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式液体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68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撞击式液体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撞击式液体容器,该容器装盛例如化妆用液体、书写用墨水,修正液等液体并在其前端具有供液口。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装盛这些液体的容器有由本申请的申请人在日本特许申请2000-51919号中所提出的提案。该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撞击式液体容器,它可以通过撞击操作向前方供给液体,其结构具有以下各部分,即用来装盛液体并在其前端具有供液口的管体;在管体内滑动的活塞,同活塞连成一体向后方延伸,在其外圆周面上形成阳螺纹而对于该管体不能相对旋转的螺纹轴;形成与螺纹轴的阳螺纹螺合的阴螺纹孔的旋转凸轮;位于旋转凸轮的后方将该旋转凸轮在一个方向旋转的撞击凸轮以及相对于撞击凸轮弹向后方,可进行撞击式操作的撞击体。其中,在撞击体和撞击凸轮的任何一方形成突起部,而在另一方则沿着轴线方向倾斜,从而形成嵌入该突起部的倾斜面而通过撞击体的撞击动作使撞击凸轮旋转并带动旋转凸轮旋转。
使用这种结构,可以通过撞击体的撞击动作供给液体,因而可以用一只手进行操作,具有操作性能良好的优良效果。
然而,由于撞击动作简单,撞击体被误撞击的可能性提高,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活塞被推进而液体在不需要时却由管中喷出。为了防止将撞击体误推压,就有必要将撞击体的撞击负荷加重(例如加重到12.7牛顿(1.3kg重)左右),其结果又使操作性能恶化。

发明内容
针对如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撞击式液体容器,即使在撞击体被误撞击的情况下,它也能防止液体在不需要时喷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在撞击式液体容器中,具有以下几部分,即具有盛装液体的管部并在其前端具有供给孔的主体;在管部中前进的活塞;具有与主体相比还向后方突出的撞击体,通过在轴线方向上撞击该撞击体,使位于管部中的活塞向前方推进的活塞推出机构;其特征是,在该撞击式液体容器中,除撞击体外的液体容器的后端面相对轴线方向为非垂直面。
在撞击体无论怎样接触而被误撞击的情况下,撞击体的后端面一旦被撞击到同除撞击体外的液体容器的后端面的最后方部位对齐时,撞击体再单独向前方移动就变得困难。这样,撞击体就完全可以防止被撞击到轴线方向的前方极限位置,从而就能可靠地防止活塞向前方推进,防止液体无限制地由主体的供给孔喷出。当真正需要推出活塞供给液体时,则可以通过与除撞击体外的液体容器的后端面的最后方部位相比进一步撞击撞击体来实现。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是在第一技术方案之中,除上述撞击体外液体容器的后端面的最后方部位同撞击体处于非撞击状态时的后端面之间在轴线方向的长度设定在为使活塞前进所必须的撞击体的撞击量以下。因此即使将撞击体的后端面撞击到同除撞击体外的液体容器的后端面的最后方部位处于对齐的位置,活塞也不能推进,从而可防止液体由主体的供给孔向前喷出。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是有关第一和第二技术方案的活塞推出机构,该活塞推出机构具有以下几部分,即活塞杆,其前端连接到上述活塞,并向后方延伸,其圆周面上形成阳螺纹并相对管部不能旋转;活塞杆导轨,在其前部内圆周面上形成与活塞杆的阳螺纹螺合的阴螺纹孔;活塞杆不能相对旋转地贯穿其中的内管;安装在活塞杆导轨外圆周面而不能相对旋转的旋转凸轮;上述撞击体;同上述旋转凸轮和撞击体一起构成旋转凸轮机构的尾盖以及将旋转凸轮推向后方的复位簧。