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明确要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后,引起了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的转变。目前,在课堂教学技术的多媒体建设上,大多是采用“电脑+投影”的方式,这套系统虽然能较好的展示多媒体资料,但其存在的缺点也比较明显,例如,计算机桌面和黑板分离导致老师来回操作不方便、 教学过程不易记录、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等等。另一方面,自2008年以来,移动互联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截止到2011年,移动互联网的终端用户已经达到了几十亿,而被认为是笔记本替代产品的平板电脑(I^d)也在风靡全球,仅苹果公司的产品年销售量就达4000万台。有鉴于此,申请人力图从移动终端着手进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架构,以求将移动终端的设备优势和传统教学的互动优势结合起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以解决上述传统多媒体教学存在的操作不便、不易记录以及难于互动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通过第一网络连接的远程服务器与本地服务器,还包括通过第二网络与所述本地服务器连接的同步移动终端及被同步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远程服务器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课件数据,并根据所述本地服务器的请求利用所述第一网络向所述本地服务器传送所述课件数据;所述本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的操作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及同步移动终端提供对应的课件数据,并对所述同步被移动终端及同步移动终端使用所述课件数据的交互过程进行记录;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用于显示所述本地服务器通过第二网络提供的所述课件数据,以及在所述课件数据所包括的可操作区域中进行操作;所述同步移动终端用于与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同步显示所述本地服务器通过第二网络提供的所述课件数据,以及同步显示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对所述课件数据进行操作后产生变动的课件数据。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远程服务器为本地服务器提供课件数据的传送服务,再由本地服务器为与其连接的同步终端和被同步终端提供在线的课件数据访问服务,而同步移动终端与被同步移动终端通过角色的划分可以实现同步显示课件内容和课件变化,由此利用移动终端的架构实现了互动性佳的课堂多媒体教学,并且整体系统成本可控、架构实现简便且操作便利。
图1为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本地服务器与远程服务器的结构细节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教师终端与学生终端的结构细节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图1为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实施例结构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远程服务器11、本地服务器12、教师终端13及学生终端14。这里,在一个实施例中,教师终端13及学生终端14 优选采用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要求具备友好的人机操作界面,并且优选具有触摸屏和无线上网装置;另外,考虑到教学应用的实际场景,在一个实施例中,设有多个学生终端14 (如图所示,包括学生终端141、142、. . . Hn等),但其具体数量并无限制,下文中仍以学生终端14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描述。接续如图所示,上述远程服务器11与本地服务器12通过第一网络15连接,而教师终端13及学生终端14则通过第二网络16连接到本地服务器12上。在一个实施例中, 第一网络15与第二网络16可以不同,例如,第一网络15可以为互联网(Internet)等广域网,从而方便本地服务器12通过其远程连接到远程服务器11上进行课件数据的传输等操作;而第二网络16则可以是小型的局域网,并且优选为通过wifi设备搭建的无线局域网, 从而方便教师终端13及学生终端14通过第二网络16并以本地服务器12为中介实现课堂范围内的互动教学(详见后文描述),并且教师终端13与学生终端14之间也可以直接通过第二网络16而跳过本地服务器12进行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网络15与第二网络16也可以相同,例如均为互联网,从而所述的远程服务器11、本地服务器12、教师终端 13及学生终端14等都可以通过该互联网实现数据远程传输和远程教学互动等操作。