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01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其显示质量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显示设备包括产生光的背光组件和利用所述光来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为了降低背光组件的功耗并且提高显示面板的对比度,已经开发了以局部调光方法驱动的显示设备。根据局部调光方法,提供给显示面板的光的量是不均匀的。即,提供给显示面板的光的量取决于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其显示质量的显示设备。根据例性实施例,一种显设备包括多个导光板,每个导光板包括光入射表面和光输出表面;多个光源,向导光板提供光;显示面板,接收光以显示图像。导光板具有矩形形状并位于同一平面中。光源位于两个相邻的导光板之间。每个光源包括发射光的光发射表面,并通过光发射表面向导光板提供光。光发射表面相对于导光板的一侧倾斜。在不例性实施例中,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包括面对第一光入射表面的光发射表面;第二光源,包括面对第二光入射表面的光发射表面。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交替地布置。 光源可以被分成彼此独立驱动的多个光发射块。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和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 非显示区围绕显示区。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光源设置在显示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显示设备包括多个导光板。当导光板中的两个相邻的导光板中的一个导光板被称为第一导光板时,两个相邻的导光板中的另一个导光板被称为第二导光板,第一导光板包括第一光入射表面、第一光输出表面和从第一光入射表面突出的第一突起。此外,第二导光板包括第二光输出表面、面对第一光入射表面的第二光入射表面和从第二光入射表面突出的第二突起。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沿着第一光入射表面和第二光入射表面的纵向方向交替布置。根据以上内容,所述显示设备可以执行二维局部调光方法,提高亮度均匀性,并减少或有效防止暗区和串扰,从而提闻显不设备的显不质量。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将会变得容易清楚,其中图I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示出图I中示出的显示设备的光源部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A是示出根据传统显示设备中的导光板和光源的布置的光分布的平面图。图3B是示出根据图I中示出的显示设备的导光板和光源的布置的光分布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光源和导光板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光源和导光板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光源和导光板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光源和导光板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体现,且不应该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本公开是彻底和完整的,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 “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如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项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应该理解的是,尽管在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不同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该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是用来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来。因此,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被称作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下方”、“下面的”、 “在...上方”、“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在附图中描述的方位之外的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描述为相对于其它元件或特征处于“下方”或“下面”的元件随后将被定位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所述装置可被另外定位(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并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做出相应的解释。这里使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发明。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还应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说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 或它们的组。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还将理解的是,除非这里明确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环境中它们的意思一致的意思,而将不以理想的或者过于形式化的含义来解释它们。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图I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示出图 I中示出的显示设备的光源部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参照图1,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PNL、背光组件BA、底部支架BC和顶部支架TC。