其中,旋转凸轮机构将撞击体的撞击变换为旋转凸轮的旋转。撞击体若被撞击,则撞击体的撞击通过旋转凸轮机构转变成旋转凸轮的旋转,从而使活塞杆导轨旋转。另一方面,所形成的同活塞杆导轨的阴螺纹孔螺合的阳螺纹的活塞杆由于不能相对管部旋转,则活塞杆前进而将活塞推向前方。在旋转凸轮机构中,利用通过撞击体的撞击直到真正使旋转凸轮旋转之间的间隙,可以使得即使将撞击体误撞击时活塞也不会向前方推进。
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也是有关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技术方案的活塞推出机构,该活塞推出机构具有如下几部分,即活塞杆,其前端连接到上述活塞并向后方延伸,其圆周面上形成阳螺纹并相对于管部不能旋转;形成同活塞杆的阳螺纹螺合的阴螺纹孔的旋转凸轮;在旋转凸轮的前方固定在管部内而活塞杆贯穿其中的棘轮套;位于旋转凸轮的后方可使旋转凸轮旋转的撞击凸轮;上述撞击体;介于撞击凸轮和撞击体之间使撞击体弹向后方的撞击弹簧;其中,在撞击体和撞击凸轮的任何一方上形成突起,而在另一方在轴线方向上倾斜,形成该突起嵌入其中的倾斜面;在旋转凸轮的前端形成锯齿,在该棘轮套上,形成可同形成在该旋转凸轮前端的锯齿啮合的,而且在轴线方向上可出没的棘轮齿。若撞击撞击体,在撞击体和撞击凸轮任何一方所形成的突起将在其它一方中所形成的倾斜面内移动,从而使撞击凸轮旋转,旋转凸轮相应旋转。另一方面,形成同旋转凸轮的阴螺纹螺合的阳螺纹的活塞杆,由于不能相对于管部旋转,活塞杆前进,将活塞向前方推出。利用旋转凸轮的锯齿直到超越棘轮套的棘轮齿之前的间隙,即使撞击体被误撞击的时候,也可使得活塞不向前方推进。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液体容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图2的(a),(b)和(c)分别表示图1的尾盖的俯视图,正视图和纵剖面图,(d)表示后部的非撞击状态的正视图,(e)表示处于撞击状态而供给液体的正视图。
图3的(a),(b)分别是图1的撞击体俯视图和纵剖面图。
图4的(a),(b),(c)分别是图1的旋转凸轮的俯视图,纵剖面图和由(b)图中的箭头4C方向看到的视图。
图5的(a)-(c)是表示旋转凸轮机构的动作的展开说明图。
图6是图1的活塞杆导轨的纵剖面图。
图7的(a),(b)分别是图1的内管的俯视图和纵剖面图。
图8是沿图1的8-8线所见的横剖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后部的纵剖面图。
图10是图9的活塞推出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9的旋转凸轮和棘轮套的动作的侧视说明图。
图12的(a),(b),(c),(d)分别是表示图2的尾盖的变型例子的俯视图,正视图,纵剖面图和后部的非撞击状态的正视图,(e)是表示处于撞击状态而供给液体的正视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附图。
图中,标号10为液体容器;液体容器10大致区分为例如具有盛装修正液,书写用墨水,化妆用液等液体L的管部T并在其前端具有液体供给孔12b的主体12,装于主体12的前端的前置组件13,可在管部T内滑动的活塞22,设置在液体容器10的后部可将活塞22向前方推进的活塞推出机构23。
前置组件13具有以下几部分,即与主体12的前端压配合的前件14,压入前件14的后部中的管座16,固定在管座16的前端的前端管18,在前端管18的前端具有伸入其基体中,其主体部分位于前件14内并夹持在管座16和前件14之间的刷头(前端涂覆件)20。另外,在主体12的前端,盖着可以盖上或揭掉的在不使用时保护刷头20的罩36,而且在前件14上盖着在挤出液体时保护刷尖用的盖38。
