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95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和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场发射显示))等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机EL显示器和FED显示器的研究开发十分活跃。特别是有机EL显示器作为可以低电压·低消耗功率地发光的显示器用于便携式电话和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个人数字助理))等的便携式设备中令人注目。
有机EL显示器从单纯矩阵型开始商品化,但是我们认为将来有源矩阵型会成为主流。这种有机EL用的有源元件也可以用非晶形硅TFT来实现,但是通过也能够同时形成驱动电路,能够用更小型的TFT驱动有机EL(TFT的迁移率高)的单晶硅TFT、多晶硅TFT和CG(ContinuousGrain(连续晶粒))硅TFT正在被看作有力的竞争者。特别是,用于直视型显示器的能够在玻璃基片上形成的低温多晶硅TFT和CG硅TFT是令人满意的。
用这种低温多晶硅TFT和CG硅的有源矩阵型有机EL的象素电路,如参照“Active Matrix Addressing of Polymer Light Emitting Diodes UsingLow Temperature Poly Silicon TFTs”,AM-LCD2000,pp249-252(以下,称为文献1)等那样,基本上如图13所示,由2个TFT元件Qa·Qb、电容Ca和有机EL元件Ela构成。
即,在电源配线Vref和电源端子Vcom之间与有机EL元件Ela串联地配置驱动用TFT元件Qb,电容Ca连接在该驱动用TFT元件Qb的栅极端子和源极端子之间,源极端子与电源配线Vref连接。又,选择用TFT元件Qa的栅极端子与栅极配线Gi连接,源极·漏极端子为了将源极配线Sj与置驱动用TFT元件Qb的栅极端子连接起来而进行连接。具有使选择用TFT元件Qa处于导通状态(ON状态),从源极配线Sj向电容Ca输入电压,控制驱动用TFT元件Qb的导通电阻,控制在有机EL元件Ela中流动的电流,控制象素的亮度的构成。又,此后,具有使选择用TFT元件Qa处于非导通状态(OFF状态),保持电容Ca的电位,保持驱动用TFT元件Qb的导通状态,维持象素的亮度的构成。
因为有机EL元件的发光亮度与流过有机EL元件的电流值成比例,所以在这种构成中,存在着如果有机EL元件Ela的所加电压-电流特性发生变化,则流过有机EL元件Ela的电流值发生变化那样的课题。
因此,在“Active Matrix PolyLED Diplays”,IDW′00,pp235-238(以下,称为文献2)中表示的象素电路构成如图14所示。在图14的电路构成中,在驱动用TFT元件Qb与有机EL元件Ela之间配置开关用TFT元件Qc,在驱动用TFT元件Qb和开关用TFT元件Qc的连接点与源极配线Sj之间连接选择用TFT元件Qa,在选择用TFT元件Qa与电容Ca之间配置开关用TFT元件Qd。选择用TFT元件Qa的栅极端子和开关用TFT元件Qc·Qd的栅极端子与栅极配线Gi连接。
在这种构成中,通过使开关用TFT元件Qc处于OFF状态,并使选择用TFT元件Qa和开关用TFT元件Qd处于ON状态,从电源配线Vref向源极配线Sj流入电流。用图中未画出的源极驱动电路的电流源对该电流量进行控制,驱动用TFT元件Qb的栅极电压,与驱动用TFT元件Qb的阈值电压·迁移率无关,设定为了在驱动用TFT元件Qb中流动由该源极驱动电路规定的电流量那样的电压。而且,通过使选择用TFT元件Qa和开关用TFT元件Qd处于OFF状态,使开关用TFT元件Qc处于ON状态,在电容Ca上保持这时的电位,为了使设定的电流从驱动用TFT元件Qb流入有机EL元件Ela而进行控制。
又,在日本公布的专利公报“2002-514320号专利公报(公布日2002年5月14日)”(国际公布号码WO98/48403)(以下,称为文献3)中表示的象素电路构成如图15所示。在图15的电路构成中,在驱动用TFT元件Qb与电源配线Vref之间配置开关用TFT元件Qg,在驱动用TFT元件Qb与源极配线Sj之间配置开关用TFT元件Qf,在有机EL元件Ela与电容Ca之间配置选择用TFT元件Qe。开关用TFT元件Qf·Qg和选择用TFT元件Qe的各栅极端子与栅极配线Gi连接。
在这种构成中,通过使开关用TFT元件Qg处于OFF状态,并使选择用TFT元件Qe和开关用TFT元件Qf处于ON状态,从源极配线Sj向有机EL元件Ela流入电流。用图中未画出的源极驱动电路的电流驱动电路Pj对它的电流量进行控制,将驱动用TFT元件Qb的栅极端子电压,与驱动用TFT元件Qb的阈值电压·迁移率无关,设定在为了在驱动用TFT元件Qb中流动由该源极驱动电路规定的电流量的电压上。而且,通过使开关用TFT元件Qf和选择用TFT元件Qe处于OFF状态,使开关用TFT元件Qg处于ON状态,在电容Ca上保持这时的电位,为了使设定的电流从驱动用TFT元件Qb流入有机EL元件Ela而进行控制。
此外,关于CG硅TFT的构成,已在SID′00 Digest pp.924-927的“4.0-in.TFT-OLED Displays and a Novel Digital Driving Method”半导体能量研究所(以下,称为文献4)等中发表。又,关于CG硅TFT的工艺过程,己在AM-LCD 2000pp.25-28的“Continuous Grain Silicon Technology andIts Applications for Active Matrix Display”半导体能量研究所(以下,称为文献5)等中发表。又,关于有机EL元件的构成,已在AM-LCD′01pp.211-214的“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for use in Flat panel Display”(以下,称为文献6)等中发表。
但是,在上述文献2和文献3中,因为通过在选择期间从源极配线sj供给所定的电流值设定作为用于驱动有机EL元件Ela的有源元件的驱动用TFT元件Qb的栅极端子电位,所以具有由该设定的电流值决定流过有机EL元件Ela的电流值,即便有机EL元件Ela的所加电压-电流特性发生变化,流过有机EL元件Ela的电流值也不发生变化,它的发光亮度难以发生变化那样的优点。
可是,上述文献2和文献3的象素电路构成成为对于每个有机EL元件需要1个电容和4个TFT元件、1条电源配线、1条源极配线和1条栅极配线的4TFT象素电路构成。因此,在该4TFT象素电路构成中,增加了电容、配线和TFT元件占据的面积,使能够用于形成有机EL元件的透明电极(例如ITO)的面积(即阳极面积)减小。特别是,因为由工艺过程规章决定TFT元件尺寸和配线宽度的最小值,所以即便象素尺寸变小,也不能够减小这些TFT元件尺寸和配线宽度,这就是现状。
因此,当制造100ppi以上的高精细面板时,在图14和图15的4TFT象素电路构成中,能够确保的透明电极的面积成为图13的2TFT象素电路构成的一半以下。
又,因为得到所定亮度的最佳电源电压在RGB各点中是不同的,所以希望上述电源配线Vref对于RGB各色中的每个颜色都是不同的。这时,沿电源配线Vref形成RGB各色,如图16所示,沿电源配线Vref,3分割象素电路Aij形成RGB各点。但是,因为也与该电源配线Vref平行地形成上述源极配线sj,所以通过象素电路Aij的配线成为3条电源配线Vref、3条源极配线Sj和1条栅极配线Gi。
结果,在具有图14和图15的象素电路的显示装置中,如图16所示,除了TFT区域7和栅极配线Gi的区域外,因为源极配线Sj不用于发光的象素面积(在RGB的各1点9·10·11中形成1个象素)成为象素长度×(源极配线宽度Y[μm]+工艺过程上的除去P[μm])×3的大小。这里,象素长度=RGB各点的长度=RGB各点的宽度X[μm]×3。结果,产生了ITO的区域8的面积,即用于形成透明电极的面积变得非常小那样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电光学元件中流动设定值的电流的象素电路构成的显示装置中,能够将更广大的面积分配给透明电极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备有电光学元件的各象素上设定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电流驱动上述电光学元件的显示装置中,在上述各象素上,配置用于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上述电流的第1配线、与上述电光学元件串联地插入从上述第1配线到上述电光学元件流过上述电流的路径中并且具有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的第1有源元件、与上述电光学元件和上述第1有源元件串联地插入上述路径并且具有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的第2有源元件、积累电荷,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的电压作为上述第1有源元件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上述第1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的电荷保持单元、插入向上述电荷保持单元供给电荷的路经中并且具有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通过截断,保持积累在上述电荷保持单元中的电荷的第3有源元件、在上述第2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加上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的第2配线、和在上述第3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加上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的第3配线。
如果根据上述发明,则在各象素上,通过从第2和第3配线将控制电压加到控制端子上使第2和第3有源元件导通时,成为可以从第1配线经过第1有源元件在电光学元件中流动所定值的电流的状态。这时,在电荷保持单元中积累与上述值的电流对应的电荷,此后,如果通过加上来自第3配线的控制电压,截断第3有源元件,则为了将使在第1有源元件中流动上述值的电流的控制电压加到第1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电荷保持单元保持电荷。从而,因此能够设定在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
而且,如果通过加上来自第2配线的控制电压,截断第2有源元件,则在电荷保持单元保持上述电荷的状态中能够截断流到电光学元件的电流。在该截断期间,例如在与同一条第1配线连接的别的象素中能够设定在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这样一来,在各象素中设定电光学元件的电流值,如果再次导通第2有源元件,则能够用设定值的电流驱动电光学元件。
在上述构成中,可以对于1个象素,有源元件为3个,电容等的电荷保持单元为1个,进一步配线为3条。又,在彩色显示装置的情形中能够对RGB各象素共同地设置第2和第3配线。从而,因为与备有4个TFT元件、1个电容、1条电源配线、1条源极配线和1条栅极配线的已有的象素电路构成比较可以减少一个有源元件,所以能够增大透明电极的面积。进一步,在已有的4TFT象素电路构成中在彩色显示装置的情形中对于RGB各象素即便能够实现栅极配线的共同化也分别需要源极配线,但是在本发明中,因为不需要这种源极配线,所以能够进一步增大透明电极的面积。
结果,能够提供在电光学元件中流动设定值的电流的象素电路构成的显示装置中,能够将更广大的面积分配给透明电极的显示装置。又因此,例如为了得到同一显示亮度能够降低需要的有机EL元件的发光亮度,改善它们的亮度寿命。
又,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备有电光学元件的各象素中设定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电流驱动上述电光学元件的显示装置中,在上述各象素上,配置用于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上述电流的第1配线、与上述电光学元件串联地插入从上述第1配线到上述电光学元件流过上述电流的路径中并且具有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的第1有源元件、与上述电光学元件和上述第1有源元件串联地插入上述路径并且具有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的第2有源元件、积累电荷,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的电压作为上述第1有源元件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上述第1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的电荷保持单元、插入向上述电荷保持单元供给电荷的路经中并且具有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通过截断,保持积累在上述电荷保持单元中的电荷的第3有源元件、在上述第2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加上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的第2配线、在上述第3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加上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的第3配线、连接在上述第1有源元件和上述第2有源元件的连接点与上述第2配线之间,并且具有与上述第3配线连接的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的第4有源元件。
