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花机对位台用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3314发布日期:2020-11-20 09:33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花机对位台用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机构,特别是一种印花机对位台用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印花机上的网框都是长方体状;使用时,需要先将网框的两端分别与印臂两端底部的位置调节机构固定连接,再通过位置调节机构调整网框的水平位置,使得网框能与机架上的印花台板进行对正;由于网框存在一定的刚性,单独调整印臂一端的调节机构会导致网框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倾斜,因此,需要同步调整印臂两端的调节机构,操作较麻烦;而专利cn209888379中提出一种印花机网框对板用的固定装置(其中的固定座部分为本申请中的对位台),此类装置中的固定装置能将网框进行定位固定,但在实际使用前,需要将固定座和机架之间进行精准定位固定,安装要求过高;且当固定座和机架固定后还需做出调整时,需要重新进行拆装,调整不方便。因此,现有的印花机对位台存在着安装要求过高和调整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花机对位台用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降低对位台的安装要求,还具有调整较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印花机对位台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对位台上的第一调节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二调节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之间设置有水平设置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能带动第一调节件相对第二调节件做水平相对移动。

前述的一种印花机对位台用调节机构中,所述第一调节件为固定在对位台底面左右两端部的凸块,第二调节件为设置在机架顶面左右两端部的调节孔;两个凸块分别设置在两个调节孔内,且每个凸块的侧面与其对应调节孔的侧壁之间均设有间隙。

前述的一种印花机对位台用调节机构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调节孔前端的前调节螺丝、设置在两个调节孔后端的后调节螺丝、设置在左端部调节孔左侧的左调节螺丝和设置在右端部调节孔右侧的右调节螺丝;前调节螺丝、后调节螺丝、左调节螺丝和右调节螺丝均穿过调节孔与凸块的侧面接触设置。

前述的一种印花机对位台用调节机构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凸块前端面上的前调节螺丝、设置在两个凸块后端面上的后调节螺丝、设置在左端部凸块左侧的左调节螺丝和设置在右端部凸块右侧的右调节螺丝。

前述的一种印花机对位台用调节机构中,所述第一调节件为设在对位台左右两端部的调节孔,第二调节件为凸出设置在机架顶面左右两端部的凸块;两个凸块分别设置在两个调节孔内,且每个凸块的侧面与其对应调节孔的侧壁之间均设有间隙。

前述的一种印花机对位台用调节机构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调节孔前端的前调节螺丝、设置在两个调节孔后端的后调节螺丝、设置在左端部调节孔左侧的左调节螺丝和设置在右端部调节孔右侧的右调节螺丝;前调节螺丝、后调节螺丝、左调节螺丝和右调节螺丝均穿过调节孔与凸块的侧面接触设置。

前述的一种印花机对位台用调节机构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凸块前端面上的前调节螺丝、设置在两个凸块后端面上的后调节螺丝、设置在左端部凸块左侧的左调节螺丝和设置在右端部凸块右侧的右调节螺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在对位台上设置第一调节件,在机架上设置第二调节件,并在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之间设置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呈水平设置,通过调节装置来对移动第一调节件,使得第一调节件能相对第二调节件做水平相对移动,从而调整对位台与机架之间在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降低了一开始时对位台的安装精度要求;且当后续调试中出现还需进一步调整的状况时,只需继续通过调节装置调整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的相对位置处即可,调整较方便。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调节件可以是凸块或调节孔,而第二调节件可以是调节孔或凸块,而调节装置可以是用于前后调节的前调节螺丝和后调节螺丝,和用于左右调节的左调节螺丝和右调节螺丝;凸块设置在调节孔内,通过前调节螺丝、后调节螺丝、左调节螺丝和右调节螺丝共同推动并限制凸块在调节孔内的位置,从而控制对位台和机架之间在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降低对位台的安装要求,还具有调整较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对位台,2-机架,3-凸块,4-调节孔,5-前调节螺丝,6-后调节螺丝,7-左调节螺丝,8-右调节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一种印花机对位台用调节机构,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对位台1上的第一调节件和设置在机架2上的第二调节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之间设置有水平设置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能带动第一调节件相对第二调节件做水平相对移动。

