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89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从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电子源所放出的电子而形成图像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从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电子源所放出的电子而形成图像的显示装置,例如称其为“FED”或者“SED”(以下有时将其称为“FED”)。对电子源施加基于图像信号的脉冲状的驱动电压与选择电压或非选择电压。对于选择电压来说,例如由于其是用于选择一行的电子源的电压,所以通过将其顺次施加于电子源的列方向(垂直方向)来进行顺次扫描。对除此之外的行的电子源,施加非选择电压。施加选择电压的一行电子源放出与驱动电压的脉冲高度或者脉冲宽度相对应的电子。被施加非选择电压的电子源,通常不放出与驱动电压的大小无关的电子。这样的FED的结构,例如在日本专利平成9-297556号公报中有揭示。
在上述结构的FED中,在施加非选择电压期间、即在非选择期间,由于电子源不放出电子,所以希望基本上不发生伴随着扫描的电力损失。
然而,在矩阵配置的电子源中,用于供给选择电压或非选择电压的扫描线(以下称为“行配线”)与用于供给驱动电压的数据线(以下称为“列配线”),通过绝缘体而相互交叉。因此,在双方的线不是完全绝缘的情况下,即使在非选择期间,也会在线与线的交叉部产生微小电流。以下,将该电流称为漏电电流。
就是说,即使是在非选择期间,FED也会在上述交叉部产生对应于上述驱动电压与非选择电压的电位差的漏电电流,由该电流而引起电力损失。例如,在水平像素数(电子源数)为1280(在RGB各色的电子源水平配置的情况下为3840个),垂直像素数为820的情况下,除去选择的一行,还有1280×3×(720-1)=2760960个电子源的漏电电流流过。假定一个电子源的漏电电流为1μA,那么漏电电流的总和能够达到2.76A。所以,即使是在非选择期间,在对行配线施加的非选择电压为4V的情况下,也会发生2.76×4=11W的电力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适合于降低电力损失的技术。
因此,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对电子源施加非选择电压的情况下,例如通过电阻器等电流抑制元件而将上述非选择电压施加于电子源。由于通过该电流抑制元件能够减少施加非选择电压的情况下所发生的漏电电流的值,所以能够降低由该漏电电流引起的电力损失。
这里,在所述电子源的电容为C,所述电阻器的电阻值为R,行方向上电子源的个数为N时,优选按照满足下式1的第一条件设定所述电阻器的电阻值R。由此,能够抑制由电阻器的电阻值R与电子源的电容C的积所决定的时间常数的大幅度增加,从而抑制电子源响应性的下降。
(式1)R·(C·N)≤0.2[μS]此外,在由所述驱动电压与所述非选择电压的电位差引起的在非驱动状态的一个电子源上流过的漏电电流为Ireek、行方向上电子源的个数为N、列方向上电子源的个数为M、所述非选择电压的电压值为V_REF时,优选能够满足下式2的条件设定由所述电阻器控制所述漏电电流Ireek。由此,能够将非选择期间的电力损失降低到1W以下。
(式2)[Ireek·N·(M-1)]·V_REF≤1[w]而且,在所述电阻器的电阻值为R,所述行配线的电阻值为Rs,驱动所述列配线的电压值为E,所述抑制的电流值为I时,还可以按照下式3的条件设定所述电阻器的电阻值R。
(式3)R=E/I-Rs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电力损失,特别能够降低由施加非选择电压的情况下产生的漏电电流所引起的电力损失。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适用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显示面板1的一个具体例的图。
图3是表示电子源的具体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动作波形的图。
图5是表示电子源的动作特性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中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具体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中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具体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是对作为电子源使用MIM(金属-绝缘体-金属)型的电子源的情况为例而进行的说明。但是,作为电子源,本实施方式也可以使用由碳纳米管(CNT)所构成的元件、Spindt型(スピント)元件、表面传导型发射元件(SCE)等。即,本发明对于非选择期间所可能发生漏电电流的某些类型的电子源,全部适用。