活塞推出机构23具有以下几部分,即活塞杆24,其前端连接到上述活塞22并向后方延伸,其圆周面上形成阳螺纹24a;活塞杆导轨26,在其前部内圆周面上形成与活塞杆24的阳螺纹24a螺合的阴螺纹孔26a;内套27,活塞杆导轨26的前端可旋转地支承在其上,同时活塞杆24与其不能相对旋转地贯穿其中;连接到内套27上的尾盖28;安装在活塞杆导轨26的外圆周面上不能相对旋转的旋转凸轮30;由尾盖28向后方突出的撞击体32;将旋转凸轮30推向后方的复位簧34。
关于该活塞推出机构23,下面作更详细的说明。
首先,尾盖28,撞击体32及旋转凸轮30构成旋转凸轮机构,在尾盖28的内圆周面上,如图2(c)所示,在圆周方向间隔形成的多个凸轮峰28a,该凸轮峰28a的前端做成在轴线方向倾斜的凸轮面。在凸轮峰28a的后端,形成在圆周方向将各个凸轮峰28a的后端连接在一起的环状突起28c。在撞击体32的外圆周面上形成的突起32a(参看图3)可以滑动地嵌进到该凸轮峰28a,同28a之间所形成的凸轮槽28b中。如图3所示,撞击体32的前端做成锯齿状的凸轮面32b。另外,在旋转凸轮30的外圆周面上所形成的突起30a(参看图4)也可以滑动地嵌进到上述尾盖28的凸轮槽28b中。如图4所示,旋转凸轮30的突起30a的后端做成在轴线方向倾斜的凸轮面30b。撞击体32被撞向前方,该凸轮面32b就压缩复位簧34将旋转凸轮30推出到前方,旋转凸轮30的突起30a也由尾盖28的凸轮槽28b推向前方;其后,当撞击体32的撞击力一放松,由于复位簧34的复位力,旋转凸轮30的突起30a的凸轮面30b就沿着撞击体32的凸轮面32b及尾盖28的凸轮峰28a的凸轮面滑向紧邻的凸轮槽28b,从而使突起30a嵌进到该凸轮槽28b中(参看图5)。因此,撞击体32每进行一次撞击,旋转凸轮30就只旋转一个角度移动到紧邻的凸轮槽28b中。
如图4(c)所示,在旋转凸轮30的内圆周面上,形成多个纵槽30c,活塞杆导轨26的纵肋26b(图6)嵌进到该纵槽30c中,使两者成为一体旋转。如图6所示,活塞杆导轨26的前端部做成在外径方向突出的环状突起26c。另一方面,在内套27中,如图7所示,在其外周面形成一对窗孔27a,而内套27的内径在形成该窗孔27a的附近做成直径向后方逐渐增大的锥面。但是,在窗27a的后端边缘部,在同窗孔27a的圆周方向相同的部分形成向内径侧突出的突出部27b,两个相对的突出部27b之间的间隔与窗孔27a的前端边缘部的内径相等。活塞杆导轨26的环状突起26c就定位在该内套的突出部27b;由此使得活塞杆导轨26相对于内套27不能旋转,而且不会由内套27的后方脱出,并固定在活塞杆导轨26的轴线方向的位置上。
在内套27的后部的内圆周面上,在位于该突出部27b的后方,形成了多个纵向槽27c,形成在示于图2的尾盖28的前部的外圆周面上的纵肋28d嵌入到该纵向槽27c中,而且形成在纵向槽27c上的突起27d嵌入到形成在纵肋28d上的小孔28c中,从而将内套27和尾盖28连接成为一体。
另外如图8所示,活塞杆24的断面为非圆形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为椭圆形状;在内套27中,形成具有同活塞杆24的断面形状相吻合的椭圆形状的贯通孔27f的内套部27e。由于该活塞24贯通该内套部27e的贯通孔27f,使活塞杆24相对于内套27不能相对转动。再有,内套27的外圆周面的一部分作成滚花的外圆周面27g,同形成在主体12的内圆周面的一部分上的肋压合。由于这种滚花压合结构形成不能转动的结构,使内套27相对于主体12不能相对转动。显然,除这种滚花压合结构外,使用带肋的配合结构,多角形配合结构,键和键槽的配合结构等,都能使内套27和主体12之间不能转动。如上所述,由于内套27相对于活塞杆不能转动,其结果,使活塞杆24相对于主体12不能相对转动。另外,紧邻内套27的滚花的外圆周面27g而形成的,向前方直径逐渐缩小的锥面27h与在主体12的内圆周面上形成的,向前方直径逐渐缩小的锥面12a配合。另外,尾盖28对主体12压配合固定,内套27夹持在主体12的锥面12a和尾盖28之间,并相对于主体12被固定。
