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662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平面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 辐射等优越特性的平面显示装置,如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 LCD),已逐渐取代阴极射 线管(cathode ray tube, CRT)显示器而成为市场的主流。
在现有技术中,有些平面显示装置的信号输入/输出界面 (input/output interface)是设置在壳体的背面,以避免信号输入/ 输出界面影响平面显示装置整体美观。然而,当其他影音装置如数字影 音光碟机(digital video disk player, DVD player)或喇叭要连接 至平面显示装置时,使用者必须移动或旋转平面显示装置才能将其他影 音装置的连接线连接至隐藏于平面显示装置的壳体背面的信号输入/输 出界面。因此,此类平面显示装置的信号输入/输出界面使用上非常不 方便。
另外,有些平面显示装置的信号输入/输出界面是设置在壳体的前 方,以方便使用者将其他影音装置连接至信号输入/输出界面。然而, 设置在壳体前方的信号输入/输出界面会影响平面显示装置的整体美 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 信号输入/输出界面在不使用时可以隐藏起来,以兼顾信号输入/输出界面使用上的便利性与平面显示装置的整体美观。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喇叭可以转动,进而调整喇叭所提供 的音场。
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单元、 一壳体、 一枢接单元 以及至少一信号传输模块。显示单元具有一显示区域以及一环绕显示区 域的非显示区域。壳体包覆非显示区域,并暴露出显示区域。信号传输 模块包括一信号传输盒以及一信号线。信号传输盒通过枢接单元连接于 壳体,并适于沿枢接单元相对于壳体转动一角度。信号传输盒具有至少 一信号输入/输出界面。信号线穿过枢接单元而连接至信号传输盒,并 电性连接于显示单元与信号输入/输出界面之间。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枢接单元为一连接于信号传输盒的一侧的轴
心,而壳体具有一轴承。信号传输盒适于通过轴心与轴承的配合而相对 于壳体转动。信号线穿过轴心而连接至信号输入/输出界面。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枢接单元为两个连接于信号传输盒的相对两表 面的轴心,而壳体具有两个轴承。信号传输盒适于通过轴心与轴承的配 合而相对于壳体转动。信号线穿过轴心至少其中之一而连接至信号输入 /输出界面。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轴心连接于信号传输盒的相对两表面的中央。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枢接单元为一连接于壳体的轴心,而信号传输 盒的一侧具有一轴承。信号传输盒适于通过轴心与轴承的配合而相对于
壳体转动。信号线穿过轴心而连接至信号输入/输出界面。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枢接单元为两个连接于壳体的轴心,而信号传
输盒具有两个位于信号传输盒的相对两表面的轴承。信号传输盒适于通
过轴心与轴承的配合而相对于壳体转动。信号线穿过轴心至少其中之一
而连接至信号输入/输出界面。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轴承位于信号传输盒的相对两表面的中央。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信号传输盒还具有至少一限位部。当信号传输
盒沿枢接单元相对于壳体转动一最大转动角度时,限位部抵住壳体。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壳体还具有一至少限位部。当信号传输盒沿枢接单元相对于壳体转动一最大转动角度时,限位部抵住信号传输盒。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驱动单元。驱动单元连接至 枢接单元,并适于驱动枢接单元转动,以带动信号传输盒沿枢接单元相 对于壳体转动。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驱动单元包括一马达以及一驱动芯片。马达连 接枢接单元,而驱动芯片电性连接于马达。驱动芯片适于驱动马达转动, 以使马达带动枢接单元转动。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壳体还具有一电性连接于驱动芯片的按键,且
按键适于接受一按压动作,以使驱动芯片驱动马达转动。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遥控单元,而驱动单元更包