如果根据上述发明,则在各象素上,通过从第2和第3配线将控制电压加到控制端子上使第3和第4有源元件导通时,成为可以从第1配线在第1有源元件中流动上述值的电流的状态。这时,在电荷保持单元中积累与上述值的电流对应的电荷,此后,如果通过加上来自第3配线的控制电压,截断第3有源元件,则为了将使在第1有源元件中流动上述值的电流的控制电压加到第1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电荷保持单元保持电荷。从而,因此能够设定在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
而且,在第3有源元件的截断期间,通过也截断第4有源元件,例如在与同一条第1配线连接的别的象素中能够设定在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这样一来,在各象素中设定电光学元件的电流值,如果再次导通第2有源元件,则能够用设定值的电流驱动电光学元件。
在上述构成中,可以对于1个象素,有源元件为4个,电容等的电荷保持单元为1个,进一步配线为3条。又,在彩色显示装置的情形中能够对RGB各象素共同地设置第2和第3配线。从而,在备有4个TFT元件、1个电容、1条电源配线、1条源极配线和1条栅极配线的已有的4TFT象素电路构成中,在彩色显示装置的情形中对于RGB各象素即便能够实现栅极配线的共同化也分别需要源极配线,但是在本发明中,因为不需要源极配线,所以能够增大透明电极的面积。
结果,能够提供在电光学元件中流动设定值的电流的象素电路构成的显示装置中,能够将更广大的面积分配给透明电极的显示装置。又因此,例如为了得到同一显示亮度能够降低需要的有机EL元件的发光亮度,改善它的亮度寿命。
进一步,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备有电光学元件的各象素中设定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电流驱动上述电光学元件的显示装置中,在上述各象素上,配置用于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上述电流的第1配线、与上述电光学元件串联地插入从上述第1配线到上述电光学元件流过上述电流的路径中并且具有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的第1有源元件、积累电荷,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的电压作为上述第1有源元件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上述第1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的电荷保持单元、插入向上述电荷保持单元供给电荷的路经中并且具有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通过截断,保持积累在上述电荷保持单元中的电荷的第2有源元件、在上述第2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加上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的第2配线、将包含在与上述电荷保持单元的积累电荷相应的电压中的基准电压成分给予上述电荷保持单元的第3配线。
如果根据上述发明,则在各象素上,通过从第2配线将控制电压加到第2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使第2有源元件导通时,成为电荷供给路径可以向电荷保持单元供给电荷的状态。电荷保持单元积累电荷,将与积累的电荷对应的电压作为第1有源元件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给予第1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这时,如果从第1配线经过第1有源元件在电光学元件中流动所定的电流,则电荷保持单元积累与该所定的电流对应的电荷。而且,如果通过加上来自第2配线的控制电压,截断第2有源元件,则电荷保持单元保持上述电荷。从而,因此能够设定在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
这里,第3配线将包含在与电荷保持单元的积累电荷相应的电压中的基准电压成分给予电荷保持单元,但是如果适当地改变该基准电压成分,则与在电荷保持单元保持上述电荷的状态中截断第1有源元件的导通电阻相当,能够截断流到电光学元件的电流。在该截断期间,例如能够在与同一条第1配线连接的别的象素中设定在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这样一来,如果在各象素中设定电光学元件的电流值,仍旧截断第2有源元件,使第3配线给予的基准电压成分回到使先前到电荷保持单元的电荷供给路径处于可以供给电荷的状态时的值,则能够用设定值的电流驱动电光学元件。
在上述构成中,可以对于1个象素,有源元件为2个,电容等的电荷保持单元为1个,进一步配线为3条。又,在彩色显示装置的情形中能够对RGB各象素共同地设置第2和第3配线。从而,因为与备有4个TFT元件、1个电容、1条电源配线、1条源极配线和1条栅极配线的已有的4TFT象素电路构成比较可以减少2个有源元件,所以能够增大透明电极的面积。进一步,在已有的4TFT象素电路构成中在彩色显示装置的情形中对于RGB各象素即便能够实现栅极配线的共同化也分别需要源极配线,但是在本发明中,因为不需要源极配线,所以能够进一步增大透明电极的面积。
结果,能够提供在电光学元件中流动设定值的电流的象素电路构成的显示装置中,能够将更广大的面积分配给透明电极的显示装置。又因此,例如为了得到同一显示亮度能够降低需要的有机EL元件的发光亮度,改善它的亮度寿命。
又,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备有电光学元件的各象素中设定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电流驱动上述电光学元件的显示装置中,在上述各象素上,配置用于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上述电流的配线、与上述电光学元件串联地将具有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的有源元件插入从上述配线到上述电光学元件流过上述电流的路径中,并且积累电荷,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的电压作为上述有源元件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上述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的电荷保持单元,为了进行用于将上述电流存储在上述象素的电路中在上述有源元件中流动上述电流,在上述电荷保持单元中积累与上述电流相应的电荷的第1工作,将定电流输出到上述配线的电流源电路、和为了在上述第1工作后,进行使存储在上述电路中的上述电流经过上述有源元件流到上述电光学元件的第2工作,将定电压输出到上述配线的电压源电路可以切换地与上述配线连接。
如果根据上述发明,则如果使电流源电路与配线连接在有源元件中流动定电流,则与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连接的电荷保持单元为了将在有源元件中流动上述定电流的控制电压加到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而存储电荷。从而,如果将上述定电流设定为在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则因为由于第1工作,象素电路存储上述电流,电荷保持单元积累与在有源元件中流动的定电流相应的电荷,所以能够在象素中设定在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其次,如果将与配线连接的电源电路从电流源电路切换到电压源电路,则因为由于第2工作,在第1工作后,存储在象素电路中的上述电流经过有源元件流到电光学元件,所以能够用设定值的电流驱动电光学元件。
这样,因为通过上述配线使已有的对于各象素的每个电路分别需要1条的电源配线和源极配线共同化,能够抑制配线数量,所以本构成对于增大透明电极的面积是有用的。
结果,能够提供在电光学元件中流动设定值的电流的象素电路构成的显示装置中,能够将更广大的面积分配给透明电极的显示装置。特别是在从配置开关元件的基片一侧取出发光的构成,即底面发射构造中,能够期望扩大透明电极的面积。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可以从以下所示的记载得到充分的判定。又,通过下面的参照附图的说明可以明白本发明带来的利益。


图1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备有的象素电路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2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的构成的电路方框图。
图3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的工作的定时图。
图4是表示备有图1的象素电路的象素的布局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备有的象素电路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6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的工作的定时图。
图7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备有的象素电路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8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的工作的定时图。
图9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备有的象素电路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10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的工作的定时图。
图11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5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备有的象素电路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12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5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的工作的定时图。
图13是表示已有的显示装置备有的象素电路的第1例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14是表示已有的显示装置备有的象素电路的第2例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15是表示已有的显示装置备有的象素电路的第3例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16是表示备有图14或图15的象素电路的象素的布局例的平面图。
图17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6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备有的象素电路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18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6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的工作的定时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我们举出各种不同的实施形态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用于本发明的各开关元件能够由低温多晶硅TFT和CG硅TFT等构成,但是在下面的实施形态中我们用CG硅TFT。
