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698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显示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涉及在从光源(例如,背光)向以液晶板为代表的受光型显示器件照射光,提高画面的视觉亮度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根据输入的显示数据动态进行对比度调整和光源的亮度调整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有关该技术的现有技术,可列举日本特开平1-239589号公报。在该公报中,包括检测图像信号的最大值的部件,使光源等的光输出与检测出的最大值成正比,可降低消耗电力。
这里,在本说明书中,将显示画面中1像素或几个像素的比较窄的、并且具有最大亮度的部分称为‘微区域’,将显示画面中比较宽、并且明亮的部分称为‘宏区域’。
但是,根据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1)如果有亮度大的微区域,则难以获得削减消耗电力的效果。
根据现有技术,如果存在亮度大的微区域(例如,点状的区域、白色的字符部分等),则进行以该部分为基准的光源控制,所以光源容易被控制在必要亮度以上,会妨碍削减消耗电力。
(问题2)色纯等显示质量不足。
在将现有技术应用于彩色显示时,作为调节基础的‘亮度’,使用YUV信号中的Y值和RGB信号中的RGB值的平均值等。
这里,在整体画面中,考虑输入色度高的显示数据(例如,R0%、G0%、B80%等)情况。该显示数据意味的颜色几乎为纯‘蓝色’。此时,YUV信号中的Y值为9%,RGB信号中的RGB值的平均值为27%。
因此,根据现有技术,光源的亮度会变为所谓的9%或27%这样小的值。这里,即使显示板的‘蓝’信号例如为100%这样的高值,也不能显示原来的‘蓝色’。
这样,在现有技术中,存在色纯等显示质量时常不足的问题。
(问题3)没有反映显示器件的固有特性。
在现有技术中,尽管特别考虑显示器件的固有特性,但由于电力消耗,所以在亮度时常不足的严重状况下,难以获得期望的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可进一步削减耗电的技术。
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进一步削减光源的消耗电力,同时使色纯的显示质量高的技术。
本发明的第3目的在于,提供进一步削减光源的消耗电力,同时正确地进行显示器件和光源的调整的技术。
第1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用于将来自光源的光照射到受光型的显示器件来进行显示,其中,根据输入的显示数据,使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光源的亮度调整具有相关性;同时根据显示数据求出特性确定量;以从显示数据中取出的亮度来实施亮度变换,根据亮度变换后的亮度,进行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在横轴表示从显示数据中取出的亮度I,纵轴表示亮度变换后的亮度I#时,亮度变换中的变换特性是使前后特性确定量中平均斜率不同的关系成立的特性。
这样,根据显示数据来求出特性确定量,根据该特性确定量来确定亮度变换的变换特性,从而可以控制显示器件,以适合显示数据。
而且,在前后的特性确定量中,通过使变换特性的平均斜率有所不同,可进行与亮度区域一致的显示控制。
在第2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中,在变换特性中,亮度比特性确定量小的区域的平均斜率大于亮度比特性确定量大的区域的平均斜率。
在该结构中,对亮度比特性确定量小、距原点比较近的区域是重要的部分,以便维持可感觉的对比度,所以在变换特性中,通过使亮度比特性确定量小的区域的平均斜率大于亮度比特性确定量大的区域的平均斜率,可以良好地保持显示质量。
此外,亮度比特性确定量大、距满刻度比较近的区域是明亮的部分,通过使亮度比特性确定量大的区域的平均斜率小于亮度比特性确定量小的区域的平均斜率,可以节省消耗电力。
在第3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中,在变换特性中,原点附近区域的平均斜率大于其他区域的平均斜率。
在该结构中,距原点近的区域是最重要的部分,以便维持可感觉的对比度,在变换特性中,通过使距原点近的区域的平均斜率大于其他区域的平均斜率,可以良好地保持显示质量。
在第4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中,在变换特性中,满刻度附近区域的平均斜率小于其他区域的平均斜率。
在该结构中,距满刻度近的区域是非常明亮的部分,通过使距满刻度近的区域的平均斜率小于其他区域的平均斜率,可以节省消耗电力。
在第5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中,特性决定量包含两个相互不同的特性确定量。
根据该结构,可以形成具有两个以上的连接点、可分割成三个以上区域的变换特性。
