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2775发布日期:2021-08-03 12:5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转印打印机中,打印机中的带通常指打印机色带,其一面上携带墨水,这样打印头能接触色带的另一面,以使墨水从色带上转印到目标物质,比如纸张或者柔软薄膜。这种打印机用在很多应用场合中。

现有的针式打印机,其使用的色带盒通常是由盒体及一条浸染有油墨的环形尼龙软带和其它注塑零部件构成。使用时,打印机的打印针头按控制器指令击打尼龙软带,将其上的油墨敲击转移至记录介质上,实现电信号与可视记录符号的转换。

在打印过程中,随着油墨不断消耗,色带上携带的油墨逐步耗尽,致使打印印迹变浅,以致需更换全新的色带或考虑对旧色带补充油墨。考虑到节约成本的原因,不少设计方案着眼于提高色带的使用寿命,在色带盒中设置油墨补充装置,为色带补充油墨;因此,提供一种能够进行油墨补充的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进行油墨补充的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包括呈框架结构的色带盒体,所述所述色带盒体的内部依次设有通过色带相互连接的第一输送轮、第二输送轮、第三输送轮、张紧轮和第四输送轮,所述张紧轮安装于张紧架内,所述张紧轮包括辊筒和内胆,所述辊筒外表面套设有墨芯环,所述辊筒的表面均布有多个通孔,所述内胆与所述辊筒同轴心设置,所述内胆的外表面与所述辊筒内壁之间的环状空腔为送墨腔,所述辊筒的两端分别设有左端轴头和右端轴头,所述左端轴头和右端轴头分别转动安装于固定板内,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张紧架上,所述左端轴头内套设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穿设至所述内胆内,且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杆的另一端穿设至所述色带盒体外,所述内胆远离所述左端轴头一端上开设有环形连接槽,所述环形连接槽使内胆与所述送墨腔相通,所述右端轴头内设有单向阀结构。

优选的,所述色带盒体的左上端开有用于打印的打印口,打印口呈矩形形状。

优选的,张紧架内设有滑槽,所述张紧轮安装于所述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轮、第二输送轮、第三输送轮和第四输送轮的两端均固定于色带盒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输送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注射器通过右端轴头向内胆内注入油墨,在第一输送轮、第二输送轮、第三输送轮、张紧轮和第四输送轮带动色带转动的过程中,内胆旋转产生向心力,将油墨喷甩至送墨腔内,再通过通孔将油墨传递至墨芯环上,通过墨芯环将油墨涂抹在色带上,当内胆内积存油墨未进入送墨腔内时,可以推动推杆,推杆推动推板,将胆内积存油墨挤入送墨腔内,避免了油墨的浪费,从而提供了一种能够进行油墨补充的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张紧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四输送轮;2-张紧架;3-张紧轮;4-第三输送轮;5-第二输送轮;6-第一输送轮;7-滑槽;8-色带盒体;31-固定件;32-推杆;33-左端轴头;34-固定板;35-送墨腔;36-通孔;37-辊筒;38-单向阀;39-右端轴头;310-环形连接槽;311-内胆;312-推板;313-墨芯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包括呈框架结构的色带盒体8,色带盒体8的内部依次设有通过色带相互连接的第一输送轮6、第二输送轮5、第三输送轮4、张紧轮3和第四输送轮1,张紧轮3安装于张紧架2内,张紧轮3包括辊筒37和内胆311,辊筒37外表面套设有墨芯环313,辊筒37的表面均布有多个通孔36,内胆311与辊筒37同轴心设置,内胆311的外表面与辊筒37内壁之间的环状空腔为送墨腔35,辊筒37的两端分别设有左端轴头33和右端轴头39,左端轴头33和右端轴头39分别转动安装于固定板34内,固定板34通过固定件31固定安装于张紧架2上,左端轴头33内套设推杆32,推杆32的一端穿设至内胆311内,且固定安装有推板312,推杆32的另一端穿设至色带盒体8外,内胆311远离左端轴头33一端上开设有环形连接槽310,环形连接槽310使内胆311与送墨腔35相通,右端轴头39内设有单向阀38结构;使用时,使用注射器通过右端轴头39向内胆311内注入油墨,在第一输送轮6、第二输送轮5、第三输送轮4、张紧轮3和第四输送轮1带动色带转动的过程中,内胆311旋转产生向心力,将油墨喷甩至送墨腔35内,再通过通孔36将油墨传递至墨芯环313上,通过墨芯环313将油墨涂抹在色带上,当内胆311内积存油墨未进入送墨腔35内时,可以推动推杆32,推杆32推动推板312,将胆内积存油墨挤入送墨腔35内,避免了油墨的浪费,从而提供了一种能够进行油墨补充的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

