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88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使用分时驱动的显示装置的有效的技术。
背景技术
TFT(Thin Film Transistor)方式的液晶显示模块,作为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等的便携设备的显示装置而被广泛使用。具有小型液晶显示板的液晶显示模块,作为例如便携电话等经常携带的便携设备的显示装置而使用。
另一方面,驱动液晶显示板的漏极驱动器(也称作影像线驱动电路)的输出和液晶显示板的影像线(或者,也称作漏极线),通常是一一对应的。即,漏极驱动器的各输出,被原样地提供给相应的影像线。
相对于此,为了谋求漏极驱动器的小型化,作为可以削减漏极驱动器的输出接线柱(输出端子)的数量的液晶显示板的驱动方法,已知有所谓的分时驱动法(参照日本特开平11-327518号公报,对应于U.S.Patent No.6,424,328 B1)。
这种分时驱动方法是以下的驱动方法将多条影像线作为1个单位(块),将提供给该1分割块内的多条影像线的信号,以时间序列从漏极驱动器输出,另一方面,在液晶显示板上以多条影像线为1个单位设置分时开关,由这些分时开关对从漏极驱动器输出的时间序列信号进行分时,并依次提供给多条影像线。

发明内容
已知有将多晶硅用作薄膜晶体管(TFT)的半导体层(以下,称作多晶硅型液晶显示模块)的液晶显示模块。
多晶硅型液晶显示模块与将非晶硅用作薄膜晶体管(TFT)的半导体层的液晶显示模块相比,其特征在于能够使液晶显示板高精细化。
在进行该高精细化时,子像素间距当然会变窄,将灰阶电压提供给各子像素的影像线的条数也增多,布线就会变得困难。这里,子像素可以定义为可以在一个显示图像内操作的最小单元。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图7所示的显示装置中,通过液晶显示板内的开关元件SW1~SW3,将从漏极驱动器(未图示)输出的灰阶电压,在液晶显示板内分配给3条影像线(R、G、B各影像线),并进行分时驱动。
另外,在图7中,标号20是提供影像线选择脉冲ΦR的信号线,标号21是提供影像线选择脉冲ΦG的信号线,标号22是提供影像线选择脉冲ΦB的信号线,标号30是从漏极驱动器100(未图示)提供灰阶电压的信号线,标号31R、31G、31B是红(R)、绿(G)、蓝(B)的各影像线。
其中,开关元件SW1~SW3由将多晶硅用作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但是,在该分时驱动方法中,发明者意识到以下问题因为通常对将灰阶电压写入子像素的写入期间T进行3等分,所以,当进一步使液晶显示板高精细化时,从影像线对子像素的灰阶电压的写入时间不足。
在该分时驱动方法中,写入期间T开始之后,开始对各影像线31R、31G、31B写入灰阶电压的定时不同。因此,例如,当考虑按红(R)、绿(G)、蓝(B)的顺序以分时向影像线31R、31G、31B提供灰阶电压时,连接在最后写入灰阶电压的影像线31B上的子像素,用于将灰阶电压从影像线31B写入子像素的时间,比用于将灰阶电压写入连接在其他影像线31R、31G上的子像素的时间短。
而且,在通常的分时驱动方法中,为了对向子像素写入灰阶电压的写入期间T进行3等分,用于向子像素写入灰阶电压的期间,红(R)是仅确保T的期间,绿(G)是仅确保2T/3的期间,与此相对,蓝(B)只能确保T/3的用于写入的期间。
而且,当对像素进行高精细化,要在一帧期间内显示的行数增加时,1水平扫描期间与之成反比例地缩短,所以,上述写入期间T也变短。结果,通过分时,与在写入期间T的最后写入灰阶电压的影像线连接的子像素,产生灰阶电压的写入时间不足的情况。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分时驱动的显示装置中,即使在进一步使显示区域高精细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地确保对各像素的灰阶电压的写入时间的技术。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的目的和新的特征,将通过本说明书的记述和付图来明确。
在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对有代表性的内容的概要的简单说明如下所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部,具有多个子像素和向上述各子像素提供灰阶电压的多条影像线;影像线驱动电路,当设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时,输出与m个分时数对应的时间序列的灰阶电压;以及第1到第m的m个开关,对在向上述多个子像素中的m个子像素写入灰阶电压的写入期间内,从上述影像线驱动电路输出的m个时间序列的信号进行分时,并依次提供给上述多个影像线中的m个影像线,在上述写入期间内最后接通的开关为上述第m个开关,当分别设上述各开关接通的期间为Tp,其中,p=1~m时,满足Tq<Tm,其中,q=1~m-1。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部,具有多个子像素和向上述各子像素提供灰阶电压的多条影像线;影像线驱动电路,当设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时,输出与m个分时数对应的时间序列的灰阶电压;以及第1到第m的m个开关,对当设向上述多个子像素中的m个子像素写入灰阶电压的写入期间为T时,在上述写入其间T内,从上述影像线驱动电路输出的m个时间序列的信号进行分时,并依次提供给上述多个影像线中的m个影像线,最后接通的开关为上述第m个开关,当分别设从上述写入期间T的开始到从上述第1到第m的开关接通为止的期间为Tsp,其中,p=1~m时,满足T-Tsm>T/m。