(实施例1)首先,参照图1~图6,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加以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适用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方框图,其具有FED的显示面板1。显示面板1是用于在其显示面上形成图像的被动矩阵方式(Passive Matrix)的面板,其具有作为数据线的列配线与作为扫描线的行配线。列配线沿画面垂直方向(显示面板1的显示面的短边方向,以下有时称为“列方向”)延伸形成,且在画面水平方向(显示面板1的显示面的长边方向,以下有时称为“行方向”)上并列配置有N条。另一方面,行配线沿画面水平方向延伸形成,且在画面的垂直方向上并列配置有M条。而且,在列配线与行配线的交叉部,连接有MIM型的电子源。所以,显示面板1所具有的电子源的总数为M×N个,一行的电子源的总数为N个,一列的电子源的总数为M个。
在行配线上,连接有扫描(scan)驱动器2,在列配线上,连接有数据驱动器5。在图1中,表示的是显示面板1的水平像素数(行方向上的电子源的个数)为1280×3个,垂直像素数(列方向上的电子源的个数)为720个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输出数为384的数据驱动器5,则需要10个,如果使用输出数为120的扫描驱动器,则需要6个。在图1中,数据驱动器5是分别以电路模块6~8表示,扫描驱动器2是以电路模块3和4表示。而且,在显示面板1的阳极端子上连接有高压发生电路9,施加由高压发生电路7产生的高压。该高压例如有10kV左右。
而且,电视信号以及来自DVD的再现信号等图像信号以及其同期信号,供给到时控机构10。时控机构基于该供给的图像信号及同期信号,而对于扫描驱动器2及数据驱动器5,分别发送在显示面板1的显示面上形成图像的最佳时刻信号(与水平、垂直信号同期的信号)与图像数据。在数据驱动器5中,显示面板1的一行的图像数据保持在一个水平期间,同时,对每个水平周期重写数据。而且,数据驱动器5基于保持的一行的图像数据生成驱动电压,施加于列电极。
另一方面,扫描驱动器2产生作为第一扫描电压的选择电压与作为第二扫描电压的非选择电压。选择电压是响应从时控机构10供给的水平同期的信号而产生。而且,选择电压例如是按照列方向顺序选择(扫描)一行的电子源而施加于显示面板1的行配线。在本实施例中,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每次一条地扫描M条行配线,在一个水平周期时刻顺次将选择电压施加于M条的行配线。在对施加有选择电压(即被选择)的一行电子源施加来自扫描驱动器2的驱动电压时,该电子源放出对应于选择电压与驱动电压的电位差的量的电子。电子源所放出的电子由施加于显示面板1的阳极端子的10kV的高压而加速,与各电子源分别对应配置的荧光体相冲突。荧光体由该电子的冲突而激励发光。
由此,在显示面板1的显示面上显示一个水平线的图像。而且,由扫描驱动器2在一帧画面期间对全部的行配线顺次施加选择电压时,能够显示一帧画面的图像。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选择电压与驱动电压具有相互相反的极性。例如,在选择电压为正极性的情况下,驱动电压为负极性。
对上述M条的行配线中未施加选择电压(即处于非选择期间)的行配线以及与这些行配线相连接的电子源,施加非选择电压。非选择电压设定得使其与驱动电压的最大值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电子源的开始放出电子的电压。例如,在电子源的开始放出电子的电压为6V,驱动电压的最大值为-4V的情况下,将非选择电压设定为小于2V的0V。
接着,使用图2~图5,对显示面板1中的扫描方法与非选择时漏电电流产生的模式加以说明。图2是表示显示面板1内部的一个具体例的图。在图2中,在下部玻璃基板60上,形成行配线65~68以及列配线61~64,在其交叉部设置有MIM型的电子源。对行配线施加选择电压,且对列配线施加驱动电压时,各交叉部流过电流87~90,驱动配置于该交叉部的电子源。另一方面,在上部玻璃基板85在内面,在与电子源相对面的位置上设置有荧光体69~84。而且,在荧光体69~84与上部玻璃基板85之间,设置有施加来自高压发生电路9的高压、具有透过性的薄膜状的高压电极86。其中,在行配线与列配线的末端添附的“No.~”的数字,分别表示行配线与列配线的编号。在图2中,由于列配线的编号为No.1~No.3840,所以表示出列配线的条数N为3840条。此外,由于行配线的编号为No.S1~S720,所以表示行配线的条数M为720条。