在第6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中,特性决定量包含三个相互不同的特性确定量。
根据该结构,可以形成具有三个以上的连接点、可分割成四个以上区域的变换特性。
在第7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中,特性确定量包含画面整体的亮度代表值。
根据该结构,变换特性反映画面整体中的亮度代表值。
在第8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中,亮度代表值包含亮度平均值或亮度直方图中最常出现值的其中之一或两者。
根据该结构,亮度代表值准确地表现显示数据。
在第9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中,变换特性由直线或曲线的其中之一或两者构成。
根据该结构,仅用直线构成变换特性时,处理变得简单,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运算。而在仅用曲线构成变换特性时,根据平滑变化的变换特性,可以细致地进行亮度变换。而且,也可以将直线和曲线进行组合来构成变换特性。
第10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用于将来自光源的光照射到受光型的显示器件来进行显示,其中,根据输入的显示数据,使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光源的亮度调整具有相关性;同时根据显示数据求出画面整体中的亮度代表值Ir、以及宏区域中的亮度最大值I1max;以从显示数据中取出的亮度来实施亮度变换,根据亮度变换后的亮度,进行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在横轴表示从显示数据中取出的亮度I,纵轴表示亮度变换后的亮度I#,0≤I<Ir时的平均斜率为r1,Ir≤I<I1max时的平均斜率为r2,I≥I1max时的平均斜率为r3时,亮度变换中的变换特性是使r1≥r2>r3关系成立的特性。
在该结构中,0≤I<Ir的范围是最重要的部分,以便维持可感觉的对比度,通过使平均斜率大于其他平均斜率,可以良好地保持显示质量。
Ir≤I<I1max的范围本来就是明亮的部分,与0≤I<Ir的范围相比,即使降低对比度,也难以感觉显示质量的恶化。因此,使平均斜率r2比平均斜率r1小,来抑制消耗电力。
而I≥I1max的范围是非常明亮的部分,使平均斜率r3比平均斜率r2还小,来节省消耗电力。
这样,考虑到对可感觉的对比度的影响,在不易感觉显示质量恶化的范围中,通过降低亮度,可以大幅度地削减整体的消耗电力。
这样的话,在可感觉的重要的0≤I<Ir的范围中,维持高亮度,所以可以提高维持可感觉的对比度。
在第11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中,平均斜率r1、r2、r3可根据显示内容、显示时间、周围环境等状态来变更。
根据该结构,例如在显示游戏画面时和显示邮件编辑画面时,或根据使用时间、电池残量、周围的照明等各种状态,更仔细地进行亮度调整。
在第12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中,使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光源的亮度调整的两个亮度调整的一方或双方进行连动,同时进行色度调整。
根据该结构,色度也进行调整,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质量。
在第13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中,进行色度调整,以便在可感觉的对比度低的区域中提高色度。
根据该结构,在可感觉的对比度时常低的部分中,可以用色度进行补充。
在第14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中,根据显示数据来求出微区域中的亮度最大值I2max,根据I1max、I2max、Ir、r1、r2、r3,求出亮度特征量Ip,根据该亮度特征量Ip进行光源的亮度调整。
根据该结构,可以提高光源的亮度调整和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的相关性。
在第15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中,亮度代表值Ir包含亮度平均值Iave或亮度直方图中最常出现值的其中之一或两者。
根据该结构,亮度代表值可准确地表现显示数据。
第16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用于将来自光源的光照射到受光型的显示器件来进行显示,其中,根据输入的显示数据,使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光源的亮度调整具有相关性;同时使用以RGB色空间来表现显示数据时的图像整体的RGB值的最大值,作为在这两个亮度调整中使用的亮度。
根据该结构,可以提高色纯等显示质量。例如,如果是所谓的R0%、G0%、B80%的显示数据,在这两个亮度调整中,亮度为80%,可以显示原来的‘蓝色’。