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部,具有多个子像素和向上述各子像素提供灰阶电压的多条影像线;影像线驱动电路,当设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时,输出与m个分时数对应的时间序列的灰阶电压;以及第1到第m的m个开关,对在向上述多个子像素中的m个子像素写入灰阶电压的写入期间内,从上述影像线驱动电路输出的m个时间序列的信号进行分时,并依次提供给上述多个影像线中的m个影像线,在上述写入期间内最后接通的开关为上述第m个开关,当分别设上述各开关接通的期间为T1,...,T(m-1),Tm时,存在满足Tn<Tm的n,其中,n为满足1≤n<m的整数。
下面,说明由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有代表性的技术所得到的效果进行简单的说明通过本发明,在使用分时驱动的显示装置中,即使在进一步使显示区域高精细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地确保对各像素的灰阶电压的写入时间。


附图包含于本说明书并构成其一部分,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模块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分时驱动方法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分时驱动方法的图。
图4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宽度和栅极长度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设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宽度W1~W3为W1>W2>W3时的布置(layout)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连接在开关元件上的影像线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用于实施分时驱动方法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分时驱动方法的图。
最佳实施方式因为液晶显示装置被认为是现在各种显示装置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所以,下面以液晶显示装置作为显示装置的代表实例给出解释。因此,本发明也可应用于除液晶显示装置以外的显示装置,例如,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装置。
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液晶显示模块的实施例。
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所有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模块的概略结构的框图。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块,是将多晶硅作为薄膜晶体管(TFT)的半导体层使用的多晶硅型液晶显示模块。
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块,具有漏极驱动器(影像线驱动电路)100、电源电路200、栅极扫描电路300、漏极线选择开关电路400以及显示部500。
漏极线选择开关电路400具有多个图7所示的电路。
显示部500具有被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例如,240×320×3)子像素、将影像信号电压提供给各子像素的影像线(也称作漏极线)D以及将扫描信号电压提供给各子像素的扫描线(也称作栅极线)G。
各子像素具备由薄膜晶体管构成的像素晶体管GTFT,像素晶体管GTFT被连接在影像线D和像素电极ITO1之间,而且,栅极与扫描线G连接。
由于在像素电极ITO1和公共电极ITO2之间被封入液晶,所以,在像素电极ITO1和公共电极ITO2之间,像素电容LC被等价地连接。另外,存储电容Cst也被连接在像素电极ITO1和存储电极ITO3之间。
另外,如图7所示,公共电压Vcom被施加在公共电极ITO2上,电压Vcst被施加在存储电极ITO3上。
在图1中,标号600是用于和具有CPU和显示控制器等的本体一侧的布线基板相连接的挠性布线基板。
漏极驱动器100和电源电路200,分别由半导体芯片构成。该半导体芯片被以例如COG(chip on glass)方式,安装在形成显示部500的绝缘基板上。
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半导体芯片的至少一方安装在挠性布线基板上。另外,也可以将漏极驱动器100和电源电路200集中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