如图2所示,成为除撞击体32外的液体容器10的后端面的尾盖28的后端面在轴线方向不是垂直的,而是相对轴线方向被斜切的倾斜端面28g。而且位于朝向倾斜端面28g的最后方的最后方部位和处于非撞击状态的撞击体32的后端面之间的轴线方向的长度D1(参看图1),如后所述,应与为推出活塞22所必须的撞击体32的撞击量大致相等,或者比必须的撞击量稍短。
以上的活塞推出机构23可以同主体12组装为另外的一体的组件,也可以通过将组件的尾盖28由主体12的后方压入来组装。前置组件13也可以同主体12组装成另外的一体的组件。将活塞推出机构同主体12组装后,由主体12的前端注入液体L后,将前置组件13压入并固定在主体12上而完成组装。
当使用如上结构的液体容器时,先卸下罩36和盖38,用刷头20进行涂覆,当要由刷头20再次供给液体时,相对于主体12撞击撞击体32。如上所述,每撞击一次撞击体32,旋转凸轮30的突起30a就旋转并向圆周方向紧邻的凸轮槽28b仅移动一定角度,从而使活塞杆导轨26一体旋转。另一方面,相对于主体12不能相对转动的活塞杆24由于不旋转,就在活塞杆导轨26和活塞杆24之间产生相对旋转,从而通过活塞杆导轨26的阴螺纹孔26a和活塞杆24的阳螺纹24a之间的螺合,使活塞杆24和活塞22前进。由于活塞22是在管部T中前进,使得管部T内的液体L被压到设置在主体12的前端的供给口12b,通过前端管18,可由刷头20的前端供给使用。
可是,将液体容器10装在手提包等中时,撞击体32同其它的东西接触而被推压的时候,直到撞击体32的后端面和尾盖28的倾斜面28g的最后方部位对齐,都存在简单推压如被手撞击的可能性。然而,尾盖28的倾斜端面28g的最后方部位和非撞击时的撞击体32的后端面之间的轴线方向的长度D1(参看图1、图2(d))作得比为推出活塞22所必须的撞击体32的撞击量还短,即使撞击体32被撞击到其后端面同尾盖28的倾斜端面28g的最后方部位对齐,活塞22也不被推出。此处,所谓为推出活塞22所必须的撞击体32的撞击量Do是指直到将旋转凸轮30的突起30a由尾盖28的凸轮槽28b向前推出所必须的长度。如前所述,旋转凸轮30的突起30a在由凸轮槽28b向前方推出后,撞击体32的撞击力一放松,该突起30a就沿撞击体32的凸轮面32b和尾盖28的凸轮峰28a的凸轮面,向紧邻的凸轮槽28b移动,从而可使旋转凸轮30旋转。然而,撞击体32的撞击量在没有达到使旋转凸轮30的突起30a由凸轮槽28b向前方推出的情况下,撞击体32的的撞击力一放松,突起30a就沿相同的凸轮槽28b中后退而旋转凸轮30不旋转。因此,由于旋转凸轮30只在前后方向移动而活塞杆导轨26不旋转,则活塞22不会前进。在撞击体32无论什么原因被推压时,使撞击体32的后端同倾斜端面28g的最后方位置对齐,由于以所谓半撞击(图1,图2(d)的D1)告终,可以防止用活塞22推压出液体。在真正使用的情况下,将撞击体32向前方撞击到比尾盖28的倾斜端面28g的最后方位部更深的位置,则可以通过所谓切换撞击(图1,图2(e)的D0),从而使活塞22前进而供给液体。
再有,作为该尾盖28的倾斜端面28g的变形的例子也可以作成如图12所示的倾斜端面28’g。就该撞击体28’的倾斜端面28’g而言,其中相对的两点成为最后方的位置。
其次,图9至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附图。图中,标号40为液体容器,其大体上具有如下几部分,即主体12,前置组件13,可在管部T内滑动的活塞22,设置在液体容器40的后部将活塞22向前方推进的活塞推出机构43。关于该前置组件13,由于同第一实施例相同,没有再图示及说明。
