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器式书写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993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调节器式书写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文具用品,尤其涉及一种调节器式书写工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调节器式书写工具, 一般都是通过调节器的调节作用, 一方面吸收由于环境 变化导致墨水、空气体积增大导致的墨水外溢部分,另一方面在当环境变化导致墨水、 空气体积减少而向墨水仓内补充以前吸收的墨水,同时,通过调节器上的通气缝使墨水 仓与外界环境保持气压平衡。
但是,使用的书写工具上的调节器由于本身的限制,只能调节约2g的墨水,当灌 装墨水过多时,必然需要更大的墨水仓容纳舉水。而随着墨水的使用,墨水仓中的空间 /空气越来越多,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墨水更容易漏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解决因灌装过多 墨水和/或外界环境影响导致易漏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调节器式书写工具由上塞、胶塞、 弹簧、内帽、笔夹、笔头、前头、调节器、上帽、中继芯、储墨器、笔杆、笔杆塞组成。 其中上塞、笔夹、笔杆塞作为外观辅助部件,起装饰性作用。其余部件组成密封结构, 对笔头、墨水进行密封。其特征是提供了一种临时存储墨水的储墨装置。
所述的储墨装置是储墨器底面密封固定在笔杆内部,与调节器有间距;储墨器的 内部通道为正多面体,圆柱体中继芯穿过储墨器内部顶在隔片的底端,通过储墨器底端 侧面的通孔与笔杆内的墨水连通,中继芯与储墨器内壁有细小的空间。
所述墨水存储在能够更换的墨囊中;隔片的末端延伸到笔杆内,墨囊插接到储墨器 末端,储墨器底部侧面的通孔插入到墨囊内。
所述的储墨器和调节器由若干片厚度在0.1-lmm的注塑成型的树脂小薄片组成。
所述的调节器尾部大片与笔杆相应部位单边直径差为0-0. 08mm。
所述的储墨器与调节器间距0. 5-20mm。所述的中继芯是一端粗一端细的台阶式结构,细端穿过调节器与笔头连接,粗端穿 过储墨器,顶在隔片的底端,其台阶处与调节器中心缝接触。
使用时,墨水通过储墨器上侧面的通孔进入中继芯,以及通过圆柱体中继芯与储墨 器正多面体通道产生的缝隙, 一部分随着中继芯进入笔头,进行书写;当进入中继芯的 墨水较多时,储墨器就会临时存储另一部分多余的墨水,当临时存储的墨水积累到一定 数量时,墨水就积存在笔杆内调节器与储墨器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这部分墨水仍可以通 过中继芯的引导,进入笔头,供书写使用。在产品扣帽后,胶塞、弹簧、内帽、上帽组 成相对密封的空间,对由笔头、小前头、调节器、中继芯、储墨器、笔杆以及笔杆容纳 的墨水组成的系统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器式书写工具,还可以制作成带有并且能够更换墨囊的书写工 具。将隔片的末端延伸到笔杆内,可以替换的墨囊插到储墨器末端。储墨器底部侧面的 通孔插入到墨囊内,墨囊内的墨水通过这些小孔进入中继芯并通过中继芯与储墨器内部 的间隙进入储墨器,从而实现与上述的书写工具相同的原理进行书写。
如有其他直接置换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类似结构,只要是利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 方案,即通过一种临时存储墨水的储墨装置,达到控制漏墨、解决灌装过多墨水导致漏 墨的问题的目的,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器式书写工具,由于提供了临时存储墨水的储墨器,使得多余的 墨水进入储墨器或者进入调节器与储墨器之间形成的空腔内,不致直接进入调节器中, 避免了由于调节器自身功能限制造成漏墨,解决了因灌装过多墨水导致易漏墨的问题, 该方案也能有效降低小于2g墨水灌装量的漏墨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有储墨器部分的横截面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调节器式书写工具由上塞1、胶塞2、弹簧3、内帽4、笔夹5、笔头 6、前头7、调节器8、上帽9、中继芯IO、储墨器ll、笔杆12、笔杆塞13组成。其中上塞l、笔夹5、笔杆塞13作为外观辅助部件,起装饰性作用。其余部件组成密封结构,
对笔头6、墨水14进行密封。笔杆12内装有墨水14。墨水14存储在能够更换的墨襄 19中;隔片15的末端延伸到笔杆12内,墨囊19插接到储墨器11末端,储墨器底部侧 面的通孔17插入到墨囊19内。储墨器11底面密封固定在笔杆12内部,储墨器11底 端侧面上开有几条通孔17,储墨器ll的内部通道为正多面体,以便使圆柱体中继芯IO 与储墨器ll内壁有细小的空间,保障墨水和气体交换顺畅。储墨器11和调节器8是由 若干片厚度在0. l-lmm的注塑成型的树脂小薄片16组成。调节器尾部大片18与笔杆12 相应部位单边直径差为0-0.08ram,可使墨水/空气进出。储墨器11与调节器8间距 0.5-20ram,两者在笔杆12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由图1结合图2可以看出,中 继芯10是一端粗一端细的结构,它的细端通过调节器8的中心孔与笔头6连接,为笔 头6提供墨水,它的粗端穿过带有通孔17的储墨器11的内部,顶在隔片15的底端, 其台阶处与调节器8的中心缝接触。在产品扣帽后,胶塞2、弹簧3、内帽4、上帽9组 成相对密封的空间,对由笔头6、小前头7、调节器8、中继芯IO、储墨器ll、笔杆12 以及笔杆容纳的墨水14组成的系统进行密封。