栅极扫描电路300和漏极线选择开关电路400,由将多晶硅用作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与各子像素的像素晶体管GTFT一起,被一体地形成在同一基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从外部将显示数据、显示控制信号等输入漏极驱动器100,漏极驱动器100生成用于驱动液晶显示模块的灰阶电压110、时钟脉冲。
该时钟脉冲中的栅极驱动脉冲310和漏极线选择脉冲410,通过电源电路200被转换电压电位,并被分别输入到栅极扫描电路300和漏极线选择开关电路400。
栅极扫描电路300,基于栅极驱动脉冲310,依次将栅极选择信号输出到扫描线G。
漏极线选择开关电路400,基于漏极线选择脉冲410,在将栅极选择信号施加在扫描线G上的期间内,依次将从漏极驱动器100输出的灰阶电压,以分时分配给红(R)、绿(G)、蓝(B)的各影像线D。
以下,就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块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依次从栅极扫描电路300将栅极选择信号输出到扫描线G,并通过施加给像素晶体管GTFT,一条显示线的量的像素晶体管GTFT依次变成导通。
像素晶体管GTFT处于导通状态时,当灰阶电压从漏极驱动器100通过漏极线选择开关电路400被施加在影像线D上时,将灰阶电压通过像素晶体管GTFT施加在像素电极ITO1上,将灰阶电压写入像素电容LC和存储电容Cst中。
这样,就可以按照被写入像素电容LC和存储电容Cst中的灰阶电压来实现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将交流电压施加在该液晶层的驱动方法,采用公共反转法。
所谓公共反转法就是以下的驱动方法将施加在公共电极ITO2上的公共电压Vcom每隔预定的期间在高电位侧的公共电压VcomH和低电位侧的公共电压VcomL这两种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当低电位侧的公共电压VcomL被施加在公共电极ITO2上时,将电位比其更高的灰阶电压施加在像素电极ITO1上,另外,当高电位侧的公共电压VcomH被施加在公共电极ITO2上时,将电位比其更低的灰阶电压施加在像素电极ITO1上。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公共反转法,还可以使用诸如行反转法、列反转法、点反转法等其它驱动方法。图8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分时驱动方法的图。
在该图8和后述的图2、图3中,VG表示从栅极扫描电路300依次向扫描线G输出的电压。在该图8中,为高电平(以下简称H电平)的期间T表示栅极选择信号,并表示将灰阶电压写入子像素的写入期间(以下称作栅极选择期间)。
另外,符号ΦR、ΦG、ΦB分别表示被施加在图7所示的开关元件SW1~SW3的栅极电极上的影像线选择脉冲,符号T1、T2、T3分别表示影像线选择脉冲ΦR、ΦG、ΦB为H电平的期间。
以下,各期间T1、T2、T3,有时表示为与栅极选择信号的选择期间T的百分比。或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栅极选择信号的选择期间T只表示为等于18个时钟脉冲的期间。
另外,符号VdR、VdG、VdB分别表示图7所示的开关元件SW1~SW3接通时的各影像线D的电压变化。另外,符号TdR、TdG、TdB表示将灰阶电压写入各影像线D的影像线写入期间。符号VdR、VdG、VdB图示灰阶电压在正电压侧变化的情况。
进而,符号VpixR、VpixG、VpixB分别表示图7所示的开关元件SW1~SW3接通时的各子像素的电压变化。另外,符号TpixR、TpixG、TpixB表示将灰阶电压写入各子像素的子像素写入期间。
如图8所示,在以往的分时驱动方法中,T1、T2、T3的期间为将栅极选择期间T大致3等分后的期间(T1=T2=T3≈T/3)。
当影像线选择脉冲ΦR、ΦG、ΦB成为开时,如图8所示,电压VdR、VdG、VdB分别在同一时间上升,该电压VdR、VdG、VdB的电压,通过像素晶体管GTFT的导通电阻,被写入子像素的像素电容LC和存储电容Cst中。
而且,当像素晶体管GTFT的导通电阻大时,为了将电压VdR、VdG、VdB写入子像素的像素电容LC和存储电容Cst中,需要很长的时间。
但是,如图8所示,蓝(B)的子像素的用于写入灰阶电压的子像素写入期间TpixB,比用于将灰阶电压写入红(R)、绿(G)的子像素中的子像素写入期间TpixR、TpixG短。
因此,在有些情况下,用于将电压VdB作为灰阶电压写入子像素的期间会不足,例如,如图8的A部所示,产生灰阶电压的写入不足,显示在液晶显示板上的图像显示质量受到损害。
当进一步使液晶显示板高精细化时,该现象变得显著。
图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分时驱动方法的图。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影像线选择脉冲ΦR、ΦG、ΦB成为开的期间是不均匀的。若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就是分时的开始定时是不等分的。
在该图2中,T1=T2<T3,T1、T2、T3、T的期间的关系是T1=T2=0.111×T、T3=0.639×T。即,在最后导通的开关中,T3的期间比T/3长。T3的期间最好是大于等于T/2。