显示面板PNL显示图像。显示面板PNL是一种受光型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等。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将作为代表性示例进行描述。显示面板PNL具有包括两条面对的长边和与所述长边垂直的两条面对的短边的矩形板状。显示面板PNL包括第一基底SUB1、面对第一基底SUBl的第二基底SUB2和设置在第一基底SUBl和第二基底SUB2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显示面板PNL包括在其中显示图像的显示区DSP和在其中不显示图像且围绕显示区DSP的非显示区NDSP。非显示区NDSP被顶部支架TC的一部分覆盖(例如,与顶部支架TC的一部分叠置)。根据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基底SUBl可以包括多个像素电极(未示出)和一一对应地连接到像素电极的多个薄膜晶体管(未示出)。每个薄膜晶体管切换施加到像素电极中对应的像素电极的驱动信号。此外,第二基底SUB2可以包括共电极(未示出),共电极与像素电极共同形成电场,以控制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排列。显示面板PNL驱动液晶层,以在显示面板PNL的前侧(例如,观看侧)上显示图像。为了解释方便,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PNL的长边纵向延伸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Dl,与第一方向Dl相反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D2,显示面板PNL的短边纵向延伸的方向称为第三方向D3,与第三方向D3相反的方向称为第四方向D4,图像显示的方向称为第五方向D5,与第五方向D5相反的方向称为第六方向D6。背光组件BA设置在显示面板PNL下方并且与显示面板PNL叠置,从而向显示面板 PNL提供光。背光组件BA包括光源部件,包括产生并发射光的多个光源LS ;多个导光板 LGP,向显示面板PNL引导光;多个光学片0PS,提高光的效率;反射片RST,改变光的光路。参照图I和图2,光源LS设置在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之间,直接向导光板LGP提供用来在显示面板PNL上显示图像的光。光源LS设置在印刷电路板PCB上。 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光源部件位于显示面板PNL的显示区DSP中。印刷电路板PCB支撑光源LS并向光源LS施加电源电压。根据安装在印刷电路板PCB上的光源LS的布置方向,印刷电路板PCB可以具有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板形。如图2 所示,光源LS沿着第三方向D3布置,印刷电路板PCB可以沿着第三方向D3纵向延伸。根据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光源部件包括印刷电路板PCB和光源LS,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即,印刷电路板PCB可以从光源部件中去除,因此可以准备支撑光源LS的单独的支撑构件和/或向光源LS施加电源电压的单独的线。可以使用各种光源,如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等作为光源LS。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点光源。在图I和图2中,已经示出了按一行(例如,沿着第三方向D3)布置在印刷电路板 PCB上的光源LS。每个光源LS包括支撑件SSP和发光装置。支撑件SSP具有包括前表面和与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的类似板的形状。支撑件SSP可以包括聚合物绝缘材料,例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等,但该材料不局限于此。发光装置可以是LED,并且发光装置可以安装在支撑件 SSP的前表面上。每个光源LS包括发射光的光发射表面LRS和与光发射表面LRS相对的后表面RS。每个光源LS的光发射表面LRS与支撑件SSP的前表面相同。导光板LGP设置在显示面板PNL下方并且与显示面板PNL叠置,以向显示面板PNL 引导光。在平面图中观察时,每个导光板LGP具有类似矩形板的形状。每个导光板LGP的边可以与显示面板PNL的长边和/或短边基本平行。在数量上,可以设置至少两个导光板LGP。根据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包括两个导光板LGP。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包括三个导光板LGP 或更多。导光板LGP可以沿着特定方向布置成一行或者布置成马赛克的形状。在显示设备包括三个导光板或更多的情况下,两个相邻的导光板中的一个导光板被称为第一导光板 LGP1,两个相邻的导光板中的另一个导光板被称为第二导光板LGP2。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相互分隔开,光源LS位于第一导光板LGPl 和第二导光板LGP2之间。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布置在同一平面中,并且该平面与显示面板PNL的一个表面基本平行。第一导光板LGPl包括 第一光入射表面LIS1,来自光源LS的光入射到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 ;第一光输出表面L0S1,光从第一光输出表面LOSl输出。在第一导光板LGPl 中,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面对光源LS,第一光输出表面LOSl面对显不面板PNL的后表面。第二导光板LGP2包括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来自光源LS的光入射到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 ;第二光输出表面L0S2,光从第二光输出表面L0S2输出。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 面对光源LS,第二光输出表面L0S2面对显示面板PNL的后表面。