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284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便携式平板显示器(FPD)中的代表。
通常,液晶显示器包括两个显示面板和介入于其间的具有电容率的液晶层。向液晶层施加电场,调整该电场强度,调整通过液晶层的光透射比,以获得所需要的图像。这种液晶显示是便携式平板显示器中的代表,其中主要使用将薄膜晶体管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
TFT-LCD包括行列形态排列并包含开关元件的多个像素。各像素通过开关元件选择性地接收相当于图像信号的数据电压。TFT-LCD包括与开关元件连接的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每条栅极线传输分别接通开关元件的栅极接通电压,每条数据线通过接通的开关元件向各像素传输数据电压。
TFT-LCD还包括向栅极线施加栅极接通电压的栅极驱动部和向数据线施加图像信号的数据驱动部及控制它们的信号控制部。
栅极驱动部根据来自信号控制部的垂直同步开始信号开始栅极接通电压的输出,向排列成一列的栅极线依次施加栅极接通电压。
最近,为了满足扩大有效画面、缩小画面外部框架面积的窄的聚光圈(bezel)需求和降低成本,形成开关元件时同时形成栅极驱动部,将它们在同一基片上集成(GIL(gate ICless)结构)。为了实现这种集成,由非晶硅TFT组成的栅极驱动部需要在电路上进行简化。
这种栅极驱动部由多个移位寄存器组成,各移位寄存器由多个晶体管组成。
另外,为了检查制成的液晶显示器的运行,进行栅极线和数据线运行状态的目视检查(VI)。当GIL结构时,为了检查栅极线是否断线,设置单独的检查衬垫,通过该检查向输入衬垫施加运行栅极驱动部所需要的所有栅极驱动信号。
因此,向栅极驱动部的移位寄存器施加相同状态的栅极驱动信号,向像素施加预先锁存于数据线的数据电压,检查有关栅极线是否断线和像素的正常运行状态等。
然而,通过一条检查线向所有移位寄存器施加相同状态的栅极驱动信号,所以只要置于移位寄存器内的多个晶体管中几个晶体管正常运行,那么其就转换为接通状态,向与相关移位寄存器连接的栅极线施加栅极接通电压。
因此,当实际移位寄存器非正常状态时也输出正常栅极驱动信号,所以不能检查出非正常移位寄存器。
而且,是利用一个检查信号的1G检查方式,所以若移位寄存器正常输出栅极接通信号,那么向所有栅极线施加栅极接通信号,因此不形成单独栅极线的检查工作,而且当相邻的栅极线处于彼此短路状态也不能查出该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不仅检查栅极线,而且还检查与栅极线连接的移位寄存器状态。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单独地检查栅极线,也检查栅极线之间的短路状态。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包括多条栅极线、与栅极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分别与栅极线中一条和数据线中一条连接的多个开关元件、与开关元件连接的像素电极、从外部接收多个驱动信号的多个驱动信号传输线、通过驱动信号传输线传输的多个驱动信号为基础向开关元件输出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部。驱动信号传输线分别包括从外部接收检查信号的检查衬垫,该检查衬垫置于外部装置附着的部分。
而且,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多条栅极线、与栅极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分别与栅极线中一条和数据线中一条连接的多个开关元件、分别包括开关元件的多个像素、具有从外部接收多个驱动信号的多个驱动信号传输线的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输出来自外部的图像信号,并向多个驱动信号传输线传输多个驱动信号的信号控制部、以来自信号控制部的多个驱动信号为基础,向开关元件输出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部、将相当于图像信号的亮度电压作为数据电压向像素施加的数据驱动部。驱动信号传输线分别包括从外部接收检查信号的检查衬垫,检查衬垫置于外部装置附着在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的部分。
优选地,多条驱动信号线至少包括三条驱动信号线,这些信号线中两条驱动信号线与一个检查衬垫连接。
这时,两条驱动信号线可以接收栅极断开电压和垂直同步开始信号。
优选地,栅极驱动部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
多条驱动信号线接收栅极断开电压、第一及第二时钟信号及垂直同步开始信号,第一及第二时钟信号优选具有彼此相反的相位。


本发明将通过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其实施例而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简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布局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栅极驱动部的移位寄存器简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向移位寄存器施加的检查信号波形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布局图;以及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向移位寄存器施加的检查信号波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现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表现为不同形式,它不局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