当影像线选择脉冲ΦR、ΦG、ΦB成为开时,如图2所示,电压VdR、VdG、VdB分别在同一时间上升,电压VdR、VdG、VdB,通过像素晶体管GTFT的导通电阻,被写入子像素的像素电容LC和存储电容Cst中。
此时,当分别设从将灰阶电压写入3个子像素的写入期间(栅极选择期间T)的开始,到开关元件SW1、SW2、SW3接通的期间为Ts1、Ts2、Ts3时,在最后导通的开关元件SW3中,与图8所示的情况相比,图2所示的情况下的Ts3小。即,与以往相比,本实施例的开关元件SW3导通的定时早。因此,用于将电压VdB写入蓝(B)的子像素中的子像素写入期间TpixB,比图8所示的情况还长,所以,可以充分地确保对子像素的灰阶电压的写入时间。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即使进一步使液晶显示板高精细化,也可以确保显示在液晶显示板上的图像的显示质量。
另外,满足写入时间TpixB=T-Ts3>T/3的关系即可。如图2所示,优选为TpixB=T-Ts3≥T/2。
本实施例的主旨在于当在一个栅极选择期间T内,通过进行导通-截止控制的开关元件,分别以分时将灰阶电压提供给多条影像线的情况下,使用于在栅极选择期间T内的最后将灰阶电压提供给影像线的开关元件的接通的时间,比用于在该栅极选择期间T内比上述开关元件提前地将灰阶电压提供给影像线的开关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开关元件的接通的时间长。因而,前面已经就T1=T2<T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T1、T2、T3的关系至少满足T1<T3或T2<T3即可。即,满足T1<T2<T3即可。或者满足T2<T1<T3也可。也可以是T1<T2=T3。进而,若满足T1<T3,则还可以设定为T2>T3的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分时数为3的情况。本发明的分时数也可以扩展到m(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假定在将灰阶电压写入m个子像素的写入期间(栅极选择期间)T内,对从影像线驱动电路输出的m个时间序列的信号进行分时,具备依次向多条影像线中的m个影像线提供的第1到第m的m个开关,最后接通的开关为第m开关。此时,分别设各开关接通的期间为T1,...,T(m-1),Tm时,满足T1<Tm,T2<Tm,...,T(m-1)<Tm即可。此时,优选为Tm>T/m。进一步优选为Tm≥T/2。但是,如上所述,通过使用于在栅极选择期间T内的最后将灰阶电压提供给影像线的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Tm,比用于在该栅极选择期间T内比上述开关元件提前地将灰阶电压提供给影像线的开关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Tn长,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所以,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条件。即,满足了Tn<Tm即可。
下面,阐述对用于在栅极选择期间T内的最后将灰阶电压提供给影像线的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Tm的考察结果。随着分时数m的增加,能够分配给开关接通时间Tm的期间也变化。关于分时数m和开关接通时间Tm与栅极选择期间T的比率之间的关系,将由模拟试验得到的优选的的范围显示在下述的表1中。
表1分时数m接通时间Tm3 大于等于T/24 大于等于T/35 大于等于T/46 大于等于T/5归纳上述结果,可以得到下列实验式。该试验式还可以应用于分时数m为3的倍数以外的整数时,这一点从本实施例的主旨即可明了。
Tm≥T/(1+(m/3))此时,进一步优选的范围是下述范围m=2~5时,3T/4≥Tm≥T/(1+(m/3)),
m≥6时,2T/(1+(m/3))≥Tm≥T/(1+(m/3))另一方面,若以其他的观点来理解本实施例,则情况如下当设将灰阶电压写入m个子像素的写入期间(栅极选择期间)为T时,假定在写入期间T内,对从影像线驱动电路输出的m个时间序列的信号进行分时,具备依次向多条影像线中的m条影像线供给的第1到第m的m个开关,最后接通的开关为第m个开关。此时,分别设从写入期间T的开始到从第1到第m的开关被接通为止的期间为Ts1,...,Ts(m-1),Tsm时,满足T-Tsm>T/m即可。进一步优选为T-Tsm≥T/2。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效果是,由于能够充分确保在栅极选择期间T的最后写入灰阶电压的子像素的子像素写入期间(T-Tsm)即可,因此,接通时间Tm本身也可以更短。
关于分时数m和期间(T-Tsm)与栅极选择期间T的比率之间的关系,将基于上述表1算出出的范围显示在下述的表2。
表2分时数m期间(T-Tsm)3 大于等于T/24 大于等于T/39 大于等于T/412 大于等于T/5归纳上述结果,可以得到下列实验式。该试验式还可以应用于分时数m为3的倍数以外的整数时,这一点从本实施例的主旨即可明了。
T-Tsm≥T/(1+(m/3))此时,进一步优选的范围是下列范围m=2~5时,3T/4≥T-Tsm≥T/(1+(m/3))m≥6时,2T/(1+(m/3))≥T-Tsm≥T/(1+(m/3))<实施例2>
上述实施例1中,影像线选择脉冲ΦR、ΦG、ΦB成为开的期间是不均匀的。具体而言,就是T1=T2<T3。
因此,在有些情况下,可以预想当开关元件SW1、SW2接通时,灰阶电压被写入各影像线D的影像线写入期间TdR、TdG不足的情况。
