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95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断准位的架构,特别是关于一种能精确判断闸极驱动 集成电路电压准位的架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的显像原理是驱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IC)接收控 制集成电路的指令,输出各像素(Pixel)所需要的电压以控制液晶达成显像的 目的。液晶显示器的驱动集成电路包括横向的源极驱动集成电路(Source Driver IC)以及纵向的闸极驱动集成电路(Gate Driver IC)。其中源极驱动集 成电路控制数据的输入,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则是控制晶体管的开或关。由于闸 极驱动集成电路是控制晶体管的开或关,因此判断高低准位的正确性与否显得 十分重要,目前闸极驱动集成电路的接收端为TTL(Transistor Transistor Logic)传输接口,传统的操作电压(DVDD)为2.4伏特至3.6伏特。当接收端接 收到大于0. 7倍的DVDD时,会判断为高准位,当接收端收到小于0. 3倍的DVDD 时,则会判断为低准位。
然而,在不同情况下,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如闸极驱动集成电路的控制信 号、数字电源信号或地信号(GND),会受到其它源极模拟信号的干扰,引发耦 合效应,导致电压的拉抬(Lift)或下降(Drop)。尤其是在高负载的情况下,耦 合的效应越显着,造成传统TTL接收端判断准位的错误。附图l为一实施例在高负载的情况下,最后一颗闸极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以及电源信号的波形
图,X轴显示时间,Y轴显示电压大小,图中包括YCLK、 YOE控制信号以及VCC、 GND电源信号,其中Y0E以及GND信号圈选处即为低准位被拉抬的情形。
SSTL2(Stub Series Terminated Logic 2)传输接口为低电压的标准接口 , 其电压摆幅(Voltage Swing)最小可操作在一参考电压± 150毫伏特(mV)之间, 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MOS) 的TTL模式在判断准位的电压摆幅为小于0. 3倍DVDD以及大于0. 7倍DVDD, 两者相比,SSTL2传输接口最小操作电压远小于TTL模式,因此只要适度地调 整参考电压,即可敏锐的判断高低准位。
因此,现有闸极驱动集成电路的TTL寧式有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传统TTL模式准位判断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藉由使用SSTL2接收接口,适当调整 一参考电压信号,可以解决准位判断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闸极驱动集成电路的至少 一接收端使用SSTL2接收接口,输入一参考电压信号至该接收端,作为闸极驱 动集成电路判断至少一控制信号准位的标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之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由于 最小电压摆幅可操作在参考电压±150毫伏特之间,因此只要适度地调整参考 电压,即可敏锐的判断高低准位,解决传统使用TTL模式例如耦合效应造成准 位判断错误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在高负载的情况下,最后一颗闸极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 以及电源信号的波形图。
图2为本发明之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图。
图3为信号传送至第一闸极驱动集成电路的一实施例。
图4a为DVDD完整电压摆幅与参考电压信号V^的示意图。
图4b为DVDD完整电压摆幅小于3. 3伏特与参考电压信号Vr6f的示意图。
附图5为标准SSTL2传输接口的操作电压范围。
附图6a为SSTL2接口可判断的最小电压范围。
附图6b为传统TTL架构可判断的最小电压范围。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结合

如下。以下实施例 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于例示本发明可用于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请参阅附图2,为本发明之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图,液 晶驱动电路30包括n个闸极驱动集成电路以及m个源极驱动集成电路。其中n 个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包括第一闸极驱动集成电路32(G/D 1)、第二闸极驱动集 成电路34 (G/D 2)以及第n闸极驱动集成电路36 (G/D n) , m个源极驱动集成电 路包括第一源极驱动集成电路38(S/D 1)、第二源极驱动集成电路40(S/D2)、 第m-l源极驱动集成电路42(S/D m-l)以及第m源极驱动集成电路44(S/D m)。 由于闸极驱动集成电路32、 34以及36用以控制晶体管的开或关,因此判断准位的正确性与否显得十分重要,为了改善传统TTL传输接口容易造成准位下降 或拉抬的问题,本发明之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是在闸极驱动 集成电路32、 34以及36的至少一接收端使用SSTL2接收接口 ,输入第一闸极 驱动集成电路32接收端的信号包括时序控制器46产生的至少一控制信号、利 用印刷电路板上的直流转换电源(DC to DC)产生的一组操作信号(DVDD)以及一 参考电压信号V^,其中参考电压信号U乍为判断控制信号准位的标准。上述 信号是透过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54传送至第一 闸极驱动集成电路32。