在图中为了明确表现各层及区域,扩大其厚度来表示,在全篇说明书中对类似部分附上相同图的符号,当提到层、膜、区域、板等部分在别的部分“之上”时,它是指“直接”位于别的部分之上,也包括其间夹有别的部分之情况,反之说某个部分“直接”位于别的部分之上时,指其间并无别的部分。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简图,而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300及与其连接的栅极驱动部400、数据驱动部500、与数据驱动部500连接的亮度电压产生部800、控制它们的信号控制部600。
将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300当作等效电路时包括多条显示信号线G1-Gn、D1-Dm和与该显示信号线连接并基本上以行列形态排列的多个像素。
显示信号线G1-Gn、D1-Dm包括传输栅极信号(称之为“扫描信号”)的多条栅极线G1-Gn和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线或数据线D1-Dm。栅极线G1-Gn大约以行方向延伸并彼此几乎平行,数据线D1-Dm大约以列方向延伸并彼此几乎平行。
每个像素包括与显示信号线G1-Gn、D1-Dm连接的开关元件Q和与该开关元件连接的液晶电容器CLC及存储电容器CST。根据需要可以省略存储电容器Cst。
开关元件Q置于下部显示面板100,而且是三端子元件,其控制端子及输入端子分别与栅极线G1-Gn及数据线D1-Dm连接,输出端子与液晶电容器CLC及存储电容器Cst连接。
液晶电容器CLC将下部显示面板100的像素电极190和上部显示面板200的共同电极270作为两个端子,两个电极190、270之间的液晶层3具有电介质功能。像素电极190与开关元件Q连接,共同电极270形成于上部显示面板200的整个表面上,并接收共同电压Vcom。与图2不同,共同电极270也可以设置在下部显示面板100上,这时两个电极190、270可以呈棒状或条状。
存储电容器CST由设置在下部显示面板100的单独信号线(未示出)和像素电极190重叠形成,该单独信号线接收共同电压Vcom类的预定电压。然而,存储电容器CST可以由像素电极190将绝缘体作为媒介与正上方的前端栅极线重叠形成。
为了实现彩色显示,使每个像素显示颜色,在对应于像素电极190的区域具有红、绿、或蓝滤色器230。在图2中滤色器230形成于上部显示面板200的相应区域,但与此不同,可以形成于下部显示面板100的像素电极190之上或之下。
在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300的两个显示面板100、200中的至少一个外面附着偏光的起偏器(未示出)。
亮度电压产生部800产生与像素透射比相关的两套亮度电压。两套中一套对于共同电压Vcom具有阳性,另外一套具有阴性。
栅极驱动部400与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300的栅极线G1-Gn连接,向栅极线G1-Gn施加由来自外部的栅极接通电压Von和栅极断开电压Voff的组合形成的栅极信号。
数据驱动部500与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300的数据线D1-Dm连接,从亮度电压产生部800选择亮度电压,将它作为数据信号向像素施加,通常由多个集成电路组成。
信号控制部600产生控制栅极驱动部400及数据驱动部500等运行的控制信号,将各相关的控制信号提供给栅极驱动部400及数据驱动部500。
下面,参照图3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结构。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布局图。
如图3所示,在具有栅极线G1-Gn和数据线D1-Dm的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300上面设置具有驱动液晶显示器的信号控制部600及亮度电压产生部800类的电路元件的印刷电路板(PCB)550。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300和PCB550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FPC)层511-513彼此电连接和物理连接。
在位于最左侧的FPC层511形成多个驱动信号线521。多个驱动信号线521向移位寄存器传输运行栅极驱动部400时所需要的驱动信号,即通过形成于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300的驱动信号线321向移位寄存器传输栅极断开电压Voff、第一时钟信号CKV、第二时钟信号CKVB、垂直同步开始信号STV。
在位于第二的FPC层512形成多个数据传输线522和驱动信号线523。数据传输线522通过形成于组合体300的引线322与数据驱动IC540输入端子连接,传输亮度信号。驱动信号线523通过形成于组合体300的驱动信号线323向各驱动IC540传输运行数据驱动IC540所需要的电源电压和控制信号等。
在其它FPC层513形成向与其连接的数据驱动IC540传输驱动及控制信号的多个驱动信号线523。
