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1594发布日期:2022-02-25 20:5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印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


背景技术:

2.数码印花机是大幅面打印机的一个行业,例如绘图仪是在cad领域类似,其墨水特性为水性分散墨水,是打印在转印纸张上,然后通过高温转移到布上。主要应用在服装布料的印染,那么平网印花机是磁棒平网印花机的简称,平网印花机是纺织印染行业特别是毛巾制造企业的重要生产设备。
3.通过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之间的配合,使印花的图案进行融合套印,完成套印,其中在数码印花机对布料进行上料时,一般需要对布料进行上机,使布料顺利进入到数码印花机以及后续的设备中,完成套印工序。
4.相关技术中,在对成卷的布料进行上料时,一般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使成卷的布料进行安装,之后进行正常的运行,其中,在拆装过程中,设备一直处于待机的状态,没有进行正常的运作,不仅耽误一定的加工进程,且人工操作下,较为费时费力,进而影响正常的套印进行。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供一种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解决在人工对布料卷筒进行拆装时,较为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包括底座、进布机构、数码印花机、输送机构以及平网印花机,所述进布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且进布机构包括进布箱,所述进布箱内壁底部的右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贯穿所述进布箱并延伸至所述进布箱的顶部,所述进布箱内壁的背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框,所述移动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板,所述螺纹板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所述进布箱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部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位移块,所述位移块的左侧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左端设置于所述固定框内壁上,且固定框内壁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位移块的背面转动连接有限位轮。
8.作为优选的,所述移动框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布料卷筒,所述布料卷筒上设置有布料,所述布料进入所述数码印花机进行印花,之后通过输送机构的输送,将其输送至平网印花机中印花,以完成布料的套印。
9.作为优选的,所述布料卷筒的外表面与所述限位轮的外表面接触,当所述限位轮使用时,通过与所述布料卷筒之间的接触挤压,从而对布料卷筒的转动进行限制。
10.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正面,且输送机构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导向托辊,所述导向托辊的内部开设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片,且所述导向托辊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透气孔。
11.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板正面的右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转动连接有压合托辊,所述压合托辊的外表面接触于所述布料表面。
12.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顶端设置于所述活动槽内壁的顶部。
13.作为优选的,所述数码印花机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左侧,所述平网印花机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右侧。
14.作为优选的,所述布料卷筒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槽相对的一侧。
15.作为优选的,所述进布箱的右侧开设有出布口,所述出布口的内部设置有清洁刷。
16.作为优选的,所述平网印花机的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喷气嘴和第二喷气嘴,所述第一喷气嘴的顶部连通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喷气嘴的内部连通。
1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通过设置的电机,能够自动对布料卷筒进行上料,能够带动移动框中的布料卷筒进行向上输送,自动对已经用完的布料卷筒进行替换,无需人工的操作,不仅较为省事省力,而且还能够及时的进行供应设备运行的需求,避免人工进行更换卷筒时,出现待机时间的较长,进而影响套印整体的加工速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进布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移动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移动框的侧视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导向托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的计算公式;图8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1、底座;2、进布机构;3、数码印花机;4、输送机构;5、平网印花机;6、进布箱;7、电机;8、螺纹杆;9、移动框;10、螺纹板;11、固定框;12、位移块;13、挤压弹簧;14、控制开关;15、限位轮;16、滑槽;17、布料卷筒;18、布料;19、导向托辊;20、加热槽;21、透气孔;22、活动槽;23、滑动块;24、压合托辊;25、限位弹簧;26、出布口;27、清洁刷;28、第一喷气
嘴;29、第二喷气嘴;30、吹风机;31、连接管;32、支撑板;33、加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1.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进布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移动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移动框的侧视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导向托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的计算公式;图8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包括底座1、进布机构2、数码印花机3、输送机构4以及平网印花机5,所述进布机构2设置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且进布机构2包括进布箱6,所述进布箱6内壁底部的右侧设置有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顶端贯穿所述进布箱6并延伸至所述进布箱6的顶部,所述进布箱6内壁的背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框9,所述移动框9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板10,所述螺纹板10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8的外表面,所述进布箱6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1,所述固定框11内部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位移块12,所述位移块12的左侧设置有挤压弹簧13,所述挤压弹簧13的左端设置于所述固定框11内壁上,且固定框11内壁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开关14,所述位移块12的背面转动连接有限位轮15;电机7与外部的电源以及控制开关进行连接;设置的电机7为正反转电机,从而实现移动框9的上下滑动,便于布料卷筒17之间的替换,其中,已经用完的布料卷筒17会随着移动框的滑动,从而滑出进布箱6,此时,操作人员在闲置时进行安装;通过设置的挤压弹簧13,在进行回弹过程中,推动位移块12上的限位轮15始终与布料卷筒17上的布料进行接触挤压,不仅实现对其进行限位,而且还避免在拉动布料时,使多余的布料滑动出,造成布料的凌乱,这种实现了用多少拉出多少进行使用的便捷;并且,当布料卷筒17上的布料用完后,此时位移块被挤压弹簧13的挤压,从而触发到控制开关14,使电机7通电,从而将下一布料卷筒17进行向上运动,去替换上一个布料卷筒17的位置,使进行上料,无需人工的操作;在进行精确套印时:步骤s1:坯布进入数码印花机和平网印花机融合一体机的进布装置,将坯布送入数码打印系统;步骤s2:坯布进入数码打印区打印花型并专门打印第一相机组识别的几何图型,这个几何图型可以是三角型、距形、圆形、梯形或十字架,可打印在有效花型之外的布边缘处或传输带的布边缘处,但这个数码打印的几何图型必须与平网网板边缘的几何图型一致,由事先安装在数码印花机上的高精度第一相机组进行影像拍摄,影像后送中央处理器,经计算后将面料输送到平网印花系统;步骤s3:数码印花花型进入平网印花系统,由事先安装在平网印花机上的高精度第二相机组进行影像拍摄,影像后送中央处理器将第一相机组和第二相机组同时拍摄出各
自的几何图形与现有重叠后的二个图型进行位置差异化比较,传输到中央处理器计算,由投影变换公式(1)进行校正:请参考图7中(1);根据相机分辨率转换为图像坐标,获得理想各几何图形的坐标(x’,y'),利用lenberg-marquart最优化算法求得(

