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99868发布日期:2020-12-25 08:00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墨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打印机成为企业办公的必要设备,进而带动打印耗材的蓬勃发展,打印耗材多种多样,例如墨盒、硒鼓等。墨盒在装入打印机进入打印状态后,伴随墨水的消耗会在储墨腔中形成负压,墨盒内外压力需要保持平衡才能保证打印不会中断,此外,墨盒内外压力不平衡将会出现供墨系统异常,在打印过程中压力过大会导致缺色,打印静置时压力泄露会导致出现混色,从而使得打印性能不稳定、不可靠,打印质量较差。

现有的墨盒包括壳体、充气口、出墨口、进气口、可变形腔以及单向阀,壳体内设置第一储墨腔与第二储墨腔,充气口与可变形腔连通,出墨口与第一储墨腔连通,导气口与第二储墨腔连通,第一储墨腔与第二储墨腔通过隔板隔开,且第二储墨腔中的墨水需通过单向阀流动至第一储墨腔中,这种结构能够调节储墨腔压力平衡,但是该结构墨盒必须设置两个储墨腔,也就是说该结构墨盒中进气口与充气口必须设置在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中,大气经进气口调节第二储墨腔中的压力平衡,第二储墨腔中的墨水通过单向阀进入第一储墨腔才可使得第一储墨腔中负压得以调节,此种设计使得墨盒结构复杂,加工工艺繁琐,且墨盒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工艺简化,且成本较低的墨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墨盒,包括壳体和流体容纳部,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储墨腔,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充气孔与出墨孔,所述充气孔与所述流体容纳部连通,所述出墨孔与所述储墨腔连通;所述墨盒还包括第一密封膜片、阀组件和进气部,至少部分所述进气部位于所述储墨腔,所述阀组件与所述进气部连通,所述第一密封膜片覆盖于所述流体容纳部及位于所述储墨腔一侧的进气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体容纳部与所述进气部沿所述壳体的底部突出,所述第一密封膜焊接于所述流体容纳部与位于所述储墨腔一侧的进气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部与所述阀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同一侧,所述进气部包括进气部主体、进气通道与连通通道,所述进气部主体凹陷形成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连通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阀组件连通,所述进气通道连通外部大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气孔与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连通通道贯穿所述进气部主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密封膜片密封位于所述储墨腔一侧的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连通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组件包括阀座、弹性元件、膜片以及阀盖,所述阀盖与所述阀座固定连接,且所述阀盖与所述阀座围设形成阀腔,所述膜片约束于所述阀盖与所述阀座之间,所述膜片将所述阀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与第二腔,所述弹性元件一端抵接所述阀座的底部,所述弹性元件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膜片的下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阀组件同一侧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与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所述阀盖开设有第二凹槽部和第二进气孔,所述阀盖安装于所述阀座时,所述第一凹槽部与所述第二凹槽部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孔通过所述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与所述第二进气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墨盒包括第二密封膜,所述第二密封膜密封所述第一连通孔、第一凹槽部、第二凹槽部和第二进气孔,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连通通道及所述第二密封膜密封所述第一凹槽部与所述第二凹槽部形成的通道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片包括导向部及相对位于边沿的固定部,所述导向部开设有中心孔,所述固定部固设于所述阀座与所述阀盖之间;所述阀盖的内壁上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膜片朝向远离所述阀座底部的方向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沿相背离的方向向外延伸,并分别形成位于所述第一腔内的第一凸起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腔内的第二凸起,所述中心孔贯穿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膜片变形过程中,所述第一凸起远离或抵接所述限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组件为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墨盒包括壳体、流体容纳部、第一密封膜片、阀组件和进气部,至少部分进气部位于储墨腔,阀组件与进气部连通,第一密封膜片覆盖于流体容纳部及位于储墨腔一侧的进气部。该墨盒的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工艺简化且降低了墨盒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墨盒的一个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墨盒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阀组件与壳体的一个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示墨盒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所示墨盒的a-a向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所示墨盒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去除面盖的墨盒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8中所示墨盒的底座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所示墨盒的底座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所示底座的b-b向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墨盒-100、壳体-1、阀组件-2、进气部-3、盖板-11、底座-12、充气孔-121、出墨孔-122、储墨腔-101、流体容纳部-102、可变形腔-1021、阀腔-103、第一腔-1031、第二腔-1032、阀座-21、弹性元件-22、膜片-23、阀盖-24、第一密封膜片-1001、第二密封膜片-1002、恢复弹簧-5、容纳部-212、导向部-231、固定部-232、中心孔-233、第一凸起-234、第二凸起-235、限位部-241、进气部主体-31、进气通道-32、连通通道-33、第一连通孔-124、第二连通孔-211、第一进气孔-123、第二进气孔-243、第一凹槽部-125、第二凹槽部-2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100,墨盒100包括第一密封膜片1001、壳体1、阀组件2、流体容纳部102以及进气部3,至少部分阀组件2和至少部分进气部3位于壳体1内,流体容纳部102位于壳体内,第一密封膜片1001覆盖于流体容纳部102及位于储墨腔101一侧的进气部3,阀组件2与进气部3配合用以对墨盒100内的气压进行调节。壳体1包括盖板11与底座12,底座12和盖板11之间分体设置,底座12与盖板11互相扣合且固定连接。