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远程服务器11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课件数据,并根据本地服务器12的请求通过第一网络15来向本地服务器12传送课件数据;本地服务器12则用于通过第二网络16向教师终端13及学生终端14提供对应的课件数据,并对教师终端13及学生终端14使用课件数据的交互过程进行记录。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服务器11及本地服务器12均由服务商提供,并且远程服务器11就置于服务商一侧,其中存储有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所设置的课程计划以及对应的大量的课件素材,另外还存储有预先经过授权的本地服务器12的相关信息;而本地服务器12则由服务商提供给使用方(例如,幼儿园、小学、各种培训中心等等)使用并置于使用方一侧,其用于根据当前的具体教学对象 (例如,幼儿、小学生、培训生等等)连接到远程服务器11并从中选择适当的课程计划及对应的课件素材,然后下载到本地服务器12上供后续教师终端13和学生终端14通过第二网络16进行在线使用及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地服务器12中也可以在初始化时便预置有经过选择的课程计划及课件素材,后续只用通过第一网络15与远程服务器11定期或按需进行必要的数据更新。另外,本地服务器12还用于对教师终端13和学生终端14使用及操作这些课件数据的过程进行记录,以作为后续查询、评估的依据。接续,在一个实施例中,教师终端13用于显示本地服务器12通过第二网络16提供的课件数据,以及在课件数据所包括的可操作区域中进行操作;学生终端14用于与教师终端13同步显示本地服务器12通过第二网络16提供的课件数据,以及同步显示教师终端 13对课件数据进行操作后产生变动的课件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教师终端13还用于通过本地服务器12进行前述选择课程计划及对应的课件素材的操作,例如,在某个课程开始时,教师终端13便通过本地服务器12访问远程服务器11,并利用远程服务器11提供的服务在其中进行设置班级、选择课程计划、登记学生、分配老师、编排课程表等操作,之后远程服务器11便根据其所设定的班级、课程计划等等来向本地服务器12分发对应的课件数据, 本地服务器12接收并通过课件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检查之后,教师终端13便可以通过第二网络16从本地服务器12中在线访问并显示这些课件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学生终端14也需要通过第二网络16从本地服务器12中在线访问并显示这些课件数据,但其在显示课件数据的过程中会通过本地服务器12实现与教师终端13的显示状态同步,其详细内容将在后续的状态同步中描述。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课件数据除了固定显示(不能操作)的部分之外,还包括一些供教师终端13或学生终端14进行互动的可操作区域,例如,可供老师出题的输入区域、可供学生作答的输入区域等等,教师终端13可以在课件数据的可操作区域中进行操作,并通过本地服务器12实现与学生终端14的操作状态同步,其详细内容将在后续的事件同步中详细描述。并且,由上述内容可知,在教师终端13对课件数据进行显示、操作,而学生终端14对教师终端13的显示、操作状态进行同步时,前者是作为被同步终端,而后者则是作为同步终端;但本申请的方案并不仅限于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学生终端14也可以作为被同步终端对课件数据进行显示、操作,而教师终端13则作为同步终端对学生终端14的显示、操作状态进行同步。因此,应当注意的是,虽然下文中均以教师终端13为被同步终端、学生终端14为同步终端进行描述,但并不仅限于此,其中的教师终端13与学生终端14的身份也可以互换而分别作为同步终端和被同步终端。进一步,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本地服务器12与远程服务器11的结构细节示意图,如图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远程服务器11具体包括课程管理单元1101、课件发布单元1102及数据存储单元1103。其中,课程管理单元1101用于存储根据不同教学对象所设置的各种课程计划,并提供输入及管理课程计划的接口 ;课件发布单元1102用于接收从外部根据课程管理单元的课程计划所输入的不同类型的课件数据;数据存储单元1103则用于对课件发布单元1102接收的课件数据分类型进行存储。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前文所述,远程服务器11是设置在服务提供商一侧,由服务提供商进行维护,相应的,课程管理单元1101及课件发布单元1102则用于为服务提供商的维护人员分别提供管理课程计划和课件数据的接口,维护人员通过课程管理单元1101及课件发布单元1102 分别可以进行课程计划和课件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接续如图2所示,上述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本地服务器12则具体包括课程选择单元1201、数据接收单元1202、访问接口单元1203及日志记录单元1204。其中,课程选择单元1201用于根据当前针对的教学对象从远程服务器11中选择对应的课程计划;数据接收单元1202用于接收并存储远程服务器11根据选择的课程计划而传送的课件数据;访问接口单元1203用于向教师终端13和学生终端14提供在线访问并操作课件数据的接口 ;日志记录单元1204用于对教师终端13和学生终端14访问及操作课件数据的过程进行记录。