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428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板(PDP),更确切地,涉及一种在PDP中的电极的终端区结构(terminal area structure)。
背景技术
PDP是一种利用放电单元中的放电气体产生的真空紫外线激励磷光体、由此实现图像显示的显示装置。由于其实现高分辨率图像的能力,PDP已成为用于壁挂电视和其他类似的大屏幕应用中的最流行的平板显示器结构之一。PDP的不同类型包括AC-PDP、DC-PDP和混合PDP。采用三极管表面放电结构的AC-PDP正在成为最常用的结构。
在具有三极管表面放电结构的AC-PDP中,地址电极、阻挡肋和磷光层形成在后基板上并对应于每个放电单元。由扫描电极和公共电极组成的维持电极(sustain electrode)形成在前基板上。形成一介电层以覆盖后基板上的地址电极,形成另一介电层以覆盖前基板上的维持电极。此外,在放电单元中填充放电气体(典型地为Ne-Xe混合气体)。
利用上述结构,在地址电极和扫描电极之间施加地址电压(addressvoltage)Va以选择放电单元。如果在选取的放电单元的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之间施加维持电压Vs,则在放电单元中发生等离子放电。在等离子放电期间产生的受激Xe原子发出真空紫外线。真空紫外线激发磷光体使其发光(即,发射可见光)并由此能够显示预定的图像。
图10是常规PDP的局部放大平面图,图11是图10中所示电极的局部放大平面图。
参见图10,按上述构成并工作的PDP包括具有产生图像的显示区1和形成在显示区1外部的终端区3的基板。电极2的一端延伸进入到终端区3,以用于到例如柔性印刷电路(FPC)或薄膜芯片(COF)的连接元件5的连接。电极2经连接元件5从驱动电路板(未示出)接收电压。该电压用于驱动PDP。
电极2在基板的显示区1中具有一间距,其不同于终端区3中的间距。特别是,电极2在位于显示区1中的其有效段(effective segment)7中具有间距P1,在位于终端区3中的其终端段(terminal segment)9中具有间距P2。间距P2小于间距P1。通过其中间段11,电极2进行从较大间距P1到较小间距P2的转变。即,如果电极2通过预定数量的电极一起构成组(图10中示出了一个这样的组),则到位于特定组中心的一组电极2的外部并线性前进到终端段9的电极2的中间段11以预定的角度朝着这些中心电极2的中间段11向内倾斜。
出于下面的两个原因,使电极2的终端段9的间距P2较小。首先,需要在终端区3中形成对准标记(未示出)以更好地连接连接元件5,并且需要用于对准标记的间隔(通过较小的间距P2获得)。另外,随着多个连接元件5的使用,需要在相邻的连接元件5之间有足够的空间以防止连接元件之间的电干扰。
在具有以上电极结构的PDP中,参考图11,如果试图更好地利用基板而放大显示区1,或者如果增加电极的数量以实现更好的画面质量,则使得在每组电极的外电极处的中间段11中的间距P3小于在其中心区域处的间距P3’。
因此,在制造PDP时(即,电极的曝光和显影过程中),因为中间段11或终端段9之间的距离非常窄,所以要设计没有严重缺陷的电极2的终端段9和中间段11的图案变得越发困难。此外,因为制得的段9、11的形状很差,所以在电极2中会发生短路。
因此,常规结构的局限性在于显示区相对于终端区可以增大的程度。换句话说,局限性在于更有效地利用基板的任何尝试中。另外,关于增加电极的数量以改善画面质量方面也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如此构成的等离子显示板,即使在扩大显示区或增加电极数量时,终端区中的电极之间也不会出现短路。
在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彼此相对设置并在其间具有预定间隙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与第二基板相对的第一基板的表面上形成地址电极。在建立于第一和第二基板中的显示区中安置阻挡肋,阻挡肋限定放电单元。放电维持电极形成在与第一基板相对的第二基板的表面上,放电维持电极基本上垂直于地址电极形成。电极形成在预定数量电极的组的单元中。电极包括位于显示区中的有效段。终端段位于显示区外部的终端区中,并具有小于有效段间距的间距。中间段将有效段和终端段互相连接。
至少一组被构造成使得随着距所述至少一组中心的距离增大,终端段的元件长度不断减小。
终端段的元件长度可以选择性地减小。
另外,中间段的元件可在远离对应组中心的方向上弯曲。在此情况下,随着到对应组中心的距离减小,中间段的元件可具有不断减小的曲率。
中间段包括安装在终端区中的元件,并且每个电极组的这些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可在终端区中具有弯曲。
每个元件可具有至少两个线性部分,并且元件的弯曲为弧形。
在所述线性部分之间可以形成90°或更大的角度。
中间段可以包括形成为与有效段连接且没有任何额外的弯曲及曲率变化的第一线性部分,以及从所述弯曲延伸以连接到终端段且没有任何额外的弯曲及曲率变化的第二线性部分,第一和第二线性部分的长度随着接近电极组的中心而减小。
在另一实施例中,中间段可以包括在形成于其间的钝角处互连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线性部分,使得第一线性部分与第三线性部分互连,第二线性部分与第三线性部分互连,并且元件的弯曲为弧形。
第一线性部分可以形成为与有效段连接且没有任何额外的弯曲及曲率变化。第三线性部分可以以预定的角度延伸到第一线性部分。第二线性部分可以以预定的角度延伸到第三线性部分。第一线性部分、第二线性部分和第三线性部分的长度随着接近电极组的中心而减小。
在每个电极组中,可以通过中间段与终端段的相遇点画出直线或曲线。