具体地,底座12与盖板11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2与盖板11也可通过螺接、胶粘、铆接或卡接等方式进行固定,也可以一体成型设置。如图2所示,墨盒100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并储存墨水的储墨腔101,流体容纳部102和至少部分进气部位于储墨腔101,流体容纳部102和进气部3沿底座12的底部向着远离底座12底部的方向突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膜片1001焊接于流体容纳部102与位于储墨腔一侧的进气部3,具体地,第一密封膜片1001与流体容纳部102及位于储墨腔一侧的进气部通过超声波焊接或者通过其他焊接方式实现密封及固定,第一密封膜片1001具有弹性,第一密封膜片1001焊接于流体容纳部102后形成一个可变形腔1021。本实用新型中用一块第一密封膜片密封流体容纳部及位于储墨腔一侧的进气部,这样墨盒结构简单紧凑且简化了墨盒加工工艺,同时降低了墨盒加工成本。

结合图1并参考图2,壳体1侧壁开设有充气孔121与出墨孔122,具体地,底座12地侧壁上开设有充气孔121与出墨孔122,充气孔121与流体容纳部102连通,出墨孔122与储墨腔101连通,当然也可以说充气孔121与第一密封膜片1001焊接于流体容纳部102后形成的可变形腔1021连通。至少部分阀组件2与至少部分进气部3位于储墨腔101中,阀组件2与进气部3连通,阀组件2响应储墨腔101压力变化后打开或关闭储墨腔101与进气部3之间的气体通路,从而调节储墨腔101中压力变化。

作为优选地,出墨孔122和充气孔121位于底座12上的同一侧壁上,以便于安装和实际使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出墨孔122与充气孔121相对靠近设置,可以缩短充气孔121与出墨孔122之间的气路传输路径,从而使得该壳体1的结构更加紧凑,进而使得墨盒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和简单。当然,出墨孔122和充气孔121也可以位于底座12上相邻的侧壁或者相对的侧壁上,其设置位置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整。

在墨盒100安装至打印机时,打印机对墨盒100进行加压出墨,使得储墨腔中的墨水喷设置打印机喷头。具体地,打印机包括充气泵(未示出),充气泵与充气孔121连接,充气孔121与可变形腔1021连通,充气泵工作时,加压气体通过充气孔121进入可变形腔1021,可变形腔1021压力增加使得柔性薄膜1001向着远离底座12底部的方向膨胀。由于可变形腔1021膨胀使得储墨腔101中的压力增加,此时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也就是说,单向阀2断开储墨腔101与进气部3之间的气体通路,其结果是加压气体迫使储墨腔101中墨水从出墨孔122流出,实现通墨,流出的墨水被输送至打印喷头。加压结束后,充气泵撤离充气孔121,充气孔121与外部大气连通,可变形腔1021中的加压气体由于恢复弹簧5的挤压作用经由充气孔121排除,储墨腔101中维持一定的负压,从而将打印头中的泡沫吸至打墨盒中,以清除打印头中的气泡。

打印过程中,充气泵撤离充气孔121,充气孔121与外部大气连通,可变形腔1021在恢复弹簧5的作用下处于收缩状态,随着墨水的消耗,储墨腔101中的负压逐渐增加,当压力达到一定阈值的时候,阀组件2打开,气体通过进气部3及阀组件2流通至储墨腔101中,从而实现了储墨腔101中的负压平衡。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阀组件2包括阀座21、弹性元件22、膜片23以及阀盖24,在本实施例中阀座21与壳体1一体设置,具体地,阀座21与底座12一体设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阀座21与底座12也可以分体设置,阀座21与底座12分体设置时,阀座21与底座12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固定和密封,或者阀座21与底座12通过螺钉组件实现固定和密封。阀盖24与阀座21相互扣合并密封固定,阀盖24与阀座21围设形成阀腔103,膜片23位于阀腔103内,且膜片23约束于阀座21与阀盖24之间,膜片23将阀腔103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1031与第二腔1032,第一腔1031相对靠近阀盖24,第二腔1031相对靠近阀座21,进气部3与第一腔1031连通,阀座21底部开设有第二连通孔211,第二腔1032通过第二连通孔211与储墨腔101连通。阀座21包括容纳部212,容纳部212位于阀座21的底部,弹性元件22一端抵接于容纳部212,另一端抵接于膜片23的下侧。