此外,关于这种CG硅TFT的构成,因为已经在文献4等中发表了,所以这里省略对它的详细说明。
又,关于CG硅TFT的工艺过程,因为已经在文献5等中发表了,所以这里省略对它的详细说明。
又,关于作为下面的实施形态中使用的电光学元件的有机EL元件的构成,也因为已经在文献6等中发表了,所以这里省略对它的详细说明。
我们根据图1到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如下所述。
图1中表示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的象素电路Aij(1)。象素电路Aij(1)表示与1个象素相当,如果是RGB的各象素则表示与它的1个象素相当。
在象素电路Aij(1)中,配置电流驱动型的有机EL元件EL1、p型TFT元件Q1·Q3、n型TFT元件Q2、电容C1、栅极配线Gi(1)、源极配线兼电源配线(以下记为电源配线)PW(1)、和控制配线Ei(1)。
TFT元件(第1有源元件、有源元件)Q1和电容(电荷保持装置)C1与电源配线(第1配线、配线)PW(1)连接。电容C1连接在TFT元件Q1的栅极端子与源极端子之间。TFT元件(第2有源元件)Q3和有机EL元件(电光学元件)EL1将TFT元件Q3作为TFT元件Q1的一侧与该TFT元件Q1串联连接。TFT元件Q3的栅极端子与控制配线(第2配线)Ei(1)连接。使阳极成为TFT元件Q3的一侧地连接有机EL元件EL1。
又,在TFT元件Q1的栅极端子和TFT元件Q1与TFT元件Q3的连接点之间,连接着TFT元件(第3有源元件)Q2。该TFT元件Q2的栅极端子与栅极配线(第3配线)Gi(1)连接。
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是在各象素上,设定用上述各元件和配线在有机EL元件EL1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值的电流驱动有机EL元件EL1的显示装置。电源配线PW(1)是用于在有机EL元件EL1中流动电流的配线。所以,如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的那样,将TFT元件Q1与有机EL元件EL1串联地插入从电源配线PW(1)到有机EL元件EL1流动上述电流的路径中,它的栅极是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加在栅极上的电压越是处于低的一侧,导通电阻越小,越是处于高的一侧,导通电阻越大。又,TFT元件Q3是与有机EL元件EL1和TFT元件Q1串联地插入上述路径的开关元件,它的栅极是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当在栅极端子上加上低电压时导通,当加上高电压时截断。
而且,电容C1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的电压作为TFT元件Q1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1的栅极端子上。TFT元件Q2是插入向电容C1供给电荷的路径中的开关元件,它的栅极端子是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当在栅极端子上加上高电压时导通,当加上低电压时截断。导通期间可以向电容C1供给电荷,截断期间保持在电容C1中积累的电荷。
又,控制配线Ei(1)和栅极配线Gi(1)在各象素内与电源配线PW(1)正交,控制配线Ei(1)将决定TFT元件Q3的开关状态的电压(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3的栅极端子上,栅极配线Gi(1)将决定TFT元件Q2的开关状态的电压(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2的栅极端子上。
通过将该象素电路Aij(1)配置成m×n的矩阵状能够形成显示装置,但是在图2中,为了说明简单起见,图中表示将象素电路Aij(1)配置成3×2的显示装置12。
显示装置12备有源极驱动电路1、栅极驱动电路5、和电压源电路6。在显示装置12中,各象素电路Aij(1)的栅极配线Gi(1)和控制配线Ei(1)与栅极驱动电路5连接,电源配线PW(1)与源极驱动电路1连接。将栅极配线Gi(1)和控制配线Ei(1)设置在矩阵的各行上,对同一行的各象素进行共同化。将电源配线PW(1)设置在矩阵的各列上,对同一列的各象素进行共同化。又,从栅极驱动电路5进一步将控制配线Tim引回到源极驱动电路1。
源极驱动电路1备有电流源电路2和开关元件3·4。开关元件3是n型的TFT,开关元件4是p型的TFT。在源极驱动电路1中各电源配线PW(1)与开关元件3·4连接,由从栅极驱动电路5输出到控制配线Tim的电压对任何一个开关元件是否成为导通状态进行控制。控制配线Tim与各开关元件3·4的栅极端子连接。当将高电压输出到控制配线Tim上时,开关元件3导通并且开关元件4截断,当将低电压输出到控制配线Tim上时,开关元件3截断并且开关元件4导通。
又,使各个开关元件3分别与电流源电路2连接,当开关元件3导通时电源配线PW(1)与电流源电路2连接。电流源电路2由图中未画出的数据配线和控制配线进行控制,可以输出多个电流值。这里,作为多个电流值的一个例子,能够取如零和另一个1的值的2个电流值。进一步,各个开关元件4分别与共同的电压源电路6连接,当开关元件4导通时电源配线PW(1)与电压源电路6连接。这样,电流源电路2和电压源电路6可以切换地与电源配线PW(1)连接。
其次,我们用图3说明该显示装置12的驱动方法。此外,在图3中,因为栅极配线Gi(1)只有2条难以判定工作,所以图中显示栅极配线Gi(1)是6条的情形。
在图3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各配线的电压。
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12的1个帧期间是0~34t的35t期间,最初的9t期间是第1半帧期间,其次的11t期间是第2半帧期间,最后的15t期间是第3半帧期间。而且,经过第1半帧期间的期间0~7t,控制配线Tim成为高电压状态,图2的电源配线PW(1)与电流源电路2连接。
在这期间,从与电流源电路2经过电源配线PW(1)将与各个第1位对应的电流供给象素电路A1j~A6j。这时,栅极配线G1(1)~G6(1)中的各条配线如图所示在对应的定时,顺次每个1t期间成为高状态,控制配线E1(1)~E6(1)中的各条配线如图所示在对应的定时,顺次每个1t期间成为低状态。当各栅极配线Gi(1)成为高状态时,控制配线Ei(1)成为低状态,各栅极配线Gi(1)成为低状态时,各控制配线Ei(1)成为高状态。
当该各栅极配线Gi(1)在高状态,各控制配线Ei(1)在低状态时,在图1的各栅极象素电路A1j(1)中TFT元件Q2和TFT元件Q3成为导通状态,由电流源电路2供给的电流通过电源配线PW(1)和TFT元件Q1和TFT元件Q3,流入有机EL元件EL1。
这时,TFT元件Q1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是为了使给予值的电流通过TFT元件Q1而设定的。这是因为当TFT元件Q1的栅极低时(栅极·源极间的电压大时)流过更多的电流,所以电源配线PW(1)的电位(源极电位)下降,TFT元件Q1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为了使由电流源电路2供给的电流流过而进行调整。又,这是因为当TFT元件Q1的栅极电位高时(栅极·源极间的电压低时)不怎么流过电流,所以电源配线PW(1)的电位(源极电位)上升,TFT元件Q1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为了使由电流源电路2供给的电流流过而进行调整。将TFT元件Q1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设定为电容C1的端子间电压。
又,从电流源电路2电流不同时流到同一列的2个象素电路Aij(1),不被选择的象素电路Aij(1)的各栅极配线Gi(1)成为低状态,各控制配线Ei(1)成为高状态。因此,可以设定到设置在同一列中的各象素电路Aij(1)的电流值。当电流值的设定结束时,该象素的栅极配线Gi(1)成为低状态,控制配线Ei(1)成为高状态。这时,同时截断TFT元件Q2·Q3。因此,电容C1保持端子间电压。
这样,在第1半帧期间0~8t中各象素电路Aij(1)的栅极配线Gi(1)处在高状态,控制配线Ei(1)成为低状态的期间成为使电流源电路2与电源配线PW(1)连接,在各象素中设定在有机EL元件EL1中流动的电流的值的第1工作的期间。第1工作也是为了将在有机EL元件EL1中流动的电存储在各象素电路Aij(1)中,在TFT元件Q1中流动上述电流在电容C1中存储与上述电流相应的电荷的工作。
而且,在第1半帧期间的期间8t中控制配线Tim成为低状态,图2的电源配线PW(1)与电压源电路6连接。这时,各象素电路Aij(1)的栅极配线Gi(1)处在低状态不变,控制配线Ei(1)一齐成为低状态,从电压源电路6,在各象素电路Aij(1)的TFT元件Q1中设定的值的电流流到有机EL元件EL1。这时,TFT元件Q2处在截断状态不变,TFT元件Q3成为导通状态。又这时,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1中,与其它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1的驱动状态,即是否流过电流无关,流动着中设定值的电流。
这样,第1半帧期间的期间8t成为进行使电压源电路6与电源配线PW(1)连接,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1中流动着在上述第1工作中设定的值的电流的第2工作的期间。第2工作也是在第1工作后,使存储在各象素电路Aij(1)中的电流经过TFT元件Q1流到有机EL元件EL6的工作。
其次,到了第2半帧期间,经过期间9t~16t控制配线Tim成为高状态,图2的电源配线PW(1)与电流源电路2连接。在这期间,从电流源电路2经过电源配线PW(1)将与各个第2位对应的电流供给象素电路A1j~A6j。这时,栅极配线G1(1)~G6(1)中的各条配线如图所示在对应的定时顺次地在每个1t期间成为高状态。各控制配线E1(1)~E6(1)中的各条配线如图所示在对应的定时顺次地在每个1t期间成为低状态。当各栅极配线Gi(1)处在高状态时,各控制配线Ei(1)成为低状态,当各栅极配线Gi(1)处在低状态时,各控制配线Ei(1)成为高状态。
这样,在第2半帧期间的期间9t~16t中各象素电路Aij(1)的栅极配线Gi(1)处在高状态,控制配线Ei(1)成为低状态的期间成为进行使电流源电路2与电源配线PW(1)连接,在各象素中设定在有机EL元件EL1中流动的电流值的第1工作的期间。
而且,经过第2半帧期间的期间17t~19t控制配线Tim成为低状态,图2的电源配线PW(1)与电压源电路6连接。这时,各象素电路Aij(1)的栅极配线Gi(1)处在低状态不变,控制配线Ei(1)一齐成为低状态,从电压源电路6,在各象素电路Aij(1)的TFT元件Q1中设定的值的电流在有机EL元件EL1中流动。又这时,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1中,与其它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1的驱动状态,即是否流过电流无关,流动着中设定值的电流。
这样,第2半帧期间的期间17t~19t成为进行使电压源电路6与电源配线PW(1)连接,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1中流动着在上述第1工作中设定的值的电流的第2工作的期间。
最后,到了第3半帧期间,经过期间20t~27t控制配线Tim成为高状态,图2的电源配线PW(1)与电流源电路2连接。在这期间,从电流源电路2经过电源配线PW(1)将与各个第3位对应的电流供给象素电路A1j~A6j。这时,栅极配线G1(1)~G6(1)中的各条配线如图所示在对应的定时顺次地在每个1t期间成为高状态,控制配线E1(1)~E6(1)中的各条配线如图所示在对应的定时顺次地在每个1t期间成为低状态。当各栅极配线Gi(1)处在高状态时,各控制配线Ei(1)成为低状态,当各栅极配线Gi(1)处在低状态时,各控制配线Ei(1)成为高状态。
这样,在第3半帧期间的期间20t~27t中各象素电路Aij(1)的栅极配线Gi(1)处在高状态,控制配线Ei(1)成为低状态的期间成为进行使电流源电路2与电源配线PW(1)连接,在各象素中设定在有机EL元件EL1中流动的电流值的第1工作的期间。
而且,经过第3半帧期间的期间28t~34t控制配线Tim成为低状态,图2的电源配线PW(1)与电压源电路6连接。这时,各象素电路Aij(1)的栅极配线Gi(1)处在低状态不变,控制配线Ei(1)一齐成为低状态,从电压源电路6,在各象素电路Aij(1)的TFT元件Q1中设定的值的电流在有机EL元件EL1中流动。又这时,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1中,与其它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1的驱动状态,即是否流过电流无关,流动着设定值的电流。
这样,第3半帧期间的期间28t~34t成为进行使电压源电路6与电源配线PW(1)连接,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1中流动着在上述第1工作中设定的值的电流的第2工作的期间。