现在,将具有图4的“数据驱动器波形”中所示波形的驱动电压施加于列配线61~64,将具有“扫描驱动器波形”中所示波形的选择电压以及非选择电压施加于行配线65~68。这里,例如第二行(No.S2)的线中显示图像的情况下,对于行配线61~64,施加与图像信号的亮度信息相对应的驱动电压(在图4中为0~-4V),同时,对于行配线No.S2施加由波形23所示的选择电压(具有6V高度的脉冲信号)。在施加该脉冲信号期间,与作为第二行的行配线、即行配线66相连接的电子源成为选择状态,即能够与上述驱动电压相对应而放出电子的状态。其中,在施加选择电压的选择期间以外的期间,施加0V的非选择电压。而且,在图像信号的垂直回描期间(返程周期)期间(BLK期间),从扫描驱动器2向配线施加具有-3~-4V的电压值的复位脉冲。该复位脉冲是用于去除电子源内积蓄的电子、延长电子源的寿命的脉冲,在本实施例中与选择电压的极性相反。但是,如果比非选择电压小,也可以是与选择电压的极性相同。就是说,施加于行配线的3个电压的大小顺序为选择电压、非选择电压、复位脉冲。
使用图3,以第二行的行配线66与第一列的列配线61的交叉部上设置的电子源为例,对成为上述选择状态的电子源的模式进行说明。图3是作为成为选择状态的电子源的例子,以MIM型的电子源为例,表示此时的模式的例子的图。在作为第二行的行配线66与列配线61之间,施加作为选择电压与驱动电压的电位差的6V~10V的电压时,电子源中箭头87所示的电流透过绝缘体59而流过。通过该电流87流过绝缘体59,在绝缘体59的表面形成产生电子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从高压发生电路9对在上部玻璃基板85的内面形成的高压电极86施加了高压,所以,在上部玻璃基板85与下部玻璃基板60之间,产生了从下部玻璃基板60向上部玻璃基板85的电场。因此,绝缘体59表面的电子由上述电场而向着荧光体73加速,形成电子束91。该电子束91激励荧光体73,由此,使荧光体73发光。来自荧光体的光,通过高压电极86以及上部玻璃基板85而向外部射出。
荧光体73的发光强度与电子束91的电流密度大体成比例。电流密度与电流87成比例。即,高亮度发光时电流87增大,低亮度发光时电流87减小。就是说,能够通过适当地控制电子束的电流密度而得到所希望的图像深浅程度(浓淡程度)。使用图5,对该电子源的特性加以说明。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MIM型电子源的电压—电流特性的一例。图5的横坐标是表示行配线66与列配线61之间施加的电压,即选择电压与驱动电压的电位差,这里称为“MIM元件驱动电压”或“MIM电压”。而图5的纵坐标是表示流过电子源的电流87。图5中的特性31,是正常制造的电子源的电压—电流特性的一例,至MIM电压为6V附近,电流值减小到10pA而为一定值。在MIM元件驱动电压为6V~10V附近,电流值发生大的变化。由于在该范围内电流的变化大体为线性,所以在该电压范围内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图像深浅程度。就是说,在MIM电压为6V~10V的范围,从电子源放出电子,在6V以下几乎不放出电子。以下,将该电子源不放出电子的状态下电子源中流过的电流(特性31中10pA的电流)称为漏电电流。
另一方面,考虑由制造上的问题而使漏电电流增加,电子源的电压电流特性成为特性32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MIM电压至0~6V附近,漏电电流大体为1μA。这表明,即使是在图4中行配线No.S2为选择的期间以外,即对该行配线施加非选择电压的非选择期间,通过施加0~-4V的驱动电压,也能够流过比较大的漏电电流。在对线顺次扫描的情况下,一帧画面的选择期间为一行,其余的行是非选择期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行配线的总数为720条,一行的电子源的数目,对于RGB各色为1280个,所以一帧画面期间的非选择期间中流过的漏电电流的总和为,1μA×128×3×(720-1)=2.76A。
如图3所示,该电流通过行配线66而流入扫描驱动器2的输出端,由此引起扫描驱动器2的电源部中的较大的电力损失。本实施例是降低由这样的漏电电流所引起的电力损失的例子。其一具体例示于图6。
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扫描驱动器2及其周边的电路结构的图。扫描驱动器2包含生成用于进行线顺次扫描的控制脉冲的控制逻辑部41,以及与各个行配线相对应的开关元件42~45。开关元件42~45设置有3个输入端子,分别与第一电压源46、与第二电压源47串联的电阻器49、以及第三电压源48相连接。而且,开关元件42~45进行动作,使得分别响应来自控制逻辑部41的控制脉冲,选择来自第一电压源46的选择电压V_SEL、来自第二电压源47的非选择电压V_REF、以及来自第二电压源的复位电压V_INV中的一个,并供给到对应的行配线。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第二、第三电压源是相互串联连接,但也可以是并联连接。
上述控制逻辑部41根据来自上述时控机构10的水平同期、垂直同期的信号而控制开关元件42~45。例如,控制逻辑部41,在选择行配线No.S1的情况下,控制开关元件42,选择来自第一电压源46的选择电压V_SEL,除此之外,则控制开关元件43~45,选择来自第二电压源47的非选择电压V_REF。而且,在选择行配线No.S2的情况下,控制开关元件43,选择来自第一电压源46的选择电压V_SEL,除此之外,则控制开关元件42、44以及45,选择来自第二电压源47的非选择电压V_REF。就是说,开关元件42~45在每一个水平期间进行选择电压V_SEL或非选择电压V_REF的切换动作。而且,在图像信号的垂直回线时间(返程周期),控制开关元件42~45,选择来自第三电压源48的复位电压V_INV。