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前文所述,本地服务器12是设置在服务使用方一侧,可以由教师终端13 进行控制操作。例如,教师终端13可以通过本地服务器12的课程选择单元1201访问远程服务器11,并根据当前针对的教学对象通过课程选择单元1201从远程服务器11的课程管理单元1101中选取适当的课程计划;然后由远程服务器11根据所选的课程计划从其数据存储单元1103中找到对应的课件数据,并通过第一网络15传送给本地服务器12,由本地服务器12的数据接收单元1202接收并进行存储;这之后,教师终端13及学生终端14便可以通过第二网络16,并利用本地服务器12的访问接口单元1203所提供的接口对数据接收单元1202中存储的课件数据进行在线访问及操作;日志记录单元1204会对教师终端13及学生终端14访问及操作课件数据的过程进行记录。在一个实施例中,日志记录单元1204还用于根据上述访问及操作课件数据的过程对教师终端13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终端14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加以记录。 接续,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本地服务器12的访问接口单元1203还用于提供用于从外部访问日志记录单元1204的接口。相应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包括家长终端17(如图1所示),其用于与本地服务器12连接并通过上述访问接口单元1203提供的接口对日志记录单元1204的记录进行查询,例如可以查询对应的学生终端14的学习成绩及相应教师终端13的教学质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家长终端17可以通过第三网络18与本地服务器12连接,从而实现对日志记录单元1204的访问,进一步,家长终端17还可以通过第三网络18、第二网络16与教师终端13及学生终端 14连接,从而参与到教师终端13与学生终端14之间的互动中来。在一个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网络15类似,此处的第三网络18也可以是互联网。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可以发现,包括远程服务器11与本地服务器12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实现教务管理、课件发布、课件数据同步及课件访问等功能。作为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下文将对其中的课件数据同步部分加以详细描述。具体而言,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服务器11还包括数据扫描单元1104、列表生成单元1105及升级通知单元1106 ; 其中,数据扫描单元1104用于对数据存储单元1103存储的课件数据进行扫描,以确定课件数据是否发生更新(例如,维护人员通过课件发布单元1102进行的更新);列表生成单元1105用于根据数据扫描单元1104的扫描结果生成课件数据的更新列表;升级通知单元 1106则用于根据列表生成单元1105生成的更新列表通过第一网络15向本地服务器12传送课件数据的更新通知。相应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地服务器还包括通知监听单元1205、 列表获取单元1206及数据升级单元1207 ;其中,通知监听单元1205用于通过第一网络15 监听是否有远程服务器11传送的更新通知;列表获取单元1206用于在通知监听单元1205 收到远程服务器11传送的更新通知时,从远程服务器11的列表生成单元1105中获取课件数据的更新列表;数据升级单元1207则用于根据列表获取单元1206获取的更新列表,从远程服务器11的数据存储单元1103中获取更新的课件数据以对本地数据接收单元1202存储的课件数据进行更新。如前文所述,远程服务器11中存储有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所设置的不同课程计划以及对应的各种类型的课件数据,这些数据通常是海量的,而本地服务器12与远程服务器 11之间常常需要进行课件数据的同步,如果不加以处理便直接进行数据同步是不现实的。 因此,上述实施例中采取增量数据更新的方式实现本地服务器12和远程服务器11之间的数据同步。具体而言,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服务器11通过数据扫描单元1104定期对数据存储单元1103存储的课件数据进行扫描,并由列表生成单元1105根据其扫描结果针对与对应本地服务器12相关的产生变化的课件数据形成增量数据的更新列表,再由升级通知单元1106通知本地服务器12进行数据同步;本地服务器12通过通知监听单元1205监听到远程服务器11的更新通知后,由列表获取单元1206从远程服务器11的列表生成单元1105 中获取增量数据的更新列表,再由数据升级单元1207根据该更新列表从远程服务器11的数据存储单元1103中获取更新的课件数据,并用来更新本地数据接收单元1202所存储的课件数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本地服务器12进行的最后一步操作也可以直接由数据接收单元1202从远程服务器11的数据存储单元1103中获取升级数据来完成更新。利用上述过程,通过定期的增量数据更新能够完成本地服务器12与远程服务器11之间的数据同步,便于实现且对网络流量要求不高。