此外,在上述驱动方法中,使各象素电路Aij(1)的控制配线Ei(1)一齐成为低状态的期间的比率,即进行第2工作的期间的比率为1∶3∶7,但是因为已经在第1工作中设定TFT元件Q1的栅极·源极间电压,各象素电路Aij(1)的有机EL元件EL1只在1t期间用于显示,所以实质的显示期间的比率成为2∶4∶8与各位的权重1∶2∶4对应。
在上述的如图1所示的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象素电路Aij(1)中,1个象素(=1点)除了备有有机EL元件EL1(作为阳极电极的ITO电极)外,还配置1条电源配线PW(1)、1条栅极配线Gi(1)和1条控制配线Ei(1)(即2条栅极配线)、3个TFT元件、和1个电容C1。因此,通过用从电源配线PW供给的均一值的电流对TFT特性的零散进行补偿,能够使设定值的电流流到有机EL元件EL1。而且,因为与已有技术所示的图14和图15的4TFT象素电路构成比较减少1个TFT元件,所以能够取得广大的ITO面积。从而,因为能够降低需要得到同一显示亮度的有机EL元件EL1的发光亮度,所以能够达到使该有机EL元件EL1的发光亮度降低,使有机EL元件EL1的长寿命化的目的。
又,作为对于已有技术增加的栅极配线的控制配线Ei(1)如图4所示共同地横切栅极配线Gi(1)和RGB各点。从而,在已有技术的图14和图15中,除了TFT区域7和栅极配线Gi(1)的区域外,因为源极配线Sj不用于发光的象素面积(在RGB各1点中形成1个象素)如图16那样对于象素长度×(源极配线宽度Y[μm]+工艺过程上的除去P[μm])×3在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象素电路Aij(1)的构成中,因为电源配线PW(1)兼电源配线和源极配线,所以不需要在已有的象素电路中的源极配线,如图4那样成为象素宽度×(栅极配线宽度Z[μm]+工艺过程上的除去P[μm])因为在许多象素中象素宽度≈象素长度(=RGB各点的长度=RGB各点的宽度XP[μm]×3),所以因为只与上述差相当本实施形态的显示装置能够广大地取ITO区域8的面积(即有机EL面积),所以例如能够与此相当地降低为了得到同一的显示亮度所需的有机EL元件的发光亮度,达到使有机EL元件EL1长寿命化的目的。
又,结果,能够广大地取各RGB点边的点宽度。这最好形成喷墨过程等的组,置于打入RGB各色的液滴的过程中,使成为标的孔的形状接近圆形。
如上所述,如果根据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则一面备有在有机EL元件EL1中流动设定值的电流的象素电路构成,一面能够将更广大的面积分配给透明电极,特别是在从配置开关元件的基片一侧取出发光的构成,即底面发射构成的象素电路中,扩大透明电极的面积的效果是很大的。
又,因为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电源配线PW(1)使至今对于各象素的每个电路分别需要的每1条电源配线和源极配线进行共同化,能够抑制配线数量,所以这种构成对于增大透明电极的面积是有用的。因此,能够提供一面备有在有机EL元件EL1中流动设定值的电流的象素电路构成,一面能够将更广大的面积分配给透明电极的显示装置。特别是在底面发射构造中,能够期待扩大透明电极的面积。
又,因为有机EL元件与流过的电流大小有关它的亮度发生变化,例如,如果将来自1个输出的电流电平分成256个等级,则能够进行256个灰度等级的显示。从而,为了单纯地表现设定的灰度等级数,可以考虑用与灰度等级数相同个数的电流值。但是实际上因为处理微小的电流,特别是当用TFT元件构成电流源电路时等,由于技术上的问题能够达到的电流值的数量比灰度等级数少。又,即便最低地分别发光元件发光状态和不发光状态时,电流值也需要包含零在内的2个以上。在这种制约中为了得到所定的灰度等级数,例如可以考虑用为了补充不足的电流值的数量在所定期间内重复多次发光工作,通过将它的次数与发光时间相乘在位数上附加对应的权重表现灰度等级的时间分割法。因此,电流源电路2,为了表现灰度等级,即便最低也持有2个以上的多个电流值,在本实施形态中因为至少区分发光和不发光,所以持有包含零的情形的2个以上的多个值。通过将发光次数和电流值设定成多个值,产生容易设计电路和设定元件的驱动条件的优点。
按此,在上述例子中进行多灰度等级显示。即,在图3中为了设置第1~第3半帧期间,进行第1工作并且在第1工作后进行第2工作,在称为1个帧期间的所定期间中如此进行多次。这等于在1个帧期间内进行多次(在上述例子中是3次)电流设定工作+发光工作。因为通过组合上述的1∶2∶4那样比率的期间,能够改变在1个帧期间电流流过有机EL元件EL1的期间的长度总和,所以与该总和相应,能够确保在电流源电路2的电流值的数量以上进行细致的灰度等级显示。例如能够用1∶2∶4进行8个灰度等级显示。
特别是,因为当与电源配线PW(1)连接的电流源电路2用TFT等制作时,对能够从电流源电路2输出的电流值的数量存在限制,即将输出电流值的数量限制在包含零的2以上的整数值上的情形是很多的,所以上述灰度等级显示是有效的。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显示装置举出有机EL显示器为例,但是也能够作为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等的显示装置加以实现。
我们用图5到图6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形态,如下所述。此外,具有与在上述实施形态1中所述的构成要素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上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图5表示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象素电路Aij(2)。象素电路Aij(2)表示与1个象素相当,如果是RGB的各象素则表示与它的1个象素相当。
在象素电路Aij(2)中,配置电流驱动型的有机EL元件EL2、n型TFT元件Q4·Q5、p型TFT元件Q6、电容C2、栅极配线Gi(2)、电源配线PW(2)、和控制配线Ei(2)。
TFT元件(第2有源元件)Q6与电源配线(第1配线、配线)PW(2)连接。TFT元件Q6的栅极端子与栅极配线(第2配线)Gi(2)连接。又,TFT元件(第1有源元件、有源元件)Q4和有机EL元件EL1,将TFT元件Q4作为TFT元件Q6一侧,与TFT元件Q6的电源配线PW(2)的连接点和反对侧串联连接。有机EL元件EL2的阳极成为TFT元件Q4一侧。
电容(电荷保持装置)C2连接在TFT元件Q4的栅极端子与源极端子之间。TFT元件(第3有源元件)Q5连接在TFT元件Q4的漏极端子与栅极端子之间。TFT元件Q5的栅极端子与控制配线(第3配线)Ei连接。
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是在各象素上,用上述各元件和配线在设定有机EL元件EL2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值的电流驱动有机EL元件EL2的显示装置。电源配线PW(2)是用于在有机EL元件EL2中流动电流的配线。所以,如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的那样,将TFT元件Q4与有机EL元件EL2串联地插入从电源配线PW(2)到有机EL元件EL2流动上述电流的路径,它的栅极端子是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加在栅极端子上的电压越是处于高的一侧,导通电阻越小,越是处于低的一侧,导通电阻越大。又,TFT元件Q6是与有机EL元件EL2和TFT元件Q4串联地插入上述路径的开关元件,它的栅极是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当在栅极端子上加上低电压时导通,当加上高电压时截断。
而且,电容C2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的电压作为TFT元件Q4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4的栅极·源极间。TFT元件Q5是插入向电容C2供给电荷的路径中的开关元件,它的栅极端子是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当在栅极端子上加上高电压时导通,当加上低电压时截断。导通期间可以向电容C2供给电荷,截断期间保持在电容C2中积累的电荷。
又,控制配线Ei(2)和栅极配线Gi(2)在各象素内与电源配线PW(2)正交,控制配线Ei(2)将决定TFT元件Q5的开关状态的电压(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5的栅极端子上,栅极配线Gi(2)将决定TFT元件Q6的开关状态的电压(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6的栅极端子上。
上述构成的象素电路Aij(2)也与实施形态1中所述的图2的构成那样形成m×n的矩阵状构成显示装置,我们用图6说明这种构成的显示装置的工作。图6与实施形态1的图3对应进行图示。
1个帧期间和第1~第3半帧期间、第1工作和第2工作的期间的设定与图3的情形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栅极配线Gi(2)的电压状态和控制配线Ei(2)的电压状态代替了实施形态1的栅极配线Gi(1)的电压状态和控制配线Ei(1)的电压状态。这样存在着电压状态替换,但是TFT元件Q4、TFT元件Q5、TFT元件Q6、电容C2的工作,顺次地,与图1的TFT元件Q1、TFT元件Q2、TFT元件Q3、电容C1所起的作用相同。
在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象素电路Aij(2)中,1个象素(=1点)除了备有有机EL元件EL2(作为阳极电极的ITO电极)外,还配置1条电源配线PW(2)、1条栅极配线Gi(2)和1条控制配线Ei(2)(即2条栅极配线)、3个TFT元件、和1个电容C2。因此,与实施形态1相同,能够取得广大的透明电极的面积。又,能够与实施形态1相同得到其它的效果,这是很清楚的。
我们根据图7和图8说明本发明的另外的其它实施形态,如下所述。此外,具有与在上述实施形态1和2中所述的构成要素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上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图7表示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的象素电路Aij(3)。象素电路Aij(3)表示与1个象素相当,如果是RGB的各象素则表示与它的1个象素相当。
在象素电路Aij(3)中,配置电流驱动型的有机EL元件EL3、p型TFT元件Q7·Q9、n型TFT元件Q8、电容C3、栅极配线Gi(3)、电源配线PW(3)、和控制配线Ei(3)。
TFT元件(第2有源元件)Q9与电源配线(第1配线、配线)PW(3)连接。TFT元件Q9的栅极与控制配线(第2配线)Ei(3)连接。又,TFT元件(第1有源元件、有源元件)Q7和有机EL元件EL3,将TFT元件Q7作为TFT元件Q9一侧,与TFT元件Q9的与电源配线PW(3)的连接点和反对侧串联连接。有机EL元件EL3的阴极成为TFT元件Q7一侧。
电容(电荷保持装置)C3连接在TFT元件Q7的栅极端子与源极端子之间。TFT元件(第3有源元件)Q8连接在TFT元件Q7的漏极端子与栅极端子之间。TFT元件Q8的栅极端子与栅极配线(第3配线)Ei(3)连接。
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是在各象素上,设定用上述各元件和配线在有机EL元件EL3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值的电流驱动有机EL元件EL3的显示装置。电源配线PW(3)是用于在有机EL元件EL3中流动电流的配线。此外,在电源配线PW(3)中电流流动的方向与实施形态1的电源配线PW(1)和实施形态2的电源配线PW(2)相反。所以,如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的那样,将TFT元件Q7与有机EL元件EL3串联地插入从电源配线PW(3)在有机EL元件EL3中流动上述电流的路径中,它的栅极端子是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加在栅极端子上的电压越是处于低的一侧,导通电阻越小,越是处于高的一侧,导通电阻越大。又,TFT元件Q9是与有机EL元件EL3和TFT元件Q7串联地插入上述路径的开关元件,它的栅极端子是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当在栅极端子上加上低电压时导通,当加上高电压时截断。
而且,电容C3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的电压作为TFT元件Q7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7的栅极·源极间。TFT元件Q8是插入向电容C3供给电荷的路径中的开关元件,它的栅极端子是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当在栅极端子上加上高电压时导通,当加上低电压时截断。导通期间可以向电容C3供给电荷,截断期间保持在电容C3中积累的电荷。