如上所述,即使是在选择了非选择电压V_REF的情况下,也有流过比较大的漏电电流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该漏电电流,设置有作为电流控制元件的电阻器49。该电阻器49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电压源47,另一端则与开关元件42~45的输入端子中的一个相连接。而且,在非选择期间,非选择的行配线与电子源通过所述开关元件42~45而连接于电阻器49。由此,由第二电压源47所产生的非选择电压V_REF,就能够通过电阻器49而施加于开关元件及各行配线。由于该电阻器49中流过的漏电电流能够发生电压下降,所以MIM电压向小的方向变化(是向图5的特性32的左侧移动的方向)。因此,能够减小非选择期间的漏电电流,势必由漏电电流所产生的电源部的电力损失非常小。
这里,作为本实施例的工作条件,是在驱动电压为4Vpp、选择电压V_SEL为12V、非选择电压V_REF为6V、复位电压V_INV为2V的情况下,对本实施例的效果进行的说明。在上述工作条件中没有电阻器49的情况下,一个电子源的漏电电流为1μA,电力损失为11W。但是在如图6连接有电阻为4.7Ω的电阻器49的情况下,由该电阻器49产生大约1.5V的电压下降。其结果是,一个电子源的漏电电流降低到0.1μA,电力损失降低到1.1W。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改善效果达到了一个数量级。
这里,对电阻器49的电阻值的设定加以说明。在所述电子源的电容为C,所述电阻器49的电阻值为R,行方向上电子源的个数为N时,优选按照满足以下(式1)的条件设定所述电阻器的电阻值R。
(式1)R·(C·N)≤0.2[μS]由于电阻器49的电阻值增大时,由电阻器的电阻值R与电子源的电容C所决定的时间常数大幅度地增大,所以响应速度变慢。在像素数为1280×720个的WXGA面板的情况下,一个水平期间约为20μS。优选一个水平期间的响应延迟为其1/10以下。所以,如上述式1所示,使用电阻器49的一行的电子源时间常数,优选是20μS的1/10,即0.2μS以下。由此,通过追加电阻器49,能够控制电子源的响应性的下降。
而且,在由所述驱动电压与所述非选择电压的电位差引起的在非驱动状态的一个电子源上流过的漏电电流为Ireek、行方向上电子源的个数为N、列方向上电子源的个数为M、所述非选择电压的电压值为V_REF时,优选能够满足以下(式2)的条件而由电阻器49控制所述漏电电流Ireek。
(式2)[Ireek·N·(M-1)]·V_REF≤1[w]在本实施例中,将非选择状态下所能够容许的电力损失设定在1W以下。由于通常在低消费电力型的电视显像机中,待机状态的消费电力约为1W左右,所以如果在本实施例中非选择状态时的电力损失也是1W,则可以认为该损失是能够充分被允许的。所以,如果满足上述(式2)的条件,能够由电阻器49来控制流过非选择状态的电子源的漏电电流,则能够很好地抑制非选择期间的电力损失(1W以下)。
而且,在电阻器49的电阻值为R,所述行配线的电阻值为Rs,驱动所述列配线的电压值为E,所述抑制的电流值、即漏电电流为Ireek的情况下,有以下(式3)的关系。
(式3)R=E/Ireek-Rs就是说,电阻器49的电阻值R,可以是考虑行配线的配线电阻而决定。此时,优选电阻器49与配线电阻的合成电阻满足上述(式1)所示的关于时间常数的条件。
(实施例2)接着,使用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7是表示用于降低电力损失所适合的扫描驱动器2与其周围电路的第二具体例。在图7中,具有与图6同样功能的元件或元件都赋予同样的符号。该第二实施例与图6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例中扫描驱动器2的开关元件42~45具有3个接点,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开关元件52~55具有2个接点。进而,在扫描驱动器2的外部,设置有选择性地切换非选择电压V_REF与复位电压V_INV的另一个开关元件50,这一点也与第一实施例不同。
本实施例的扫描驱动器2包括生成用于进行线顺次扫描的控制脉冲的控制逻辑部41,以及与各个行配线相对应的开关元件42~45。控制逻辑部41,除了开关元件42~45之外,也向另一个开关元件50供给控制脉冲。
开关元件42~45动作,分别响应来自控制逻辑部41的控制脉冲,选择选择电压V_SEL与另一个开关元件50的输出信号中的一个供给到对应行配线。而且,另一个开关元件50的输出端子连接于开关元件42~45,而在另一个开关元件50的第一输入端子上,连接有第二电压发生部的电阻器49,第二输入端子上,连接有第三电压发生部、即第三电压源48,而且,另一个开关元件50响应来自控制逻辑部41的控制脉冲,切换来自第二电压源47的非选择电压V_REF与来自第三电压源48的复位电压V_INV中的一个而输出。复位电压V_INV是在图像信号的垂直回描期间(返程周期)由另一个开关元件50所选择。就是说,开关元件42~45在选择期间选择第二输入端子,即选择第一电压源46,在非选择期间以及图像信号的垂直回描期间(返程周期)选择第二输入端子,即选择另一个开关元件50的输出。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三电压源是串联连接,但也可以是并联连接。