另外,本地服务器12与远程服务器11之间的增量数据更新不限于上述远程服务器11发起通知后由本地服务器12响应通知进行更新的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地服务器12可以通过列表获取单元1206定期向远程服务器11的列表生成单元1105请求更新列表,一旦发现有新生成的更新列表便进行增量数据的更新操作。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远程服务器11还包括授权信息单元1107和鉴权校验单元1108,其中,授权信息单元1107用于存储预先经过授权的本地服务器12的相关身份信息(例如网络地址、账号、密码等等);鉴权校验单元1108则用于根据授权信息单元1107存储的相关身份信息对本地服务器12的鉴权请求进行鉴权。相应地,本地服务器还包括鉴权请求单元1208,其用于携带本地服务器12的相关身份信息向远程服务器发起鉴权请求。如前文所述,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服务器11和本地服务器12都由服务提供商提供给服务使用方,此时,在交付使用之前,服务提供商便可以在远程服务器 11中预置本地服务器12的相关身份信息,以便于后续交付使用的本地服务器12的鉴权。 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提供商可以仅提供远程服务器11,但该远程服务器11可以包括支付使用服务,这样,任何想使用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多媒体教学服务的用户,都可以通过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终端设备访问远程服务器11并利用远程服务器 11的支付使用服务进行网络支付来注册服务,此时,用来注册的个人计算机、服务器便成为上述的本地服务器12,而本地服务器12在注册服务时所提供的账号、密码等身份信息便在注册过程中记录在远程服务器11的授权信息单元1107中,从而便于后续的鉴权校验操作。接续,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本地服务器 12还包括检测汇报单元1209,其用于检测本地服务器12的运行状态及存储的课件数据的信息,并定期将检测结果传送给远程服务器11 ;相应地,在远程服务器11 一侧还包括备份服务单元1109,其用于根据本地服务器12的检测汇报单元1209所传送的检测结果,在判断本地服务器12出现故障时,通过第一网络15替代本地服务器12向教师终端13与学生终端14提供对应的课件数据。这里,本发明是考虑到极端的异常情况,例如,本地服务器12 出现硬件性的故障而无法启动,服务提供商或者服务使用方自身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为其恢复服务,此时,远程服务器11在根据检测汇报单元1209的检测结果或者基于预定时间段内都未收到检测汇报单元1209的检测结果这一事实而确定本地服务器12出现故障,于是在服务使用方将教师终端13与学生终端14设置成通过第一网络15连接至远程服务器 11后,远程服务器11便可以通过备份服务单元1109来代替本地服务器12向教师终端13 与学生终端14提供课件数据的访问服务,从而保证教学课程的顺利进行。如前文所述,在本申请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实施例中,远程服务器11集成了课程管理、课件数据、数据同步甚至支付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了提高远程服务器11的并发任务处理能力以及对大流量的支持,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分布式集群可扩展的方式来设置远程服务器11,例如,远程服务器11可以包括多台分布式集群服务器设备(图中未示出),从而协同为本地服务器12提供课程管理、课件数据同步等服务,并且这些分布式集群服务器设备可以根据任务处理的负担情况而随时进行增减。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服务器11还可以包括缓存服务器设备1110,其用于记录本地服务器12对课件数据的使用情况,并对使用频率超过预设阈值的课件数据或者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的课件数据进行存储,以便后续本地服务器12能够对这些课件数据进行高速读取或者恢复访问。进一步,在前文所述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实施例中提及,其中教师终端13与学生终端14之间在本地服务器11提供的课件数据基础上的教学互动需要结合状态同步过程和事件同步过程来实现,下文将分别针对上述两个过程进行详细描述。首先结合图3对状态同步过程进行描述,其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教师终端13与学生终端14(还包括部分本地服务器12)的结构细节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地服务器12包括消息存储单元1210及消息同步接口 1211。接续,教师终端13包括状态变化单元1301及消息写入单元1302,其中,状态变化单元1301用于根据外部输入的命令改变课件数据的状态 (例如,根据通过触摸屏输入的翻页动作而改变课件数据的页数状态);消息写入单元1302 用于将经过状态变化单元1301改变后的课件数据的状态以状态消息的形式(例如以HTTP 请求作为消息载体)通过本地服务器12的消息同步接口 1211写入到消息存储单元1210 中。