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滑轮支点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5147阅读:17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滑轮支点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学科学(物理)教学的实验演示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动 滑轮支点演示器。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定滑轮看成一个等力杠杆,把动滑轮看成一个省力杠杆。动滑轮 的支点在绳子固定端与滑轮相切的点,因此当绳子竖直向上拉时,拉力的力臂是重物重 力力臂的2倍,动力臂就是直径,阻力臂就是半径,所以是省力杠杆,即变形的不等臂 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但是在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并讲解动滑轮 支点时,由于整个动滑轮被手拉着一起运动,学生不易观察到动滑轮的支点,而且不好 在课堂上演示并讲解清楚,从而进一步理解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原理。在现有的专利 文献中还没有记录能较好的演示清楚动滑轮支点的实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乏能演示动滑轮支点的装置,提出了一种体积 小、演示效果好的一种动滑轮支点演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动滑轮支点演示器,包括左定滑轮、 右定滑轮、动滑轮、细绳和演示板,左定滑轮和右定滑轮固定在演示板上,所述的动滑 轮通过细绳与左定滑轮和右定滑轮连接,所述的动滑轮的盘面上对应线槽设置有小孔, 所述演示板上对应左定滑轮、右定滑轮连接动滑轮细绳的线段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有 一插销或小钉可对应插入小孔和定位孔中。
所述动滑轮的盘面上方,以动滑轮圆心为轴心支点,设置有指示针,指示针的尾端 在动滑轮支点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能方便清晰的观察到动滑轮的支 点位置以及力臂的方向,进而理解动滑轮的受力原理和省一半力的原理,能够直观形象 的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左定滑轮l、右定滑轮2、动滑轮3、小孔4、指示针5、动滑轮支点A、动滑 轮圆心0、受力点B、左定滑轮l的切点C和右定滑轮2的切点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l, 一种动滑轮支点演示器,包括左定滑轮l、右定滑轮2、动滑轮3、细绳 和演示板,左定滑轮1和右定滑轮2固定在演示板上,所述的动滑轮3通过细绳与左定 滑轮1和右定滑轮2连接,所述的动滑轮3的盘面上对应线槽设置有小孔4,所述演示板 上对应左定滑轮1、右定滑轮2连接动滑轮3细绳的线段AC或BD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孔, 有一插销或小钉可对应插入小孔4和定位孔中。本实用新型所用的左定滑轮1、右定滑轮 2和动滑轮3均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能方便的看到支点的位置。
所述动滑轮3的盘面上方,以动滑轮圆心O点为轴心支点,设置有指示针5,指示针 5的尾端在动滑轮支点A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用手牵拉细绳,调整动滑轮3的位置,将插销或小钉插入动 滑轮3和演示板上的小孔内,即动滑轮3的支点A处,同时将AC段细绳挤压固定。将 指示针5的尾部挡在插销或小钉的下部,此时指示针5为水平方向,然后开始牵拉细绳, 即可以明显的观察到动滑轮3将围绕这支点A转动,而不是围绕着圆心O转动,此时指 示针5为斜向上方,即指向右定滑轮2的切点D的方向。教师在使用时,可以边演示边 进行讲解,此时重力的力臂是OA,即滑轮的半径,而牵拉力的力臂是AB,即滑轮的直 径,指示针5指示的方向即为力臂的方向,学生就能很轻松的理解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 的原理,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课堂上的理论知识。
本实用新型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能方便清晰的观察到动滑轮的支点位置以及力臂的 方向,进而理解动滑轮的受力原理和省一半力的原理,能够直观形象的帮助学生学习理 论知识。
权利要求1. 一种动滑轮支点演示器,包括左定滑轮(1)、右定滑轮(2)、动滑轮(3)、细绳和演示板,左定滑轮(1)和右定滑轮(2)固定在演示板上,所述的动滑轮(3)通过细绳与左定滑轮(1)和右定滑轮(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滑轮(3)的盘面上对应线槽设置有小孔(4),所述演示板上对应左定滑轮(1)、右定滑轮(2)连接动滑轮(3)细绳的线段(AC)或(BD)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有一插销或小钉可对应插入小孔(4)和定位孔中。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动滑轮支点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3)的 盘面上方,以动滑轮圆心(0)点为轴心支点,设置有指示针(5),指示针(5)的尾端 在动滑轮支点(A)的外部。
专利摘要一种动滑轮支点演示器,包括左定滑轮(1)、右定滑轮(2)、动滑轮(3)、细绳和演示板,左定滑轮(1)和右定滑轮(2)固定在演示板上,动滑轮(3)通过细绳与左定滑轮(1)和右定滑轮(2)连接,动滑轮(3)的盘面上对应线槽设置有小孔(4),演示板上对应左定滑轮(1)、右定滑轮(2)连接动滑轮(3)细绳的线段(AC)或(BD)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有一插销或小钉可对应插入小孔(4)和定位孔中。本实用新型能方便清晰的观察到动滑轮的支点位置以及力臂的方向,进而理解动滑轮的受力原理和省一半力的原理,能够直观形象的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
文档编号G09B23/10GK201274108SQ20082019141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4日
发明者陈诗雨 申请人:陈诗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