又,控制配线Ei(3)和栅极配线Gi(3)在各象素内与电源配线PW(3)正交,控制配线Ei(3)将决定TFT元件Q9的开关状态的电压(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9的栅极端子上,栅极配线Gi(3)将决定TFT元件Q8的开关状态的电压(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8的栅极端子上。
上述构成的象素电路Aij(3)也与实施形态1中所述的图2的构成那样形成m×n的矩阵构成显示装置,我们用图8说明这种构成的显示装置的工作。图8与实施形态1的图3对应进行图示。
1个帧期间和第1~第3半帧期间、第1工作和第2工作的期间的设定与实施形态1相同,栅极配线Gi(3)和控制配线Ei(3)的高电压状态和低电压状态的关系与实施形态1的栅极配线Gi(1)和控制配线Ei(1)的高电压状态和低电压状态的关系相同。但是,当电源配线PW(3)与电压源电路6连接时,将电压源电路6的输出端子电位设定得比有机EL元件EL3的阳极一侧电位低,这与在实施形态1中将电压源电路6的输出端子电位设定得比有机EL元件EL1的阴极一侧电位高和在实施形态2中将电压源电路6的输出端子电位设定得比有机EL元件EL2的阴极一侧电位高是不同的。这样,关于电压的极性与实施形态1和2不同,但是TFT元件Q7、TFT元件Q8、TFT元件Q9、电容C3的工作,顺次地,与图3的TFT元件Q1、TFT元件Q2、TFT元件Q3、电容C1相同。
在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象素电路Aij(3)中,1个象素(=1点)除了备有有机EL元件EL3(作为阳极电极的ITO电极)外,还配置1条电源配线PW(3)、1条栅极配线Gi(3)和1条控制配线Ei(3)(即2条栅极配线)、3个TFT元件、和1个电容C3。因此,与实施形态1相同,能够取得广大的透明电极的面积。又,能够与实施形态1相同得到其它的效果,这是很清楚的。
我们根据图9和图10说明本发明的另外的其它实施形态,如下所述。此外,具有与在上述实施形态1到3中所述的构成要素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上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图9表示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的象素电路Aij(4)。象素电路Aij(4)表示与1个象素相当,如果是RGB的各象素则表示与它的1个象素相当。
在象素电路Aij(4)中,配置电流驱动型的有机EL元件EL4、n型TFT元件Q10·Q11、p型TFT元件Q12、电容C4、栅极配线Gi(4)、电源配线PW(4)、和控制配线Ei(4)。
TFT元件(第2有源元件)Q12与电源配线(第1配线、配线)PW(4)连接。TFT元件Q12的栅极端子与栅极配线(第2配线)Gi(4)连接。又,TFT元件(第1有源元件、有源元件)Q10和有机EL元件EL4,将TFT元件Q10作为TFT元件Q12一侧,与TFT元件Q12的与电源配线PW(4)的连接点和反对侧串联连接。有机EL元件EL4的阳极成为TFT元件Q10一侧。
电容(电荷保持装置)C4连接在TFT元件Q10的栅极端子与源极端子之间。TFT元件(第3有源元件)Q11连接在TFT元件Q10的栅极端子与电源配线PW(4)之间。TFT元件Q11的栅极端子与控制配线(第3配线)Ei连接。
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是在各象素上,设定用上述各元件和配线在有机EL元件EL4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值的电流驱动有机EL元件EL4的显示装置。电源配线PW(4)是用于在有机EL元件EL4中流动电流的配线。所以,如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的那样,将TFT元件Q10与有机EL元件EL4串联地插入从电源配线PW(4)在有机EL元件EL4中流动上述电流的路径中,它的栅极端子是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加在栅极端子上的电压越是处于高的一侧,导通电阻越小,越是处于低的一侧,导通电阻越大。又,TFT元件Q12是与有机EL元件EL4和TFT元件Q10串联地插入上述路径的开关元件,它的栅极端子是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当在栅极端子上加上低电压时导通,当加上高电压时截断。
而且,电容C4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的电压作为TFT元件Q10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10的栅极·源极间。TFT元件Q11是插入向电容C4供给电荷的路径中的开关元件,它的栅极端子是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当在栅极端子上加上高电压时导通,当加上低电压时截断。导通期间可以向电容C4供给电荷,截断期间保持在电容C4中积累的电荷。
又,控制配线Ei(4)和栅极配线Gi(4)在各象素内与电源配线PW(4)正交,控制配线Ei(4)将决定TFT元件Q11的开关状态的电压(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11的栅极端子上,栅极配线Gi(4)将决定TFT元件Q12的开关状态的电压(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12的栅极端子上。
上述构成的象素电路Aij(4)也与实施形态1中所述的图2的构成那样形成m×n的矩阵构成显示装置,我们用图10说明这种构成的显示装置的工作。图10与实施形态1的图3对应进行图示。
1个帧期间和第1~第3半帧期间、第1工作和第2工作的期间的设定与图3的情形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栅极配线Gi(4)的电压状态和控制配线Ei(4)的电压状态代替了实施形态1的栅极配线Gi(1)的电压状态和控制配线Ei(1)的电压状态。这样存在着电压状态替换,但是TFT元件Q10、TFT元件Q11、TFT元件Q12、电容C4的工作,顺次地,与图3的TFT元件Q1、TFT元件Q2、TFT元件Q3、电容C1的工作相同。
在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象素电路Aij(4)中,1个象素(=1点)除了备有有机EL元件EL4(作为阳极电极的ITO电极)外,还配置1条电源配线PW(4)、1条栅极配线Gi(4)和1条控制配线Ei(4)(即2条栅极配线)、3个TFT元件、和1个电容C4。因此,与实施形态1相同,能够取得广大的透明电极的面积。又,能够与实施形态1相同得到其它的效果,这是很清楚的。
我们根据图11和图12说明本发明的另外的其它实施形态,如下所述。此外,具有与在上述实施形态1到4中所述的构成要素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上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图11表示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的象素电路Aij(5)。象素电路Aij(5)表示与1个象素相当,如果是RGB的各象素则表示与它的1个象素相当。
在象素电路Aij(5)中,配置电流驱动型的有机EL元件EL5、p型TFT元件Q13、n型TFT元件Q14·Q15·Q16、电容C5、栅极配线Gi(5)、电源配线PW(5)、和控制配线Ei(5)。
TFT元件(第1有源元件、有源元件)Q13和电容(电荷保持装置)C5与电源配线(第1配线、配线)PW(5)连接。电容C5连接在TFT元件Q13的栅极端子和源极端子之间。TFT元件(第2有源元件)Q15和有机EL元件(电光学元件)EL5,将TFT元件Q15作为TFT元件Q13一侧,顺次地与该TFT元件Q13连接。有机EL元件EL15的栅极端子与控制配线(第2配线)Ei(5)连接。有机EL元件EL15为了使阳极成为TFT元件Q15一侧那样地进行连接。
又,TFT元件(第3有源元件)Q14连接在TFT元件Q13的栅极端子与TFT元件Q13和TFT元件Q15的连接点之间。该TFT元件Q14的栅极端子与栅极配线(第3配线)Gi(5)连接。又,TFT元件(第4有源元件)Q16连接在TFT元件Q13和TFT元件Q15的连接点与控制配线Ei(5)之间。TFT元件Q16的栅极端子与栅极配线Gi(5)连接。
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是在各象素上,设定用上述各元件和配线在有机EL元件EL5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值的电流驱动有机EL元件EL5的显示装置。电源配线PW(5)是用于在有机EL元件EL5中流动电流的配线。当在有机EL元件EL5中流动电流时,如后所述TFT元件Q15导通,TFT元件Q16截断。所以,如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的那样,将TFT元件Q13与有机EL元件EL5串联地插入从电源配线PW(5)在有机EL元件EL5中流动上述电流的路径中,它的栅极端子是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加在栅极端子上的电压越是处于低的一侧,导通电阻越小,越是处于高的一侧,导通电阻越大。又,TFT元件Q15是与有机EL元件EL5和TFT元件Q13串联地插入上述路径的开关元件,它的栅极端子是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当在栅极端子上加上低电压时导通,当加上高电压时截断。
而且,电容C5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的电压作为TFT元件Q13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13的栅极端子上。TFT元件Q14是插入向电容C5供给电荷的路径中的开关元件,它的栅极端子是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当在栅极端子上加上高电压时导通,当加上低电压时截断。导通期间可以向电容C5供给电荷,截断期间保持在电容C5中积累的电荷。TFT元件Q16将栅极端子作为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当在栅极端子上加上高电压时导通,当加上低电压时截断。
又,控制配线Ei(5)和栅极配线Gi(5)在各象素内与电源配线PW(5)正交,控制配线Ei(5)将决定TFT元件Q15的开关状态的电压(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15的栅极端子上,栅极配线Gi(5)将决定TFT元件Q14·Q16的开关状态的电压(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14·Q16的栅极端子上。
该象素电路Aij(5),如在实施形态1中用图2说明的那样,也能够通过m×n的矩阵状地配置形成显示装置。
其次,我们用图12说明这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此外,图12也与实施形态1的图3对应地进行图示。
如图12所示,显示装置的1个帧期间是0~37t的38t期间,最初的10t期间是第1半帧期间,其次的12t期间是第2半帧期间,最后的16t期间是第3半帧期间。而且,经过第1半帧期间的期间0~7t,控制配线Tim成为高电压状态,图11的电源配线PW(5)与电流源电路2连接。
在这期间,从与电流源电路2经过电源配线PW(5)将与各个第1位对应的电流供给象素电路A1j~A6j。这时,栅极配线G1(5)~G6(5)中的各个在如图所示对应的定时,顺次每个1t期间成为高状态,控制配线E1(5)~E6(5)中的各个保持低状态。
当该各栅极配线Gi(5)处于高状态各控制配线Ei(5)处于低状态时,在象素电路Aij(5)中TFT元件Q14和TFT元件Q16成为导通状态,TFT元件Q15成为截断状态,由电流源电路2供给的电流通过电源配线PW(5)、TFT元件Q13和TFT元件Q16,流入控制配线Ei(5)。
这时,TFT元件Q13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为了使给予值的电流通过TFT元件Q13而进行设定。这是因为当TFT元件Q13的栅极电位低时(栅极·源极间的电压大时)流过更多的电流,所以电源配线PW(5)的电位(源极电位)下降,TFT元件Q13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为了使由电流源电路2供给的电流流过而进行调整。又,这是因为当TFT元件Q13的栅极电位高时(栅极·源极间的电压低时)不怎么流过电流,所以电源配线PW(5)的电位(源极电位)上升,TFT元件Q13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为了使由电流源电路2供给的电流流过而进行调整。将TFT元件Q13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设定为电容C5的端子间电压。
