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指纹的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994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指纹的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商品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是带有指纹的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为了识别和区分商品的质量和生产厂家,在商品的包装或商品上设置有生产厂家的商标或防伪标志。如有许多厂商在商标上还印制一些特殊的标记,进而出现了比较先进的激光防伪商标。但是,该商标一旦被仿造,仍然出现商品真假难辨,有的甚至通过回收旧商品的商标贴在伪劣商品上,重新进入市场。随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树立起自身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不法分子猖獗的造假活动,严重损害了企业的信誉,扰乱了市场秩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指纹的防伪标签,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假冒商品出现在市场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就可以事先核查判断商品的真假,而且本防伪标签是不可仿造的,使用是一次性的,杜绝了贴有回收的旧防伪标签的伪劣商品进入市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指纹的防伪标签,经正反折叠的标签主体,在其折叠层正面的下部设置着连体的防伪条,防伪条的自由端绕过折叠层,从折叠层正面的插缝中插入相对固定,折叠层底面的侧部设置着连体拉条,标签主体中部的折叠隐蔽面为印有指纹的防伪面。
使用时,厂家的合格产品出厂后,在顺时商业总部为该种商品规定的指纹标识用印泥印在本实用新型的防伪面上,并将指纹母板存入计算机中。在防伪面还印刷有防伪商品的名称,货号,厂家以及瞬时防伪商业等字样。将带有指纹的防伪标签固定在商品上。防伪标签的防伪条封闭连接在商品上,打开商品必然破坏防伪标签。顺时商业总部将这批商品的指纹母板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方式同时传输到监控部。顾客在购买商品时,可先到监控部核查该商品的货号和防伪标签上的指纹来判断商品的真假。假冒商品上的指纹与此货号的母板指纹必然不一致。即使指纹一致也是打印或复印的指纹标签,而真品上的指纹防伪标签是印泥印刷的。当货号、印泥指纹都与总部传来的信息相符时,此商品才可能是真品。顾客便可以放心购买,经核查后,买走的商品立即在计算机中删除。当这批商品的数量一一被删除完后,再来核查未售出的该种商品肯定是假冒商品。
使用本实用新型从产品出厂到售后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使造假者无机可乘。既规范了市场秩序,使生产厂家树立起品牌形象,又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商品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在袋装物品的封口处,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在衣服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一种带有指纹的防伪标签,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经正反折叠的标签主体,在其折叠层的正面1的下部设置着连体的防伪条6,防伪条6的自由端绕过折叠层,从折叠层正面1的插缝2中插入相对固定,折叠层底面4的侧部设置着连体拉条5,标签主体中部的折叠隐蔽面为印有指纹11的防伪面3,虚线为折叠线7。如图5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条6绕包装盒8一周,防伪条6的自由端从折叠层正面1的插缝中插入,将防伪条6拉紧后将其自由端粘结在折叠层的正面1上,将拉条5延长绕包装盒8一周,将其自由端粘结在折叠层的正面1上,使防伪条6与拉条5十字交叉,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包装盒8上。如图6所示,在袋装物品袋9封口处设置有连接缝,物品袋9上的虚线为封口线12,防伪条6的自由端穿过物品袋9两面的封口处的连接缝,其自由端再穿过折叠层正面1的插缝2粘结固定在折叠层的正面1上,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袋装物品袋9的封口处。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条6的自由端从衣服10的扣眼中穿出,其自由端再穿过折叠层正面1的插缝2,粘结固定在折叠层的正面1上,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衣服10的扣眼处。防伪条6为纸带构成或柔性纤维带构成。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指纹的防伪标签,其特征是经正反折叠的标签主体,在其折叠层正面的下部设置着连体的防伪条(6),防伪条(6)的自由端绕过折叠层,从折叠层正面(1)的插缝(2)中插入相对固定,折叠层底而(4)的侧部设置着连体拉条(5),标签主体中部的折叠隐蔽面为印有指纹(11)的防伪面(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指纹的防伪标签,其特征是防伪条(6)为纸带构成或柔性纤维带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商品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是带有指纹的防伪标签,经正反折叠的标签主体,在其折叠层正面的下部设置着连体的防伪条,防伪条的自由端绕过折叠层,从折叠层正面的插缝中插入相对固定,折叠层底面的侧部设置着连体拉条,标签主体中部的折叠隐蔽面为印有指纹的防伪面。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假冒商品出现在市场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可事先核查判断商品的真假,而且本防伪标签是不可仿造的,使用是一次性的。杜绝了贴有回收的旧防伪标签的伪劣商品进入市场。
文档编号G09F3/02GK2552116SQ0220361
公开日2003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4日
发明者杨克 申请人:杨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