过间隔板伸入至盛放腔底部,计量泵24的输出端自盛放腔内穿过盛放腔的右端壁、支撑架1和墨盒4的底端壁并与雾化喷头23的输入端连通;通过启动计量泵24,使计量泵24将盛墨箱22内油墨加压后进入至雾化喷头23,经雾化喷头23喷洒至印刷辊5上,代替印刷辊5浸入至墨盒4内油墨中,可减少油墨的损耗,更为节省油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装袋印刷装置,还包括回流管25,回流管25的输入端自墨盒4的右端穿过墨盒4的右端壁并伸入至空腔内,回流管25的输出端自支撑架1的顶端穿过支撑架1和盛放箱的右端壁并伸入至盛放腔内;通过回流管25的设置可使墨盒4内聚集的油墨回流至盛墨箱22内,进行二次利用,更为环保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装袋印刷装置,空腔的左端内壁和右端内壁上均设置有毛刷26,毛刷26与印刷辊5紧密接触;通过毛刷26的设置可将喷洒至印刷辊5上的油墨涂抹均匀,使印刷质量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装袋印刷装置,两组第一支撑2上均设置有缓释压紧机构,缓释压紧机构包括龙门架27、导向管28、提拉杆29和移动板30,龙门架27的底端与第一支撑2的顶端固定连接,导向管28自龙门架27的顶端穿过龙门架27自龙门架27的底端穿出并与龙门架27固定连接,提拉杆29的底端自导向管28的顶端穿过导向管28内部自导向管28的底端穿出并与移动板30的顶端固定连接,提拉杆29上套设有第三弹簧31,第三弹簧31的顶端与导向管28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三弹簧31的底端与移动板30的底端固定连接,移动板30和第一支撑2上均设置有半圆形凹槽32,供料辊8的前端和后端可转动设置于半圆形凹槽32内;通过缓释压紧机构的设置,在第三弹簧31的作用下,移动板30和第一支撑2板将供料管夹紧,使供料辊8转动过程中阻力增大,从而使纤维布被拉伸,使其处于张力状态,避免的横向褶皱的产生,从而保证了印刷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装袋印刷装置,龙门架27上设置有滑轨33,移动板30上设置有滑槽34,滑轨33与滑槽34相契合,移动板30可沿滑轨33上下滑动;通过滑轨33和滑槽34的设置可使移动板30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不易偏离,使其在供料辊8转动过程中不易晃动。

在使用时,通过将纤维布依此绕过防褶皱伸展机构和纠偏机构,再进入至印刷辊5和辅助辊7之间,通过启动第二气压缸20,使第二气压缸20的输出端伸长,从而使第三滚轮21向下移动,在第三滚轮21和第二滚轮的作用下,将纤维布的前侧和后侧压紧,而在第二伸缩杆16和第二弹簧19的作用下,使纤维布完全展开,使其不易向内侧收缩褶皱,当其进入至纠偏机构处时,通过启动第一气压缸11,使第一气压缸11的输出端伸长,从而使第一安装板10向下移动,从而使多组第一滚轮13的底端与纤维布的顶端紧密接触,使纤维布在第一伸缩杆12和第一弹簧14的作用下与支撑板15紧密接触,同时通过导向板9的导向作用使纤维布向右移动时不易出现偏差,可使纤维布完全张开,对其进行有效导向限位,有效减少纤维布的褶皱和行进中偏差,从而保证印刷质量;通过启动计量泵24,使计量泵24将盛墨箱22内油墨加压后进入至雾化喷头23,经雾化喷头23喷洒至印刷辊5上,代替印刷辊5浸入至墨盒4内油墨中,可减少油墨的损耗,更为节省油墨;通过回流管25的设置可使墨盒4内聚集的油墨回流至盛墨箱22内,进行二次利用,更为环保节能;通过毛刷26的设置可将喷洒至印刷辊5上的油墨涂抹均匀,使印刷质量更佳;通过缓释压紧机构的设置,在第三弹簧31的作用下,移动板30和第一支撑2板将供料管夹紧,使供料辊8转动过程中阻力增大,从而使纤维布被拉伸,使其处于张力状态,避免的横向褶皱的产生,从而保证了印刷质量;通过滑轨33和滑槽34的设置可使移动板30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不易偏离,使其在供料辊8转动过程中不易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装袋印刷装置,计量泵和驱动机构均是购买来的,并且计量泵和驱动机构均通过一同购买来的使用说明书进行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