括一电性连接于驱动芯片的无线信号接收器。无线信号接收器适于接收 遥控单元发射之一无线信号,以使驱动芯片驱动马达转动。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驱动单元还包括一电性连接于驱动芯片的感测 器,且感测器适于感测信号传输盒的转动角度。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驱动单元更包括一电性连接于感测器的警示
器。当感测器感测信号传输盒转动至一最大转动角度时,驱动芯片停止 驱动马达转动,且警示器发出一警示信号。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警示器为警示灯或蜂鸣器。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显示芯片。显示芯片电性连 接至显示单元与驱动单元,并适于根据驱动单元所传送的信号而控制显 示单元的显示区域显示信号传输盒的转动资讯。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信号传输盒的转动角度介于90度至360度之间。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信号输入/输出界面包括色差端子(component video port)、 电视信号输入端子 (radio frequency port, RFport)、 影音端子(audio/video port, AV port)、影像图形阵歹U( video graphics array, VGA)界面(或称为D-Subminiature interface, D-sub界面)、 数字视讯界面(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DVI )、通用序列总线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界面、记忆卡插槽及其组合。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显示装置包括多个信号传输模块。信号传输模 块的信号传输盒分别通过枢接单元连接于壳体,并适于分别沿枢接单元 相对于壳体转动一角度。信号传输模块的多条信号线穿过枢接单元而分 别连接至对应的一信号传输盒,且每一信号线是电性连接于显示单元与 对应的信号传输盒的信号输入/输出界面之间。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各信号输入/输出界面包括色差端子、电视信 号输入端子、影音端子、影像图形阵列界面、数字视讯界面、通用序列 总线界面与记忆卡插槽至少其中之一。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单元、 一壳体、至少一枢 接单元以及至少一喇叭。显示单元具有一显示区域以及一环绕显示区域 的非显示区域。壳体包覆非显示区域,并暴露出显示区域。喇叭通过枢 接单元连接于壳体,并适于沿枢接单元相对于壳体转动一角度。喇叭具 有一信号线,且信号线穿过枢接单元,以电性连接至显示单元。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枢接单元为一连接于喇叭的一侧的轴心,而壳 体具有一轴承。喇叭适于通过轴心与轴承的配合而相对于壳体转动。信
号线穿过轴心。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枢接单元为两个连接于喇叭的相对两表面的轴 心,而壳体具有两个轴承。喇叭适于通过轴心与轴承的配合而相对于壳 体转动。信号线穿过轴心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轴心连接于喇叭的相对两表面的中央。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枢接单元为一连接于壳体的轴心,而喇叭的一 侧具有一轴承。喇叭适于通过轴心与轴承的配合而相对于壳体转动。信
号线穿过轴心。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枢接单元为两个连接于壳体的轴心,而喇叭具 有两个位于喇叭的相对两表面的轴承。喇叭适于通过轴心与轴承的配合 而相对于壳体转动。信号线穿过轴心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轴承位于喇叭的相对两表面的中央。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喇叭更具有至少一限位部。当喇叭沿枢接单元 相对于壳体转动一最大转动角度时,限位部抵住壳体,以限制喇叭的最大转动角度。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壳体更具有至少一限位部。当喇叭沿枢接单元 相对于壳体转动一最大转动角度时,限位部抵住喇叭,以限制喇叭的最 大转动角度。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显示装置更包括一驱动单元。驱动单元连接至 枢接单元,并适于驱动枢接单元转动,以带动信号传输盒沿枢接单元相 对于壳体转动。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驱动单元包括一马达以及一驱动芯片。马达连 接枢接单元,而驱动芯片电性连接于马达。驱动芯片适于驱动马达转动, 以使马达带动枢接单元转动。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壳体更具有一电性连接于驱动芯片的按键,且