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和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彼此面对,光源LS位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和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 之间。从光源LS入射的光通过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在第一导光板LGPl内经过若干次反射或者折射后通过第一光输出表面LOSl提供给显示面板PNL。此外,从光源LS入射的光通过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在第二导光板LGP2内经过若干次反射或者折射后通过第二光输出表面L0S2提供给显示面板PNL。光源LS布置为与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对应。光源LS包括第一光源LS1,每个第一光源LSl包括朝向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的光发射表面LRS ;第二光源LS2,每个第二光源LS2包括朝向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的光发射表面LRS。第一光源LSl倾斜地设置,使得第一光源LSl的光发射表面LRS相对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具有第一角度 Θ I。第二光源LS2倾斜地设置,使得第二光源LS2的光发射表面LRS相对于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具有第二角度Θ2。第一光源LSl和第二光源LS2交替布置。每个光源LS具有预定程度的定位角2φ。定位角2φ对应于每个光源LS中光量的角强度分布的半峰全宽。定位角2φ可以对应为一个角度的两倍,在该角度处,光的强度参照基本垂直于光发射表面并与光发射表面的中心部分交叉的直线变成50%。可以调节第一角度 Θ I和第二角度Θ 2,使得在每个光源LS的定位角2φ内的光入射到导光板而没有光损失。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在第一光源LSl和第二光源LS2使用具有相同定位角的相同光源LS的情况下,第一角度Θ I和第二角度Θ 2可以具有一致的值。此外,第一角度 Θ I和第二角度Θ2取决于定位角的值。因此,在光源LS是具有大约120°至大约130°的定位角2φ的LED的情况下,参照第一光入射表面LIS1,第一角度Θ I可以在大于0°且小于等于大约+65°的范围内;参照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第二角度Θ2可以在大于0°且小于等于大约+65°的范围内,或者在小于0°且大于等于大约-65°的范围内。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参照第一光入射表面LIS1,第一角度Θ I可以是大约50° ;参照第二光入射表面 LIS2,第二角度Θ 2可以是大约+50°或者-50°。光学片OPS设置在导光板LGP和显示面板PNL之间。光学片OPS控制从光源LS 发射的光。光学片OPS包括顺序堆叠在导光板LGP上的漫射片DST、棱镜片PST和保护片 PRST。漫射片DST漫射光。棱镜片PST聚集被漫射片DST漫射的光,从而使光沿着基本垂直于显不面板PNL的表面的方向传播。穿过棱镜片PST的光垂直入射到显不面板PNL。 保护片PRST设置在棱镜片PST上,以保护棱镜片PST免受外部冲击。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包括一个漫射片DST、一个棱镜片PST和一个保护片PRST的光学片0PS, 但光学片OPS不局限于此。即,可以以多个设置漫射片DST、棱镜片PST和保护片PRST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可以从光学片OPS中去除漫射片DST、棱镜片PST和保护片PRST中的一个或多个。另外,可以改变漫射片DST、棱镜片PST和保护片PRST的堆叠顺序。反射片RST设置在导光板LGP下方并与导光板LGP叠置,以反射从导光板LGP向下泄漏的光,使得泄漏的光向显示面板PNL传播。反射片RST设置在底部支架BC上,以反射从导光板LGP泄漏的光。结果,通过反射片RST,提供给显示面板PNL的光的量增加。顶部支架TC设置在显示面板PNL上。顶部支架TC支撑显示面板PNL的前表面的末端部分并且覆盖模制框架(未示出)的侧表面和/或底部支架BC的侧表面。顶部支架 TC设置有显示窗口 WD以暴露显示面板PNL的显示区DSP,通过部分去除顶部支架TC的一部分上表面来形成所述显示窗口 WD。底部支架BC设置在背光组件BA的下部,以容纳背光组件BA的元件。底部支架BC 可以包括设置在反射片RST下方并且基本平行于反射片RST的后表面的底部和从该底部向上延伸的侧壁部分。背光组件BA容纳在由底部和侧壁部分限定的空间中。根据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显示设备可以减小在该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图像中的暗区。从光源LS发射的光不提供给暗区,或者从光源LS发射的光中的相对少量的光穿过暗区。因此,在显示面板PNL上的所述暗区中显示的图像是暗的。
图3A是不出在传统显不设备中根据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以及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布置的光分布的平面图,图3B是示出在图I中示出的显示设备中根据第一导光板 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以及第一光源LSl和第二光源LS2的布置的光分布的不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在第一光源LSl和第二光源LS2的每个中,参照基本垂直于光发射表面并且与光发射表面的中心部分交叉的直线(用箭头表示的线),光的强度变成50%的角φ用虚线表不。第一光源LSl和第二光源LS2中的每个的定位角是2φ。参照图3Α,传统的显不设备包括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第一导光板LGPl包括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和第一光输出表面LOSl,第二导光板LGP2包括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和第二光输出表面L0S2。第一光源CLSl和第二光源CLS2沿着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或第二光入射表面 LIS2纵向延伸的方向布置成一条直线。因为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和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 沿着第三方向D3纵向延伸,所以第一光源CLSl和第二光源CLS2沿着第三方向D3布置。 