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14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板,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防止来自非显示区的异常放电,从而提高图像质量和可靠性的等离子显示板。
背景技术
通常,等离子显示板(PDP)利用在诸如氦(He)+氙(Xe)、氖(Ne)+氙(Xe)或者氦(He)+氖(Ne)+氙(Xe)的惰性混合气体放电时产生的紫外线激发或辐照荧光材料,以显示图像。这种PDP任意被制造成薄膜、大尺寸显示器。此外,目前在市场是可以得到PDP,而且在大尺寸平板显示器市场上的占有率高。
参考图1,传统三电极、AC表面—放电PDP的放电单元包括维持电极对,该维持电极对具有设置在上部衬底1上的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以及设置在下部衬底2上的地址电极X。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的每一个由透明电极和其线宽比透明电极的线宽窄的设置在透明电极的一边的金属总线构成。
在设置了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的上部衬底10上,放置有上部介质层6和氧化镁(MgO)保护层7。以覆盖地址电极X的方式,在设置了地址电极X的下部衬底2上成型下部介质层4。在下部介质层4上垂直成型阻挡肋。将荧光材料喷涂到下部介质层4和阻挡肋3的表面上。将诸如氦(He)+氙(Xe)、氖(Ne)+氙(Xe)或者氦(He)+氖(Ne)+氙(Xe)的惰性混合气体注入设置在上部衬底1、下部衬底2以及阻挡肋3之间的放电空间内。
这种PDP对一帧进行时分驱动,将该一帧划分为各种具有不同发射频率的子字场,以便实现图像的灰度级。再将每个子字场划分为初始化周期(或复位周期),用于初始化整个字场;地址周期,用于选择扫描线,并从选择的扫描线中选择单元;以及维持周期,用于根据放电频率表示灰度级。初始化周期被划分为具有上升斜坡波形的建立间隔和具有下降斜坡波形的关闭间隔。
例如,在试图显示256个灰度级的图像时,将等于1/60秒(即,16.67毫秒)的帧间隔划分为8个子字场SF1至SF8,如图2所示。如上所述,8个子字场SF1至SF8中的每个分别被划分为初始化周期、地址周期以及维持周期。在此,对于每个子字场,每个子字场的初始化周期和地址周期是相等的,而在每个子字场,维持周期和维持脉冲的数量以2n的比例增长(其中n=0、1、2、3、4、5、6和7)。
图3示出图1所示PDP的驱动波形。
参考图3,PDP被划分为初始化周期,用于初始化整个字场;地址周期,用于选择单元;以及维持周期,用于使选择的单元维持放电用于其驱动过程。
在初始化周期(或复位周期),在建立间隔SU,将上升的上升斜坡波形Ramp-up送到所有扫描电极Y。借助于上升的上升斜坡波形Ramp-up,在整个字场的单元内产生放电。利用该建立放电过程,正壁电荷集聚在地址电极X和维持电极Z,而负壁电荷集聚在扫描电极Y。
在关闭间隔SD,在施加上升的上升斜坡波形Ramp-up后,将从正电压降低到低于上升的上升斜坡波形的峰值电压的下降的下降斜坡波形Ramp-up同时施加到各扫描电极Y。下降的下降斜坡波形Ramp-up在单元内产生弱擦除电荷以擦除所形成的部分过量壁电荷。在单元内,利用下降放电,均匀保留足以产生稳定地址放电的壁电荷。在此,可以将在初始化周期施加的波形称为“复位脉冲”。
在地址周期,将负扫描脉冲scan顺序施加到扫描电极Y,并同时,与扫描脉冲scan同步,将正数据脉冲data施加到地址电极X。将扫描脉冲scan与数据脉冲data之间的电压差与初始化周期产生的壁电压相加,从而在施加了数据脉冲data的单元内产生地址放电。在施加维持电压时足以造成放电的壁电荷在通过地址放电选择的单元内部形成。
同时,在关闭间隔和地址周期内,将正直流电压Zdc施加到维持电极Z。直流电压Zdc在维持电极Z与扫描电极Y之间产生关闭放电,而且在维持电极Z与扫描电极Y之间或维持电极Z与地址电极X之间产生电压差,因此,在地址周期内,在扫描电极Y与维持电极Z之间不能产生强烈放电。
在维持周期,将维持脉冲sus交替施加到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然后,将利用地址放电选择的单元内的壁电压与维持脉冲相加从而产生维持放电,因此,每次在施加维持脉冲sus时,在扫描电极Y与维持电极Z之间产生维持放电,即,显示放电。
在刚完成维持放电后,将脉冲宽度小、电压电平低的斜坡波形斜坡信号(ramp-er)施加到维持电极Z,从而消除在整个字场的单元内剩下的壁电荷。
如图4和5所示,将位于用于显示图像的有效区域31的上部外侧的每个上部非显示区32以及位于其下部外侧的下部非显示区33设置为在与位于有效区域31的放电单元具有同样结构的放电空间。换句话说,在有效区域31内,以与维持电极对Y和Z相同的图形,成型伪(dummy)电极UDE和BDE。因此,对上部非显示区32和下部非显示区33分别设置地址电极X和伪电极UDE和BDE,而且以覆盖电极X、UED和BDE的方式,对其设置介质层4和6。在老化过程中,对上部非显示区32和下部非显示区33分别设置的伪电极UDE和BDE导致在非显示区发生放电,因此,与有效区域31的其他放电单元的情况相同,可以使位于有效区域31的第一水平线和第n水平线的放电单元的放电特性稳定。为此,将可能在老化过程中产生的电压施加到伪电极UDE和BDE,而在老化过程之后,不对其施加电压。
