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19995阅读:来源:国知局
2a、112a、212a、312a:前端面
[0042]12b、112b、212b、312b:右侧面
[0043]12c、112c、212c、312c:第二开口
[0044]30、130、230、330:密封部件
[0045]80、180、280、380:底座
[0046]115a、215a、315a:第一墨容量显示面
[0047]115b、215b、315b:第二墨容量显示面
[0048]140a、240a、340a:第一墨水阻挡部
[0049]140b、240b:第二墨水阻挡部
[0050]340bl:第一部分340b2:第二部分[0051 ] 360a:第一引导部360b:第二引导部
[0052]361:引导部下端370:墨水吸收体
[0053]381:把手390: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0055]在本文中,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在本文中,“平行”或“竖直”是指基本上或大致“平行”或“竖直”。
[005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墨打印机除具有打印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图像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复印机功能等各种功能。作为打印功能,可以具有在记录纸张的双面记录图像的双面图像记录功能。当然,对于是否具有打印功能以外的功能是任意的。
[0057]第一实施方式
[0058]如图1-3所示,喷墨打印机1包括打印机本体50和墨容纳单元10,且墨容纳单元10固定安装至打印机本体50上,不过墨容纳单元10也可以可拆卸地安装至打印机本体50上,但在本实用新型里,优选为固定安装,因为这样连接更牢固。打印机本体50大体上呈长方体形状,墨容纳单元10以安装面17安装在打印机本体50的右侧面,并且从打印机本体50的右侧面向右延伸。
[0059]墨容纳单元10包括框架部12、盖体11和墨容纳部15。墨容纳部15设置在框架部12之内,并且墨容纳部15构造为用于容纳待供应至打印机本体50的墨水。墨容纳部15包括第一墨容纳部15A和多个第二墨容纳部15B,第二墨容纳部15B比第一墨容纳部15A小,并且依次位于第一墨容纳部15A的后方。例如,框架部12的内部可设置有四个容纳不同颜色墨水的墨容纳部15,第一墨容纳部15A用于储存黑色的墨水,三个第二墨容纳部15B分别用于储存青色、品红色和黄色的墨水。当然,也可以设置六个、八个、十二个等不同数量的用于容纳墨水的墨容纳部,并相应地使用六、八、十二种等不同颜色的墨水以记录彩色图像。
[0060]框架部12具有第一开口(未示出)和第二开口 12c,如下文将详细讨论地,第一开口设置在框架部12的上表面上,用于供墨容纳部15的注入部露出。第二开口 12c设置在框架部12的右侧面12b和/或前端面12a,用于使下面要提及的墨容量显示面15a露出。
[0061]应当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从框架部的顶面向下延伸的侧面”涵盖位于墨容纳单元前端的前端面和与前端面连接的右侧面。
[0062]墨容纳部15上还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墨容量显示面15a,使得能够显示墨容纳部15中的墨水。墨容纳部15的墨容量显示面15a可经由设置在框架部12的右侧面12b或前端面12a的第二开口 12c露出。
[0063]如图3所示,各个墨容纳部15上均形成有注入部13,以便用户通过注入部13将墨水注入至墨容纳部15的内部。注入部13包括注入口 19和用于密封注入口 19的密封部件30。注入部13—般设置为圆柱形,其突出于墨容纳部15的上表面,具有朝向上方的注入口 19。
[0064]墨容纳单元10还包括盖体11。盖体11大致呈平板状,在前端、右端和后端具有向下延伸的侧壁。盖体11绕枢转轴线(未示出)可枢转地连接在框架部12上,该枢转轴线平行于墨容纳单元10的安装至打印机本体11的安装面17且沿水平方向延伸,即,该枢转轴线沿墨容纳单元10的前后方向延伸。具体地,盖体11能够相对于框架部12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可以看到,当盖体11位于关闭位置时,盖体11将注入部13覆盖;当盖体11位于打开位置时,注入部13露出。实际操作中,在需要注入墨水时,可将盖体11从关闭位置枢转至打开位置,使得露出注入部13,用户即可进行注墨操作。
[0065]框架部12上还可以设置有与注入口 19——对应的载置部16,用于在注墨时放置从注入部13处分离的密封部件30,以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0066]此外,在框架部12的下方,还可设置有底座80。其可以以常规的方式与框架部12的底部连接。
[0067]参考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墨容纳单元100包括:墨容纳部115、框架部112以及盖体111。此外,框架部112的下方还设置有底座180。墨容纳部的顶端设置有包括注入口的注入部,注入口上设置有可开启的密封部件130。
[0068]墨容纳部115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墨容量显示面115a、115b,使得能够显示墨容纳部115中的墨水。具体地,墨容量显示面包括朝向墨容纳单元100的前方的第一墨容量显示面115a和朝向墨容纳单元100的右侧面的第二墨容量显示面115b。
[0069]框架部112具有墨水阻挡部,用于阻止墨水向下流至墨容纳显示面115a、115b。具体地,墨水阻挡部包括第一墨水阻挡部140a和第二墨水阻挡部140b,第一墨水阻挡部140a设置在框架部112的前端面112a上,第二墨水阻挡部140b设置在框架部112的右侧面112b上。并且,第一墨水阻挡部140a设置在第一墨容量显示面115a的上方,第二墨水阻挡部140b设置在第二墨容量显示面115b的上方。
[0070]由此,当进行注墨操作时,不慎遗洒的墨水可沿框架部112的右侧面112b或前端面112a向下流动,直至与墨水阻挡部接触,从而被墨水阻挡部阻挡,其可附着在墨水阻挡部上,或者沿墨水阻挡部流动,但不会继续向下流动到墨容量显示面上。
[0071]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墨水阻挡部为突出状。换句话说,第一墨水阻挡部140a为设置在框架部112的前端面112a上的突起,第二墨水阻挡部140b为设置在框架部112的右侧面112b上的突起。
[007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墨水阻挡部140a和第二墨水阻挡部140b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为构造为分体式。
[0073]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墨水阻挡部(第一墨水阻挡部140a和第二墨水阻挡部140b)水平设置。这样的构造较为简单,并且能够提供较好的阻挡效果。
[0074]第二实施方式
[0075]参考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墨容纳单元200包括:墨容纳部215、框架部212以及盖体211。此外,框架部212的下方还设置有底座280。墨容纳部的顶端设置有包括注入口的注入部,注入口上设置有可开启的密封部件230。
[0076]墨容纳部215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墨容量显示面215a、215b,使得能够显示墨容纳部215中的墨水。具体地,墨容量显示面包括朝向墨容纳单元200的前方的第一墨容量显示面215a和朝向墨容纳单元200的右侧面的第二墨容量显示面215b。
[0077]框架部212具有墨水阻挡部,用于阻止墨水向下流至墨容纳显示面215a、215b。具体地,墨水阻挡部包括第一墨水阻挡部240a和第二墨水阻挡部240b,第一墨水阻挡部240a设置在框架部212的前端面212a上,第二墨水阻挡部240b设置在框架部212的右侧面212b上。并且,第一墨水阻挡部240a设置在第一墨容量显示面215a的上方,第二墨水阻挡部240b设置在第二墨容量显示面215b的上方。
[0078]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墨水阻挡部240a和第二墨水阻挡部240b构造为凹陷状。话句话说,第一墨水阻挡部240a为设置在框架部212的前端面212a上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