第一光源CLSl面对第一光入射表面LIS1,第二光源CLS2面对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第一光源CLSl与第二光源CLS2沿着第三方向D3交替布置。第一光源CLSl的光发射表面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基本平行,第二光源CLS2的光发射表面与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基本平行。因此,第一光源CLSl向第一方向Dl发射光,第二光源CLS2向第二方向D2发射光。参照图3Α和图3Β,在传统显示设备和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中, 因为从光源LS发射的光在第一光源CLSl和LSl以及第二光源CLS2和LS2的定位角(例如,参照基本垂直于光发射表面并与光发射表面的中心部分交叉的直线的角(+φ))内提供给导光板,所以第一光源CLSl和LSl以及第二光源CLS2和LS2的定位角内的光强度相对大于定位角以外的角度范围内的光强度。然而,因为在定位角以外的角度范围内不提供光或者以相对低的强度提供光,所以由于低强度的光而会产生暗区DA。暗区DA分别具体出现在相邻的第一光源CLSl或LSl之间、相邻的第二光源CLS2或LS2之间,如图3Α和图3Β(阴影线区域)所示。参照图3Α,在传统的显示设备中,每个暗区DA在第一方向Dl或者第二方向D2上具有第一宽度W1。参照图3Β,在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暗区DA在第一方向Dl或者第二方向D2上具有第二宽度WZ0在传统显不设备中,因为第一光源CLSl的光发射表面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基本平行,并且第二光源CLS2的光发射表面与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基本平行,所以在各个相邻的光源CLS之间的叠置区域相对大,并且各个光源CLS的定位区域以外的区域相对宽。在根据本发明的显不设备的不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光源LSl布置为使第一光源LS的光发射表面LRS相对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倾斜,第二光源LS2布置为使第二光源LS2的光发射表面LRS相对于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倾斜,使得相邻的各个光源LS之间的叠置区域相对小, 并且各个光源LS的定位区域以外的区域相对窄。即,第二宽度W2比第一宽度Wl小。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减小暗区DA的尺寸,从而在其上显示均匀的图像。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在图4中,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图I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因此将省略对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参照图I和图4,背光组件BA包括光源部件,包括发射光的多个光源LS ;多个导光板LGP,向显不面板PNL引导光;导光构件LGM,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导光板LGP之间,用来围绕光源LS ;光学片0PS,提高光的效率;反射片RST,改变光的光路。在图4中,导光构件LGM具有条形形状并且设置为与光源LS分开。因为是条形形状,所以导光构件LGM是相对长且平坦形状的构件。光源LS可以布置在导光构件LGM内侧。 当光源LS在导光构件LGM内侧时,导光构件LGM的部分可以在光源LS和各导光板LGP之间。导光构件LGM可以紧靠或者接触光源LS、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以使当导光构件LGM将来自光源LS的光引向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时泄漏的光最少化。导光构件LGM可以包括对光源LS产生的热具有耐热性的聚合物树脂,例如娃树脂、聚环氧化物、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准备半固化的聚合物树脂、将半固化的聚合物树脂提供到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之间的布置有光源LS的区域、并且将半固化的聚合物树脂固化来形成导光构件LGM。因为半固化的聚合物树脂具有流动性,所以半固化的聚合物树脂会围绕光源LS,同时被固化。导光构件LGM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的折射率。因为导光构件LGM的折射率变得接近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的折射率,所以从导光构件LGM入射到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的光入射表面LISl和LIS2 的光的量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两种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变小,所以光的折射程度以及光被反射的概率减小,因此光的量增加。盖构件CVM可以设置在导光构件LGM上。盖构件CVM与导光构件LGM连接,并与彼此相邻的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的光输出表面LOSl和L0S2的一部分叠置。 盖构件CVM具有类似板的形状并沿着光源LS布置的方向纵向延伸。盖构件CVM覆盖第一导光板LGPl的一部分和第二导光板LGP2的面对第一导光板 LGPl的所述一部分的一部分。因此,第一导光板LGPl的光输出表面LOSl的一部分和第二导光板LGP2的光输出表面L0S2的一部分被盖构件CVM覆盖。在图4中,盖构件CVM已经被示出为独立于导光构件LGM的元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可选示例性实施例中,盖构件CVM可以与导光构件LGM —体地形成。具体地,可以通过单个工艺利用一种材料形成整体的盖构件CVM和导光构件LGM,使得盖构件CVM和导光构件LGM是单个的、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元件。盖构件CVM可以减小或者有效防止导光板LGP自由移动。导光板LGP在外部冲击下会沿着所有方向移动,或者由于光源LS连续提供的热而膨胀,因此导光板LGP会偏离初始位置。