所述第一调节件为固定在对位台1底面左右两端部的凸块3,第二调节件为设置在机架2顶面左右两端部的调节孔4;两个凸块3分别设置在两个调节孔4内,且每个凸块3的侧面与其对应调节孔4的侧壁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调节孔4前端的前调节螺丝5、设置在两个调节孔4后端的后调节螺丝6、设置在左端部调节孔4左侧的左调节螺丝7和设置在右端部调节孔4右侧的右调节螺丝8;前调节螺丝5、后调节螺丝6、左调节螺丝7和右调节螺丝8均穿过调节孔4与凸块3的侧面接触设置。

工作原理:将对位台1设置在机架2的顶端,对位台1底面左右两端部的凸块3设置在机架2顶面两端部的调节孔4内;需要相对机架2向前调整对位台1的位置时,只需将位于两个调节孔4前端的前调节螺丝5缩短(位于调节孔4内的部分缩短),并将位于两个调节孔4后端的后调节螺丝6伸长(位于调节孔4内的部分伸长)直至凸块3被前调节螺丝5和后调节螺丝6夹紧限定在调节孔4内即可;需要相对机架2向后调整对位台1的位置时,只需将位于两个调节孔4后端的后调节螺丝6缩短,并将位于两个调节孔4前端的前调节螺丝5伸长直至凸块3被前调节螺丝5和后调节螺丝6夹紧限定在调节孔4内即可;需要相对机架2向左调整对位台1的位置时,只需将左端调节孔4左侧的左调节螺丝7缩短,并将位于右端调节孔4右侧的右调节螺丝8伸长,右调节螺丝8通过右端部的凸块3带动对位台1向左移动直至左端部的凸块3与左调节螺丝7紧贴;需要相对机架2向右调整对位台1的位置时,只需将右端调节孔4右侧的右调节螺丝8缩短,并将位于左端调节孔4左侧的左调节螺丝7伸长,左调节螺丝7通过左端部的凸块3带动对位台1向右移动直至右端部的凸块3与右调节螺丝8紧贴。

实施例2。一种印花机对位台用调节机构,构成如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对位台1上的第一调节件和设置在机架2上的第二调节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之间设置有水平设置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能带动第一调节件相对第二调节件做水平相对移动。

所述第一调节件为固定在对位台1底面左右两端部的凸块3,第二调节件为设置在机架2顶面左右两端部的调节孔4;两个凸块3分别设置在两个调节孔4内,且每个凸块3的侧面与其对应调节孔4的侧壁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凸块3前端面上的前调节螺丝5、设置在两个凸块3后端面上的后调节螺丝6、设置在左端部凸块3左侧的左调节螺丝7和设置在右端部凸块3右侧的右调节螺丝8。

工作原理:将对位台1设置在机架2的顶端,对位台1底面左右两端部的凸块3设置在机架2顶面两端部的调节孔4内;需要相对机架2向前调整对位台1的位置时,只需将位于两个凸块3前端的前调节螺丝5缩短(凸出在凸块3的部分缩短),并将位于两个凸块3后端的后调节螺丝6伸长(凸出在凸块3的部分伸长)直至凸块3前端的前调节螺丝5紧贴调节孔4内壁即可;需要相对机架2向后调整对位台1的位置时,只需将位于两个凸块3后端的后调节螺丝6缩短,并将位于两个凸块3前端的前调节螺丝5伸长直至凸块3后端的后调节螺丝6紧贴调节孔4内壁即可;需要相对机架2向左调整对位台1的位置时,只需将左端凸块3左侧的左调节螺丝7缩短,并将位于右端凸块3右侧的右调节螺丝8伸长,右调节螺丝8通过右端部的凸块3带动对位台1向左移动直至左端部的凸块3左侧的左调节螺丝7紧贴调节孔4内壁即可;需要相对机架2向右调整对位台1的位置时,只需将右端凸块3右侧的右调节螺丝8缩短,并将位于左端凸块3左侧的左调节螺丝7伸长,左调节螺丝7通过左端部的凸块3带动对位台1向右移动直至右端部的凸块3右侧的右调节螺丝8紧贴调节孔4内壁即可。

实施例3。一种印花机对位台用调节机构,构成如图3所示,包括设置在对位台1上的第一调节件和设置在机架2上的第二调节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之间设置有水平设置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能带动第一调节件相对第二调节件做水平相对移动。

