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512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显不器技术领域[0001 ] 本技术涉及例如电视等显示器。
技术背景[0002]能够使用共同的部件安装在壁面和桌面上的液晶显示器已被提出(例如,参考日本实用新型注册号3068198)。[0003]然而,要将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器在壁挂设备与台式设备之间进行转换,存在必须拆卸然后再组装基底的问题,从而使作业复杂化。实用新型内容[0004]希望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作业在壁挂设备与台式设备之间进行切换的显示器。[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其包括显示部;和包括支柱和基底并支承所述显示部的支承部,其中,所述支柱包括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的筒状的上部支柱;筒状的下部支柱;和倾斜机构,所述下部支柱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分离平面处与所述上部支柱分离,并通过在所述分离平面处绕所述上部支柱的中心线旋转而相对于所述上部支柱具有可变的安装角,所述倾斜机构设置在所述上部支柱的与所述分离平面相反的一侧,并沿所述显示部的俯仰方向改变倾斜角,并且所述分离平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 α满足α =45° _(θ/2),其中θ是所述显示部通过倾斜机构得到的最大倾斜角。[000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器能够通过在分离平面上绕上部支柱的中心线旋转下部支柱以改变下部支柱相对于上部支柱的安装角,来在壁挂设备与台式设备之间进行切换。此外,分离平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α满足α =45° _(θ/2),其中θ是显示部通过倾斜机构得到的最大倾斜角;因此,虽然在台式设备中显示部通过倾斜机构倾斜一倾斜角θ,但是显示部的倾斜角在壁挂设备中为0°。因此,当显示器在台式设备与壁挂设备之间进行切换时,不必通过倾斜机构来调节显示部的倾斜角。[0007]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器中,支柱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分离平面处分成上部支柱和下部支柱,并且下部支柱相对于上部支柱的安装角是可变的,而分离平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α满足α =45° _(θ/2),其中θ是显示部通过倾斜机构得到的最大倾斜角。因此,显示器能够通过简单作业在壁挂设备与台式设备之间切换。[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部支柱可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绕所述上部支柱的中心线旋转,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上部支柱和所述下部支柱形成直线,而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上部支柱和所述下部支柱形成在所述分离平面处弯折的线。[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上部支柱与所述倾斜机构之间可以设置有沿所述显示部的横向方向改变旋转角的旋转机构。[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承部可以兼作将所述显示部安装在水平面上的支架和将所述显示部安装在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直面上的壁挂托架。[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器还可以包括将所述显示部连接至所述支承部的连接构件,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具有固定至所述显示部的固定部、和能够容纳所述支柱的上端并与之固定的孔。[0012]应该明白的是,以上概略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均是示例性的,其旨在对所要求保护的发明提供进一步说明。