按键适于接受一按压动作,以使驱动芯片驱动马达转动。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显示装置更包括一遥控单元,而驱动单元更包 括一电性连接于驱动芯片的无线信号接收器。无线信号接收器适于接收 遥控单元发射之一无线信号,以使驱动芯片驱动马达转动。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驱动单元更包括一电性连接于驱动芯片的感测
器,且感测器适于感测喇叭的转动角度。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驱动单元更包括 一 电性连接于感测器的警示 器。当感测器感测喇叭转动至一最大转动角度时,驱动芯片停止驱动马 达转动,且警示器发出一警示信号。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警示器为警示灯或蜂鸣器。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显示装置更包括一显示芯片。显示芯片电性连 接至显示单元与驱动单元,并适于根据驱动单元所传送的信号而控制显 示单元的显示区域显示喇叭的转动资讯。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喇叭的转动角度介于90度至360度之间。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信号传输盒是借由枢接单元 连接于壳体。因此,信号传输盒的信号输入/输出界面在不使用时可以 隐藏起来,并在需要使用时才转动至方便使用者连接其他影音装置的位 置,以兼顾信号输入/输出界面使用上的便利性与显示装置的整体美观。另外,本发明的枢接单元更可连接于显示装置的壳体与喇叭之间,以使 喇叭可以相对于壳体转动,进而调整喇叭所提供的音场。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与图I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与图2B分别为图1A与图1B的局部放大侧视示意图。 图3A至图3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壳体与信号传输盒的相对关系 的局部放大侧视示意图。
图4A为图1A中的显示装置的方块图。
图4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方块图。
图5A与图5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与图6B分别为图5A与图5B的侧视图。
图7A与图7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壳体与信号传输盒的相对关系 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之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A为图8中的显示装置的方块图。
图9B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方块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a、 10a, 、 10b、 10c:显示装置
100:显示单元
110:显示区域
120:非显示区域
200:壳体
210:轴承
202、 414、 416:限位部
300:枢接单元310:轴心
400:信号传输模块
410:信号传输盒
412:信号输入/输出界面
418:轴承
420、710:信号线
500:驱动单元
510:马达
520:驱动芯片
530:无线信号接收器
540:感测器
550:警示器
600:显示芯片
700:喇叭
720:轴承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A与图I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而图2A与图2B分别为图1A与图1B的局部放大侧视示意图。请参考图 1A至图2B,显示装置10a包括一显示单元100、 一壳体200、 一枢接单 元300以及至少一信号传输模块400。显示单元100具有一显示区域110 以及一环绕显示区域110的非显示区域120。壳体200包覆非显示区域 120,并暴露出显示区域110。信号传输模块400包括一信号传输盒410 以及一信号线420。信号传输盒410通过枢接单元300连接于壳体200, 并适于沿枢接单元300相对于壳体200转动。信号传输盒410具有至少 一信号输入/输出界面412。信号线420穿过枢接单元300而连接至信号 传输盒410,并电性连接于显示单元100与信号输入/输出界面412之间。 在第一实施例中,枢接单元300例如是两个轴心310,且轴心310分别连接于信号传输盒410的相对两表面的中央。再者,壳体200例如 是具有两个轴承210,且轴心310可转动的组装于轴承210中。因此, 信号传输盒410可通过轴心310与轴承210的配合而相对于壳体200转 动。另外,信号传输模块400例如是包括多个信号输入/输出界面412, 且信号输入/输出界面412可为色差端子、电视信号输入端子、影音端 子、影像图形阵列界面、数字视讯界面、通用序列总线界面或记忆卡插 槽等。信号线420例如是分别穿过轴心310其中之一而连接至信号输入 /输出界面412。