又,来自电流源电路2的电流不同时流到同一列的2个象素电路Aij(5),不被选择的象素电路Aij(5)的各栅极配线Gi(5)和各控制配线Ei(5)成为低状态。因此,可以设定到设置在同一列中的各象素电路Aij(5)的电流值。当电流值的设定结束时,该象素的栅极配线Gi(5)成为低状态。这时,同时截断TFT元件Q14·Q16。因此,电容C5保持端子间电压。
这样,在第1半帧期间的期间0~7t中各象素电路Aij(5)的栅极配线Gi(5)处在高状态,控制配线Ei(5)成为低状态的期间成为使电流源电路2与电源配线PW(5)连接,进行在各象素中设定在有机EL元件EL5中流动的电流值的第1工作的期间。第1工作也是为了将在有机EL元件EL5中流动的电流存储在各象素电路Aij(5)中,在TFT元件Q13中流动上述电流在电容C5中存储与上述电流相应的电荷的工作。
而且,经过第1半帧期间的期间8t~9t控制配线Tim成为低状态,电源配线PW(5)与电压源电路6连接。这时,各象素电路Aij(5)的栅极配线Gi(5)处在低状态不变,控制配线Ei(5)一齐成为高状态,从电压源电路6,在各象素电路Aij(5)的TFT元件Q13中设定的值的电流流到有机EL元件EL5。这时,TFT元件Q14·Q16处在截断状态不变,TFT元件Q15成为导通状态。又这时,在各有机EL元件EL5中,与其它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5的驱动状态,即是否流过电流无关,流动着设定值的电流。
这样,第1半帧期间的期间8t~9t成为进行使电压源电路6与电源配线PW(5)连接,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5中流动着在上述第1工作中设定的值的电流的第2工作的期间。第2工作也是在第1工作后,使存储在各象素电路Aij(5)中的电流经过TFT元件Q13流到有机EL元件EL5的工作。
其次,到了第2半帧期间,经过期间10t~17t控制配线Tim成为高状态,电源配线PW(5)与电流源电路2连接。在这期间,从电流源电路2经过电源配线PW(5)将与各个第2位对应的电流供给象素电路A1j~A6j。这时,栅极配线G1(5)~G6(5)中的各条配线如图所示在对应的定时顺次地在每个1t期间成为高状态,各控制配线E1(5)~E6(5)中的各条配线保持低状态。
这样,在第2半帧期间的期间10t~17t中各象素电路Aij(5)的栅极配线Gi(5)处在高状态,控制配线Ei(5)成为低状态的期间成为进行使电流源电路2与电源配线PW(5)连接,在各象素中设定在有机EL元件EL5中流动的电流值的第1工作的期间。
而且,经过第2半帧期间的期间18t~21t控制配线Tim成为低状态,电源配线PW(5)与电压源电路6连接。这时,各象素电路Aij(5)的栅极配线Gi(5)处在低状态不变,控制配线Ei(5)一齐成为高状态,从电压源电路6,在各象素电路Aij(5)的TFT元件Q13中设定的值的电流在有机EL元件EL5中流动。这时,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5中,与其它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5的驱动状态,即是否流过电流无关,流动着设定值的电流。
这样,第2半帧期间的期间18t~21t成为进行电压源电路6与电源配线PW(5)连接,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5中流动着在上述第1工作中设定的值的电流的第2工作的期间。
最后,到了第3半帧期间,经过期间22t~29t,控制配线Tim成为高状态,电源配线PW(5)与电流源电路2连接。在这期间,从电流源电路2经过电源配线PW(5)将与各个第3位对应的电流供给象素电路A1j~A6j。这时,栅极配线G1(5)~G6(5)中的各条配线如图所示在对应的定时顺次地在每个1t期间成为高状态,控制配线E1(5)~E6(5)中的各条配线保持低状态。
这样,在第3半帧期间22t~29t中各象素电路Aij(5)的栅极配线Gi(5)处在高状态,控制配线Ei(5)成为低状态的期间成为进行使电流源电路2与电源配线PW(5)连接,在各象素中设定在有机EL元件EL5中流动的电流的值的第1工作的期间。
而且,经过第3半帧期间的期间30t~37t,控制配线Tim成为低状态,电源配线PW(5)与电压源电路6连接。这时,各象素电路Aij(5)的栅极配线Gi(5)处在低状态不变,控制配线Ei(5)一齐成为高状态,从电压源电路6,在各象素电路Aij(5)的TFT元件Q13中设定的值的电流在有机EL元件EL5中流动。这时,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5中,与其它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5的驱动状态,即是否流过电流无关,流动着设定值的电流。
这样,第3半帧期间的期间30t~37t成为进行使电压源电路6与电源配线PW(5)连接,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5中流动着在上述第1工作中设定的值的电流的第2工作的期间。
在上述象素电路Aij(5)的驱动方法中,在进行第1工作的期间在有机EL元件EL5中不流动电流,只在第2工作的期间在有机EL元件EL5中流动电流。从而,第1~第3半帧期间的可以发光期间的比率与进行第2工作的期间的比率相等,成为1∶2∶4。
在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象素电路Aij(5)中,1个象素(=1点)除了备有有机EL元件EL5(作为阳极电极的ITO电极)外,还配置1条电源配线PW(5)、1条栅极配线Gi(5)和1条控制配线Ei(5)(即2条栅极配线)、4个TFT元件、和1个电容C5。又,作为与已有技术比较增加的栅极配线的控制配线Ei(5),如上述图4所示的相同,共同地横切栅极配线Gi(5)和RGB各点。从而,与用已有技术的图14和图15的象素电路的构成的显示装置比较,因为不需要源极配线,所以即便具有4个TFT元件,本实施形态的显示装置也能够取广大的ITO区域的面积(即有机EL面积)。从而,能够降低有机EL元件EL5的发光亮度,达到使有机EL元件EL5长寿命化的目的。
又,结果,能够广大地取各RGB点边的点宽度。这最好形成喷墨过程等的组,置于打入RGB各色的液滴的过程中,使成为标的孔的形状接近圆形。
如上所述,如果根据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则一面备有在有机EL元件EL5中流动设定值的电流的象素电路构成,一面能够将更广大的面积分配给透明电极。
同样能够得到在实施形态1中所述的其它效果,这是很清楚的。
我们根据图17和图18说明本发明的另外的其它实施形态,如下所述。此外,具有与在上述实施形态1到5中所述的构成要素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上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图17表示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的象素电路Aij(6)。象素电路Aij(6)表示与1个象素相当,如果是RGB的各象素则表示与它的1个象素相当。
在象素电路Aij(6)中,配置电流驱动型的有机EL元件EL6、p型TFT元件Q17、n型TFT元件Q18、电容C6、栅极配线Gi(6)、电源配线PW(6)、和控制配线Ei(6)。
TFT元件(第1有源元件、有源元件)Q17的源极端子与电源配线(第1配线、配线)PW(6)连接,并且电容(电荷保持装置)C6的一个端子和TFT元件(第2有源元件)Q18的源极端子与电源配线(第1配线、配线)PW(6)连接。TFT元件Q18的栅极端子与栅极配线(第2配线)Gi(6)连接。电容C6的另一个端子与控制配线(第3配线)Wi(6)连接,有机EL元件(电光学元件)EL16的阳极与TFT元件Q17·Q18的漏极端子连接。
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显示装置是在各象素上,设定用上述各元件和配线在有机EL元件EL6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值的电流驱动有机EL元件EL6的显示装置。电源配线PW(6)是用于在有机EL元件EL6中流动电流的配线。当设定在有机EL元件EL6中流动的电流值时,如后所述TFT元件Q18导通。所以,如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的那样,将TFT元件Q17与有机EL元件EL6串联地插入从电源配线PW(6)在有机EL元件EL6中流动上述电流的路径中,它的栅极端子是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加在栅极端子上的电压越是处于低的一侧,导通电阻越小,越是处于高的一侧,导通电阻越大。
而且,电容C6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的电压作为TFT元件Q17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17的栅极端子上。TFT元件Q18是插入向电容C6供给电荷的路径中的开关元件,它的栅极端子是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当在栅极端子上加上高电压时导通,当加上低电压时截断。导通期间可以向电容C6供给电荷,截断期间保持在电容C6中积累的电荷。
又,控制配线Wi(6)和栅极配线Gi(6)在各象素内与电源配线PW(6)正交,控制配线Ei(6)将决定TFT元件Q18的开关状态的电压(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18的栅极端子上。控制配线Wi(6)控制电容C6的端子电位,将决定TFT元件Q17的开关状态的电压(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加到TFT元件Q17的栅极端子上。
该象素电路Aij(6),如在实施形态1中用图2说明的那样,也能够通过m×n的矩阵状地配置形成显示装置。
其次,我们用图18说明这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此外,图18也与实施形态1的图3对应地进行图示。但是,图3的Ei(1)成为图18中的Wi(6)。
如图18所示,显示装置的1个帧期间是0~34t的35t期间,最初的9t期间是第1半帧期间,其次的11t期间是第2半帧期间,最后的15t期间是第3半帧期间。而且,经过第1半帧期间的期间0~7t,控制配线Tim成为高电压状态,图17的电源配线PW(6)与电流源电路2连接。
在这期间,从与电流源电路2经过电源配线PW(6)将与各个第1位对应的电流供给象素电路A1j~A6j。这时,栅极配线G1(6)~G6(6)中的各个在如图所示对应的定时,顺次每个1t期间成为高状态,控制配线W1(6)~W6(6)中的各个如图所示在对应的定时,顺次每个1t期间成为低状态。
当该各栅极配线Gi(6)处于高状态各控制配线Wi(6)处于低状态时,在象素电路Aij(6)中TFT元件Q18成为导通状态,由电流源电路2供给的电流通过电源配线PW(6)和TFT元件Q17,流入有机EL元件EL16。
这时,TFT元件Q17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为了使给予值的电流通过TFT元件Q17而进行设定。这是因为当TFT元件Q17的栅极电位低时(栅极·源极间的电压大时)流过更多的电流,所以TFT元件Q17的漏极电位上升,使电流减小,TFT元件Q17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为了使由电流源电路2供给的电流流过而进行调整。又,这是因为当TFT元件Q17的栅极电位高时(栅极·源极间的电压低时)不怎么流过电流,所以TFT元件Q17的漏极电位下降,使电流增加,TFT元件Q17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为了使由电流源电路2供给的电流流过而进行调整。
用电容C6的端子间电压和控制配线Wi(6)的电压设定TFT元件Q17的栅极·源极间的电压。即,与TFT元件Q17的栅极端子连接的电容C6的端子的电位等于将电容C6的端子间电压与控制配线Wi(6)的电压(电位)相加的值。此外,当TFT元件Q17导通时的源极端子的电位由于在TFT元件Q17和有机EL元件EL6中流动定电流而取某个所定值。从而,电容C6加在TFT元件Q17的栅极端子上的控制电压成为与电容C6的积累电荷相应的电压,但是在该电压中包含着控制配线Wi(6)的电压作为基准电压成分,控制电压成为在该基准电压成分上加上电容C6的端子间电压的电压。这样,控制配线Wi(6)将控制电压的基准电压成分给予电容C6。因为当与截断TFT元件Q17的导通电阻相当时,可以在栅极端子上加上足够大的控制电压,所以例如能够使基准电压成分变大。
又,来自电流源电路2的电流不同时流到同一列的2个象素电路Aij(6),不被选择(k≠i)的象素电路Akj(6)的各栅极配线Gk(6)成为低状态,各控制配线Ek(6)成为高状态。因此,可以设定到设置在同一列中的各象素电路Aij(6)的各个电流值。当电流值的设定结束时,该象素的栅极配线Gi(6)成为低状态,截断TFT元件Q18。因此,电容C6保持积累的电荷,保持端子间电压。又,控制配线Wi(6)也成为高状态。与控制配线Wi(6)的电位从低状态变化到高状态,保持电容C6的电荷对应,电容C6的两端子的电位上升。结果,TFT元件Q17的栅极端子的电位也上升,截断TFT元件Q17。即,如果为了使控制配线Wi(6)给予的基准电压成分从低状态到高状态而进行适当的变化,则在电容C6保持上述电荷的状态中,与截断TFT元件Q17的导通电阻相当,能够截断流到有机EL元件EL6的电流。