本实施例就是用于处理这种情况的实施例。
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分时驱动方法的图。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影像线选择脉冲ΦR、ΦG、ΦB成为开的期间不均匀,在此基础上,使影像线选择脉冲ΦR、ΦG成为开时的电压值VG1、VG2高于影像线选择脉冲ΦB成为开时的电压值VG3,从而降低构成开关元件SW1、SW2的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阻。
即,VG1=VG2>VG3。在此,在图3中,为VG1=VG2=12V,VG3=10V。
当影像线选择脉冲ΦR、ΦG、ΦB成为开时,电压VdR、VdG、VdB分别上升,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构成开关元件SW1、SW2的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阻低于构成开关元件SW3的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阻,因此,如图3的B部所示,电压VdR、VdG比电压VdB更迅速地上升。
由此,可以防止影像线写入期间TdR、TdG出现不足。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由于开关元件SW1~SW3是n型薄膜晶体管,所以,使影像线选择脉冲ΦR、ΦG成为开时的电压值VG1、VG2高于影像线选择脉冲ΦB成为开时的电压值VG3,但是,当开关元件SW1~SW3为p型薄膜晶体管时,必需使影像线选择脉冲ΦR、ΦG成为开时的电压值VG1、VG2低于影像线选择脉冲ΦB成为开时的电压值VG3(假定0V为截止时)。
当考虑该情况时,在本实施例中,设使开关元件SW1~SW3断开时施加在栅极电极上的控制电压、和使开关元件SW1~SW3接通时施加在栅极电极上的控制电压之间的电位差设为VG1、VG2、VG3,设VG1、VG2、VG3的绝对值分别为|VG1|、|VG2|、|VG3|,则满足|VG1|=|VG2|>|VG3|即可。
进而,当T1、T2、T3的关系为T1<T2<T3时,|VG1|、|VG2|、|VG3|的关系也可以是|VG1|>|VG2|>|VG3|。
另外,当将其扩展为m个分时时,则|VG1|>|VGm|,|VG2|>|VGm|,...,|VG(m-1)|>|VGm|。
但是,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使用于在栅极选择期间T内的最后将灰阶电压提供给影像线的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Tm,比用于在该栅极选择期间T内比上述开关元件提前地将灰阶电压提供给影像线的开关元件的至少一个的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Tn长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条件。即,当设在上述接通时间Tn被设定的开关元件的使该开关元件断开时施加的控制电压和使该开关元件接通时施加的控制电压之间电位差为VGm时,满足|VGn|>|VGm|即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也和上述实施例2一样,是用于当开关元件SW1、SW2接通时,处理将灰阶电压写入各影像线D的影像线写入期间TdR、TdG出现不足的情况的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使构成开关元件SW1、SW2的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值大于构成开关元件SW3的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值。
当影像线选择脉冲ΦR、ΦG、ΦB成为开时,电压VdR、VdG、VdB分别上升,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构成开关元件SW1、SW2的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值大于构成开关元件SW3的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值,因此,与图3的B部一样,电压VdR、VdG比电压VdB更迅速地上升。
由此,可以防止影像线写入期间TdR、TdG出现不足。
为了使构成开关元件SW1、SW2的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值大于构成开关元件SW3的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值,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使构成开关元件SW1、SW2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宽度W1、W2,比构成开关元件SW3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宽度W3宽。即,W1=W2>W3。或者,W1>W2>W3。或者,W2>W1>W3也可。