这些信号线521-523与PCB550电路元件连接,从而接收信号。
另外,驱动信号线523可以在单独的FPC层形成。
如图3所示,通过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300具有的横向栅极线G1-Gn和纵向数据线D1-Dm交叉限定的多个像素区域集合在一起组成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在显示区域D的外侧(画斜线部分)具有黑阵220,遮挡向显示区域外面的光泄露。栅极线G1-Gn和数据线D1-Dm基本上在显示区域D内分别保持平行状态。
在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300显示区域外侧的上面边缘横向安装多个数据驱动IC540。在数据驱动IC540之间形成连接IC之间的连接线541,将通过FPC层512向位于最左侧的数据驱动IC540提供的亮度信号依次传输到下一个数据驱动IC540。
而且,在液晶显示器组合体300的左侧边缘以纵向安装移位寄存器440。在该移位寄存器440附近形成如上所述的多条驱动信号线321,在这些驱动信号线321的一侧端部分别形成输入衬垫451-454。而且在与该衬垫451-454向上侧并排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检查衬垫461-464。
检查衬垫461-464中,检查衬垫461向有关驱动信号线321施加栅极断开电压Voff,检查衬垫462向有关驱动信号线321施加第一时钟信号CLK,检查衬垫463向有关驱动信号线321施加第二时钟信号CLKB,检查衬垫464向有关驱动信号线321施加垂直同步开始信号STV。可改变这些检查衬垫461-464的排列。
而且不需要单独形成这些检查衬垫461-464,利用在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300形成的未利用的成堆衬垫。
移位寄存器440如图4所示具有多个移位寄存器SRC1-SRCk+1。
下面,参照图4,说明移位寄存器440的结构。
如图4所示,移位寄存器440具有彼此连接的移位寄存器SRC1-SRC(n+1)。即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子OUT与下一段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子IN连接。这些移位寄存器由对应于栅极线G1-Gn的移位寄存器SRC1-SRCn和一个成堆移位寄存器SRC(n+1)组成。每个移位寄存器具有输入端子IN、输出端子OUT、控制端子CT、第一时钟端子CK及第二时钟端子CKB、电源电压端子VSS。
向第一移位寄存器SRC1的输入端子IN输入垂直同步开始信号STV。各移位寄存器SRC1-SRCn的各输出信号Gout1-Goutn与对应的各栅极线G1-Gn连接。向第奇数次移位寄存器施加第一时钟信号CKV,向第偶数次移位寄存器施加第二时钟信号CKVB。第一时钟信号CKV和第二时钟信号CKVB具有彼此相反的相位。
每个移位寄存器SRC1-SRCn的各控制端子CT与下一段的移位寄存器SRC2-SRCn+1输入端子OUT连接。
这些移位寄存器SRC1-SRCn+1与像素开关元件相同的工序形成,并集成于相同的基片上。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这些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操作。
信号控制部600从图形控制器(未示出)接收RGB图像信号R、G、B及控制其显示的输入控制信号,例如;垂直同步信号Vsync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主时钟MCLK、数据允许信号DE等。信号控制部600以输入图像信号R、G、B和输入控制信号为基础处理图像信号R、G、B适合于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300的运行条件,产生栅极控制信号CONT1及数据控制信号CONT2后,将栅极控制信号COTN1输出到栅极驱动部400,将数据控制信号COTN2和已处理的图像信号R′、G′、B输出到数据驱动部500。
栅极控制信号CONT1包括指示栅极接通脉冲(栅极信号的高区间)输出开始的垂直同步开始信号STV、依次施加于栅极线G1-Gn起栅极接通电压Von作用的第一及第二时钟信号CKV、CKVB以及栅极断开电压Voff等。此时栅极断开电压Voff可以从产生多个驱动电压的单独装置中施加。
数据控制信号CONT2包括指示图像数据R′、G′、B′输入开始的水平同步开始信号STH和命令向数据线D1-Dm施加有关数据电压的负载信号LOAD、反转对共同电压Vcom的数据电压极性(下面将“对共同电压的数据电压极性”简称为“数据电压极性”)的反转信号RVS及数据时钟信号HCLK等。
这时,向栅极驱动部400的移位寄存器440提供的栅极控制信号通过驱动信号线521、321传输,数据控制信号及亮度信号通过引线322传达到数据驱动部500。
还有,亮度电压产生部800产生与液晶显示器亮度相关的多个亮度电压,并通过引线322施加到数据驱动部500。
数据驱动部500根据来自信号控制部600的数据控制信号CONT2依次接收对应一行像素的图像数据R′、G′、B′,选择来自亮度电压产生部800的亮度电压中对应各图像数据R′、G′、B′的亮度电压,从而将图像数据R′、G′、B′转换为有关数据电压。
栅极驱动部400根据来自信号控制部600的栅极控制信号CONT1向栅极线G1-Gn施加栅极接通电压Von,以接通与该栅极线G1-Gn连接的开关元件Q。
在向一条栅极线G1-Gn施加栅极接通电压Von并接通与它连接的一行开关元件Q的期间(将该期间称为“1H”或“1水平周期(horizontal period)”,与水平同步信号Hsync、数据允许信号DE的一个周期相同),数据驱动部500向有关数据线D1-Dm提供各数据电压。提供到数据线D1-Dm的数据电压通过接通的开关元件Q施加于有关像素。