相应地,学生终端14则包括消息监听单元1401、状态比较单元1402以及状态更新单元 1403 ;其中,消息监听单元1401用于根据预设的时间间隔通过本地服务器12的消息同步接口 1211监听消息存储单元1210中存储的状态消息;状态比较单元1402用于根据从消息存储单元1210中监听到的状态消息判断自身显示的课件数据的状态是否与教师终端13的一致;状态更新单元1403用于在根据状态比较单元1402得知自身显示的课件数据的状态与教师终端13不一致时,根据从消息存储单元1210中监听到的状态消息更新自身显示的课件数据的状态。以下将结合具体示例对上述教师终端13与学生终端14通过本地服务器12实现状态同步的过程进行描述,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翻页状态为例,当用户(例如,老师)在教师终端13上对显示的课件进行翻页操作,例如从第1页翻至第2页时,上述状态变化单元1301会根据教师终端13 (例如通过触摸屏)输入的翻页命令改变课件数据的显示状态,即,将教师终端13显示的课件数据的状态改变为第2页;接下来,消息写入单元 1302会以状态消息的形式将经过状态变化单元1301改变后的状态,也就是翻页后显示在教师终端13上的课件数据的状态(即“第2页”的状态),通过本地服务器12的消息同步接口 1211写入到消息存储单元1210中;随后,学生终端14会通过消息监听单元1401监听本地服务器12的消息存储单元1210中存储的状态消息,并将监听结果发送至状态比较单元1402,状态比较单元1402立即根据从本地服务器12上监听到的状态消息判断得出自身显示的课件数据的状态(仍为“第1页”的状态)与教师终端13上显示的课件数据的状态 (即“第2页”的状态)不一致;然后,状态更新单元1403在得到状态比较单元1402比较不一致的结果后,便根据从消息存储单元1210中监听到的状态消息用教师终端13上显示的课件数据的状态(即“第2页”的状态)来更新自身显示的课件数据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终端14显示的课件数据的状态与教师终端13上显示的课件数据的状态保持一致(即均为第 2页),由此便实现了教师终端13与学生终端14之间所显示课件数据的翻页状态的一致。然而,本发明教师终端13与学生终端14之间的状态同步并不仅限于此,如前述实施例所述,教师终端13和学生终端14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即学生终端14可视为被同步终端,而教师终端13可视为同步终端。此外,上述的状态同步过程不仅适用于翻页,还可适用于将学生终端14的举手状态(例如,表示要提问或发言)同步至教师终端13、教师终端13 解除学生终端14的屏幕锁定状态等场景。再以解锁场景为例,例如,可以将学生终端14的屏幕状态区分为“解锁”(例如,能够在屏幕上自由操作)和“锁定”(例如,屏幕无法操作只能显示)两个状态,初始化时学生终端14的屏幕均处于“锁定”状态,而教师终端13的屏幕上可以显示解锁操作的界面,当教师终端13通过该界面发起解锁操作时,会将与“解锁” 对应的状态以消息的形式传输至本地服务器12进行存储,再由学生终端14通过监听本地服务器12而最终将屏幕的“锁定”状态同步修改为“解锁”状态。由此可见,这些场景的工作过程都与上述的翻页场景类似,因此不再加以赘述。接续,同样结合图3将对事件同步过程进行描述,如图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教师终端13还包括锁定单元1303、事件获取单元1304、事件派发单元1305及事件响应接收单元1306 ;其中,锁定单元1303用于锁定学生终端14 ;事件获取单元1304用于获取触发的事件的属性信息;事件派发单元1305用于向学生终端14派发事件的属性信息;事件响应接收单元1306用于接收学生终端对事件的响应。相应地,学生终端14还包括接受锁定单元1404、事件接收单元1405、事件执行单元1406以及事件响应发送单元1407 ;其中,接受锁定单元1404用于接受教师终端13的锁定;事件接收单元1405用于在接受锁定后接收教师终端13派发的事件的属性信息;事件执行单元1406用于根据事件的属性信息执行事件;事件响应发送单元1047用于向教师终端13发送对派发的事件的响应。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以幼教场景为例,对上述教师终端13与学生终端14实现事件同步的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在该场景中,假设教师终端13与学生终端14 均为带有触摸屏的平板电脑,且二者经由上述本地服务器12连接(如前文所述,在一个实施例中,教师终端13与学生终端14也可以直接通过第二网络16连接),并通过前述状态同步的过程使教师终端13与学生终端14上显示的课件页数保持一致。具体而言,首先, 在初始状态下,学生终端14处于解锁状态;然而,由于幼儿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为了防止幼儿乱触摸学生终端14的屏幕影响教学秩序,在学生所持的学生终端14启动后,老师操作教师终端13的锁定单元1303,并通过前述的状态同步过程使学生终端14的接受锁定单元1404保持同步从而将屏幕锁定,这时,学生终端14的屏幕对幼儿的触摸行为并不响应, 而只能接收并执行教师终端13发送的事件;接下来,老师利用外接键盘(也可以是触摸屏的虚拟键盘)向教师终端13上显示的课件数据的可操作区域中输入计算题,此时,教师终端13检测到该键盘事件,并由事件获取单元1304记录键盘事件的类型和事件的坐标位置等事件属性信息,然后由事件派发单元1305将获取的键盘事件的属性信息利用例如TCP协议通过本地服务器12派发给学生终端14 ;接续,学生终端14中的事件接收单元1405接收键盘事件的属性信息,并由事件执行单元1406根据键盘事件的属性信息重构键盘事件,从而将执行结果显示在当前课件数据上与教师终端13进行输入的可操作区域相对应的区域中以便呈现给学生,也即,学生终端14上便可以显示老师通过教师终端13向课件数据的可操作区域中所输入的计算题;最后,学生终端14的事件响应发送单元1407也利用例如TCP 协议通过本地服务器12向教师终端13发送对键盘事件的响应,并由教师终端13的事件响应接收单元1306接收,从而实现键盘事件的同步。