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看板的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984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ed看板的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看板,尤其是一种LED看板的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现处于竞争激烈的时代里,广告占有相当重要的角色,例如企业形象、公司介绍、产品广告等皆可经由广告进行推广及告知等功效,而受人注目的广告会使人产生较大 的好奇与记忆,所以令许多业者纷纷开始注重广告的设计。而在所有的广告媒介中,尤其以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简称发光二极管) 看板在广告效果上更能达到极佳的宣传效果;并且所述LED看板由平面静态的表现模式, 推展到动态影像的表现模式,使得LED看板更具有变化及弹性,并兼得视觉上的作用,使其 功能远超过其他广告媒介所能达到的效果。然而,众所周知的LED看板在长时间播放广告时,所述LED看板内部复数LED模块 会发出光源,并同时长生热量,使得所述热量囤积于LED看板内无法适时的迅速排放出去, 以导致LED看板上各处发出光源的LED模组发生亮度不一致的现象,更严重的话,会令所述 LED模块发生损坏、故障的现象,致使所述LED看板播放出的广告断断续续,进而使广告的 宣传效果大打折扣。从而上述业者为了确保让LED看板内所述LED模块能在长时间下播放广告,需经 常派遣维护人员到设置有所述LED看板的区域修护,因此不仅增加了人力成本且造成LED 模块的使用寿命缩短。以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具有下列的缺点1.散热不佳。2.使用寿命缩短。3.增加人力。4.亮度不一致。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失,便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员与从 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急于研究改善的方向。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前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一形态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一形态的组合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一形态的前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二形态的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二形态的组合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二形态的前视图;[0020]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分解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组合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第一形态的分解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第一形态的组合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第二形态的分解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第二形态的组合示意图。图中框体1装设面13散热部件 10显示面14铜制散热件101容置空间15第一端面 1011第一扩热部 16第二端面 1012第二扩热部 17散热鳍片 102第三扩热部 18LED模组 12第四扩热部 19第一散热模组 3散热端314热导管组31第二散热模块 5热导管件310散热鳍片51吸热端313风扇5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目的、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附图及实施例予以说明。请参考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LED看板的散热系统,在本实用新 型的一个有效的实施例1中,包括一个框体1及至少一个散热模块3,其中所述框体1具有 至少一个散热部件10及一个LED模快12,所述散热部件10对接于所述LED模块12,并且 所述框体1具有一个装设面13及一个显示面14,所述显示面14与所述LED模块12背对所 述散热部件10的端面平齐相接,且所述装设面13与显示面14相对应,并设置一个容置空 间15,所述容置空间15是放置所述框体1、LED模块12及第一散热模块3的装置。并且,所述散热部件16选择金属材质的散热件,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中采用一个 铜质散热件101,其具有较好的导热(或吸热)性,以便能够迅速吸收热量,且所述铜质散热 件101具有一个第一端面1011及一个第二端面1012,所述第一端面1011与所述LED模块 相对紧密触接,所述第二端面1012则连接所述热导管组31,且其与所述框体1的装设面13 相对。所述第一散热模块3具有至少一个热导管组31连接所述散热部件10及所述框 体1,将所述散热部件10吸收的热量迅速传导给所述框体1散热,并且所述热导管组31具 有复数热导管件310,该吸热端313连接相对的铜质散热件101的第二端面1012,所述散热 端314朝远离所述吸热端313延接所述框体1,使所述铜质散热件101的第一端面1011迅 速将所述LED模块12产生的热量吸收,传导到其上的第二端面1012,并透过所述热导管件 310的吸热端313迅速将所述第二端面1012上的热量引导至所述散热端314,令所述散热 端314将接受的热量快速地传递到所述框体1上散热。[0042]如图1、2、3所示,所述框体包含一个第一扩热部16、一个第二扩热部17、一个第三扩热部18及一个第四扩热部19,所述第一扩热部16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应所述第二、四扩热 部17、19的一段,所述第三扩热部18的两端分别连接相对所述第二、四扩热部17、19的另 一端,并形成相互连通的环形设计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5周围,从而使所述热导管件310的 散热端314将接收的热量引导到所述框体1,令所述框体1能够迅速将所述热量分布传递 给第一、二、三、四扩热部16、17、18、19进行散热。