与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之间的区域叠置的盖构件CVM保持了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的位置。半透射层HTL可以设置在盖构件CVM上,以覆盖盖构件CVM。半透射层HTL设置为与导光板的光输出表面基本平行。半透射层HTL透射从光源LS发射的光的一部分并反射从光源LS发射的光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半透射层HTL可以是金属层,使得光被镜面反射。可以通过在形成金属层时调节金属层的厚度和金属层的材料来控制光的反射率或者镜面反射。金属层可以包括银、铝或者它们的合金。在另一实施例中,半透射层HTL可以被包括在盖构件中。因为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被光源LS彼此分隔开,所以从光源LS 发射的光会沿着垂直向上的方向传播,穿过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之间的空间而不会直接入射到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因此,在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之间的区域会出现亮线,从而引起显示面板PNL的亮度劣化。半透射层HTL 反射在垂直向上的方向上传播的光的一部分,以减少或者有效防止亮线的产生,并且透射在垂直向上的方向上传播的光的一部分,以防止产生暗区DA。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光源和导光板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在图5中,相同的标号表不与图I和3B中的兀件相同的兀件,因此将省略对相同兀件的详细描述。参照图5,显不设备的不例性实施例包括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彼此分隔开,光源LS位于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之间。光源LS包括第一光源LSI,每个第一光源LSl包括朝向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 (虚线)的光发射表面LRS ;第二光源LS2,每个第二光源LS2包括朝向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虚线)的光发射表面LRS。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倾斜地设置第一光源LS1,使得第一光源LSl的光发射表面 LRS相对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延伸的第三方向D3具有预定角度,倾斜地设置第二光源 LS2,使得第二光源LS2的光发射表面LRS相对于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延伸的第三方向D3 具有预定角度。第一光源LSl与第二光源LS2交替布置,第一光源LSl相对于第一光入射表面 LISl的角度可以与第二光源LS2相对于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的角度相同。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包括两条面对的长边和垂直于所述长边的两条面对的短边的类似矩形的形状。第一导光板LGPl包括第一光入射表面LIS1,来自光源LS的光入射到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 ;第一光输出表面LOSl,光从第一光输出表面LOSl输出;第一突起PRl,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突出。第一导光板LGPl的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是与长边和短边中的面对光源LS的边对应的假想表面。第二导光板LGP2 包括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来自光源LS的光入射到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 ;第二光输出表面L0S2,光从第二光输出表面L0S2输出;第二突起PR2,从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突出。第二导光板LGP2的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是与长边和短边中的面对光源LS的边对应的假想表面。第一突起PRl和第二突起PR2中的每个可以设置成单数或者复数,在下文中,将假设第一突起PRl和第二突起PR2中的每个设置成复数来描述第一突起PRl和第二突起PR2。 第一突起PRl与第二突起PR2沿着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和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的纵向方向交替布置,例如沿着第三方向D3交替布置。每个第一突起PRl包括相对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倾斜的第一侧表面PRSl和相对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倾斜且将第一侧表面PRSl连接到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的第二侧表面PRS2。第一侧表面PRSl和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之间的角度与第二侧表面PRS2和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之间的角度不同。第一侧表面PRSl布置为一一对应地面对第一光源 LSl的光发射表面LRS,第一侧表面PRSl基本平行于第一光源LSl的光发射表面LRS。每个第二突起PR2包括相对于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倾斜的第三侧表面PRS3和相对于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倾斜且将第三侧表面PRS3连接到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的第四侧表面PRS4。第三侧表面PRS3和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之间的角度与第四侧表面PRS4和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之间的角度不同。第三侧表面PRS3布置为对应地面对第二光源 LS2的光发射表面LRS,第三侧表面PRS3基本上平行于第二光源LS2的光发射表面LRS。