这样,在第1半帧期间的期间0~7t中各象素电路Aij(6)的栅极配线Gi(6)处在高状态,控制配线Wi(6)成为低状态的期间成为进行使电流源电路2与电源配线PW(6)连接,在各象素中设定在有机EL元件EL6中流动的电流值的第1工作的期间。第1工作也是为了将在有机EL元件EL6中流动的电流存储在各象素电路Aij(6)中,在TFT元件Q17中流动上述电流在电容C6中存储与上述电流相应的电荷的工作。
而且,在第1半帧期间的期间8t控制配线Tim成为低状态,电源配线PW(6)与电压源电路6连接。这时,各象素电路Aij(6)的栅极配线Gi(6)处在低状态不变,控制配线Wi(6)一齐成为低状态,从电压源电路6,在各象素电路Aij(6)的TFT元件Q17中设定的值的电流流到有机EL元件EL6。这时,TFT元件Q18处在截断状态不变。即,如果截断TFT元件Q18不变,使控制配线Wi(6)给予的基准电压成分回到当使先前到电容C6的电荷供给路径处于可以供给电荷的状态时的值,能够用设定值的电流驱动有机EL元件EL6。又这时,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6中,与其它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6的驱动状态,即是否流过电流无关,流动着设定值的电流。
这样,第1半帧期间的期间8t成为进行使电压源电路6与电源配线PW(6)连接,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6中流动着在上述第1工作中设定的值的电流的第2工作的期间。第2工作也是在第1工作后,使存储在各象素电路Aij(6)中的电流经过TFT元件Q17流到有机EL元件EL6的工作。
其次,到了第2半帧期间,经过期间9t~16t控制配线Tim成为高状态,电源配线PW(6)与电流源电路2连接。在这期间,从电流源电路2经过电源配线PW(6)将与各个第2位对应的电流供给象素电路A1j~A6j。这时,栅极配线G1(6)~G6(6)中的各条配线如图所示在对应的定时顺次地在每个1t期间成为高状态,各控制配线W1(6)~W6(6)中的各条配线如图所示在对应的定时顺次地在每个1t期间成为低状态。
这样,在第2半帧期间的期间9t~16t中各象素电路Aij(6)的栅极配线Gi(6)处在高状态,控制配线Wi(6)成为低状态的期间成为进行使电流源电路2与电源配线PW(6)连接,在各象素中设定在有机EL元件EL6中流动的电流值的第1工作的期间。
而且,经过第2半帧期间的期间17t~19t控制配线Tim成为低状态,电源配线PW(6)与电压源电路6连接。这时,各象素电路Aij(6)的栅极配线Gi(6)处在低状态不变,控制配线Wi(6)一齐成为低状态,从电压源电路6,在各象素电路Aij(6)的TFT元件Q17中设定的值的电流在有机EL元件EL6中流动。这时,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6中,与其它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6的驱动状态,即是否流过电流无关,流动着设定值的电流。
这样,第2半帧期间的期间17t~19t成为进行使电压源电路6与电源配线PW(6)连接,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6中流动着在上述第1工作中设定的值的电流的第2工作的期间。
最后,到了第3半帧期间,经过期间20t~27t,控制配线Tim成为高状态,电源配线PW(6)与电流源电路2连接。在这期间,从电流源电路2经过电源配线PW(6)将与各个第3位对应的电流供给象素电路A1j~A6j。这时,栅极配线G1(6)~G6(6)中的各条配线如图所示在对应的定时顺次地在每个1t期间成为高状态,控制配线W1(6)~W6(6)中的各条配线如图所示在对应的定时顺次地在每个1t期间成为低状态。
这样,在第3半帧期间20t~27t中各象素电路Aij(6)的栅极配线Gi(6)处在高状态,控制配线Wi(6)成为低状态的期间成为进行使电流源电路2与电源配线PW(6)连接,在各象素中设定在有机EL元件EL6中流动的电流的值的第1工作的期间。
而且,经过第3半帧期间的期间28t~34t,控制配线Tim成为低状态,电源配线PW(6)与电压源电路6连接。这时,各象素电路Aij(6)的栅极配线Gi(6)处在低状态不变,控制配线Wi(6)一齐成为低状态,从电压源电路6,在各象素电路Ajj(6)的TFT元件Q17中设定的值的电流在有机EL元件EL6中流动。这时,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6中,与其它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6的驱动状态,即是否流过电流无关,流动着设定值的电流。
这样,第3半帧期间的期间28t~34t成为进行使电压源电路6与电源配线PW(6)连接,在各象素的有机EL元件EL6中流动着在上述第1工作中设定的值的电流的第2工作的期间。
在上述象素电路Aij(6)的驱动方法中,即便在进行第1工作的期间在有机EL元件EL6中在每个1t期间流动电流。从而,第1~第3半帧期间的进行第2工作的期间的比率成为1∶3∶7,但是各半帧期间的可以发光期间的比率成为作为将上述每个1t期间加起来的比率的1∶2∶4。
在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象素电路Aij(6)中,1个象素(=1点)除了备有有机EL元件EL6(作为阳极电极的ITO电极)外,还配置1条电源配线PW(6)、1条栅极配线Gi(6)和1条控制配线Wi(6)(即2条栅极配线)、2个TFT元件、和1个电容C6。又,在彩色显示装置的情形中能够与RGB各象素共同地设置栅极配线Gi(6)和控制配线Wi(6)。从而,因为与已有的4TFT象素电路构成比较可以减少2个有源元件,所以能够取广大的透明电极的面积(即有机EL面积)。从而,与此相当地,能够降低有机EL元件EL6的发光亮度,达到使有机EL元件EL6长寿命化的目的。又,同样能够得到在实施形态1中所述的其它效果,这是很清楚的。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在备有电光学元件的各象素上设定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电流驱动上述电光学元件的显示装置中,在上述各象素上,配置用于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上述电流的第1配线、与上述电光学元件串联地插入从上述第1配线到上述电光学元件流过上述电流的路径中并且具有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的第1有源元件、与上述电光学元件和上述第1有源元件串联地插入上述路径并且具有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的第2有源元件、积累电荷,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的电压作为上述第1有源元件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上述第1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的电荷保持单元、插入向上述电荷保持单元供给电荷的路经中并且具有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通过截断,保持积累在上述电荷保持单元中的电荷的第3有源元件、在上述第2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加上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的第2配线、和在上述第3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加上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的第3配线的构成。
又,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在备有电光学元件的各象素中设定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电流驱动上述电光学元件的显示装置中,在上述各象素上,配置用于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上述电流的第1配线、与上述电光学元件串联地插入从上述第1配线到上述电光学元件流过上述电流的路径中并且具有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的第1有源元件、与上述电光学元件和上述第1有源元件串联地插入上述路径并且具有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的第2有源元件、积累电荷,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的电压作为上述第1有源元件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上述第1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的电荷保持单元、插入向上述电荷保持单元供给电荷的路经中并且具有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通过截断,保持积累在上述电荷保持单元中的电荷的第3有源元件、在上述第2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加上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的第2配线、在上述第3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加上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的第3配线、连接在上述第1有源元件和上述第2有源元件的连接点与上述第2配线之间,并且具有与上述第3配线连接的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的第4有源元件的构成。
进一步,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使电流源电路和电压源电路可以切换地与上述第1配线连接的构成。
如果根据本发明,则当在各象素中设定电光学元件的电流值时,使第1配线与电流源电路连接用来自该电流源电路的电流设定电光学元件的电流值,在设定了电光学元件的电流值后,切换到电压源电路与第1配线连接,在由于来自电压源电路的所加电压,第2有源元件处于导通状态的期间中,能够与其它象素的电光学元件的驱动状态无关,用设定值的电流驱动电光学元件。
进一步,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在进行使上述电流源电路与上述第1配线连接在各象素中设定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的第1工作后,进行使上述电压源电路与上述第1配线连接在各象素的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由上述第1工作设定的值的电流的第2工作的构成。
如果根据上述发明,则能够由第1工作用来自电流源电路的电流在各象素中设定电光学元件的电流值,此后,能够由第2工作,通过使由第1工作设定的值的电流从电压源电路流到电光学元件驱动电光学元件。
进一步,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如果上述电流源电路能够输出的电流值为多个,则进行上述第1工作并且在上述第1工作后进行上述第2工作,并在所定期间如此地重复进行多次的构成。
如果根据上述发明,则即便在将能够由第1工作在各象素中设定的电光学元件的电流值的种类,即能够从电流源电路输出的电流值的种类限制在比设定的灰度等级数少的状态的情形中,也能够如下所示地进行多灰度等级显示。即,进行第1工作并且在第1工作后进行第2工作,并在所定期间如此地重复进行多次。这等于在所定期间进行多次电流设定工作+发光工作。因此,与在所定期间在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电流的期间的长度总和相应,能够确保在电流源电路的电流值的数量以上细致的灰度等级显示。
特别是,因为当用TFT等制作与第1配线连接的电流源电路时,对能够从电流源电路输出的电流值的数量存在限制,即将输出电流值的数量限制在包含零的2个以上的整数值上的情形是很多的,所以本发明的灰度等级显示是有效的。