例如,在选择行配线No.S1的情况下,控制逻辑部41,控制开关元件42,选择来自第一电压源46的选择电压V_SEL,除此之外则控制开关元件43~45,选择来自另一个开关元件50的输出信号。此时,由于另一个开关元件50是由来自控制逻辑部41的控制脉冲而选择电阻器49,所以对于行配线No.S2~No.S720是通过电阻器49而供给非选择电压V_REF。而且,在选择了行配线No.S2的情况下,控制开关元件43,选择来自第一电压源46的选择电压V_SEL,除此之外则控制开关元件42、44以及45,选择来自另一个开关元件50的输出信号。其它开关元件的动作也与上述同样。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由开关元件42~45以及另一个开关元件50的动作,能够将电阻器49连接于非选择状态的行配线及与其连接的电子源。而且,能够通过该电阻器49向非选择状态的行配线供给非选择电压V_REF。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同样,由于在该电阻器49中流过漏电电流能够引起电压下降,所以MIM电压向小的方向变化(为向图5的特性32的左侧移动的方向)。因此,能够减少非选择期间的漏电电流,使得由漏电电流所引起的电力损失非常小。作为电阻器49的电阻值的一例,设定为4.7Ω的情况下的电力损失的改善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同样。就是说,由本实施例的电路结构,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效果。而且,对于电阻器49的设定,也可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抑制非选择期间的漏电电流,良好地降低该非选择期间的电力损失。特别是在由于FED(电子源)的制造工艺等因素而引起电子源的漏电电流比通常高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特别有效。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抑制漏电电流的电流抑制元件是使用的电阻器49,但只要是具有能够抑制漏电电流功能的元件,并不限于电阻器。如果是具有这样的功能的元件,很容易理解可适用各种元件与电路。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所有的行配线都是通过电阻器49而供给非选择电压,但也可以是仅对漏电电流特别大的特定的行配线通过电阻器49而供给非选择电压的结构。
而且,根据本实施例,即使是存在由制造的偏差所引起的行配线与列配线之间的漏电电流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也能够将伴随扫描的电力损失降低到一定的值以下。而且,还能够将非选择电压设定得高,降低驱动列配线的信号电压。由此,还具有能够降低数据驱动器的电力,通过数据驱动电路的高集成化而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具有在行配线与列配线的交叉部分产生漏电电流机理方式的显示器设备。特别是在FED、有机EL、矩阵配置LED显示装置等中降低扫描电力的情况下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电子源,以及对所述多个电子源中的至少一行电子源施加选择电压、同时对其它行的电子源施加非选择电压的扫描驱动器,其中,所述扫描驱动器是通过电流抑制元件向所述其它行的电子源施加所述非选择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抑制元件是电阻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电阻器减少在施加有所述非选择电压的电子源中流过的漏电电流。
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电子源,对行方向上排列的所述电子源施加基于输入图像信号的驱动信号的数据驱动器,第一电压源,第二电压源,与所述第二电压源相连接的电流抑制元件,以及扫描驱动器,其进行切换动作,使所述多个电子源中成为选择状态的至少一行的电子源与所述第一电压源连接,除此之外的行的电子源通过所述电流抑制元件与所述第二电压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抑制元件是电阻器,所述第一电压源产生用于使所述电子源成为选择状态的选择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源产生用于使所述电子源成为非选择状态的非选择电压,所述非选择电压通过该电阻器而被施加于所述电子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源的电容为C、所述电阻器的电阻值为R、行方向上电子源的个数为N时,设定所述电阻器的电阻值R,使其满足以下条件R·(C·N)≤0.2[μS]。