用这种方式在一帧(frame)内向所有栅极线G1-Gn依次施加栅极接通电压Von,以向所有像素施加数据电压。结束一帧就开始下一帧,控制向数据驱动部500施加的反转信号RVS状态(“帧反转”),使施加于各像素的数据电压极性与以前帧极性相反。这时,在一帧内也根据反转信号RVS特性通过数据线流通的数据电压极性(“线反转”)或施加于一个像素行的数据电压极性也可能不同(“点反转”)。
下面,将更详细地说明上述过程。
信号控制部600向移位寄存器440的所有移位寄存器SRC1-SRC(n+1)施加栅极断开电压Voff和第一及第二时钟信号CKV、CKVB。而且信号控制部600以垂直同步信号Vsync等为基础产生垂直同步信号STV,然后将它向移位寄存器440的第一移位寄存器SRC1施加。
每个移位寄存器以前端输出信号Gout(n-1)和后端输出信号Gout(n+1)为基础,与第一及第二时钟信号CKV、CLVB同步产生输出信号Gout(n)。相邻的移位寄存器接收彼此不同的时钟信号CKV、CKVB,两个时钟信号CKV、CKVB具有不同相位,并具有2H周期。各时钟信号CKV、CKVB当高位时起栅极接通电压Von作用,使驱动像素开关元件Q。
前端输出信号Gout(n-1)(施加到后端移位寄存器SRCn的输入端子IN,起允许信号作用。而且该后端移位寄存器SRCn的输出信号施加到前端移位寄存器SRC(n-1)控制端子CT,控制前端移位寄存器SRC(n-1))的运行,使栅极断开信号Voff作为输出信号Gout(n-1)输出。
通过像这种运行依次形成移位寄存器SRCn的运行,向多个栅极线G1-Gn依次施加栅极接通电压Von。
另外,最左侧数据驱动IC540储存所有自身亮度信号,接收另外数据驱动IC540亮度信号,通过连接线541向邻接的数据驱动IC输出。用这种方法各数据驱动IC540储存自身亮度信号,通过连接线541向邻接数据驱动IC540传输另外数据驱动IC亮度信号。
与第一栅极线G1连接的开关元件Q通过栅极接通电压Von导通,第一行的数据信号通过贯通的开关元件Q施加到第一行像素的液晶电容器CLC及存储电容器CST。若过一段时间后结束对第一行像素电容器CLC、CST的充电,移位寄存器440向第一栅极线G1施加栅极断开电压Voff,以断开连接的开关元件Q,向第二栅极线G2施加栅极接通电压Von。
通过这种方式连接的所有栅极线的扫描运行结束一帧。
将说明通过这种过程实现显示操作的液晶显示器中,不仅检查栅极线G1-Gn及像素状态,而且连同移位寄存器440的各移位寄存器SCR1-SCRn+1状态也能检查的检查方法。
首先,制造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300后,利用检查装置(未示出)的测试向形成于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300的检查衬垫461-463分别施加如图5所示的波形信号。然后,通过检查衬垫464向第一移位寄存器SRC1的输入端子IN施加如图5所示的检查信号。图5中示出的检查信号波形实际与驱动液晶显示器时向移位寄存器440施加的信号波形相同。
因此,当第一移位寄存器SRC1运行并第一移位寄存器SRC1正常状态时,向输出端子Gout1将第一时钟信号CKV作为栅极接通电压Von输出,但当第一移位寄存器SRC1分正常状态时,输出行状态信号。
若输出栅极接通电压Von,施加已在数据线D1-Dm锁存的数据信号,驱动与栅极线G1连接的像素。因此检查者用肉眼检查栅极线G1是否断线或各像素的运行状态等。
然后,第一移位寄存器SRC1的输出信号Gout1施加到下一段的第二移位寄存器SRC2的输入端子IN,用如上所述的方式形成第二移位寄存器SRC2的运行。当移位寄存器SRC2正常状态时,向有关栅极线G2正常输出栅极接通电压Von,从而检查者可以检查出有关栅极线G2是否断线或像素状态。
通过这种方式栅极线G1-Gn依次接收栅极接通电压Von,检查者检查所有栅极线G1-Gn和有关像素的状态。
然而,若不能正常输出栅极接通电压Von,那么检查者判断出移位寄存器SCR1处在非正常状态。且向后段移位寄存器输入端子IN不施加高位状态信号,所以其后的移位寄存器处在不运行状态。
因此,检查者细心检查不形成正常显示操作的栅极线附近的移位寄存器,可以检查出进行误操作的移位寄存器。
而且,所有栅极线G1-Gn检查操作以实际与液晶显示器操作相同的方式依次进行,所以检查者不仅可以判断出有关栅极线自身是否断线,还有可以判断出彼此邻接的栅极线是否短路。
若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对所有栅极线G1-Gm的检查,利用激光微调装置等沿着切断线L切断连接于检查衬垫461-464和衬垫451-454之间的检查线。
下面,参照图6及图7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布局图,而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向移位寄存器施加的检查信号波形图。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分别单独设置施加栅极断开电压Voff和垂直同步开始信号STV的检查衬垫461、464,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利用一个检查衬垫461′同时施加栅极断开电压Voff和垂直同步开始信号STV。此时施加这些信号Voff、STV的驱动信号线321可以彼此邻接。
这时,施加到该检查衬垫461′的信号如同图6所示。基本上垂直同步开始信号STV起为了运行第一移位寄存器SRC1的允许信号作用,栅极断开电压Voff在一帧内保持行状态,所以施加如同图6所示的波形信号也移位寄存器440形成与施加如图5所示的波形信号时相同的操作。