在另一实施例中,设置用于互连电极与输入端的互连电路。一第一段的组与各个电极对接,该第一段的组在每个第一段之间具有输出间距。一第二段的组与各个输入端对接,该第二段的组在每个第二段之间具有输入间距,所述输入间距小于所述输出间距。第二段的长度随着距所述第二段的组的中心的距离增大而不断减小。第二段的长度可以选择性地减小。第一段可以在远离中心的方向上弯曲。第一段随着到中心的距离减小而具有不断减小的曲率。每个第一段可具有至少两个线性部分。在所述至少两个线性部分之间可以形成90°或更大的角度。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用于描述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示意平面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用于描述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示意平面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特定区域的局部放大平面图;图5-9是根据本发明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特定区域的局部放大平面图;图10是常规等离子显示板的局部放大平面图;以及图11是图10所示电极的局部放大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参见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DP包括彼此相对设置并在其间具有预定间隙的第一基板2和第二基板4。在第一基板2和第二基板4之间的间隙中形成放电单元。每个放电单元的独立放电机构起着发射可见光的作用,由此实现预定彩色图像的显示。
具体地说,在与第二基板4相对的第一基板2的表面上形成地址电极6。地址电极6沿一个方向(如Y方向)形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电极6以条状图案形成且相邻的地址电极6之间具有预定间隔。在第一基板2的整个内表面上形成覆盖地址电极6的第一介电层8。
在第一介电层8上形成阻挡肋10。在一个实施例中,阻挡肋10以条状图案形成且具有基本平行于地址电极6的长轴的长轴。沿彼此相对的阻挡肋10的壁并在阻挡肋10之间第一介电层10的暴露区上形成红、绿和蓝色磷光层12R、12G和12B。在每对阻挡肋10之间形成红、绿、蓝磷光层12R、12G、12B中的一个。另外,红、绿、蓝磷光层12R、12G、12B以这一顺序在整个第一基板2上重复形成。阻挡肋10不限于条状图案,也可以采用闭合的栅格结构和其他各种结构。
在面对第一基板2的第二基板4的表面上沿基本上垂直于地址电极6的方向(例如方向X)形成维持电极18。维持电极18由扫描电极14和公共电极16组成。透明的第二介电层20形成在第二基板4的整个表面上并覆盖维持电极18,形成MgO保护层22以覆盖第二介电层20。
扫描电极14由以条状图案形成的透明电极14a和沿每个透明电极14a的一个纵向边缘形成的总线电极14b组成。类似地,公共电极16由以条状图案形成的透明电极16a和沿每个透明电极16a的一个纵向边缘形成的总线电极16b组成。在一个实施例中,透明电极14a、16a由透明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制成,总线电极14b、16b由包含银、铝或铜的金属制成。
如上构成的第一和第二基板2、4结合到一起。结果,由地址电极6与维持电极18交叉的区域限定的放电区形成放电单元。放电气体(典型为Ne-Xe混合气体)填充在放电单元中,由此完成PDP。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PDP中,在地址电极6和扫描电极14之间施加地址电压Va,使得通过地址放电而在其中发生照明的放电单元被选取。接下来,在选取的放电单元的扫描电极14和公共电极16之间施加维持电压Vs。结果,在放电单元中发生等离子放电,并且在等离子放电期间产生的受激Xe原子发出真空紫外线。该真空紫外线激发磷光层12R、12G、12B,使其发射可见光。通过在整个PDP上以选择性的方式执行这种操作而实现预定的图像。
在放电单元中实施等离子放电的电极在设置放电单元并发生显示的显示区24之上延伸,参见图1和2,并延伸进入位于显示区24外部的终端区26、26’中。电极连接到终端区26、26’中的连接元件(未示出),以接收驱动PDP所需的电压。
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PDP中,改进终端区26、26’中的电极结构,使得即使在扩大显示区24或者增加电极数量以提高画面质量时,在电极之间也不发生短路。另外,这种电极结构使得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得到确保。这种结构在用于地址电极6和扫描电极14时尤其有效。在下文中,将描述终端区26中的电极结构应用于地址电极6的例子。
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特定区域的局部放大平面图。地址电极6被分成预定数量的地址电极6的电极组。图4中示出了一个这样的地址电极6的电极组的一半。地址电极6包括位于显示区24中的有效段28,位于终端区26最外侧区域(即,最远离显示区24)的终端段30,和互连有效段28和终端段30的中间段32。有效段28具有间距P1,终端段30具有小于有效段28的间距P1的间距P2。
终端段30的元件30a的长度在电极组的中心处最大,并且随着距电极组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终端段30的这种构造使得能够在具有位于电极组外部区域的元件32a的中间段32之间形成足够的空间,由此防止在中间段32之间发生短路。如果地址电极6的终端段30由如上所述的变化的长度形成,则可以通过中间段32的元件32a与终端段30的元件30a的相遇点画出直线31。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见图5,具有元件30a’的地址电极6(每个电极组的每一半的)的终端段30的长度变化,使得可通过中间段32的元件32a’与终端段30的元件30a’的相遇点画出曲线31’。在此情况下,随着接近特定电极组的中心,曲线具有逐渐减小的曲率。