第17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中,将来自光源的光照射到受光型的显示器件来进行显示,其中,根据输入的显示数据,使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光源的亮度调整具有相关性;同时在光源的亮度调整中,根据抵消显示器件固有的γ特性的相反特性来进行亮度调整。
根据该结构,将显示器件固有的γ特性在光源的亮度调整时进行抵消,可以严格进行亮度调整,其结果,正确地获得期望的亮度,节省消耗电力,所以即使在对比度严格的环境下,也可以保持显示质量。
在第18发明的图像显示方法中,光源的亮度调整参照发光校正表来进行。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相反特性具有非线性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付,并且根据参照表,可以实现高速的亮度调整。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色分离的流程图。
图3是色合成的流程图。
图4是滤波器的结构图。
图5是参数计算的流程图。
图6是是亮度变换特性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色度变换特性的曲线图。
图8是rC参数确定的说明图。
图9是发光校正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框图。
首先,在进行各结构部件的说明之前,稍稍论述图1的想法。在图1中,示出了各种数值,但被圆圈包围的值(例如,亮度I等)在每个像素中按显示数据被更新。而实线的四边形包围的值(例如,平均亮度值Iave等)以帧为单位被更新,被虚线四边形包围的值(例如,计算条件的各值等)在根据显示内容、显示时间、周围环境等状态进行图像质量调整(手动/自动都可以)时被更新。
在图1所示的例中,显示数据被作为RGB值来提供,将调整了亮度等的RGB值(R#、G#、B#)提供给透过型LCD13(受光型的显示器件的例子),但也可以用于基于其他色空间的表示。
再有,本方式中,作为特性确定量,使用所谓亮度代表值Ir、以及宏区域中的亮度最大值I1max这两个相互不同的特性确定量。不用说,在进一步增加特性确定量,例如使用三个以上的特性确定量的情况下,同样可以采用本发明。
而且,本方式中,作为亮度代表值Ir的例子,使用亮度平均值Iave。但是,例如可使用亮度直方图中的最常出现值来取代它,无论有无加权,都不妨碍将亮度平均值和最常出现值进行适当合成。
本方式中,使特性确定量如以上那样,所以本方式的特性确定量计算部件由代表值计算部件和最大值计算部件8构成。而且,代表值计算部件由平均值计算部件9构成。
而且,在本方式中,如图6所示,在亮度的变换特性中,说明连接点为两个(I=Iave的点,I=I1max的点),区域为三个(0≤I<Iave的区域,Iave≤I<I1max的区域,I>I1max的区域)的情况。但是,在连接点为三个以上,形成四个区域以上的情况下,同样可采用本发明。再有,与本方式相比,只要效果不下降,也可以使连接点为一个,分成两个区域。
如图6所示,在本方式中,由直线构成各区域的特性。但是,也可以由直线构成一部分或全部区域的特性。
根据以上说明,下面说明图1的各结构部件。而且,在图1中,色分离部件1输入RGB值的显示数据,进行图2所示的处理,将RGB值分离成亮度I、色度S1、色调S2并输出。
此外,色分离部件1求出并输出关系参数h。这里,关系参数h是表示RGB值的大小关系的参数。
即,如图2所示,色分离部件1在步骤1中,检查帧是否被更新。如果被更新,则在步骤2中,将显示画面中的当前像素(例如,左上角的点等)初始化。如果没有被更新,则只要未完成该显示画面的所有像素的处理(步骤4),就对当前像素进行更新(步骤5)。
然后,在步骤3中,色分离部件1取得当前像素中的RGB值,在步骤6中,根据下式,求出亮度I、色度S1、色调S2。
I=max(R,G,B) (1)S1=(I-min(R,G,B))/I (2)S2=(mid(R,G,B)-min(R,G,B))/(I-min(R,G,B))(3)以上,max(R,G,B)意味着RGB各值中的最大值。同样,min(R,G,B)意味着RGB各值中的最小值,mid(R,G,B)意味着RGB各值中不是最小也不是最大的中间值。
从式(1)可知,本说明书中所谓的‘亮度I’被经常使用,不是YUV信号中的Y值,而是RGB各值的最大值。这样的话,根据上述理由,可以提高色纯等的显示质量。
然后,色分离部件1在步骤7~16中,检查RGB各值的大小关系,确定关系参数h。
即,如果R≥G≥B(步骤7),则h=1(步骤8),如果G≥R≥B(步骤9),则h=2(步骤10)。
而如果G≥B≥R(步骤11),则h=3(步骤12),如果B≥G≥R(步骤13),则h=4(步骤14),如果B≥R≥G(步骤15),则h=5(步骤16)。
再有,通常是不出现的,但在不是以上任何一种情况下,设h=0(步骤17)。
然后,色分离部件1将求出的亮度I、色度S1、色调S2、关系参数h如图1所示那样输出,只要处理不结束(步骤19),就重复进行步骤1~步骤18的处理。
在图1中,亮度变换部件2根据从参数计算部件10提供的亮度变换参数,将从色分离部件1输入的亮度I进行亮度变换,将变换后的亮度I#输出到亮度归一化部件3。