又,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在备有电光学元件的各象素上设定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电流驱动上述电光学元件的显示装置中,在上述各象素上,配置用于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上述电流的第1配线、与上述电光学元件串联地插入从上述第1配线到上述电光学元件流过上述电流的路径中并且具有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的第1有源元件、积累电荷,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的电压作为上述第1有源元件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上述第1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的电荷保持单元、插入向上述电荷保持单元供给电荷的路经中并且具有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通过截断,保持积累在上述电荷保持单元中的电荷的第2有源元件、在上述第2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加上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的第2配线、和将包含在与上述电荷保持装置的积累电荷相应的电压中的基准电压成分给予上述电荷保持装置的第3配线的构成。
进一步,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使电流源电路和电压源电路可以切换地与上述第1配线连接的构成。
进一步,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在进行使上述电流源电路与上述第1配线连接在各象素中设定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的第1工作后,进行使上述电压源电路与上述第1配线连接在各象素的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由上述第1工作设定的值的电流的第2工作的构成。
进一步,在这些构成的情形中,如果上述电流源电路能够输出的电流值为多个,则可以进行上述第1工作并且在上述第1工作后进行上述第2工作,并在所定期间如此地重复进行多次。
又,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在备有电光学元件的各象素中设定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电流驱动上述电光学元件的显示装置中,在上述各象素上,配置用于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上述电流的配线、与上述电光学元件串联地将具有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的有源元件插入从上述配线到上述电光学元件流过上述电流的路径中,并且积累电荷,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的电压作为上述有源元件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上述有源元件的控制端子上的电荷保持单元,为了进行用于将上述电流存储在上述象素的电路中在上述有源元件中流动上述电流,在上述电荷保持单元中积累与上述电流相应的电荷的第1工作,将定电流输出到上述配线的电流源电路、和为了在上述第1工作后,进行使存储在上述电路中的上述电流经过上述有源元件流到上述电光学元件的第2工作,将定电压输出到上述配线的电压源电路可以切换地与上述配线连接的构成。
进一步,在这种构成的情形中,如果上述电流源电路能够输出的电流值为多个,则也可以进行上述第1工作并且在上述第1工作后进行上述第2工作,并在所定期间如此地重复进行多次。
在本发明的详细说明的各项中形成的具体的实施形态或实施例使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变得非常清楚,但是不应该只限定于这样的具体例狭义地进行解释,在本发明的精神和下面记载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不同的变更。
权利要求
1.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在备有电光学元件(EL1~EL5)的各象素上设定在上述电光学元件(EL1~EL5)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电流驱动上述电光学元件(EL1~EL5)的显示装置中,在上述各象素上,配置用于在上述电光学元件(EL1~EL5)中流动上述电流的第1配线(PW(1)~PW(5))、与上述电光学元件(EL1~EL5)串联地插入从上述第1配线(PW(1)~PW(5))到上述电光学元件(EL1~EL5)流过上述电流的路径中并且具有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的第1有源元件(Q1、Q4、Q7、Q10、Q13)、与上述电光学元件(EL1~EL5)和上述第1有源元件(Q1、Q4、Q7、Q10、Q13)串联地插入上述路径并且具有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的第2有源元件(Q3、Q6、Q9、Q12、Q15)、积累电荷,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电压作为上述第1有源元件(Q1、Q4、Q7、Q10、Q13)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上述第1有源元件(Q1、Q4、Q7、Q10、Q13)的控制端子上的电荷保持装置(C1~C5)、插入向上述电荷保持装置(C1~C5)供给电荷的路经中并且具有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通过截断保持积累在上述电荷保持装置(C1~C5)中的电荷的第3有源元件(Q2、Q5、Q8、Q11、Q14)、在上述第2有源元件(Q3、Q6、Q9、Q12、Q15)的控制端子上加上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的第2配线(Ei(1)、Gi(2)、Ei(3)、Gi(4)、Ei(5))、和在上述第3有源元件(Q2、Q5、Q8、Q11、Q14)的控制端子上加上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的第3配线(Gi(1)、Ei(2)、Gi(3)、Ei(4)、Gi(5))。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配置了连接在上述第1有源元件(Q1、Q4、Q7、Q10、Q13)和上述第2有源元件(Q3、Q6、Q9、Q12、Q15)的连接点与上述第2配线(Ei(1)、Gi(2)、Ei(3)、Gi(4)、Ei(5))之间,并且具有与上述第3配线(Gi(1)、Ei(2)、Gi(3)、Ei(4)、Gi(5))连接的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的第4有源元件(Q16)。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电流源电路(2)和电压源电路(6)可以切换地与上述第1配线(PW(1)~PW(5))连接。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在进行使上述电流源电路(2)与上述第1配线(PW(1)~PW(5))连接,设定在各象素上在上述电光学元件(EL1~EL5)中流过的电流值的第1工作后,进行使上述电压源电路(6)与上述第1配线(PW(1)~PW(5))连接,在各象素的上述电光学元件(EL1~EL5)中流过在上述第1工作中设定的值的电流的第2工作。
5.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如果上述电流源电路(2)能够输出的电流值为多个,则进行上述第1工作并且在上述第1工作后进行上述第2工作,并在所定期间如此地重复进行多次。
6.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在备有电光学元件(EL6)的各象素上设定在上述电光学元件(EL6)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电流驱动上述电光学元件(EL6)的显示装置中,在上述各象素上,配置用于在上述电光学元件(EL6)中流动上述电流的第1配线(PW(6))、与上述电光学元件(EL6)串联地插入从上述第1配线(PW(6))到上述电光学元件(EL6)流过上述电流的路径中并且具有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的第1有源元件(Q17)、积累电荷,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电压作为上述第1有源元件(Q17)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上述第1有源元件(Q17)的控制端子上的电荷保持装置(C6)、插入向上述电荷保持装置(C6)供给电荷的路经并且具有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通过截断,保持积累在上述电荷保持装置(C6)中的电荷的第2有源元件(Q18)、将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电压加到上述第2有源元件(Q18)的控制端子上的第2配线(Gi(6))、和将包含在与上述电荷保持装置(C6)的积累电荷相应的电压中的基准电压成分给予上述电荷保持装置(C6)的第3配线(Wi(6))。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电流源电路(2)和电压源电路(6)可以切换地与上述第1配线(PW(6))连接。
8.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在进行使上述电流源电路(2)与上述第1配线(PW(6))连接,设定在各象素上在上述电光学元件(EL6)中流动的电流值的第1工作后,进行使上述电压源电路(6)与上述第1配线(PW(6))连接,在各象素的上述电光学元件(EL6)中流动在上述第1工作中设定的值的电流的第2工作。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如果上述电流源电路(2)能够输出的电流值为多个,则进行上述第1工作并且在上述第1工作后进行上述第2工作,并在所定期间如此地重复进行多次。
10.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在备有电光学元件(EL1~EL6)的各象素上设定在上述电光学元件(EL1~EL6)中流动的电流值,用上述电流驱动上述电光学元件(EL1~EL6)的显示装置中,在上述各象素上,配置用于在上述电光学元件中流动上述电流的第1配线(PW(1)~PW(6)),将具有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的有源元件(Q1、Q4、Q7、Q10、Q13、Q17)与上述电光学元件(EL1~EL6)串联地插入从上述配线(PW(1)~PW(6))到上述电光学元件(EL1~EL6)流动上述电流的路径中,并且积累电荷,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电压作为上述有源元件(Q1、Q4、Q7、Q10、Q13、Q17)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上述有源元件(Q1、Q4、Q7、Q10、Q13、Q17)的控制端子上的电荷保持装置(C1~C6),为了进行用于将上述电流存储在上述象素的电路中在上述有源元件(Q1、Q4、Q7、Q10、Q13、Q17)中流动上述电流,在上述电荷保持装置(C1~C6)中积累与上述电流相应的电荷的第1工作,将定电流输出到上述配线(PW(1)~PW(6))的电流源电路(2),和为了进行使在上述第1工作后,存储在上述电路中的上述电流经过上述有源元件(Q1、Q4、Q7、Q10、Q13、Q17)流到上述电光学元件(EL1~EL6)的第2工作,将定电压输出到上述配线(PW(1)~PW(6))的电压源电路(6)可以切换地与上述配线(PW(1)~PW(6))连接。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如果上述电流源电路(2)能够输出的电流值为多个,则进行上述第1工作并且在上述第1工作后进行上述第2工作,并在所定期间如此地重复进行多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在各象素中,包含为了使电流流过有机EL元件的第1配线、与有机EL元件串联地插入从第1配线流动上述电流的路径并且具有导通电阻的控制端子的第1TFT元件、与有机EL元件和第1TFT元件串联地插入路径并且具有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的第2TFT元件、将与积累的电荷相应的电压作为上述第1TFT元件的导通电阻的控制电压加到第1TFT元件的控制端子的电容、插入向电容供给电荷的路径上并且具有导通/截断用的控制端子,通过截断保持积累在电容中的电荷的第3TFT元件、将控制电压加到第2TFT元件的控制端子的第2配线、和将控制电压加到第3TFT元件的控制端子的第3配线。
文档编号G09G3/32GK1504980SQ2003101201
公开日2004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5日
发明者仙田孝裕, 室井孝夫, 夫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