另外,在图4和5所示的实施例中,中间段32的元件32a在远离电极组中心的方向上随着距电极组中心的距离增大而不断弯曲(即,具有不断增大的曲率)。中间段32以这样的方式构成,使得其间的距离在电极组外部区域处增大。
随着如上所述的终端段30和中间段32的形成,可以在电极组外部区域中的地址电极6之间设置足够的空间,使得在地址电极6之间不发生短路。即使在扩大显示区24或者增加地址电极6的数量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对于PDP的其它电极如扫描电极14也可以采用同样的结构以获得类似的结果。因此,制造过程得以稳定,基板2和4的更多部分可以用于显示图像(通过扩大显示区24),并且可以获得更好的画面质量(通过增加电极数量)。
下面参考图6-9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如同在上述实施例中一样,带着可以将同样的结构应用于PDP的其他电极的认识来描述地址电极6的结构。
参见图6,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位于电极组中心处的地址电极6的终端段30的元件30b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长度。但是,位于电极组外部区域中的地址电极6的终端段30的元件30c具有随着到电极组中心的距离增大而不断减小的长度。
此外,电极组外部区域中地址电极6的中间段32的元件32b形成有随着到电极组中心的距离增大而增大的曲率。另一方面,地址电极6的中间段32的元件32c线性地形成以用于在一端连接到有效段28且在另一端连接到终端段30。结果,可以沿中间段32的元件32b与终端段30的元件30c的相遇点画出一条直线33,并且可以沿中间段32的元件32c与终端段30的元件30b的相遇点画出另一条直线35。
参见图7,在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利用了图6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中间段32的元件32b’、32c’以及终端段30的元件30c’、30b’构造成可以沿中间段32的元件32b’、32c’与终端段30的元件30b’、30c’的相遇点画出曲线37。在此情况下,中间段32的元件32c’不完全是线性地形成,并且几乎是立即开始弯曲,并且终端段30的元件30b’可以轻微地延长,以使得这样的曲线可以如上所述地画出。
参见图8,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中间段34作为两个线性部分、即第一线性部分34a和第二线性部分34b形成在终端区26中,其间以预定角度设置弯曲P。在一个实施例中,弯曲P的预定角度为90°或更大。
在图8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连接到有效段28且没有任何额外的弯曲或曲率变化的第一线性部分34a。第二线性部分34b从弯曲P延伸以连接到终端段30且没有任何额外的弯曲或曲率变化。第一线性部分34a具有起始于最外侧地址电极6的最大长度,并且随着接近电极组的中心长度逐渐减小。
另外,中间段34的第二线性部分34b和终端段30形成对应于第一线性部分34b的这种构造的长度。即,第二线性部分34b具有随着接近组的中心而减小的长度,而终端段30具有随着接近组的中心而逐渐增大的长度。最终的结果是可以沿中间段34的第二线性部分34b与终端段30的相遇点画出弧线39。
图9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在这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中间段38形成有三个线性部分,即第一线性部分38a、第二线性部分38b和第三线性部分38c,在第一线性部分38a和第三线性部分38c之间形成弯曲P并在第二线性部分38b和第三线性部分38c之间形成弯曲P’。
更具体地说,形成连接到有效段28且没有任何额外的弯曲或曲率变化的第一线性部分38a。第三线性部分38c以预定的角度延伸到在弯曲P处实现的第一线性部分38a,并且第二线性部分38b以预定角度延伸到在弯曲P’处实现的第三线性部分38c。第一线性部分38a、第二线性部分38b和第三线性部分38c均具有随着接近电极组的中心而减小的长度。
在图8和9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更容易地执行图案检查以判断电极形成之后是否存在任何缺陷。这些实施例还允许更有效的利用终端区26。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本发明中,可以在电极组外部区域中的电极之间提供充分的空间。即使在扩大显示区以便更有效利用基板、或者增加电极数量以提高画面质量时也可获得这种优势。因此,在电极制造期间防止了电极之间的短路,由此稳定了制造,并使得增加显示区或电极数量以获得附加的优点成为可能。
虽然以上结合某些示例性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本发明覆盖了包含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内的各种变更和/或等同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彼此相对设置并在其间具有一预定间隙的一第一基板和一第二基板;形成在与所述第二基板相对的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的地址电极;在建立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中的显示区中安装的阻挡肋,该阻挡肋限定放电单元;以及形成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