如图6和图7所示,膜片23包括导向部231及相对位于边沿的固定部232,导向部231开设有中心孔233,固定部232固设于阀座21与阀盖24之间;阀盖24的内壁上凸设有限位部241,限位部241限制膜片23朝向远离阀座21底部的方向运动。膜片23的导向部231沿相背离的方向向外延伸,并分别形成位于所述第一腔1031内的第一凸起234以及位于第二腔1032内的第二凸起235,中心孔233贯穿第一凸起234和第二凸起235,在膜片23变形过程中,第一凸起234远离或抵接所述限位部241。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气部3与阀组件2位于壳体1的同一侧,具体地,进气部3与阀组件2位于底座12的同一侧,以便于安装和实际使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进气部3与阀组件2相对靠近设置,可以缩短进气部3与阀组件2之间的气路传输路径,从而使得壳体1的结构更加紧凑,进而使得墨盒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和简单。当然,进气部3和阀组件2也可以位于底座12上相邻的侧壁或者相对的侧壁上,其设置位置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整。

结合图6和图7并参考图9至图11所示,进气部3包括进气部主体31、进气通道32与连通通道33,进气部主体31凹陷形成进气通道32与连通通道33,至少部分进气通道32与至少部分连通通道33在进气部3内部通过隔板34隔开,进气通道32与连通通道33连通,进气部3通过连通通道33与阀组件2连通,进气通道32连通外部大气。底座12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气孔123与第一连通孔124,第一进气孔123与进气通道32连通,第一连通孔124与连通通道33连通,进气通道32与连通通道33贯穿进气部主体31的底部。墨盒100还包括第一密封膜片1001,第一密封膜片1001密封位于储墨腔101一侧的进气通道32与连通通道33,进而使得进气通道32与连通通道33在进气部主体31内部连通。这样,简化了墨盒加工工艺,同时节约了墨盒加工成本。

参见图3、图4以及图7,与阀组件2同一侧的底座1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部125,第一凹槽部125与第一进气孔123连通,阀盖24开设有第二凹槽部242和第二进气孔243,阀盖24安装于阀座21时,第一凹槽部125与第二凹槽部242连通,第一连通孔124通过第一凹槽部125和第二凹槽部242与第二进气孔243连通。墨盒包括第二密封膜1002,第二密封膜1002密封第一连通孔124、第一凹槽部125、第二凹槽部242和第二进气孔243,从而形成进气部3与阀组件2之间的通道。进气通道32通过连通通道33及第二密封膜1002密封第一凹槽部125与第二凹槽部242形成的通道并经第二进气孔243与阀组件2的第一腔1031连通。

参见图6和图7,墨盒100安装至打印机,在打印机打印过程中,阀组件2的第一腔1031通过进气部2与外部大气连通,随着墨水的消耗,储墨腔101内部负压逐渐增加,由于储墨腔101与阀组件2的第二腔1032通过第二连通孔211连通,因此第二腔1032中负压也逐渐增加,当作用于膜片23的压力差大于弹性元件22的弹力及膜片23自身的弹力时,膜片23的第一凸起234离开与阀盖24的限位部241,外部大气经第一进气孔123、进气通道32、连通通道33、第二密封膜1002密封第一连通孔124、第一凹槽部125、第二凹槽部242和第二进气孔243而形成的通道及中心孔233进入第二腔1032,进入第二腔1032中的气体经第二连通孔211进入储墨腔101中,以此降低了储墨腔101的负压,从而调节了储墨腔101中压力平衡。当作用于膜片23上的压力差小于弹性元件22的弹力及膜片22自身弹力时,膜片22向着靠近阀盖24的方向运动,其结果是,膜片23的第一凸起234与阀盖24的限位部241抵接并形成密封,从而断开进气部3与储墨腔101的气体通路。在此,必须说明的是在储墨腔101墨水消耗的过程中,阀组件2的打开与关闭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由此使得储墨腔中的压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参见图8,壳体内具有蓄墨腔104,蓄墨腔104与储墨腔101通过隔板隔开,隔板开设有贯穿孔1041,故蓄墨腔104通过贯穿孔1041与储墨腔101连通,这样设置可以防止因充气泵突然加压,第一密封膜片1001膨胀,储墨腔101中的墨水经出墨孔突然喷射到打印机喷头,从而损坏打印机喷头。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