后续,学生在学生终端14被老师终端13 解锁之后于课件数据中对上述计算题进行答题操作,并将答题结果同时呈现在教师终端13 上的过程,与前一键盘事件同步的过程原理则完全相同仅同步方向相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很好理解,此处不再加以赘述。现有利用VNC技术实现终端显示的状态同步和事件同步的方案需要处理并传输大量的图像数据,这要求移动终端有很高的网络传输能力和计算能力。而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HTTP请求/TCP协议的方式来实现教师终端与学生终端之间显示的状态同步/ 事件同步,不需要移动终端处理图像数据,因而无需终端具备较高的计算能力和网络传输能力,能够便利地实现信息的实时推送。因此,本发明多媒体教育系统中移动终端的状态同步和事件同步方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移动终端的网络传输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了移动终端架构的便利性。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远程服务器为本地服务器提供课件数据的传送服务,再由本地服务器为与其连接的同步终端和被同步终端提供在线的课件数据访问服务,而同步移动终端与被同步移动终端通过角色的划分可以实现同步显示课件内容和课件变化,由此利用移动终端的架构实现了互动性佳的课堂多媒体教学,并且整体系统成本可控、架构实现简便且操作便利。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通过第一网络连接的远程服务器与本地服务器,还包括通过第二网络与所述本地服务器连接的同步移动终端及被同步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远程服务器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课件数据,并根据所述本地服务器的请求利用所述第一网络向所述本地服务器传送所述课件数据;所述本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的操作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及同步移动终端提供对应的课件数据,并对所述同步被移动终端及同步移动终端使用所述课件数据的交互过程进行记录;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用于显示所述本地服务器通过第二网络提供的所述课件数据,以及在所述课件数据所包括的可操作区域中进行操作;所述同步移动终端用于与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同步显示所述本地服务器通过第二网络提供的所述课件数据,以及同步显示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对所述课件数据进行操作后产生变动的课件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其中,所述远程服务器包括课程管理单元,用于存储根据不同教学对象所设置的各种课程计划,并提供输入及管理所述课程计划的接口;课件发布单元,用于接收从外部根据所述课程管理单元的课程计划所输入的不同类型的课件数据;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对所述课件发布单元接收的所述课件数据分类型进行存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其中,所述本地服务器包括课程选择单元,用于根据当前针对的教学对象从所述远程服务器中选择对应的课程计划;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远程服务器根据所述选择的课程计划而传送的课件数据;访问接口单元,用于向所述同步移动终端和被同步移动终端提供在线访问并操作所述课件数据的接口;日志记录单元,用于对所述同步移动终端和被同步移动终端访问及操作所述课件数据的过程进行记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其中,所述访问接口单元还用于提供用于访问所述日志记录单元的接口 ;该系统还包括查询终端,用于与所述本地服务器连接并通过所述访问接口单元提供的接口对所述日志记录单元的记录进行查询。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其中,所述远程服务器还包括数据扫描单元,用于对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存储的课件数据进行扫描,以确定所述课件数据是否有更新;列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扫描单元的扫描结果生成课件数据的更新列表;及升级通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更新列表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向所述本地服务器传送课件数据的更新通知;所述本地服务器还包括通知监听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网络监听是否有所述远程服务器传送的更新通知;列表获取单元,用于在收到所述更新通知时从所述远程服务器的列