这里,该亮度变换参数和亮度变换部件2的亮度变换细节将后述,但该亮度变换取决于图6所示的关系(在横轴表示从显示数据中取出的亮度I,纵轴表示亮度变换后的亮度I#,0≤I<Iave时的平均斜率为r1,Iave≤I<I1max时的平均斜率为r2,I≥I1max时的平均斜率为r3时,有r1≥r2>r3的大小关系)。
亮度归一化部件3从亮度变换部件2输入变换后的亮度I#,将变换后的亮度I#进行归一化,使其最大值为100%的值(例如,如果是8位精度,则为255),并输出归一化后的亮度Ib。
此时,亮度归一化部件3使用从后述的发光校正表11输入的归一化参数[Ip](参照图9)。由此,确保基于发光校正表11的背光14的亮度调整和透过型LCD13的亮度调整的相关性。
色度变换部件4从色分离部件1输入色度S1,根据从参数计算部件10获得的色度变换参数,进行色度变换,将变换后的色度S1#输出到色合成部件5。
该色度变换取决于图7的特性,色度变换参数rC可以是色度小的区域(0≤rC<128其中,在8位精度时)中的斜率。
如后述那样,色度变换参数rC是参数计算部件10根据图8的曲线确定的参数,使rC比‘1’大。这是因为在色度小的区域中,通过使色度比线性特性更增强,来提高显示质量。
在图1中,色合成部件5输入上述的归一化后的亮度Ib、变换后的色度S1#、色调S2和关系参数h,进行图3所示的处理,输出调整后的RGB值(R#、G#、B#)。
即,亮度变换部件2在图3的步骤21中,检查帧是否被更新。如果被更新,则在步骤22中,将显示画面中的当前像素(例如,左上角的点等)初始化。如果没有被更新,则只要未完成该显示画面的全像素的处理(步骤24),就对当前像素进行更新(步骤25)。
然后,在步骤23中,色合成部件5取得当前像素中的归一化后的亮度Ib、变换后的色度S1#、色调S2、关系参数h,求出以下三个值V1、V2、V3(步骤26)。
V1=Ib(4)V2=(1-(1-S2)S1#)Ib (5)V3=(1-S1#)Ib (6)然后,色合成部件5根据关系参数h(即,根据原来的RGB值的大小关系),将按式(4)~(6)求出的三个值V1、V2、V3分配给调整后的RGB值(R#、G#、B#)(步骤27~33)。
这样,色合成部件5只要将调整后的RGB值(R#、G#、B#)与显示数据的原来的RGB值(当前像素本身)正确地对应就可以,如本例那样,不一定使用关系参数h。例如,也可以将原来的RGB值从色分离部件1直接输入到色合成部件5。
无论如何,色合成部件5都进行步骤21~33的处理,获得有关当前像素的调整后的RGB值(R#、G#、B#),将其输出到透过型LCD13。
然后,色合成部件5重复进行步骤21~步骤34的处理,直至被命令结束(步骤35)。
下面,说明图1左侧下方的结构部件。首先,第1低通滤波器6和第2低通滤波器7从色分离部件1输入亮度I。在本例中,第1低通滤波器6和第2低通滤波器7是图4所示的IIR滤波器。
将第1滤波器参数提供给第1低通滤波器6,将第2滤波器参数提供给第2低通滤波器7。具体地说,这些参数是提供给图4所示的三个乘法器的系数(k1、k2、k3)。
通过适当选择这些系数,第1低通滤波器6比如作为‘粗’滤波器进行工作,输出宏区域中的亮度I1。相反,第2低通滤波器7比如作为‘细’滤波器进行工作,输出微区域中的亮度I2。
然后,最大值计算部件8通过第1低通滤波器6和第2低通滤波器7,输入1帧(1显示画面部分)的宏区域中的亮度I1和微区域中的亮度I2,每当帧被更新时,将显示画面中的亮度最大值(I1max和I2max)输出到参数计算部件10。
这些最大值I1max、I2max是使该帧图象具有特征的量。
此外,平均值计算部件9从色分离部件1输入1帧(1显示画面部分)的亮度I、色度S1,每当帧被更新时,求出显示画面中的亮度平均值Iave、色度平均值S1ave,输出到参数计算部件10。
这些平均值Iave、S1ave也是使该帧图像具有特征的量。
以上那样的使帧图像具有特征的量被输入到参数计算部件10。再有,在可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中,将亮度和色度等的最小值、色分布、不是整个帧而是重要部分(例如,中心附近的区域等)的亮度等输入到参数计算部件10,同时将显示数据的RGB本身直接输入到参数计算部件10来求出参数计算部件10需要的值等,即使进行各种变更也可以。
在本方式中,参数计算部件10每当帧被更新时,从最大值计算部件8、平均值计算部件9输入两个最大值I1max、I2max、两个平均值Iave、S1ave。
此外,参数计算部件10在图像质量调整时,作为计算条件,输入用于确定斜率r1、r2、r3、以及图8所示的rC值的参数。
然后,参数计算部件10根据图5所示的流程图,确定亮度特征量Ip、亮度变换参数(r1、r2、r3、Iave、I1max)、色度变换参数(rC),分别输出到发光校正表11、亮度变换部件2、色度变换部件4。
即,在图5的步骤41中,参数计算部件10等待被更新的帧,在被更新后,在步骤42中,取得计算条件。
下面说明该计算条件。如图6所示,在计算条件中,斜率r1、r2、r3是确定I→I#亮度变换特性的值。即,该变换取决于有两个折断的折线曲线。
首先,从原点((I,I#)=(0,0))开始。I<Iave的范围是发暗的部分,本来就难以获得视觉上的对比度。而且,Iave附近被预想为亮度分布最高的部分,所以该部分对显示质量产生的影响大。
因此,在该部分中,与节约消耗电力相比,应优先维持或提高视觉上的对比度。即,使该范围的平均斜率r1达到最大,来提高显示质量。