(2)使构成开关元件SW1、SW2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长度L1、L2,比构成开关元件SW3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长度L3短。即,L1=L2<L3。或者,L1<L2<L3。或者,L2<L1<L3也可。
另外,当将(1)、(2)扩展到m个分时时,则W1>Wm,W2>Wm,...,W(m-1)>Wm,或者,L1<Lm,L2<Lm,...,L(m-1)<Lm。
但是,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使用于在栅极选择期间T内的最后将灰阶电压提供给影像线的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Tm,比用于在该栅极选择期间T内比上述开关元件提前地将灰阶电压提供给影像线的开关元件的至少一个的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Tn长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条件。即,当设在上述接通时间Tn被设定的开关元件的栅极宽度为Wn,栅极长度为Ln时,满足Wn>Wm,Ln<Lm的至少一个即可。
图4是表示构成本实施例的开关元件SW1~SW3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宽度W1~W3和栅极长度L1~L3的一例的图。
在图4中,构成开关元件SW1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宽度W1和栅极长度L1的比W1/L1为250/3,构成开关元件SW2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宽度W2和栅极长度L2的比W2/L2为200/4,构成开关元件SW3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宽度W3和栅极长度L3的比W3/L3为185/4。
图5表示设构成开关元件SW1~SW3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宽度W1~W3的关系为W1>W2>W3时的布置例。
在图4和图5中,标号10是构成开关元件SW1的薄膜晶体管,标号11是构成开关元件SW2的薄膜晶体管,标号12是构成开关元件SW3的薄膜晶体管,标号20是提供影像线选择脉冲ΦR的信号线,标号21是提供影像线选择脉冲ΦG的信号线,标号22是提供影像线选择脉冲ΦB的信号线,标号30是从漏极驱动器100提供灰阶电压的信号线,标号31R、31G、31B分别是红(R)、绿(G)、蓝(B)的各影像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也和上述的实施例2一样,是用于处理当开关元件SW1、SW2接通时,将灰阶电压写入各影像线D的影像线写入期间TdR、TdG出现不足的情况的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使从开关元件SW1、SW2看到的影像线D的阻抗Z1、Z2(或负载电容)小于从开关元件SW3看到的影像线D的阻抗Z3。
另外,当将其扩展到m个分时时,则Z1<Zm,Z2<Zm,...,Z(m-1)<Zm。
当影像线选择脉冲ΦR、ΦG、ΦB成为开时,电压VdR、VdG、VdB分别上升,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从开关元件SW1、SW2看到的影像线D的阻抗Z1、Z2小于从开关元件SW3看到的影像线D的阻抗Z3,因此,与图3的B部一样,电压VdR、VdG比电压VdB更迅速地上升。
由此,可以防止影像线写入期间TdR,TdG出现不足。
为了使从开关元件SW1、SW2看到的影像线D的阻抗Z1、Z2小于从开关元件SW3看到的影像线D的阻抗Z3,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使被连接在开关元件SW1、SW2上的影像线D的阻抗值,小于被连接在开关元件SW3上的影像线D的阻抗值。
图6是表示连接在本实施例的开关元件SW1~SW3上的影像线D的一例的图。
在图6中,使被连接在开关元件SW1、SW2上的影像线31R、31G的剖面面积大于被连接在开关元件SW3上的影像线31B的剖面面积,使被连接在开关元件SW1、SW2上的影像线31R、31G的阻抗值小于被连接在开关元件SW3上的影像线31B的阻抗值。
但是,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使用于在栅极选择期间T内的最后将灰阶电压提供给影像线的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Tm,比用于在该栅极选择期间T内比上述开关元件提前地将灰阶电压提供给影像线的开关元件的至少一个的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Tn长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条件。即,当设被连接在上述用于在栅极选择期间T内的最后将灰阶电压提供给影像线的开关元件上的影像线的、从该开关元件看到的阻抗为Zm,设被连接在在上述接通时间Tn被设定的开关元件上的影像线的、从该开关元件看到的阻抗为Zn时,满足Zn<Zm即可。