由于信号传输盒410是通过枢接单元300而可转动的连接于壳体 200,且信号线420是穿过枢接单元300连接至信号传输盒410。因此, 当使用者不使用信号输入/输出界面412时,使用者可借由转动信号传 输盒410,以隐藏信号输入/输出界面412 (如图1A与图2A所示),进 而避免信号输入/输出界面412影响显示装置10a的整体美观。而且, 当使用者想将一影音装置连接至显示装置10a时,使用者可借由转动信 号传输盒410,以显露信号输入/输出界面412 (如图1B与图2B所示), 进而方便使用者将影音装置的连接线连接至信号输入/输出界面412。
信号传输盒410的转动角度例如是介于90度至360度之间。除此 之外,信号传输盒410更可具有一第一限位部414。第一限位部414可 用以限制信号传输盒410最大转动角度。当信号传输盒410沿枢接单元 300相对于壳体200转动至最大转动角度时,第一限位部414会抵住壳 体200,以使信号传输盒410无法继续转动。
在第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a的显示区域110例如是面向使用者, 而第一限位部414例如是凸出于信号传输盒410的凸出部。而且,当信 号输入/输出界面412背向使用者时(如图1A与图2A所示),第一限 位部414会抵住壳体200,以使信号传输盒410无法继续转动。另外, 壳体200更可以具有一对应于第一限位部414的第二限位部202,此第 二限位部202例如是缺口 。而且,当信号输入/输出界面412背向使用 者时,信号传输盒410的第一限位部414 (凸出部)会嵌入壳体200的 第二限位部202 (缺口 )中,而不会凸出于壳体200的表面。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图3A至图3C为本发明第
一实施例的壳体与信号传输盒的相对关系的局部放大侧视示意图。请参
考图3A,在其他实施例中,信号传输盒410的第一限位部414可以是缺 口,而壳体200的第二限位部202可以是凸出部。或者,请参考图3B, 信号传输盒410与壳体200的其中之一具有限位部(例如是信号传输盒 410具有限位部414)。而且,当信号输入/输出界面412背向使用者时, 限位部会抵住信号传输盒410与壳体200的另一个(例如是抵住壳体 200)。除此之外,请参考图3C,信号传输盒410与壳体200至少其中 之一还可以具有另一限位部(例如是信号传输盒410具有限位部416), 以使信号输入/输出界面412在面向使用者时,另一限位部会抵住信号 传输盒410与壳体200的另一个(例如是限位部416抵住壳体200), 以使信号传输盒410无法继续转动。另外,枢接单元300还可以是两个 连接于壳体200的轴心,而信号传输盒410则可具有两个轴承,且轴承 位于信号传输盒410的相对两表面的中央,并对应于轴心。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a还可以包括一驱动单元,以驱动枢接 单元300转动.进而带动信号传输盒410沿枢接单元300相对于壳体200 转动。以下将详述借由驱动单元带动信号传输盒410转动的方式。
图4A为图1A中的显示装置的方块图。请参考图4A,驱动单元500 包括一马达510以及一驱动芯片520。马达510连接枢接单元300,而 驱动芯片520电性连接于马达510,并适于驱动马达510转动,以使马 达510带动枢接单元300转动。其中,壳体200更可具有一电性连接于 驱动芯片520的按键220。而且,当使用者按压按键220时,驱动芯片 520会驱动马达510转动,以带动枢接单元300转动。
另外,驱动单元500还可包括一电性连接于驱动芯片520的感测器 540以及一电性连接于感测器540的警示器550。感测器540可用以感 测信号传输盒410的转动角度。而且,当感测器540感测信号传输盒410 转动至最大转动角度(例如是转动至如图1A与图2A所示的背向使用者 的方向)时,驱动芯片520停止驱动马达510转动,且警示器550发出 一警示信号,以提醒使用者不要继续朝相同方向转动信号传输盒410。警示器550例如是警示灯或蜂鸣器。除此之外,显示装置10a还可包括一显示芯片600。显示芯片600 电性连接至显示单元100与驱动单元500,并适于根据驱动单元500所 传送的信号而控制显示单元100的显示区域110显示信号传输盒410的 转动资讯。于此实施例中,显示芯片600例如是电性连接至驱动单元500 的驱动芯片520,而驱动单元500传送至显示芯片600的信号例如是感 测器540所感测到的信号传输盒410的转动角度。此时,显示单元100 的显示区域110会显示信号传输盒410的转动角度。图4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方块图。请参照图 4B,显示装置10a,与图4A的显示装置10a相似。不同处在于显示装置 10a,的驱动单元500更包括一电性连接于驱动芯片520的无线信号接 收器530。此外,显示装置lOa'更包括一遥控单元(未绘示)。如此, 使用者可通过按压遥控单元上的按键使遥控单元朝向显示装置发出一 无线信号。无线信号接收器530会接收无线信号,并传送另一信号至驱 动芯片520,以使驱动芯片520驱动马达510转动。第二实施例图5A与图5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而图6A与图6B分别为图5A与图5B的侧视图。