活塞推出机构43具有以下几部分,即活塞杆24,它同活塞22连接成为一体并向后方延伸,其圆周面上形成阳螺纹24a;旋转凸轮46,它形成有同活塞杆24的阳螺纹24a螺合的阴螺纹孔46c;棘轮套47,它在旋转凸轮46的前方固定在管部T内而活塞杆24贯穿其中;位于旋转凸轮46的后方,可使旋转凸轮46旋转的撞击凸轮48;固定在管部T后端的尾盖54;从尾盖54向后方突出的撞击体50;以及介于撞击凸轮48和撞击体50之间,使撞击体50弹向后方的撞击弹簧52。
下面对该活塞推出机构43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尾盖54的圆周面上形成一对窗孔54a,形成在撞击体50的圆周面上的弹性片50a的前端的弹性突起50b嵌进到该窗孔54a中。通过该弹性突起50b在窗孔54a中滑动,使撞击体50相对于尾盖54可在轴线方向移动而不能相对转动。
再有,在撞击体50的侧面上,形成在轴线方向倾斜的倾斜槽50c,形成在撞击凸轮48的外侧面上的突起48a嵌进到该倾斜槽50c中,使突起48a可沿该倾斜槽50c移动。
在撞击凸轮48的前端形成的锯齿48b,该锯齿48b可同形成在旋转凸轮46后端的锯齿46a啮合。另外,在旋转凸轮46的前端形成同形成在后端的锯齿46a反向设置的锯齿46b。该锯齿46b可同棘轮齿47a啮合,而该棘轮齿47a则形成在棘轮套47的后端并通过L条状截面件47d在轴线方向上的弹性变形可使其出没。
另外,在棘轮套47上形成同活塞杆24的断面形状吻合的椭圆形状的贯通孔47b。由于活塞杆24贯通该贯通孔47b,使活塞杆24相对棘轮套47不能相对转动。再有,在棘轮套47的外圆周面上,形成多个纵肋47c,该纵肋47c同形成在尾盖54的内圆周面上的纵槽54b嵌合,从而使棘轮套47相对于尾盖54不能相对转动。另外,面向棘轮套47前方的台阶部47f同面向尾盖54后方的台阶部54c贴合。这样,棘轮套47相对尾盖54固定。而尾盖54相对主体12采用压配合固定,从而使棘轮套47相对于主本12固定。而且,如上所述,由于棘轮套47相对活塞杆24不能转动,其结果,活塞杆24相对于主体12不能相对转动。
作为除撞击体50外的液体容器40的后端面的尾盖54的后端面不垂直于轴线方向,而为对轴线方向倾斜切出的倾斜端面54d。而且,该倾斜端面54d位于最后方的部位和撞击体50的后端面之间的轴线方向的长度D2(参看图9),如后所述,与为推出活塞22所必须的撞击体50的撞击量大体相等或者比其短少许。
同第一实施例相同,活塞推出机构43可以同主体12另外组装成一体的组件,可以通过将组件的尾盖54由主体12的后方压入来进行组装。将活塞推出机构43同主体12组装后,再由主体12的前端注入液体L,其后,再将前置组件13压入主体12而固定,从而完成组装。
当使用如上结构的液体容器40时,用刷头20进行涂覆,当要由刷头20进一步供给液体L时,可撞击撞击体50。
当撞击体50被撞击而前进时,由于撞击凸轮48不能前进,撞击凸轮48的突起48a沿着撞击体50的倾斜槽50c移动,撞击凸轮48在图10的箭头方向旋转。由于撞击凸轮48的锯齿48b和旋转凸轮46的锯齿46a啮合,则通过撞击凸轮48的旋转使旋转凸轮46也在相同的方向旋转。这时,旋转凸轮46的旋转使得该锯齿46b沿着棘轮套47的棘轮齿47a的斜面滑动,同时使棘轮齿47a出没。
旋转凸轮46在上述方向一旋转,同旋转凸轮46螺合的活塞杆24就由于该旋转受棘轮套47的限制而前进,并将活塞22推出。因此,由于主体12中的液体L受活塞22的挤压,通过前端管子18,可由刷头20的前端供给使用。
对于这个实施例,液体容器40在不使用时,撞击体50因同其它的东西接触而被推压时,撞击体50有可能被简单地撞击到长度D2。然而,由于该长度D2同为使活塞22前进所必须的撞击体50的撞击量大体相等或者短少许,撞击体50即使被撞击到其后端面同尾盖54的倾斜端面54d的最后方部位对齐,活塞22也不被推出。即,与撞击体50的撞击量相对应的撞击凸轮48在圆周方向的移动距离如图11(a)所示,在下述情况下,旋转凸轮46就确实旋转而使活塞杆24及活塞22确实前进,该情况就是同棘轮套47的棘轮齿47a啮合的旋转凸轮46的锯齿46b使棘轮齿47a变形直到超越最低限度的距离D3以上时。