另外,本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2、3,此时,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写入期间TdR、TdG出现不足。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已经就将本发明应用于液晶显示模块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应用于使用有机EL元件的EL显示装置。
以上,基于上述实施例,对由发明者完成的本发明进行了具体地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还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部,具有多个子像素和向上述各子像素提供灰阶电压的多个影像线;影像线驱动电路,当设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时,输出与m个分时数对应的时间序列的灰阶电压;以及第1到第m的m个开关,对在向上述多个子像素中的m个子像素写入灰阶电压的写入期间内,从上述影像线驱动电路输出的m个时间序列的信号进行分时,并依次提供给上述多个影像线中的m个影像线,在上述写入期间内最后接通的开关为上述第m个开关,当分别设上述各开关接通的期间为Tp,其中,p=1~m时,满足Tq<Tm,其中,q=1~m-1。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设上述写入期间为T时,满足Tm≥T/2。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设上述写入期间为T时,Tm≥T/(1+(m/3))。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m个开关是使用了晶体管的开关元件,当分别设使上述各开关元件断开时施加的控制电压和使上述各开关元件接通时施加的控制电压之间的电位差为VGs,其中,s=1~m时,满足|VGr|>|VGm|,其中,r=1~m-1。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m个开关是使用了晶体管的开关元件,当分别设上述各开关元件的控制电极的电极宽度为Ws,其中,s=1~m时,满足Wr>Wm,其中,r=1~m-1。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m个开关是使用了晶体管的开关元件,当分别设上述各开关元件的控制电极的电极长度为Ls,其中,s=1~m时,满足Lr<Lm,其中,r=1~m-1。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分别设被连接在上述各开关上的影像线的、从上述各开关看到的阻抗为Zs,其中,s=1~m时,满足Zr<Zm,其中,r=1~m-1。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m个开关是使用了晶体管的开关元件,上述各开关元件,在形成上述显示部的基板上,使用薄膜晶体管一体地形成。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影像线驱动电路,由半导体芯片构成。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影像线驱动电路,按照上述各开关接通的期间,输出上述时间序列的灰阶电压。
11.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m=3,被连接在上述m个开关上的影像线,是向R、G、B的子像素提供灰阶电压的影像线。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部,具有多个子像素和向上述各子像素提供灰阶电压的多个影像线;影像线驱动电路,当设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时,输出与m个分时数对应的时间序列的灰阶电压;以及第1到第m的m个开关,对当设向上述多个子像素中的m个子像素写入灰阶电压的写入期间为T时,在上述写入其间T内,从上述影像线驱动电路输出的m个时间序列的信号进行分时,并依次提供给上述多个影像线中的m个影像线,最后接通的开关为上述第m个开关,当分别设从上述写入期间T的开始到上述第1到第m的开关接通为止的期间为Tsp,其中,p=1~m时,满足T-Tsm>T/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满足T-Tsm≥T/2。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T-Tsm≥T/(1+(m/3))。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m个开关是使用了晶体管的开关元件,当分别设使上述各开关元件断开时施加的控制电压和使上述各开关元件接通时施加的控制电压之间的电位差为VGs,其中,s=1~m时,满足|VGr|>|VGm|,其中r=1~m-1。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m个开关是使用了晶体管的开关元件,当分别设上述各开关元件的控制电极的电极宽度为Ws,其中,s=1~m时,满足Wr>Wm,其中,r=1~m-1。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m个开关是使用了晶体管的开关元件,当分别设上述各开关元件的控制电极的电极长度为Ls,其中,s=1~m时,满足Lr<Lm,其中,r=1~m-1。