然而,传统PDP的问题在于,上部非显示区32和下部非显示区33偶然产生放电。这种放电被定义为“异常放电”。更具体地说,如果在驱动PDP时,发生诸如初始化放电、地址放电或维持放电等的放电,则这种放电产生的空间电荷将集聚到上部非显示区32和下部非显示区33的介质层上。例如,如图6所示,在发生地址放电时,将负扫描脉冲scan顺序施加到扫描电极Y1至Yn,从而使正空间电荷52移动到下部非显示区33内,同时,使负空间电荷51移动到上部非显示区32内。以这样的方式被移动到非显示区32和33的空间电荷51和52被集聚在非显示区32和33内,并集聚到介质层4和6上,介质层4和6覆盖位于与非显示区32和33相邻的有效面积31上的电极。如果集聚在非显示区32和33以及与其相邻的有效区域31上的壁电荷产生的放电空间的壁电压变得大于电压Vf以致足以引起放电,则在非显示区32和33以及与其相邻的有效区域31内偶然产生异常放电。如图8所示,这种异常放电使得非显示区32和33以及与其相邻的有效区域31的上边缘/下边缘产生的可见光71被观众看见。更严重的情况是,因为这种异常放电,PDP不能在几秒种内进行成像,而且进一步破坏放电单元。此外,该PDP的问题还在于,因为异常放电引起的电路断路现象恶化了其可靠性,在发生异常放电时,非常大的电流突然流过安装在扫描驱动器上的扫描驱动电路和安装在地址驱动器上的地址驱动电路,从而烧坏每个电路芯片。当该PDP的亮度或分辨率较高时,则这种异常放电更加严重。
为了克服这种异常放电,建议了一种解决方案,在这种解决方案中,在驱动PDP时,将初始化周期施加的复位脉冲施加到伪电极,从而释放流入伪电极的电荷并连续消除它们。然而,这种传统解决方案不能完全消除PDP产生的异常放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防止非显示区异常放电,从而提高图像质量和可靠性的等离子显示板。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具有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有效区域和位于有效区域之外的非显示区,其中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伪电极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与位于所述有效区域内的维持电极对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不同。
在该等离子显示板中,所述伪电极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比所述维持电极对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窄。
在该等离子显示板中,所述伪电极是由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构成的。
在该等离子显示板中,所述伪电极的电极宽度比所述维持电极对的电极宽度窄。
在该等离子显示板中,所述透明电极由非导电金属电极构成。
在该等离子显示板中,所述透明电极由导电金属构成。
在该等离子显示板中,所述透明电极由树脂材料构成。
在该等离子显示板中,所述伪电极的电极宽度与所述维持电极对的电极宽度不同。
一种具有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有效区域和位于该有效区域之外的非显示区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伪电极包括金属电极。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传统三电极、AC表面放电等离子显示板(PDP)的放电单元结构的透视图;图2示出用于实现256个灰度级的帧配置;图3是用于驱动传统PDP的驱动信号波形图;图4是用于示出非显示区的PDP的平面图;图5是用于示出位于图4所示非显示区内的电极的PDP的平面图;图6是用于示出非显示区的PDP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在非显示区内连续升高的壁电荷的曲线图;图8示出非显示区产生的并在PDP的有效区域内识别的可见光的原理图;图9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位于等离子显示板的非显示区上的各电极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平面图;图10是根据图9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剖视图;以及图11是用于示出位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非显示区上的各电极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图9,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PDP)包括维持电极对Y和Z,位于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有效区域91上;以及上部伪电极DUE1和DUE2和下部伪电极BDE1和BDE2,各电极之间的间隙g1比有效区域91上的维持电极对Y与Z之间的间隙小,而且各电极之间具有窄的宽度w1。在上部非显示区92上成型上部伪电极UDE1和UDE2,而在下部非显示区93上成型下部伪电极BDE1和BDE2。
如图10所示,维持电极对Y和Z、伪电极UDE1和UDE2和下部伪电极BDE1和BDE2的每个包括透明电极10;以及金属总线电极12,其成型在透明电极10的边缘上,其线宽比透明电极10的线宽窄。这种透明电极10由非导电金属、导电金属以及树脂材料构成。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3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PDP。