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驱动电压与所述非选择电压的电位差引起的在非驱动状态的一个电子源上流过的漏电电流为Ireek、行方向上电子源的个数为N、列方向上电子源的个数为M、所述非选择电压的电压值为V_REF时,由所述电阻器控制所述漏电电流Ireek,使其满足以下条件[Ireek·N·(M-1)]·V_REF≤1[w]。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含配置在M条的行配线与N条的列配线的交叉部的(M×N)个电子源、以及与各电子放出元件相对配置、由该电子源放出的电子而激发发光的荧光体的显示面板;对所述N条列配线施加基于图像信号的驱动信号的数据驱动器;对所述M条行配线中的至少一条施加选择电压、同时对其以外的行配线施加非选择电压的扫描驱动器;以及用于控制从所述N条列配线向所述施加有非选择电压的行配线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抑制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抑制元件是电阻器,所述非选择电压是由包含连接于该电阻器的电压源的电路所生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驱动器在所述图像信号的回描期间内对所述电子源施加复位脉冲而动作,将所述非选择电压设定为所述选择电压与所述复位电压的中间电位,使得在施加所述选择电压期间,对所述电子源添加顺偏压电压,在施加所述复位电压期间,对所述电子源添加逆偏压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产生所述选择电压的第一电压源,用于产生所述非选择电压的、与所述电流抑制元件相连接的第二电压源,以及产生复位电压的第三电压源,其中,所述扫描驱动器工作,使得在驱动连接于至少一行列配线的电子源的选择期间内选择来自所述第一电压源的所述选择电压,在所述选择期间以外的非选择期间选择来自所述第二电压源的所述非选择电压,在所述图像信号的回描期间选择来自所述第三电压源的复位电压。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产生所述选择电压的第一电压源,用于产生所述非选择电压的、与所述电流抑制元件相连接的第二电压源,产生复位电压的第三电压源,以及用于选择来自所述第二电压源的非选择电压与来自所述第三电压源的复位电压中的一个的开关部,其中,所述扫描驱动器工作,使得在驱动连接于至少一行列配线的电子源的选择期间内选择来自所述第一电压源的所述选择电压,在所述选择期间以外的非选择期间或所述图像信号的回描期间选择所述开关部的输出。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阻器的电阻值为R、所述行配线的电阻值为Rs、驱动所述列配线的电压值为E、所述抑制的电流值为I时,设定所述电阻器的电阻值R,使其满足以下条件,R=E/I-Rs。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电子源,对行方向上排列的所述电子源施加基于输入图像信号的驱动信号的数据驱动器,用于生成第一电压的第一电压源,用于生成第二扫描电压的第二电压源,以及选择来自所述第一电压源的第一扫描电压与来自所述第二电压源的第二扫描电压中的一个的扫描驱动器,使得在所述多个电子源中至少一行的电子源动作的情况下,对该一行的电子源施加所述第一扫描电压,对其以外行的电子源施加第二扫描电压,其中,在由所述驱动信号与所述第二扫描电压的电位差引起的在非驱动状态的一个电子源上流过的漏电电流为Ireek、行方向上的电子源的个数为N、列方向上的电子源的个数为M、所述第二扫描电压的电压值为V_REF时,控制所述漏电电流Ireek,使其满足以下条件[Ireek·N·(M-1)]·V_REF≤1[w]。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压源的电阻器控制所述漏电电流Ireek。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设置有例如每次一行地选择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电子源的扫描驱动器(2)。扫描驱动器对选择行供给来自第一电压源(电压源)(46)的选择电压,对非选择行供给来自第二电压源(47)的非选择电压。而且,在第二电压源(47)上连接有电阻器(49)。因此,在非选择期间,由于由电阻器(49)能够降低流过非选择行的漏电电流,所以能够降低由漏电电流所引起的电力损失。由此提供在FED等显示装置中,为了降低电力损失,特别是降低在施加非选择电压的情况下由产生的漏电电流所引起的电力损失的技术。
文档编号G09G3/22GK1909035SQ20061011064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5日
发明者渡边敏光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