[0013]附图被包括以便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被结合到说明书中以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0014]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器在从其后侧观看时的外观的透视图。[0015]图2是图1所示显示器的支承部的放大透视图。[0016]图3是示出图2所示支柱的构造的截面图。[0017]图4是沿图3的线IV-IV所取的截面图。[0018]图5是示出通过图2所示倾斜机构倾斜显示部的示例的侧视图。[0019]图6是示出显示部的倾斜的其它示例的侧视图。[0020]图7是示出图2所示下部支柱相对于上部支柱的安装角发生改变的情况的透视图。[0021]图8是图7所示支柱的截面图。[0022]图9是示出倾斜安装在壁面上的显示部的示例的侧视图。[0023]图10是示出显示部的倾斜的其它示例的侧视图。[0024]图11是示出图2所示连接构件的构造的透视图。[0025]图12是沿图11的线XII-XII所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0027]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器(电视机)在从后侧观看时的外观。显示器1具有例如这样一种构造,其中用于图像显示的显示部2被支承部3支承。显示部2 是使用例如液晶、等离子、有机电致发光、无机电致发光、电沉积或电致变色显示元件等显示元件的平面显示面板。支承部3通过连接构件4设置在显示部2的后表面。[0028]图2示出了支承部3和连接构件4的放大图。支承部3包括圆柱形支柱(颈部)3A。 支柱3A的一端(下端)固定于平坦基底3B。连接构件4安装在支柱3A的另一端(上端)。[0029]图3和4示出了支柱3A的沿包括中心线CL3A的平面所取的截面构造。支柱3A从上方起依次包括例如倾斜机构10、旋转机构20、上部支柱30和下部支柱40。上部支柱30 和下部支柱40在分离平面50处彼此分开,并通过螺丝51连接在一起。[0030]倾斜机构10设置在上部支柱30的与分离平面50相反的一侧,以沿显示部2的俯仰方向改变倾斜角。换言之,显示器1能够通过倾斜机构10(注30有误)从如图5所示的显示部2相对于水平面H向后倾斜最大倾斜角θ的初始状态Si,通过如箭头At所示那样向前倾斜而改变至如图6所示的显示部2相对于水平面H垂直(倾斜角0° )的前倾状态 S2。例如,倾斜机构10引起的显示部2的最大倾斜角θ (参考图幻优选为大致6°。显示部2的倾斜角可在两个角度即最大倾斜角θ与0°之间切换,也可(在这两个角度之间)连续变化。[0031 ] 例如,如图4所示,倾斜机构10从上方起依次包括倾斜板11、具有L形截面的两个倾斜支架12、和具有L形截面的两个倾斜基底13。倾斜支架12的横向方向的表面固定至倾斜板11。倾斜基底13的纵向方向的表面被夹持在倾斜支架12的纵向方向的表面之间。 一倾斜轴16贯穿倾斜支架12的纵向方向的表面和倾斜基底13的纵向方向的表面,并在中间夹有倾斜垫圈14和波形垫圈15。倾斜基底13的横向方向的表面连接至旋转机构20的将在后面描述的上部旋转板21。因此,倾斜机构10能够通过旋转机构20与显示部2 —起横向旋转。[0032]旋转机构20设置在上部支柱30与倾斜机构10之间,并如图1中的箭头As所示, 旋转机构20沿显示部2的横向方向改变旋转角。旋转机构20具有例如这样一种构造,其中环形上部旋转板21和具有倒T形截面的下部旋转板22通过螺丝M得到固定,垫圈23 介于两者之间。上部旋转板21是旋转部件,而下部旋转板22、垫圈23和螺丝M是固定部件。如图3所示,上部旋转板21的旋转量(显示部2的旋转角)由设置在下部旋转板22 的上表面上的榫头(dowel) 22A和设置在上部旋转板21的下表面上的弧形槽21A确定。下部旋转板22通过螺丝(未示出)固定至上部支柱30。此外,如图4所示,用于相对于上部支柱30的槽31定位的榫头22B设置在下部旋转板22的下表面上。[0033]上部支柱30是沿垂直于水平面H的方向延伸的圆筒形构件,并由例如铝压铸形成。在上部支柱30中设置有允许螺丝51贯穿的螺纹孔32。[0034]与上部支柱30的情况一样,下部支柱40也是由例如铝压铸形成的圆筒形构件。此外,下部支柱40在作为相对于水平面H倾斜的平面的分离平面50处与上部支柱30分离,并如图7和8所示,下部支柱40相对于上部支柱30的安装角通过在分离平面50上绕上部支柱30的中心线CL旋转是可变的。上部支柱30的中心线CL是通过支柱3A的中心线CL3A 与分离平面50的交点且垂直于分离平面50的直线。应该注意的是,图8中的剖切面不是通过支柱3A的直径的平面,该剖切面在从支柱3A的长度方向的端面观看时形成中心角小于180°的扇形。[0035]更具体地说,下部支柱40绕上部支柱30的中心线CL在第一位置Pl与第二位置 P2之间旋转,在所述第一位置P1,如图3和4所示,上部支柱30和下部支柱40形成直线, 而在第二位置P2,如图7和8所示,上部支柱30和下部支柱40形成在分离平面50处弯折的线。[0036]当下部支柱40处于第一位置Pl时,如图5和6所示,显示器1能够通过将基底安装在水平面H上而安装成台式设备。另一方面,当下部支柱40处于第二位置P2时,如图 9和10所示,显示器1能够通过使用例如滑轮(未示出)等锁定机构将基底:3B安装在垂直面V上而用作壁挂设备。因此,支承部3能够用作所谓的可变支架,以兼作将显示部2安装在水平面H上的支架和将显示部2安装在垂直于水平面H的垂直面V上的壁挂托架。[0037]此外,如图3和8所示,分离平面50相对于水平面H的倾斜角α满足α = 45° _(θ/2),其中θ是显示部2通过倾斜机构10得到的最大倾斜角。