将维持电极对的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设置在有效区域内的、PDP的上部衬底上。将伪电极UDE1、UDE2、BDE1和BDE2设置在位于有效区域之上和之下的非显示区内的PDP的上部衬底上。以与上部衬底上的电极UDE1、UDE2、BDE1、BDE2、Y和Z交叉的方式,将地址电极(未示出)设置在PDP的下部衬底上。
上部/下部伪电极UDE1、UDE2、BDE1和BDE2在各电极之间具有的间距g1比有效区域上的维持电极对Y和Z的宽度W2窄,因此,在各电极之间可以非常容易地产生放电。此外,上部/下部伪电极UDE1、UDE2、BDE1和BDE2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g1比有效区域91上的维持电极对Y和Z内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g2窄,因此可以非常容易地产生放电。此外,每个伪电极UDE1、UDE2、BDE1和BDE2的电极宽度W1比位于有效区域91上的维持电极对Y和Z的宽度W2窄,因此在电极表面产生的电荷量少。
因此,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PDP中,设置在非显示区上的伪电极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形成的窄,而且电极宽度w也较窄。因此,基于通过在初始化周期内施加的复位脉冲导致的放电,根据第一实施例的PDP可以比传统PDP内的伪电极更容易、更好地放电,而且可以在伪电极产生强放电,从而消除非常大量的集聚的电荷。结果,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PDP可以抑制设置在非显示区上的伪电极上的异常放电。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DP。
参考图11,根据第二实施例的PDP包括维持电极对Y和Z,位于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有效区域91上;以及上部伪电极DUE3和DUE4和下部伪电极BDE3和BDE4,其各电极之间的间距g1比有效区域91上的维持电极对Y和Z之间的间距小,而且各电极之间具有窄的宽度W,而且它们仅由金属电极构成。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3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PDP。
将维持电极对的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设置在有效区域内的PDP的上部衬底上。将伪电极UDE3、UDE4、BDE3以及BDE4设置在位于有效区域的之上和之下的非显示区内的PDP的上部衬底上。以与上部衬底上的电极UDE3、UDE4、BDE3、BDE4、Y和Z交叉的方式,将地址电极(未示出)设置在PDP的下部衬底上。
上部/下部伪电极UDE3、UDE4、BDE3和BDE4在各电极之间具有的间距g1比有效区域上的维持电极对Y和Z的宽度W2窄,因此,在各电极之间可以非常容易地产生放电。此外,上部/下部伪电极UDE3、UDE4、BDE3和BDE4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g1比有效区域上的维持电极对Y和Z内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g2窄,因此可以非常容易地产生放电。此外,每个伪电极UDE3、UDE4、BDE3和BDE4的电极宽度W1比位于有效区域91上的维持电极对Y和Z的宽度W2窄,以使在电极表面产生的电荷量少。
因此,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PDP中,设置在非显示区上的伪电极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窄,而且形成的电极宽度也窄。因此,当在初始化周期内施加的复位脉冲导致放电时,根据第二实施例的PDP可以比传统PDP内的伪电极更容易、更好地放电,而且可以在伪电极产生强放电,从而消除大量的集聚电荷。结果,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DP可以限制设置在非显示区上的伪电极上发生异常放电。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DP具有仅由金属电极构成的伪电极。在将复位脉冲施加到设置在非显示区内的伪电极上以使等离子放电时,这样就可以使在等离子放电时发出的光不发射到图像显示区,因为伪电极由非光透射材料构成。因此,可以改善图像质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PDP,其伪电极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比有效区域内的维持电极对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窄,而且其电极宽度也窄,因此,在伪电极之间可以非常容易地产生放电,并减少产生集聚在伪电极上的电荷。因此,根据本发明的PDP可以防止发生异常放电,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PDP可以限制异常放电,从而防止发生在传统PDP中因为异常放电而使非常大的电流流入伪电极,致使地址驱动电路和扫描驱动电路发生断路的现象。因此,可以保证PDP的可靠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PDP利用非光透射材料成型设置在非显示区内的伪电极,从而截止在初始化周期内施加复位脉冲导致等离子放电产生的光。因此,可以改善图像质量。