一实施例中,参考电压信号Vw透过柔性印刷电路板54传送至一源极驱动 集成电路再传送至闸极驱动集成电路32(未图示)。
参考电压信号V^先传送至第一闸极驱动集成电路32,藉由串接的方式再 传送至下一闸极驱动集成电路34以及36。
另一实施例中,对于单边或双边驱动的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可分别送入相 同或不同的参考电压至第一闸极驱动集成电路(未图标)。
附图3为信号传送至第一闸极驱动集成电路32的一实施例。图中包括三 个控制信号YCLK、 Y0E、 YDIO以及参考电压信号V^,分别透过输出缓冲器50 传送至第一闸极驱动集成电路32。控制信号YCLK、 Y0E、 YDIO为单端模式,由 时序控制器(附图2之46)分别传送至第一闸极驱动集成电路32内部相对应之 差动接收器(比较器)52的正(+)输入端。参考电压信号Vw则同时传送到每一 差动接收器52的负(-)输入端。每一差动接收器52以参考电压信号U乍为标 准,判断正(+)输入端的控制信号为高准位或低准位。由于SSTL2传输接口的 最小操作电压范围为参考电压信号L±150毫伏特,因此当控制信号YCLK、YOE、 YDIO比参考电压信号Vw大于150毫伏特以上时,判断为高准位。当控 制信号YCLK、 Y0E、 YDIO比参考电压信号Vw小于150毫伏特以上时,判断为 低准位。
若输入的是TTL电压,例如DVDD为3. 3伏特时,请参阅附图4a,为DVDD 完整电压摆幅与参考电压信号Vw的示意图。当异常状况发生,如耦合效应造 成DVDD准位下降时,如附图4b,为DVDD完整电压摆幅小于3. 3伏特与参考电 压信号Lf的示意图,其中参考电压信号Vw为一调整式的电压,可操作在0 伏特至DVDD的区段,只要适当调整参考电压信号的值,使DVDD电压摆幅 超过参考电压信号V^上下150毫伏特,即可判断出TTL电压的高低准位,避 免传统TTL模式接收接口无法判断0. 3倍DVDD (低准位)至0. 7倍DVDD (高准位) 之间的问题。
附图5为标准SSTL2传输接口的操作电压范围,参考电压信号V^设定为
丄DVDD。因此当输入信号大于(丄DVDD+150)毫伏特时,判断为高准位。当输入 2 2
信号小于(lDVDD+150)毫伏特时,判断为低准位。 2
附图6a与附图6b分别为SSTL2接口以及传统TTL架构可判断的最小电压 范围。由附图6a可知,在SSTL2接口中,当输入信号比参考电压信号L大于 150毫伏特以上时,判断为高准位,当输入信号比参考电压信号U、于150 毫伏特以上时,判断为低准位,所以可操作的最低电压为300毫伏特。由附图 6b可知,传统TTL架构并无参考电压信号传送至接收端作准位的判断,当接收 端接收到0. 7倍DVDD以上的电压,判断为高准位,当接收端接收到0. 3倍DVDD 以下的电压,判断为低准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之在闸极驱动集成电路使用SSTL2接收接口的架 构,由于最小电压摆幅可操作在参考电压的±150毫伏特之间,因此只要适度 地调整参考电压,即可敏锐的判断高低准位,解决传统使用TTL模式例如耦合 效应造成准位判断错误的问题。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其特征在于在该闸极驱动集成电路的至少一接收端使用SSTL2接收接口,输入一参考电压信号至该接收端,作为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至少一控制信号准位的标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其特征在于该接收端为一差动接收器,用以比较该控制信号与该参考电压信号,当该控制信号大于该参考电压信号150毫伏特以上时,判断该控制信号为高准位。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信号小于该参考电压信号150毫伏特以上时,判断该控制信号为低准位。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其特征在于该参考电压信号由一印刷电路板的直流转换电源产生。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其特征 在于该参考电压信号透过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传送至闸极驱动集成电路。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其特征 在于该参考电压信号透过一柔性印刷电路板传送至一源极驱动集成电路再传送至该闸极驱动集成电路。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其特征在于该参考电压信号先传送至该闸极驱动集成电路,藉由串接的方式再传送 至下一闸极驱动集成电路。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其特征在于该参考电压信号为一调整式电压,操作在O伏特至操作电压(DVDD)的区 段。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信号由一时序控制器产生。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信号透过一缓冲器,以单端模式传送至闸极驱动集成电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进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准位的架构,在闸极驱动集成电路的至少一接收端使用SSTL2接收接口,输入一参考电压信号至该接收端,作为闸极驱动集成电路判断至少一控制信号准位的标准。透过适度地调整参考电压,即可敏锐的判断高低准位,解决传统使用TTL模式例如耦合效应造成准位判断错误的问题。
文档编号G09G3/36GK101304246SQ20081013761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30日
发明者吴孟儒, 杜明鸿, 许胜凯, 郑咏泽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