例如,在显示部2 的最大倾斜角θ如上所述为6°的情况下,分离平面50的倾斜角α为42°。因此,显示器1能够通过简单作业在壁挂设备与台式设备之间切换。[0038]更具体地说,建筑结构的壁面通常是垂直于地面(水平面H)的垂直面V ;因此,在显示部2相对于水平面H的倾斜角为0°的情况下,当分离平面50的倾斜角α为45°时, 在壁挂设备中,显示部2能够平行于壁面V。然而,如图5所示,当在显示部2相对于水平面 H向后倾斜达最大倾斜角θ的初始状态Sl下分离平面50的倾斜角α为45°时,即使在壁挂设备中,显示部2也向后倾斜最大倾斜角θ。因此,显示部2面向天花板,而为了容易观看屏幕,有必要使用倾斜机构10执行附加的步骤,来向平行于垂直面V的方向或向下方倾斜显示部2。[0039]另一方面,在通过如上所述将分离平面50相对于水平面H的倾斜角α设定成α =45° _(θ /2)来使处于图5所示初始状态Sl下的显示部2相对于水平面H向后倾斜最大倾斜角θ的情况下,当显示器1从台式设备切换成壁挂设备时,如图9所示,显示部2的倾斜得到校正,以允许显示部2平行于(倾斜角0° )垂直面(壁面)V。当显示器1从壁挂设备切换成台式设备时同样如此。因此,当显示器1在台式设备与壁挂设备之间进行切换时,不必使用倾斜机构10来调节显示部2的倾斜角,从而通过作业简化改善了便利性。[0040]此外,如图10所示,当根据安装位置将显示部2向前倾斜最大倾斜角-θ而改变成前倾状态S2时,能够更容易地观看屏幕。[0041]如图3所示,下部支柱40包括凹部41和通孔42,这两者在与上部支柱30的螺纹孔32相对应的位置允许螺丝51贯通。通孔42在螺丝51的入口附近具有螺纹部42Α,而除螺纹部42Α外的部分是自由孔42Β。因此,在螺丝51被松开以改变下部支柱40的安装方向的情况下,螺丝51在接合于螺纹部42Α中的状态下保持在通孔42中。因此,在改变下部支柱40的安装方向后能够立即再次将螺丝51拧入螺纹孔32中,从而进一步简化作业。此外,螺丝51不易从通孔42掉落,从而防止螺丝51的脱落或丢失等情况。[0042]应该注意的是,在下部支柱40的下端通过螺丝43Α安装有底板43。此外,在下部支柱40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临时固定至基底:3Β的榫头44,以防止下部支柱40翻倒。[0043]图3、4和8所示,在支柱3Α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由金属或树脂制成的倾斜覆盖件 61、中部覆盖件62和下部覆盖件63。倾斜机构10容纳在倾斜覆盖件61中。旋转机构20 和上部支柱30容纳在中部覆盖件62中。下部支柱40覆有下部覆盖件63。倾斜覆盖件61 包括间隙槽61Α,以防止在显示部2倾斜时与中部覆盖件62发生干涉。[0044]图2所示的连接构件4将显示部2连接至支承部3。例如,如图11和12所示,连接构件4具有固定至显示部2的固定部4Α和容纳支柱3Α的上端并与之固定的孔4Β。在固定部4Α中,例如,在例如三个位置处设置有螺纹孔4Α1。支柱3Α的上端面通过螺丝4Β1或类似物固定至孔4Β。如有必要,可在孔4Β的两侧设置用于保持线缆70的线缆保持部4C。[0045]在显示器1中,松开螺丝51以松开下部支柱40与上部支柱30之间的连接,并在分离平面50上绕上部支柱30的中心线CL旋转下部支柱40来相对于上部支柱40改变安装角,然后通过螺丝51将下部支柱40固定至上部支柱30。[0046]更具体地说,如图3和4所示,在下部支柱40位于上部支柱30和下部支柱40形成直线的第一位置Pl的情况下,如图5和6所示,能够通过将基底:3Β安装在水平面H上来将显示器1安装成台式设备。另一方面,如图7和8所示,在下部支柱40位于上部支柱30 和下部支柱40形成在分离平面50处弯折的线的第二位置Ρ2的情况下,如图9和10所示, 能够通过使用例如滑轮(未示出)等锁定机构将基底3Β安装在垂直面V上,来将显示器1 用作壁挂设备。因此,支承部3能够用作所谓的可变支架,以兼作将显示部2安装在水平面H上的支架和将显示部2安装在垂直于水平面H的垂直面V上的壁挂托架。[0047]此外,分离平面50相对于水平面H的倾斜角α满足α =45° _(θ/2),其中θ 是显示部2通过倾斜机构10得到的最大倾斜角;因此,如图5所示,当显示器1在显示部2 相对于水平面H向后倾斜最大倾斜角θ的初始状态Sl下从台式设备切换成壁挂设备时, 如图9所示,显示部2的倾斜得到校正,从而平行于(倾斜角0° )壁面V。另一方面,如图 9所示,当显示器1在显示部2平行于(倾斜角0° )壁面V的状态下从壁挂设备切换成台式设备时,如图5所示,显示部2改变成显示部2相对于水平面H向后倾斜最大倾斜角θ 的初始状态Sl。因此,当显示器1在台式设备与壁挂设备之间进行切换时,不必使用倾斜机构10来调节显示部2的倾斜角,从而简化作业以改善便利性。[0048]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支柱3Α在相对于水平面H倾斜的平面处分成上部支柱30和下部支柱40,并且下部支柱40相对于上部支柱30的安装角是可变的,而分离平面50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α满足α =45° _(θ/2),其中θ是显示部2通过倾斜机构10得到的最大倾斜角;因此,显示器1能够通过简单作业在壁挂设备与台式设备之间切换,从而实现了具有高便利性的可变支架。