因此,当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时,可以减少检查衬垫数和与其连接的检查线个数。
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虽然说明了栅极驱动部通过薄膜晶体管或栅极线、数据线等相同的工序直接形成于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之上的情况,但不局限于此。
像这样,栅极驱动部栅极驱动部由移位寄存器组成的液晶显示器中,利用一个检查衬垫向驱动信号线施加均相同形态的检查信号,替代它向各栅极驱动信号线施加与液晶显示器实际运行时相同波形的检查信号,检查各栅极线状态等,从而不仅可以检查栅极线,还可以正确地检查各移位寄存器的运行状态。
而且,依次检查栅极线,因为向彼此邻接的栅极线施加的信号状态不同,所以也能检查邻接的栅极线之间是否短路。
此外,不需追加单独检查衬垫,利用形成于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的剩余成堆衬垫等,所以非常经济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与所述栅极线交叉;多个开关元件,分别与所述栅极线中一条和所述数据线中一条连接;像素电极,与所述开关元件连接;多条驱动信号传输线,从外部接收多个驱动信号;以及栅极驱动部,以通过所述多条驱动信号传输线接收的所述多个驱动信号为基础,向所述开关元件输出栅极信号,其中所述驱动信号传输线分别包括从外部接收检查信号的检查衬垫,所述检查衬垫置于外部装置附着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驱动信号传输线接收栅极断开电压、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以及垂直同步开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的相位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驱动信号传输线至少包括三条驱动信号线,其中两条驱动信号传输线与一个所述检查衬垫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驱动信号传输线接收所述栅极断开电压和所述垂直同步开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部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
6.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与所述栅极线交叉;多个开关元件,分别与所述栅极线中一条和所述数据线中一条连接;多个像素,分别包括开关元件;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具有从外部接收多个驱动信号的多个驱动信号传输线;信号控制部,输出来自外部的图像信号,并向所述多个驱动信号传输线传输所述多个驱动信号;栅极驱动部,以来自所述信号控制部的多个驱动信号为基础向所述开关元件输出栅极信号;以及数据驱动部,将相当于所述图像信号的亮度电压作为数据电压向所述像素施加,其中所述驱动信号传输线包括从外部接收检查信号的检查衬垫,所述检查衬垫的外部装置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附着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驱动信号传输线接收栅极断开电压、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以及垂直同步开始信号,所述第一和第二时钟信号的相位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驱动信号传输线至少包括三条驱动信号传输线,其中两条驱动信号传输线与一个所述检查衬垫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驱动信号传输线接收所述栅极断开电压和所述垂直同步开始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部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不仅检查栅极线且检查与栅极线连接的移位寄存器运行状态的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包括多条栅极线;与栅极线交叉的多条数据线;分别与栅极线中一条和数据线中一条连接的多个开关元件;分别包括开关元件的多个像素;具有从外部接收多个驱动信号的多个驱动信号传输线的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液晶显示器包括输出来自外部的图像信号,并向多个驱动信号传输线传输多个驱动信号的信号控制部;以来自信号控制部的多个驱动信号为基础向开关元件输出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部;将相当于图像信号的亮度电压作为数据电压向像素施加的数据驱动部。驱动信号传输线分别包括从外部接收检查信号的检查衬垫,检查衬垫的外部装置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组合体附着的部分。
文档编号G09F9/35GK1584719SQ2004100582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9日
发明者张钟雄, 金东奎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