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用清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50586发布日期:2022-08-24 08:2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印刷机用清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机用清灰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印刷生产过程中,通常是通过放卷辊放卷纸板至输送带上并通过输送带输送至印刷处进行印刷操作,而此种形式由于事先未对纸板表面进行清灰处理,导致放卷出的纸板表面会吸附有灰尘,导致纸板的印刷效果不佳,不利于高质量的进行印刷,因此仍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到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用清灰装置,包括放卷辊和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放卷辊的左侧,所述输送带和放卷辊之间设置有清扫辊,所述清扫辊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清扫辊按上、下位置关系进行设置,所述放卷辊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下端连接设置有吸灰管,所述吸灰管的端部设置成弧形结构,所述吸风机的上端连接设置有储灰袋,所述吸风机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压辊。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对待印刷纸板进行清灰处理,从而提高印刷的质量。
附图说明
5.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7.图中:1、放卷辊;2、固定架;3、储灰袋;4、支撑架;5、吸风机;6、吸灰管;7、清扫辊;8、输送带;9、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8.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9.本说明书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10.如图1所示的一种印刷机用清灰装置,包括放卷辊1和输送带8,所述输送带8设置在放卷辊1的左侧,所述输送带8和放卷辊1之间设置有清扫辊7,所述清扫辊7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清扫辊7按上、下位置关系进行设置,所述放卷辊1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上设置有吸风机5,所述吸风机5的下端连接设置有吸灰管6,所述吸灰管6的端部设置成弧形结构,所述吸风机5的上端连接设置有储灰袋3,所述吸风机5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固定设置在固定架2上,所述支撑架4的下端设置有压辊9。
11.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吸灰管6在吸风机5的驱动下会对放卷辊1上放卷的纸板进行表面吸灰处理,吸灰管6吸入的灰尘会输送入储灰袋3中进行存储;所述压辊9的设置能够在吸灰管6对纸板表面进行吸灰处理时,避免纸板受吸力影响向上移动,同时也能够对纸板起到一定的抚平作用;所述清扫辊7的设置能够对纸板表面进行二次清灰处理;所述吸灰管6的端部设置成弧形结构,能够使吸灰管6的端部与放卷辊1更加贴合,从而能够提高吸灰管6的吸灰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对待印刷纸板进行清灰处理,从而提高印刷的质量。
13.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印刷机用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卷辊(1)和输送带(8),所述输送带(8)设置在放卷辊(1)的左侧,所述输送带(8)和放卷辊(1)之间设置有清扫辊(7),所述清扫辊(7)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清扫辊(7)按上、下位置关系进行设置,所述放卷辊(1)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上设置有吸风机(5),所述吸风机(5)的下端连接设置有吸灰管(6),所述吸灰管(6)的端部设置成弧形结构,所述吸风机(5)的上端连接设置有储灰袋(3),所述吸风机(5)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固定设置在固定架(2)上,所述支撑架(4)的下端设置有压辊(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用清灰装置,包括放卷辊和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放卷辊的左侧,所述输送带和放卷辊之间设置有清扫辊,所述清扫辊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清扫辊按上、下位置关系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对待印刷纸板进行清灰处理,从而提高印刷的质量。从而提高印刷的质量。从而提高印刷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 吴卫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汇通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5
技术公布日:2022/8/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