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分别设被连接在上述各开关上的影像线的、从上述各开关看到的阻抗为Zs,其中,s=1~m时,满足Zr<Zm,其中,r=1~m-1。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m个开关是使用了晶体管的开关元件,上述各开关元件,在形成上述显示部的基板上,使用薄膜晶体管一体地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影像线驱动电路,由半导体芯片构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影像线驱动电路,按照上述各开关接通的期间,输出上述时间序列的灰阶电压。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m=3,被连接在上述m个开关上的影像线,是向R、G、B的子像素提供灰阶电压的影像线。
2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部,具有多个子像素和向上述各子像素提供灰阶电压的多个影像线;影像线驱动电路,当设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时,输出与m个分时数对应的时间序列的灰阶电压;以及第1到第m的m个开关,对在向上述多个子像素中的m个子像素写入灰阶电压的写入期间内,从上述影像线驱动电路输出的m个时间序列的信号进行分时,并依次提供给上述多个影像线中的m个影像线,在上述写入期间内最后接通的开关为上述第m个开关,当分别设上述各开关接通的期间为T1,…,T(m-1),Tm时,存在满足Tn<Tm的n,其中,n为满足1≤n<m的整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设上述写入期间为T时,满足Tm≥T/2。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设上述写入期间为T时,Tm≥T/(1+(m/3))。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m个开关是使用了晶体管的开关元件,当分别设使上述各开关元件断开时施加的控制电压和使上述各开关元件接通时施加的控制电压之间的电位差为VG1,…,VG(m-1),VGm时,存在满足|VG(n2)|>|VGm|的n2,其中,n2为满足1≤n2<m的整数。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m个开关是使用了晶体管的开关元件,当分别设上述各开关元件的控制电极的电极宽度为W1,…,W(m-1),Wm时,存在满足W(n3)>Wm的n3,其中,n3为满足1≤n3<m的整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m个开关是使用了晶体管的开关元件,当分别设上述各开关元件的控制电极的电极长度为L1,…,L(m-1),Lm时,存在满足L(n4)<Lm的n4,其中,n4为满足1≤n4<m的整数。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分别设被连接在上述各开关上的影像线的、从上述各开关看到的阻抗为Z1,…,Z(m-1),Zm时,存在满足Z(n5)<Zm的n5,其中,n5为满足1≤n5<m的整数。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m个开关是使用了晶体管的开关元件,上述各开关元件,在形成上述显示部的基板上,使用薄膜晶体管一体地形成。
31.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影像线驱动电路,由半导体芯片构成。
32.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影像线驱动电路,按照上述各开关接通的期间,输出上述时间序列的灰阶电压。
3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m=3,被连接在上述m个开关上的影像线,是向R、G、B的子像素提供灰阶电压的影像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分时驱动的显示装置,即使在进一步使显示区域高精细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分地确保对各子像素的灰阶电压的写入时间。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部,具有多个子像素和向上述各子像素提供灰阶电压的多条影像线;影像线驱动电路,当设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时,输出与m个分时数对应的时间序列的灰阶电压;以及第1到第m的m个开关,对在向上述多个子像素中的m个子像素写入灰阶电压的写入期间内,从上述影像线驱动电路输出的m个时间序列的信号进行分时,并依次提供给上述多个影像线中的m个影像线,在上述写入期间内最后接通的开关为上述第m个开关,当分别设上述各开关接通的期间为Tp,其中,p=1~m时,满足Tq<Tm,其中,q=1~m-1。
文档编号G09G3/20GK1667686SQ2005100088
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9日
发明者后藤和贵, 阿须间宏明, 长谷川笃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