因为利用了所述框体1的第一、二、三、四 16、17、18、19扩热部使散热面积扩大,从而有效迅速的排除LED模块12上的热量。当所述LED看板在长时间播放广告时,所述LED模块12会不断发出光源并产生热 量,使所述铜质散热部件101的第一端面1011将吸收对应所述LED模块12的热量传导到 所述第二端面1012上,并透过所述热导管件310的吸热端313吸取所述第二端面1012上 的热量,传导到所述散热端314,令所述散热端314将接收的热量迅速分散地传递给所述框 体1的第一、二、三、四扩热部16、17、18、19,以使得所述第一、二、三、四扩热部16、17、18、19 以辐射方式对外扩散散热外,又可与外界的空气做热交换,因此使所述LED模块12发出光 源的亮度能够稳定,并且又能够提升热传导效率、提升使用寿命及增加散热面积,进而有效 的达到绝佳的散热效果。参考图4、5、6、7、8、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2,其整体结构及元件间连 接关系大致与前一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另外赘述相同处。在本实施例中相较实施例1不 同处为所述热导管组31对接至少一个第二散热模块5,所述第二散热模块5具有复数散 热鳍片51及一个风扇52,所述风扇52是设置于相对所述散热鳍片51的一侧;在本实用新 型较佳实施例2中,所述第二散热模块5与热导管组31的连接,是以两种形态说明表示,但 并不局限于所述两种结合形态,本实用新型实际实施时,凡是可依照LED看板装设的环境 改变所述第二散热模块5与热导管组31的结合的形态,合先陈明;其中第一形态为所述各 热导管组31的前段连接各所述散热部件10,其后段分别连接所述框体1,以及延伸穿过所 述框体1的任一侧与对应所述第二散热模块5上的散热鳍片51相穿接,如图4、5、6所示, 所述各热导管件310的吸热端313 (即所述热导管组31的前段中的一部分)触接相对所述 散热部件10的铜质散热件101的第二端面1012,其散热端314 (即所述热导管组31的后段 中的一部分)分别连接所述框体1,及延伸贯穿所述框体1的任一侧与对应所述第二散热模 块5上的散热鳍片51相穿接。第二形态为所述各热导管组31的热导管件310的前段连接各所述散热部件10,其 后段分别连接所述框体1,及朝远离该框体1方向延伸穿接对应所述第二散热模块5上的散 热鳍片51,如图7、8、9所示。接着请一并参考图4、5、6、7、8、9所示,以下将叙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 施当所述LED看板在长时间播放广告时,所述LED模块12会不断发出光源并产生热 量,使所述铜质散热件101的第一端面1011吸收对应的所述LED模块12的热量传导到所 述第二端面1012上,并透过所述热导管件310的吸热端313吸取所述第二端面1012上的 热量,传导到所述散热端314,令所述散热端314将接收到的热量迅速分别传递给所述框体 1的第一、二、三、四扩热部16、17、18、19,及所述第二散热模块5串接其上的散热鳍片51,使 所述第一、二、三、四扩热部16、17、18、19以辐射方式对外扩散散热,同时所述第二散热模块5的散热鳍片51除了同样以辐射方式对外排热外,又透过所述风扇52对所述散热鳍片 51强制散热;其中热导管件310的散热端314主要是将所述热量引导到所述第二散热模块 5的散热鳍片51上散热,具体包括将部分热量传导给所述一、二、三、四扩热部16、17、18、19 散热,所以不但能够使所述LED模块12发出光源的亮度能够维持稳定,并且又能提高热传 导效率、提升使用寿命及增加散热面积,进而达到有效的散热效果。参考附图3、10、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3,其在散热部件10上设置有 复数散热鳍片102,用以辅助迅速散热,并且所述散热鳍片102设置于所述散热部件10的 铜质散热件101相反所述LED模块12的端面上,简而言之,就是所述散热鳍片102是从所 述铜质散热件101的第二端面1012朝相对所述装设面13方向延伸形成,且所述热导管件 310的吸热端313穿接对应所述铜质散热件101,并将所述吸热端313接受的热量分别传递 给所述铜质散热件101上的散热鳍片102及所述散热端314散热。请一并参考图6、9、12、13、14、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4,其整体结构及 元件间连接关系大致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另外赘述相同处。本实施例中相较上述实 施例不同处为所述热导管组31对接至少一个第二散热模块5,所述第二散热模块5具有复 数散热鳍片51及一个风扇52,所述风扇52是设置于相对所述散热鳍片51的一侧;在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例4中,所述第二散热模块5与热导管组31的连接,以两种形态说明表示,但 并不局限于所述的两种结合形态,在本实施例实际实施时,凡是可依照LED看板装设的环 境改变所述第二散热模块5与热导管组31的结合形态,合先陈明。其中第一形态包括所述各热导管组31的前段连接各所述散热部件10,其后段分 别连接所述框体1,以及延伸穿过所述框体1的任一侧与对应所述第二散热模块5上的散 热鳍片51相穿接,如图6、12、13所示,所述各热导管件310的吸热端313 (即所述热导管组 31的前段中的一部分)触接相对所述散热部件10的铜质散热件101的第二端面1012,其 散热端314 (即所述热导管组31的后段中的一部分)分别连接所述框体1,及延伸贯穿所述 框体1的任一侧与对应所述第二散热模块5上所述散热鳍片51相穿接。第二形态包括所述各热导管组31的热导管件310的前段连接各所述散热部件 10,其后段分别连接所述框体1,及朝远离所述框体1方向延伸穿接对应所述第二散热模块 5上的散热鳍片51,如图9、14、15所示。