表生成单元中获取课件数据的更新列表;数据升级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更新列表从所述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存储单元中获取更新的课件数据以对本地存储的课件数据进行更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其中,所述远程服务器还包括授权信息单元,用于存储预先经过授权的本地服务器的相关信息;鉴权校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授权信息单元存储的相关信息对所述本地服务器的鉴权请求进行鉴权;所述本地服务器还包括鉴权请求单元,用于携带自身服务器的相关信息向所述远程服务器发起鉴权请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其中,所述本地服务器还包括检测汇报单元,用于检测自身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及存储的课件数据的信息,并将检测结果传送给所述远程服务器;所述远程服务器还包括备份服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汇报单元传送的所述检测结果,在判断所述本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替代所述本地服务器向所述同步移动终端与被同步移动终端提供对应的课件数据。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其中,所述本地服务器包括消息存储单元及消息同步接口;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包括状态变化单元,用于根据外部输入的命令改变所述课件数据的状态;及消息写入单元,用于以状态消息的形式将经过所述状态变化单元改变后的所述课件数据的状态通过所述消息同步接口写入到所述消息存储单元中;所述同步移动终端包括消息监听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时间间隔通过所述消息同步接口监听所述消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状态消息;状态比较单元,用于根据从所述消息存储单元中监听到的状态消息判断自身显示的课件数据的状态是否与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一致;以及状态更新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状态比较单元得知自身显示的课件数据的状态与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不一致时,根据从所述消息存储单元中监听到的状态消息更新所述自身显示的课件数据的状态。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其中,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包括锁定单元,用于锁定所述同步移动终端;事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触发的事件的属性信息;事件派发单元,用于向所述同步移动终端派发所述事件的属性信息;及事件响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同步移动终端对所述事件的响应;所述同步移动终端包括接受锁定单元,用于接受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的锁定;事件接收单元,用于在接受锁定后接收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派发的事件的属性信息;事件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事件的属性信息执行所述事件;事件响应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被同步移动终端发送对所述派发的事件的响应。
10.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其中,所述远程服务器包括多台分布式集群服务器设备,用于协同为本地服务器提供所述课件数据的服务;以及缓存服务器设备,用于记录所述本地服务器对所述课件数据的使用过程,并对使用频率超过预设阈值的课件数据和/或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的课件数据进行存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通过第一网络连接的远程服务器与本地服务器,还包括通过第二网络与所述本地服务器连接的同步移动终端及被同步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远程服务器为本地服务器提供课件数据的传送服务,再由本地服务器为与其连接的同步终端和被同步终端提供在线的课件数据访问服务,而同步移动终端与被同步移动终端通过角色的划分可以实现同步显示课件内容和课件变化,由此利用移动终端的架构实现了互动性佳的课堂多媒体教学,并且整体系统成本可控、架构实现简便且操作便利。
文档编号G09B5/08GK102509482SQ201110362368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贾海禄 申请人:北京瑞信在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