请参考图5A至图6B, 第二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b的结构大致上是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 置10a的结构相同。两者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b 包括三个信号传输模块400,枢接单元300连接于壳体200的一侧。信 号传输盒410分别通过枢接单元300连接于壳体200,且信号线穿过枢 接单元300而分别连接至信号输入/输出界面412。图7A与图7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壳体与信号传输盒的相对关系 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5A至图7A,在第二实施例中,枢接 单元300例如是一连接于壳体200的一侧的轴心310,而各信号传输盒 410例如是具有一轴承418。此时,信号传输盒410可分别通过轴心310 与轴承418的配合而相对于壳体200转动,以分别隐藏(图5A与图6A绘示为同时隐藏)或显露(图5B、图6B与图7A绘示为只显露两个)对 应的信号输入/输出界面412。因此,当使用者想将影音装置连接至显示 装置10b时,使用者可以只转动其中一个信号传输盒410,以显露出此 信号传输盒410的信号输入/输出界面412。
另外,请参考图7B,在其他实施例中,枢接单元300还可以是由多 个分别连接于壳体200的一侧的轴心310所组成,而各信号传输盒410 还可以具有一轴承418,且轴心310可转动的组装于轴承418中。此时, 信号传输盒410亦可分别通过轴心与轴承的配合而相对于壳体200转 动。
相同的,信号传输盒410更可分别通过驱动单元500的驱动而相对 于壳体200转动。其中,驱动单元500的组成方式与驱动信号传输盒410 转动的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不作赘述。
第三实施例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 8,显示装置10c包括一显示单元100、 一壳体200、两个枢接单元300 以及两个喇B八700。显示单元100具有一显示区域110以及一环绕显示 区域110的非显示区域120。壳体200包覆非显示区域120,并暴露出 显示区域110。喇叭700通过对应的枢接单元300连接于壳体200,并 适于分别沿着对应的枢接单元300相对于壳体200转动。再者,各喇叭 700具有一信号线710,且信号线710穿过对应的枢接单元300,以电性 连接至显示单元100。
在第三实施例中,各枢接单元300例如是包括两个轴心310,且轴 心310分别连接于对应的喇叭700的相对两表面的中央。再者,壳体200 对应于各喇叭700处例如是具有两个轴承720,且轴心310可转动的组 装于对应的轴承720中。因此,喇叭700可分别通过对应的轴心310与 轴承720的配合而相对于壳体200转动,以调整喇叭700所提供的音场。
相同的,各枢接单元300还可以是包括两个连接于壳体200的轴心, 而各喇叭700则可具有两个轴承,且轴承分别位于对应的喇叭700的相对两表面的中央。轴心可转动的组装于对应的轴承中,以使喇叭700可
分别通过对应的轴心与轴承的配合而相对于壳体200转动。或者,各枢 接单元300还可以是一轴心,且轴心连接于壳体200与喇叭700的其一, 而壳体200与喇叭700的另一更具有一轴承。轴心可转动的组装于对应 的轴承中,以使喇叭700可分别通过对应的轴心与轴承的配合而相对于 壳体200转动。
除此之外,图9A为图8中的显示装置的方块图,而图9B是本发明 第三实施例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方块图。请参考图9A与图9B,在第三 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c、 10c'更可以包括一驱动单元500,以驱动枢 接单元300转动,进而带动喇叭700沿枢接单元300相对于壳体200转 动。其中,驱动单元500的结构、功用与操作方式可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于此不作赘述。再者,喇叭700与壳体200至少其中之一还可以具有一 限位部(未绘示)。其中,限位部的结构与功用可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于此不作赘述。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信号传输盒是借由枢接单元连接于壳体。 因此,信号传输盒的信号输入/输出界面在不使用时可以隐藏起来,并 在需要使用时才转动至方便使用者连接其他影音装置的位置,以兼顾信 号输入/输出界面使用上的便利性与显示装置的整体美观。再者,显示 装置亦可以将不同性质的信号输入/输出界面配置在不同的信号传输盒 上,并将信号传输盒分别借由枢接单元连接于壳体。此时,使用者可以 只转动对应的信号传输盒,以显露出对应的信号输入/输出界面。另夕卜, 本发明的枢接单元更可连接于显示装置的壳体与喇叭之间,以使喇叭可 以相对于壳体转动,进而调整喇叭所提供的音场。