所述第一调节件为设在对位台1左右两端部的调节孔4,第二调节件为凸出设置在机架2顶面左右两端部的凸块3;两个凸块3分别设置在两个调节孔4内,且每个凸块3的侧面与其对应调节孔4的侧壁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调节孔4前端的前调节螺丝5、设置在两个调节孔4后端的后调节螺丝6、设置在左端部调节孔4左侧的左调节螺丝7和设置在右端部调节孔4右侧的右调节螺丝8;前调节螺丝5、后调节螺丝6、左调节螺丝7和右调节螺丝8均穿过调节孔4与凸块3的侧面接触设置。

工作原理:将对位台1设置在机架2的顶端,对位台1左右两端部的调节孔4套在机架2顶面左右两端部的凸块3上,对位台1上两个调节孔4之间的位置用于网框对位;需要相对机架2向前调整对位台1的位置时,只需将位于两个调节孔4后端的后调节螺丝6缩短(位于调节孔4内的部分缩短),并将位于两个调节孔4前端的前调节螺丝5伸长(位于调节孔4内的部分伸长)直至凸块3被前调节螺丝5和后调节螺丝6夹紧限定在调节孔4内即可;需要相对机架2向后调整对位台1的位置时,只需将位于两个调节孔4前端的前调节螺丝5缩短,并将位于两个调节孔4后端的后调节螺丝6伸长直至凸块3被前调节螺丝5和后调节螺丝6夹紧限定在调节孔4内即可;需要相对机架2向左调整对位台1的位置时,只需将右端调节孔4右侧的右调节螺丝8缩短,并将位于左端调节孔4左侧的左调节螺丝7伸长,左调节螺丝7在左端部的凸块3限位作用下带动对位台1向左移动直至右端部的凸块3与右调节螺丝8紧贴;需要相对机架2向右调整对位台1的位置时,只需将左端调节孔4左侧的左调节螺丝7缩短,并将位于右端调节孔4右侧的右调节螺丝8伸长,右调节螺丝8在右端部的凸块3限位作用下带动对位台1向右移动直至左端部的凸块3与左调节螺丝7紧贴。

实施例4。一种印花机对位台用调节机构,构成如图4所示,包括设置在对位台1上的第一调节件和设置在机架2上的第二调节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之间设置有水平设置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能带动第一调节件相对第二调节件做水平相对移动。

所述第一调节件为设在对位台1左右两端部的调节孔4,第二调节件为凸出设置在机架2顶面左右两端部的凸块3;两个凸块3分别设置在两个调节孔4内,且每个凸块3的侧面与其对应调节孔4的侧壁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凸块3前端面上的前调节螺丝5、设置在两个凸块3后端面上的后调节螺丝6、设置在左端部凸块3左侧的左调节螺丝7和设置在右端部凸块3右侧的右调节螺丝8。

工作原理:将对位台1设置在机架2的顶端,对位台1左右两端部的调节孔4套在机架2顶面左右两端部的凸块3上;需要相对机架2向前调整对位台1的位置时,只需将位于两个凸块3后端的后调节螺丝6缩短(凸出在凸块3的部分缩短),并将位于两个凸块3前端的前调节螺丝5伸长(凸出在凸块3的部分伸长)直至凸块3后端的后调节螺丝6紧贴调节孔4内壁即可;需要相对机架2向后调整对位台1的位置时,只需将位于两个凸块3前端的前调节螺丝5缩短,并将位于两个凸块3后端的后调节螺丝6伸长直至凸块3前端的前调节螺丝5紧贴调节孔4内壁即可;需要相对机架2向左调整对位台1的位置时,只需将右端凸块3右侧的右调节螺丝8缩短,并将位于左端凸块3左侧的左调节螺丝7伸长,左调节螺丝7在左端部的凸块3的限位作用下带动对位台1向左移动直至右端部的凸块3右侧的右调节螺丝8紧贴调节孔4内壁即可;需要相对机架2向右调整对位台1的位置时,只需将左端凸块3左侧的左调节螺丝7缩短,并将位于右端凸块3右侧的右调节螺丝8伸长,右调节螺丝8在右端部的凸块3的限位作用下带动对位台1向右移动直至左端部的凸块3左侧的左调节螺丝7紧贴调节孔4内壁即可。

应理解,本文中所述的方位,例如前、后、左、右等,均为相对位置的表述,用于描述各相关部件或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