接着请一并参考附图6、9、12、13、14、15所示,以下将叙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 体实施当所述LED看板在长时间播放广告时,所述LED模块12会不断发出光源并产生热 量,使所述铜质散热部件101的第一端面1011将吸收对应所述LED模块12的热量分别传 导到所述第二端面1012上及所述热导管件310的吸热端313,使所述第二端面1012上将接 收的一些热量传递给其上的散热鳍片102辅助散热,同时所述热导管件310的吸热端313 将所述第一端面1011吸收的大部分热量,传导到所述散热端314,令所述散热端314将接收 的所述大部分热量迅速分别传递给所述框体1的第一、二、三、四扩热部16、17、18、19,及串 接所述第二散热模块5上的散热鳍片51,使得所述第一、二、三、四扩热部16、17、18、19以 辐射方式对外扩散散热,同时所述第二散热模块5的散热鳍片51除了同样以辐射方式对外 排热外,又透过所述风扇52对所述散热鳍片51强制散热;其中所述热导管件310的散热端 314主要是将所述大部分热量引导到所述第二散热模块5的散热鳍片51上散热,其次是将部分热量传导给所述第一、二、三、四扩热部散热,所以不但能够使所述LED模块12发出光源的亮度维持稳定一致,并且又能够提升热传导效率、提升使用寿命及增加散热面积,进而 有效的达到绝佳的散热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LED看板的散热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绝佳的散热效果2.增加了散热面积3.提升热传导效率4.提升使用寿命5.具有稳定LED模块发出光源的亮度达到一致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均等的变化或修饰,皆应涵盖在以下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一种LED看板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包括一个框体,具有至少一个散热部件及一个LED模块,所述散热部件对接所述LED模块;至少一个第一散热模块,具有至少一个热导管组连接散热部件及所述框体,将所述散热部件吸收的热量传导到所述框体进行散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LED看板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包括其中所述框体具有一个装设面及一个显示面,所述显示面与所述LED模块背对所述散 热部件的端面平齐相接,且所述装设面与所述显示面相对应,并设置一个容置空间,所述容 置空间是放置所述框体、所述LED模块及所述第一散热模块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LED看板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包括所述散热部件为一个铜质散热件,所述铜质散热件具有一个第一端面与所述LED模块 相对紧密触接,及一个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热导管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热导管组,其特征包括所述热导管组具有复数热导管件,所述热导管件具有一个吸热端及一个散热端,所述 吸热端连接所述铜质散热件的第二端面,所述散热端朝远离所述吸热端延接所述框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LED看板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包括所述框体包含一个第一扩热部、一个第二扩热部、一个第三扩热部及一个第四扩热部, 所述第一扩热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应所述第二、四扩热部的一端,所述第三扩热部的两端 分别连接相对所述第二、四扩热部的另一端,并形成相互连通的环形设计置于所述容置空 间的周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看板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包括所述散热部件具有复数散热鳍片,其设置于所述铜质散热部件相反所述LED模块的端 面上,且所述热导管件的吸热端穿接对应所述铜质散热件,并将所述吸热端接收的热量分 别传递给所述铜质散热件上的散热鳍片及所述散热端散热。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所述的LED看板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包括所述热导管组对接至少一个第二散热模块,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具有复数散热鳍片及一 个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相对所述散热鳍片的一侧;且所述各热导管组的前段连接各所述 散热部件,其后段分别连接所述框体,以及延伸穿过所述框体的任一例与对应所述第二散 热模块上的散热鳍片相穿接。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所述的LED看板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包括所述热导管组对接至少一个第二散热模块,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具有复数散热鳍片及一 个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相对所述散热鳍片的一侧;且所述各热导管组的前段连接各所述 散热部件,其后段分别连接所述框体,及朝远离所述框体方向延伸穿接对应的所述第二散 热模块上的散热鳍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看板的散热系统,其包括一个框体及至少一个第一散热模块,其中该框体具有至少一个散热部件及一个LED模块,所述散热部件对接于所述LED模块;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具有至少一个热导管组连接散热部件及框体,将所述散热部件吸收的热量传导到所述框体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第一散热模块的设计,有效的将所述热量迅速引导到该框体上进行散热,不仅增加了散热面积,还可以提升热传导率,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的LED看板的散热系统具有绝佳的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G09F9/33GK201590209SQ20102000183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8日
发明者沈庆行 申请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