其次,Iave≤I<I1max的范围是明亮的部分,容易获得视觉上的对比度。因此,在该范围中,优先节约消耗电力,使平均斜率r2达到中等程度。即,平均斜率r2比平均斜率r1小,但比平均斜率r3大。
还有,I≥I1max的范围非常明亮,即使降低对比度,人眼也几乎没有感觉。因此,最大限度优先节约消耗电力,使平均斜率r3为最小。
其结果,可以将I#max抑制到与100%(8位精度下为255)相比为相当小的值。
再有,作为特殊的情况,也可以设r1=r2并且r3=0。这种情况下,曲线有一个折断,但即使这样,实用上也足够了。因此,这样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
在图6中,直线地连接I≥I1max的范围,但包含合适的曲线也可以。
此外,参数计算部件10根据图8所示的曲线,使用平均值S1ave,来确定rC参数。在图8中,处理例1、2、3意味着根据透过型LCD13的色纯(色浓度),应选择的特性有所不同的情况。
即,是从这些处理例中分别选择适当的透过型LCD13。这样,可以进行反映了透过型LCD13的固有色纯的色度调整,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质量。至此,结束计算条件的说明。
取得图5步骤42中的值之后,参数计算部件10从最大值计算部件8中取得两个最大值I1max、I2max,从平均值计算部件9中取得两个平均值Iave、S1ave(步骤43)。
然后,参数计算部件10将斜率r1、r2、r3和平均值Iave及最大值I1max作为亮度变换参数输出到亮度变换部件2(步骤44)。
此外,参数计算部件10按下式求出亮度特征量Ip,输出到发光校正表11(步骤45)。
Ip=I2max×r3+I1max(r2-r3)+Iave(r1-r2)(7)然后,参数计算部件10使用S1ave和rC参数,根据图8所示的曲线来确定rC值,将其作为色度变换参数输出到色度变换部件4(步骤46)。
在图1中,发光校正表1 1如图9所示,是一维的表。在该表11中,将亮度特征量Ip、输出到亮度归一化部件3的归一化参数[Ip]、提供给驱动电路12的发光亮度[Ip#]对应存储。
其中,发光亮度[Ip#]的值取决于抵消作为显示器件的透过型LCD13的γ特性的相反特性。
由此,事实上消除透过型LCD13的固有特性,可以提高显示质量。
如以上说明,根据参数计算部件10算出的亮度变换参数,亮度变换部件2进行亮度变换,同时根据参数计算部件10算出的亮度特征量,发光校正表11确定发光亮度[Ip#],驱动电路12驱动背光14,以期望的发光亮度来点亮背光14。
由此,可确保作为显示器件的透过型LCD13的亮度调整和作为光源的背光14的亮度调整的相关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维持视觉上的对比度,同时进一步削减耗电。
此外,可以一边进一步削减光源的消耗电力,一边提高色纯等显示质量。
此外,可以一边进一步削减光源的消耗电力,一边正确地进行显示器件和光源的调整。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用于将来自光源的光照射到受光型的显示器件来进行显示,其特征在于根据输入的显示数据,使所述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具有相关性;同时根据显示数据求出特性确定量;以从显示数据中取出的亮度来实施亮度变换,根据亮度变换后的亮度,进行所述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在横轴表示从显示数据中取出的亮度I,纵轴表示亮度变换后的亮度I#时,所述亮度变换中的变换特性是使前后所述特性确定量中平均斜率不同的关系成立的特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在所述变换特性中,亮度比所述特性确定量小的区域的平均斜率大于亮度比所述特性确定量大的区域的平均斜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在所述变换特性中,原点附近区域的平均斜率大于其他区域的平均斜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在所述变换特性中,满刻度附近区域的平均斜率小于其他区域的平均斜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所述特性决定量包含两个相互不同的特性确定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所述特性决定量包含三个相互不同的特性确定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所述特性确定量包含画面整体的亮度代表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所述亮度代表值包含亮度平均值或亮度直方图中最常出现值的其中之一或两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所述变换特性由直线或曲线的其中之一或两者构成。