[0049]虽然参考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其可进行各种变型。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描述方便而描述了显示部2的最大倾斜角θ为6°的情况;然而,通过相同机构能够实现任何倾斜角θ的倾斜操作。[0050]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平板电视描述为显示器1 ;然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电视,可适用于任何其它的电子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的监视器、汽车导航系统的显示器或数码相框。此外,本技术可广泛适用于例如绘画或布告板等包括平板状待支承物体和具有基底和支柱的支承部的结构。[0051]本申请包含与2010年9月M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0-214274相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005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或其等同方案的范围内,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做出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
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部;和包括支柱和基底并支承所述显示部的支承部,其中所述支柱包括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的筒状的上部支柱;筒状的下部支柱,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分离平面处与所述上部支柱分离,并通过在所述分离平面处绕所述上部支柱的中心线旋转而相对于所述上部支柱具有可变的安装角; 和倾斜机构,设置在所述上部支柱的与所述分离平面相反的一侧,并沿所述显示部的俯仰方向改变倾斜角,并且所述分离平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α满足α =45° _(θ/2),其中θ是所述显示部通过所述倾斜机构得到的最大倾斜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柱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绕所述上部支柱的中心线旋转,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上部支柱和所述下部支柱形成直线,而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上部支柱和所述下部支柱形成在所述分离平面处弯折的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部支柱与所述倾斜机构之间设置有沿所述显示部的横向方向改变旋转角的旋转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兼作将所述显示部安装在水平面上的支架和将所述显示部安装在垂直于水平面的垂直面上的壁挂托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显示部连接至所述支承部的连接构件,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具有固定至所述显示部的固定部、和能够容纳所述支柱的上端并与之固定的孔。
专利摘要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部;和包括支柱和基底并支承所述显示部的支承部。所述支柱包括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的筒状的上部支柱;筒状的下部支柱;和倾斜机构,其中所述下部支柱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分离平面处与所述上部支柱分离,并通过在所述分离平面处绕所述上部支柱的中心线旋转而相对于所述上部支柱具有可变的安装角,所述倾斜机构设置在所述上部支柱的与所述分离平面相反的一侧,并沿所述显示部的俯仰方向改变倾斜角。所述分离平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α满足α=45°-(θ/2),其中θ是所述显示部通过倾斜机构得到的最大倾斜角。
文档编号G09F9/00GK202275562SQ201120347590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4日
发明者坂田竜也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