的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的放电维持电极,该放电维持电极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地址电极形成;其中所述电极形成在预定数量所述电极的组的单元中,所述电极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中的有效段;位于所述显示区外部的终端区中的终端段,所述终端段具有小于所述有效段间距的间距;以及将所述有效段和所述终端段互相连接的中间段,其中至少一组构造成使得所述终端段的元件长度随着距所述至少一组中心的距离增大而不断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终端段的所述元件在长度上选择性地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中间段的元件在远离所述对应组的所述中心的方向上弯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中间段的元件具有随着到所述对应组所述中心的距离减小而不断减小的曲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中间段包括安装在所述终端区中的元件,并且每个电极组的这些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终端区中具有弯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每个所述元件具有至少两个线性部分,并且所述元件的所述弯曲为弧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在所述线性部分之间形成90°或更大的角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中间段包括形成为与所述有效段连接且没有任何额外的弯曲及曲率变化的第一线性部分,以及从所述弯曲延伸以连接到所述终端段且没有任何额外的弯曲及曲率变化的第二线性部分,所述第一线性部分和所述第二线性部分的长度随着接近所述电极组的所述中心而减小。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中间段包括第一线性部分、第二线性部分和第三线性部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线性部分互连使得所述第一线性部分与所述第三线性部分以钝角互连,所述第二线性部分与所述第三线性部分以钝角互连,并且所述元件的所述弯曲为弧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第一线性部分形成为连接到所述有效段且没有任何额外的弯曲或曲率变化,所述第三线性部分以预定的角度延伸到所述第一线性部分,并且所述第二线性部分以预定角度延伸到所述第三线性部分,所述第一线性部分、第二线性部分和第三线性部分具有随着接近所述电极组的所述中心而减小的长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在每个所述电极组中,可通过所述中间段与所述终端段的相遇点画出一直线。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在每个所述电极组中,可通过所述中间段与所述终端段的相遇点画出一曲线。
13.一种用于互连电极与输入端的互连电路,包括与各个电极对接的一第一段的组,该第一段的组在每个所述第一段之间具有输出间距;与各个输入端对接的一第二段的组,该第二段的组在每个所述第二段之间具有输入间距,所述输入间距小于所述输出间距,所述第二段的长度随着距所述第二段的组的中心的距离增大而不断减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互连电路,其中所述第二段在长度上选择性地减小。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互连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段在远离所述中心的方向上弯曲。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互连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段具有随着到所述中心的距离减小而不断减小的曲率。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互连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段每个均具有至少两个线性部分。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互连电路,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线性部分之间形成90°或更大的角度。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包括彼此相对设置并在其间具有预定间隙的第一和第二基板的等离子显示板。在第一基板上形成地址电极。在基板之间的显示区中安装限定放电单元的阻挡肋。此外,放电维持电极形成在第二基板上且基本垂直于地址电极。电极形成在预定数量的组中,并且电极包括位于显示区中的有效段,位于显示区外部的终端区中且具有小于有效段间距的间距的终端段,以及将这些段互连的中间段。在至少一组中,终端段的元件长度随着距所述组中心的距离增大而不断减小。
文档编号H01R12/57GK1610044SQ200410085020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6日
发明者权宰翊, 宋成镐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