因此,为使该撞击凸轮48及旋转凸轮46在圆周方向上仅移动D3所必须的撞击量在成为使活塞22前进所必须的撞击体50的撞击量。另一方面,如图11(b)所示,同撞击体50的撞击量相对应的撞击凸轮48在圆周方向的移动距离D4(<D3),即同棘轮套47的棘轮齿47a啮合的旋转凸轮46的锯齿46b使棘轮齿47a变形没有达到超越D3的距离时,一旦解除撞击体50的撞击,旋转凸轮46及撞击凸轮48就旋转到相反方向而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与此相伴,活塞杆24和活塞22虽一度前进,但随着旋转凸轮46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后退。因此,即使管部T中的液体L曾一度由管部T送出,由于再吸引到管部T内,可防止液体喷出。在实际使用场合通过将撞击体50向前方撞击到比尾盖54的倾斜面54d的最后方部位更深的部位,可使活塞22前进而供给液体。
如上所述,在各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在误撞击时供给液体,可以将撞击负荷定在推压力为通常容易撞击的力(例如2.9牛顿-4.9牛顿(300-400克重))的9.8牛顿(1kg重)以下。
再有,在如上说明的发明中,以一个零件说明的零件也可以由多个零件来构成;或者以多个零件说明的各零件也可以由单一的零件构成。
如上所述,使用本发明,即使在撞击体无意被撞击的情况下,由于活塞不被推出,可以防止液体在不需要时喷出。因此,没有必要将撞击体的撞击负荷设定得较重,可以将撞击力设定得较低。
权利要求
1.一种撞击式液体容器,具有以下几部分,即具有盛装液体的管部并在其前端具有供给孔的主体;在管部中前进的活塞;具有与主体相比还向后方突出的撞击体,通过在主体的轴线方向撞击该撞击体,使位于管部中的活塞向前方推进的活塞推出机构,在该撞击式液体容器中,除撞击体外的液体容器的后端面相对主体的轴线方向为非垂直面,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塞推出机构具有如下几部分,即活塞杆,其前端连接到上述活塞,并向后方延伸,其圆周面上形成阳螺纹并相对于管部不能旋转;形成同活塞杆的阳螺纹螺合的阴螺纹孔的旋转凸轮;在旋转凸轮的前方固定在管部内而活塞杆贯穿其中的棘轮套;位于旋转凸轮的后方可使旋转凸轮旋转的撞击凸轮;上述撞击体;介于撞击凸轮和撞击体之间使撞击体弹向后方的撞击弹簧;其中,在撞击体和撞击凸轮的任何一方上形成突起,而在另一方在主体的轴线方向上倾斜,形成该突起嵌入其中的倾斜面;在旋转凸轮的前端形成锯齿,在该棘轮套上,形成可同形成在该旋转凸轮前端的锯齿啮合的,而且在主体的轴线方向上可出没的棘轮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撞击式液体容器,它即使在撞击体被误撞击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液体在不需要时喷出。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具有盛装液体(L)的管部(T)并在其前端具有供液孔(12b)的主体(12);沿管部(T)中前进的活塞(22);具有从主体(12)向后方突出的撞击体(32),通过在轴线方向撞击该撞击体(32),使管部(T)中的活塞(22)向前方推进的活塞推出机构。其中,作为除撞击体(32)外的液体容器的后端面的尾盖(28)的后端面不垂直于轴线方向,而为对轴线方向倾斜切出的倾斜端面(28g)。
文档编号B43L25/00GK101074061SQ200610058
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24日
发明者阴山秀平, 野口芳男, 小高忠夫, 气田忠史 申请人:株式会社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