10.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用于将来自光源的光照射到受光型的显示器件来进行显示,其特征在于根据输入的显示数据,使所述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具有相关性;同时根据显示数据求出画面整体中的亮度代表值Ir、以及宏区域中的亮度最大值I1max;以从显示数据中取出的亮度来实施亮度变换,根据亮度变换后的亮度,进行所述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在横轴表示从显示数据中取出的亮度I,纵轴表示亮度变换后的亮度I#,0≤I<Ir时的平均斜率为r1,Ir≤I<I1max时的平均斜率为r2,I≥I1max时的平均斜率为r3时,所述亮度变换中的变换特性是使r1≥r2>r3关系成立的特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平均斜率r1、r2、r3可根据显示内容、显示时间、周围环境等状态来变更。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使所述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的两个亮度调整的一方或双方进行连动,同时进行色度调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进行色度调整,以便在可感觉的对比度低的区域中提高色度。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根据显示数据来求出微区域中的亮度最大值I2max,根据I1max、I2max、Ir、r1、r2、r3,求出亮度特征量Ip,根据该亮度特征量Ip进行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所述亮度代表值Ir包含亮度平均值Iave或亮度直方图中最常出现值的其中之一或两者。
16.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用于将来自光源的光照射到受光型的显示器件来进行显示,其特征在于根据输入的显示数据,使所述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具有相关性;同时使用以RGB色空间来表现显示数据时的图像整体的RGB值的最大值,作为在这两个亮度调整中使用的亮度。
17.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用于将来自光源的光照射到受光型的显示器件来进行显示,其特征在于根据输入的显示数据,使所述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具有相关性;同时在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中,根据抵消所述显示器件固有的γ特性的相反特性来进行亮度调整。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参照发光校正表来进行。
19.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受光型的显示器件和将光照射到所述显示器件的光源,使根据输入的显示数据进行的所述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具有相关性,其特征在于,该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特性确定量计算部件,根据显示数据来求出特性确定量;以及亮度变换部件,根据变换特性,以从显示数据中取出的亮度来实施亮度变换;在横轴表示从显示数据中取出的亮度I,纵轴表示亮度变换后的亮度I#时,所述变换特性是使前后所述特性确定量中平均斜率不同的关系成立的特性。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变换特性中,亮度比所述特性确定量小的区域的平均斜率大于亮度比所述特性确定量大的区域的平均斜率。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变换特性中,原点附近区域的平均斜率大于其他区域的平均斜率。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变换特性中,满刻度附近区域的平均斜率小于其他区域的平均斜率。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特性决定量包含两个相互不同的特性确定量。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特性决定量包含三个相互不同的特性确定量。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特性确定量包含画面整体的亮度代表值。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亮度代表值包含亮度平均值或亮度直方图中最常出现值的其中之一或两者。
2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变换特性由直线或曲线的其中之一或两者构成。