)式中的各参数:a,b,c,d,e,f,g,h,i。
22.将第一相机组和第二相机组拍摄的图像经投影变换后的结果坐标由缩放公式:请参考图7中(2);求得缩放倍率sx,sy;第一相机组和第二相机组拍摄图形的坐标系如不一致,把图像旋转一个角度0,旋转公式如下:请参考图7中(3);经过旋转,使得图像上的标准线成水平,进行微调。最后拍摄标准线的垂线,以二个相机组拍摄的图像为标准,按平移公式请参考图7中(4);中央处理器根据第一相机组拍摄的几何图形和第二相机组拍摄的几何图形,由公式(1)、(2)、(3)和(4)计算出可以控制安装在平网网框机架的x轴执行机构的位移量和y轴执行机构的位移量,以实现数码印花花型进入平网印花丝网所需套印的花型,进行精准套印。
23.所述移动框9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6,两个所述滑槽16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布料卷筒17,所述布料卷筒17上设置有布料18,所述布料18进入所述数码印花机3进行印花,之后通过输送机构4的输送,将其输送至平网印花机5中印花,以完成布料的套印;通过开设的滑槽16,方便对布料卷筒17进行上料,直接将两端滑动进入到滑槽16内,之后在限位轮15的挤压下,对其进行限位,使布料卷筒17在滑槽16内进行转动上料,不会出现使用时的脱落。
24.所述布料卷筒17的外表面与所述限位轮15的外表面接触,当所述限位轮15使用时,通过与所述布料卷筒17之间的接触挤压,从而对布料卷筒17的转动进行限制。
25.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2,所述输送机构4设置于所述支撑板32的正面,且输送机构4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导向托辊19,所述导向托辊19的内部开设有加热槽20,所述加热槽2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片33,且所述导向托辊19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透气孔21;通过设置的导向托辊19,用来对布料进行导向输送;通过设置的加热片33,在通电下,使其发出热量,通过透气孔21的释放,从而覆盖在输送的布料表面,对布料上的图案进行干燥;加热片33与外部的电源以及控制开关进行连接。
26.所述支撑板32正面的右侧开设有活动槽22,所述活动槽22内部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3,所述滑动块23上转动连接有压合托辊24,所述压合托辊24的外表面接触于所述布料18表面;通过设置的压合托辊24,能够对布料进行压合,使其能够进入到平网印花机内。
27.所述滑动块2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弹簧25,所述限位弹簧25的顶端设置于所述活动槽22内壁的顶部;设置的限位弹簧25,能够挤压滑动块23,使压合托辊24进行向下运动,从而压合在布料表面。
28.所述数码印花机3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支撑板32的左侧,所述平网印花机5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支撑板32的右侧。
29.所述布料卷筒17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滑槽16相对的一侧。
30.所述进布箱6的右侧开设有出布口26,所述出布口26的内部设置有清洁刷27;清洁刷27,能够对布料在进行上料时除杂,避免杂质影响上料。
31.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布料卷筒17使用的过程中,整体的直径在变小,由于限位轮15始终与布料卷筒17之间接触挤压,在挤压弹簧13的回弹下,推动位移块12在固定框11的内壁上向右滑动,当布料卷筒17上的布料用完后,此时,位移块12的右侧恰好接触到控制开关14,使电机7通电运行,带动电机7输出轴上的螺纹杆8进行旋转,随之螺纹板10上的移动框9整体在进布箱6的内壁上进行向上滑动,从而将下一个布料卷筒17进行向上递进,直至重新挤压到限位轮15上,使限位轮15继续在布料卷筒17的表面进行接触挤压,从而将布料卷筒17上的布料进行使用,之后,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对已经用完的布料卷筒17进行更换。
3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电机7,能够自动对布料卷筒17进行上料,能够带动移动框9中的布料卷筒17进行向上输送,自动对已经用完的布料卷筒17进行替换,无需人工的操作,不仅较为省事省力,而且还能够及时的进行供应设备运行的需求,避免人工进行更换卷筒时,出现待机时间的较长,进而影响套印整体的加工速率。
33.第二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9,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34.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数码印花机与平网印花机融合过程的精准套印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平网印花机5的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喷气嘴28和第二喷气嘴29,所述第一喷气嘴28的顶部连通有吹风机30,所述吹风机30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31,所述连接管31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喷气嘴29的内部连通;吹风机30与外部的电源以及控制开关进行连接;设置的吹风机30,能够对将套印后的图案进行风干,并通过第一喷气嘴28和第二喷气嘴29,从而实现双面进行风干,提高干燥的效率。
35.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