除此之外,信号传输盒或喇叭不仅可以用手动的方式转动,更可以 借由一驱动单元以电动的方式转动。此时,驱动单元可借由一配置于壳 体上的按键或一遥控单元以遥控的方式控制。另外,显示装置更可以具 有用以感测信号传输盒的转动角度的感测器与用以提醒使用者信号传 输盒已转动至最大转动角度的警示器。而且,信号传输盒的转动角度亦 可借由一显示芯片传送至显示单元,以显示于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中。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 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范围所界 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单元,具有一显示区域以及一环绕该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一壳体,包覆所述非显示区域,并暴露出所述显示区域;一枢接单元;至少一信号传输模块,该信号传输模块包括一信号传输盒,通过所述枢接单元连接于所述壳体,并适于沿所述枢接单元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一角度,其中所述信号传输盒具有至少一信号输入/输出界面;以及一信号线,穿过所述枢接单元而连接至所述信号传输盒,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信号输入/输出界面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盒还 具有至少一限位部,且当所述信号传输盒沿所述枢接单元相对于所述壳 体转动一最大转动角度时,所述限位部抵住所述壳体。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至少 一限位部,且当所述信号传输盒沿所述枢接单元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一 最大转动角度时,所述限位部抵住所述信号传输盒。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驱动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连接至所述枢接单元,并适于驱动所述枢接单元转动,以带动所述信号传输盒沿所述枢接单元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盒的 转动角度介于90度至360度之间。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输 出界面包括色差端子、电视信号输入端子、影音端子、影像图形阵列界 面、.数字视讯界面、通用序列总线界面、记忆卡插槽及其组合。
7. —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单元,具有一显示区域以及一环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一壳体,包覆所述非显示区域,并暴露出所述显示区域; 至少一枢接单元;以及至少一喇叭,通过所述枢接单元连接于所述壳体,并适于沿所述枢 接单元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一角度,所述喇叭具有一信号线,且所述信 号线穿过所述枢接单元,以电性连接至所述显示单元。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还具有至 少一限位部,且当所述喇叭沿所述枢接单元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一最大 转动角度时,所述限位部抵住所述壳体,以限制所述喇叭的最大转动角 度。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更具有至 少一限位部,且当所述喇叭沿所述枢接单元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一最大 转动角度时,所述限位部抵住所述喇叭,以限制所述喇叭的最大转动角 度。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驱动单 元,所述驱动单元连接至所述枢接单元,并适于驱动所述枢接单元转动, 以带动所述喇叭沿所述枢接单元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单元、一壳体、一枢接单元以及至少一信号传输模块。显示单元具有一显示区域及一环绕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壳体包覆非显示区域,并暴露出显示区域。信号传输模块包括一信号传输盒及一信号线。信号传输盒通过枢接单元连接于壳体,并适于沿枢接单元相对于壳体转动一角度。信号传输盒具有至少一信号输入/输出界面。信号线穿过枢接单元连接至信号传输盒,并电性连接于显示单元与信号输入/输出界面之间。信号传输盒的信号输入/输出界面在不使用时可隐藏起来,需要时转动至方便使用者连接其他影音装置的位置,以兼顾信号输入/输出界面使用上的便利与显示装置的整体美观。并可借由枢接单元旋转喇叭,调整喇叭所提供的音场。
文档编号G09F27/00GK101409028SQ200710162040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0日
发明者庄智超 申请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