28.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受光型的显示器件和将光照射到所述显示器件的光源,使根据输入的显示数据进行的所述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具有相关性,其特征在于,该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代表值计算部件,根据显示数据来求出画面整体中的亮度代表值Ir;最大值计算部件,根据显示数据求出宏区域中的亮度最大值I1max;以及亮度变换部件,以从显示数据中取出的亮度来实施亮度变换;所述亮度变换部件进行亮度变换,使得在横轴表示从显示数据中取出的亮度I,纵轴表示亮度变换后的亮度I#,0≤I<Ir时的平均斜率为r1,Ir≤I<I1max时的平均斜率为r2,I≥I1max时的平均斜率为r3时,r1≥r2>r3的关系成立。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平均斜率r1、r2、r3可根据显示内容、显示时间、周围环境等状态来变更。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使所述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的两个亮度调整的一方或双方进行连动,同时进行色度调整。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进行色度调整,以便在可感觉的对比度低的区域中提高色度。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最大值计算部件根据显示数据来求出微区域中的亮度最大值I2max,根据I1max、I2max、Ir、r1、r2、r3,求出亮度特征量Ip,根据该亮度特征量Ip进行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亮度代表值Ir包含亮度平均值Iave或亮度直方图中最常出现值的其中之一或两者。
34.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受光型的显示器件和将光照射到所述显示器件的光源,使根据输入的显示数据进行的所述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具有相关性,其特征在于,使用以RGB色空间来表现显示数据时的图像整体的RGB值的最大值,作为在这两个亮度调整中使用的亮度。
35.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受光型的显示器件和将光照射到所述显示器件的光源,使根据输入的显示数据进行的所述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具有相关性,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校正表,在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中,根据抵消所述显示器件固有的γ特性的相反特性来进行亮度调整。
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使所述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的两个亮度调整的一方或双方进行连动,同时进行色度调整。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进行色度调整,以便在可感觉的对比度低的区域中提高色度。
3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使用以RGB色空间来表现显示数据时的图像整体的RGB值的最大值,作为在所述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中使用的亮度。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使所述显示器件的亮度调整和所述光源的亮度调整的两个亮度调整的一方或双方进行连动,同时进行色度调整。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进行色度调整,以便在可感觉的对比度低的区域中提高色度。
全文摘要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其装置,使LCD(13)和背光(14)的亮度调整具有相关性。根据显示数据,求出亮度平均值Iave、宏区域中的亮度最大值I1max,根据亮度变换后的亮度,进行亮度调整。在亮度变换中,在横轴表示亮度I,纵轴表示变换后亮度I#,0≤I<Iave的平均斜率为r1,Iave≤I<I1max的平均斜率为r2,I≥I1max的平均斜率为r3时,有r1≥r2>r3关系。
文档编号G09G3/36GK1462026SQ031382
公开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9日
发明者池田淳, 尾岛修一, 平岛毅, 畑亮太, 木内真也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