尽管利用附图所示的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技术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而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可以对其进行各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该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范围来确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有效区域和位于有效区域之外的非显示区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伪电极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与位于所述有效区域内的维持电极对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伪电极的各电极之间的间隙比所述维持电极对的各电极之间的间隙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伪电极由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伪电极的电极宽度比所述维持电极对的电极宽度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透明电极由非导电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伪电极的电极宽度比所述维持电极对的电极宽度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透明电极由导电金属电极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伪电极的电极宽度比所述维持电极对的电极宽度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透明电极由树脂材料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伪电极的电极宽度比维持电极对的电极宽度窄。
11.一种具有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有效区域和位于有效区域之外的非显示区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伪电极的电极宽度与位于所述有效区域内的维持电极对的电极宽度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伪电极的电极宽度比所述维持电极对的电极宽度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伪电极的电极宽度与所述维持电极对的电极宽度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伪电极的电极宽度比所述维持电极对的电极宽度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透明电极由非导电材料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透明电极由导电金属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透明电极由树脂材料构成。
18.一种具有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有效区域和位于有效区域之外的非显示区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伪电极包括金属申极。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有效区域和位于有效区域之外的非显示区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伪电极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比位于所述有效区域内的维持电极对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窄。因此,等离子显示板的伪电极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比位于有效区域内的维持电极对的各电极之间的间距窄,而且其电极宽度也窄,以至于在伪电极之间可以容易地产生放电,而且可以减少产生集聚在伪电极上的电荷。结果,该等离子显示板可以防止异常放电,从而改善图像质量。
文档编号G09G3/28GK1495834SQ031588
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2日
发明者金营大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