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侧表面PRS1、第二侧表面PRS2、第三侧表面PRS3 和第四侧表面PRS4与光源LS分隔开,但是在可选实施例中,第一侧表面PRS1、第二侧表面 PRS2、第三侧表面PRS3和第四侧表面PRS4可以与光源LS接触。与前面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单个连续表面相比,第一侧表面PRSl和第三侧表面PRS3分别定义了第一导光板LGPl 和第二导光板LGP2的多个不连续表面,来自光源LS的光入射到不连续表面上。在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和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可以看作光入射主表面的情况下,第一侧表面PRSl、 第二侧表面PRS2、第三侧表面PRS3和第四侧表面PRS4可以看作光入射子表面。在上面描述的结构中,通过第一光源LSl的光发射表面LRS发射的光垂直入射到第一侧表面PRSl,通过第二光源LS2的光发射表面LRS发射的光垂直入射到第三侧表面 PRS3,如带箭头的线所示。因此,与从光源LS发射的光入射到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同时相对于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的单个表面倾斜时相比,入射到导光板LGP的光的量可以增加。光源的布置和突起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布置和形状。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光源和导光板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具体地,图6示出了与图5中的突起不同的突起。在图6中,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图I和图5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因此为了防止重复,将省略对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参照图6,显不设备的不例性实施例包括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彼此分隔开,导光部件位于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之间。光源LS包括第一光源LSI,包括朝向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 (虚线)的光发射表面LRS ;第二光源LS2,包括朝向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虚线)的光发射表面LRS。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一光源LSl倾斜地设置,使得第一光源LSl的光发射表面 LRS相对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延伸的第三方向D3具有预定的角度。第二光源LS2倾斜地设置,使得第二光源LS2的光发射表面LRS相对于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延伸的第三方向 D3具有预定的角度。第一光源LSl与第二光源LS2交替布置,第一光源LSl相对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的角度与第二光源LS2相对于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的角度可以不同。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包括两条面对的长边和垂直于所述长边的两条面对的短边的类似矩形的形状。第一导光板 LGPl包括第一光入射表面LIS1,来自光源LS的光入射到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 ;第一光输出表面L0S1,光从第一光输出表面LOSl输出;第一突起PR1,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突出。第一导光板LGPl的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是与面对光源LS的长边或短边对应的假想表面。第二导光板LGP2包括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来自光源LS的光入射到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 ;第二光输出表面L0S2,光从第二光输出表面L0S2输出;第二突起PR2,从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突出。第二导光板LGP2的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是与面对光源LS的长边或短边对应的假想表面。第一突起PRl和第二突起PR2中的每个可以设置成单数或者复数,在下文中,将假设第一突起PRl和第二突起PR2中的每个设置成复数个来描述第一突起PRl和第二突起 PR2。第一突起PRl和第二突起PR2沿着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和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的纵向方向交替布置,例如沿着第三方向D3交替布置。每个第一突起PRl包括相对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倾斜的第一侧表面PRSl和相对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倾斜并且将第一侧表面PRSl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一光入射表面 LISl的第二侧表面PRS2。第一侧表面PRSl的第二端可以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在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的非倾斜部分直接相交。所述非倾斜部分可以位于第一侧表面PRSl和相邻的第一突起PRl的第二侧表面PRS2之间。第一侧表面PRSl和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之间的角度与第二侧表面PRS2和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之间的角度相等。