使用时,墨水通过储墨器11上侧面的通孔17进入中继芯10,以及通过储墨器ll 内部的多面体通道与圆柱体中继芯10产生的缝隙, 一部分随着中继芯10进入笔头6, 用于书写;当进入中继芯10的墨水较多时,储墨器ll就临时存储多余的墨水,当临时 存储的墨水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墨水就积存在笔杆12内调节器8与储墨器11之间形成 的空腔内。这部分墨水仍可以通过中继芯10的引导,进入笔头6,供书写使用。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器式书写工具,还可以制作成带有并且能够更换墨囊19的书写 工具。如图3所示,将隔片15的末端延伸到笔杆12内部,可以替换的墨囊19插到储 墨器11末端。储墨器底部侧面的通孔17插入到墨囊19内,墨囊19内的墨水通过这些 小孔17进入中继芯10并通过中继芯10与储墨器11内部通道的间隙进入储墨器11,从 而实现与上述不可更换墨囊的书写工具相同的原理进行书写。
权利要求1、一种调节器式书写工具,由上塞、胶塞、弹簧、内帽、笔夹、笔头、前头、调节器、上帽、中继芯、储墨器、笔杆、笔杆塞组成,其余部件组成密封结构,其特征是具有一种临时存储墨水的储墨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调节器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墨装置是 储墨器(11)底面密封固定在笔杆(12)内部,与调节器(8)有间距;储墨 器(11)的内部通道为正多面体,圆柱体中继芯(10)穿过储墨器(11)内 部顶在隔片(15)的底端,通过储墨器底端侧面的通孔(17)与墨水(14) 连通,中继芯(10)与储墨器(11)内壁有细小的空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器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墨水(14)存储在 笔杆(12)中。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器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墨水(14)存储在 能够更换的墨囊(19)中;隔片(15)的末端延伸到笔杆(12)内,墨囊(19) 插接到储墨器(11)末端,储墨器底部侧面的通孔(17)插入到墨囊(19) 内。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调节器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墨器(11)和调节器(8)由若干片厚度在O. 1-lmm的注塑成型的树脂小薄片(16) 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器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8)的 尾部大片(18)与笔杆(12)相应部位单边直径差为0-0.08mm。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器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墨器(ll) 与调节器(8)间距0.5-20mm。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器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继芯(10) 是一端粗一端细的台阶式结构,细端穿过调节器(8)与笔头(6)连接,粗 端穿过储墨器(11),顶在隔片(15)的底端,其台阶处与调节器(8)中心 缝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器式书写工具,其特征在于提供了一种临时存储墨水的储墨装置。所述的储墨装置是储墨器(11)底面密封固定在笔杆(12)内部,与调节器(8)有间距;储墨器(11)的内部通道为正多面体,圆柱体中继芯(10)穿过储墨器(11)内部顶在隔片(15)的底端,通过储墨器底端侧面的通孔(17)与墨水(14)连通,中继芯(10)与储墨器(11)内壁有细小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器式书写工具,避免了由于调节器自身功能限制造成漏墨,解决了因灌装过多墨水导致易漏墨的问题,该方案也能有效降低小于2g墨水灌装量的漏墨问题。
文档编号B43K8/02GK201158231SQ20072015602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9日
发明者解思鹏 申请人: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