本实施例中,色带盒体8的左上端开有用于打印的打印口,打印口呈矩形形状。

本实施例中,张紧架2内设有滑槽7,张紧轮3安装于滑槽7内,通过调整张紧架2内张紧轮3的高度,可以直接接调整色带张紧程度。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31为螺栓。

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轮6、第二输送轮5、第三输送轮4和第四输送轮1的两端均固定于色带盒体8的侧壁上,第一输送轮6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旋转,在电机的驱动下,色带在第一输送轮6、第二输送轮5、第三输送轮4、张紧轮3和第四输送轮1间循环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注射器通过右端轴头39向内胆311内注入油墨,在第一输送轮6、第二输送轮5、第三输送轮4、张紧轮3和第四输送轮1带动色带转动的过程中,内胆311旋转产生向心力,将油墨喷甩至送墨腔35内,再通过通孔36将油墨传递至墨芯环313上,通过墨芯环313将油墨涂抹在色带上,当内胆311内积存油墨未进入送墨腔35内时,可以推动推杆32,推杆32推动推板312,将胆内积存油墨挤入送墨腔35内,避免了油墨的浪费,从而提供了一种能够进行油墨补充的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包括呈框架结构的色带盒体,所述色带盒体的内部依次设有通过色带相互连接的第一输送轮、第二输送轮、第三输送轮、张紧轮和第四输送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安装于张紧架内,所述张紧轮包括辊筒和内胆,所述辊筒外表面套设有墨芯环,所述辊筒的表面均布有多个通孔,所述内胆与所述辊筒同轴心设置,所述内胆的外表面与所述辊筒内壁之间的环状空腔为送墨腔,所述辊筒的两端分别设有左端轴头和右端轴头,所述左端轴头和右端轴头分别转动安装于固定板内,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张紧架上,所述左端轴头内套设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穿设至所述内胆内,且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杆的另一端穿设至所述色带盒体外,所述内胆远离所述左端轴头一端上开设有环形连接槽,所述环形连接槽使内胆与所述送墨腔相通,所述右端轴头内设有单向阀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带盒体的左上端开有用于打印的打印口,打印口呈矩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张紧架内设有滑槽,所述张紧轮安装于所述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轮、第二输送轮、第三输送轮和第四输送轮的两端均固定于色带盒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输送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包括呈框架结构的色带盒体,色带盒体的内部依次设有通过色带相互连接的第一输送轮、第二输送轮、第三输送轮、张紧轮和第四输送轮,张紧轮安装于张紧架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注射器通过右端轴头向内胆内注入油墨,在第一输送轮、第二输送轮、第三输送轮、张紧轮和第四输送轮带动色带转动的过程中,内胆旋转产生向心力,将油墨喷甩至送墨腔内,再通过通孔将油墨传递至墨芯环上,通过墨芯环将油墨涂抹在色带上,当内胆内积存油墨未进入送墨腔内时,可以推动推杆,推杆推动推板,将胆内积存油墨挤入送墨腔内,避免了油墨的浪费,从而提供了一种能够进行油墨补充的用于打印机的色带张紧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魏其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兴道盛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