第二侧表面PRS2布置为一一对应地面对第一光源LSl中的对应的光源LS的光发射表面LRS,第二侧表面PRS2 基本平行于第一光源LSl中的对应的光源LS的光发射表面LRS。第二突起PR2中的每个包括相对于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倾斜的第三侧表面PRS3 和相对于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倾斜并且将第三侧表面PRS3连接到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 的第四侧表面PRS4。第三侧表面PRS3和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之间的角度和第四侧表面 PRS4和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之间的角度相等。第四侧表面PRS4布置为一一对应地面对第二光源LS2中对应的光源LS的光发射表面LRS,并且第四侧表面PRS4基本平行于第二光源 LS2中的对应的光源LS的光发射表面LRS。根据不出的不例性实施例,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和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之间的距离可以最小化,光源LS中的每个光源可以布置为至少与第一突起PRl和第二突起PR2的每个侧表面PRS1、PRS2、PRS3和PRS4中的一个对应。结果,可以增加入射到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和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的光的量。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光源和导光板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具体地,图7示出了与图5和图6中的突起不同的突起。在图7中,相同的标号表示与图I和图5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因此为了防止重复,将省略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参照图7,显不设备的不例性实施例包括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彼此分隔开,导光部件位于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之间。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一导光板LGPl和第二导光板LGP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包括两条面对的长边和垂直于所述长边的两条面对的短边的类似矩形的形状。第一导光板 LGPl包括第一光入射表面LIS1,来自光源LS的光入射到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 ;第一光输出表面L0S1,光从第一光输出表面LOSl输出;第一突起PR1,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突出。第一导光板LGPl的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是与面对光源LS的长边或短边对应的假想表面。第二导光板LGP2包括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来自光源LS的光入射到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 ;第二光输出表面L0S2,光从第二光输出表面L0S2输出;第二突起PR2,从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突出。第二导光板LGP2的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是与面对光源LS的长边或CN 102610167 A 短边对应的假想表面。 第一突起PRl和第二突起PR2中的每个可以设置成单数或者复数,在下文中,将假设第一突起PRl和第二突起PR2中的每个设置成复数来描述第一突起PRl和第二突起PR2。 第一突起PRl与第二突起PR2沿着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和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的纵向方向交替地布置,例如沿着第三方向D3交替地布置。第一突起PRl包括基本平行于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的第一上表面USl,第二突起 PR2包括基本平行于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的第二上表面US2。光源LS包括第一光源LSI,包括朝向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的光发射表面LRS ;第二光源LS2,包括朝向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的光发射表面LRS。第一光源LSl的光发射表面LRS与第一上表面USl —一对应,第二光源LS2的光发射表面LRS与第二上表面US2 —一对应。此外,第一光源LSl沿着第三方向D3布置,以基本平行于第一上表面USl ;第二光源 LS2沿第三方向D3布置,以基本平行于第二上表面US2。当沿着第一方向Dl和第三方向D3 观察时,第一光源LSl和第二光源LS2没有布置在同一条线上。如上所述,在图5至图7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突起PRl和第二突起PR2填充了第一光入射表面LISl和光源LS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二光入射表面LIS2和光源LS之间的空间。此外,第一光源LSl与第二光源LS2沿着第三方向D3交替布置,从而减小了暗区。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光源和导光板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具体地,图8仅示出了与图2和图3B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部件和元件不同的部件和元件,因此为了避免重复,将省略相同或相似部件的描述。显不设备的该不例性实施例包括多个导光板LGP。导光板可以包括第一导光板 LGP1、第二导光板LGP2、第三导光板LGP3和第四导光板LGP4。如图8中所不,第一导光板 LGPl、第二导光板LGP2、第三导光板LGP3和第四导光板LGP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与其余导光板的尺寸不同的尺寸,或者第一导光板LGP1、第二导光板LGP2、第三导光板LGP3和第四导光板LGP4可以具有相同的尺寸。该尺寸可以通过沿着第一方向Dl和第二方向D2截取的尺寸来限定,和/或通过沿着第三方向D3和第四方向D4截取的尺寸来限定。第一导光板LGPl、第二导光板LGP2、第三导光板LGP3和第四导光板LGP4中的每个具有包括两条面对的长边和垂直于所述长边的两条面对的短边的类似矩形的平面形状。此外,第一导光板LGP1、第二导光板LGP2、第三导光板LGP3和第四导光板LGP4可以以各种顺序布置。在不出的不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LGP1、第二导光板LGP2、第三导光板LGP3和第四导光板LGP4具有沿着第一方向Dl延伸的长边,并且按顺序沿着第三方向D3布置。光源LS布置在第一导光板LGPl、第二导光板LGP2、第三导光板LGP3和第四导光板LGP4中的两个相邻的导光板之间,从而允许光源LS的光发射表面相对于第一导光板 LGPl、第二导光板LGP2、第三导光板LGP3和第四导光板LGP4的延伸方向倾斜。第一导光板LGPl、第二导光板LGP2、第三导光板LGP3和第四导光板LGP4可以被分成沿第三方向D3和沿基本垂直于第三方向D3的第一方向Dl布置的多个发光块BLK。发光块BLK分别对应于光源LS中的各个光源,因此发光块BLK可以彼此独立地驱动。可选地, 当假设光源LS被分成多组单独的光源LS时,发光块BLK可以与光源组一一对应地彼此独立地驱动。如上所述,发光块BLK可以以二维图案布置并可以独立驱动,从而容易地提供二维局部调光方法。结果,可以通过控制光源LS的导通和截止容易地获得黑色和白色之间的
14色分离,从而降低了光源LS的功耗并且减少了光源LS产生的热。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光可以均匀地提供给显示面板的整个表面而不形成暗区,从而提高了显示设备的亮度均匀性。因为光源没有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中,所以非显示区可以被最小化。也就是说,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有光源设置在显示区中,因此均匀地保持沿着显示面板的整个表面的温度,从而将液晶的反应速度保持在恒定水平。此外,光源响应于对每个像素施加的驱动信号被导通或者截止,因此可沿着一个方向扫描显示面板。在扫描过程中,与没有施加驱动信号的区域对应的光源保持截止状态, 从而去除没有施加驱动信号的区域中的余像,从而减少或有效地防止串扰的发生。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在同一平面中的导光板,每个导光板具有矩形形状;多个光源,位于两个相邻的导光板之间,每个光源包括光发射表面,光通过光发射表面发射,且每个光源通过光发射表面向导光板提供所述光;显示面板,接收所述光并利用所述光显示图像,其中,两个相邻的导光板包括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第一导光板包括第一光入射表面和第一光输出表面,第二导光板包括第二光输出表面和面对第一光入射表面的第二光入射表面,光发射表面相对于导光板的一侧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源进一步包括包括面对第一光入射表面的光发射表面的第一光源和包括面对第二光入射表面的光发射表面的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交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第一光入射表面和每个第一光源的光发射表面之间的角度恒定;第二光入射表面和每个第二光源的光发射表面之间的角度恒定。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位于两个相邻的导光板之间的导光构件,其中,所述导光构件围绕光源,将所述光引向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并包括固化的聚合物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连接到导光构件并且与两个相邻的导光板的光输出表面的一部分叠置的盖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基本平行于第一光输出表面和第二光输出表面并且覆盖盖构件的半透射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半透射层是金属层。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和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围绕显示区, 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光源在显示区中。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光源被分为彼此独立驱动的多个发光块。
10.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多个导光板,在同一平面中;多个光源,位于两个相邻的导光板之间,每个光源包括光发射表面,光通过光发射表面发射,且每个光源通过光发射表面向导光板提供所述光;显示面板,接收所述光并利用所述光显示图像,其中,两个相邻的导光板包括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第一导光板包括第一光入射表面、第一光输出表面和从第一光入射表面突出的第一突起,第二导光板包括第二光输出表面、面对第一光入射表面的第二光入射表面和从第二光入射表面突出的第二突起,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沿着第一光入射表面和第二光入射表面的纵向方向交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第一突起包括基本平行于第一光入射表面的第一上表面,第二突起包括基本平行于第二光入射表面的第二上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没有布置在同一条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源进一步包括第一光源,包括一一对应地面对第一上表面的光发射表面,第二光源,包括对应地面对第二上表面的光发射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每个第一突起包括第一侧表面,相对于第一光入射表面倾斜,第二侧表面,相对于第一光入射表面倾斜并且将第一侧表面连接到第一光入射表面, 每个第二突起包括第三侧表面,相对于第二光入射表面倾斜,第四侧表面,相对于第二光入射表面倾斜并且将第三侧表面连接到第二光入射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源包括第三光源,包括面对第一侧表面或第二侧表面的光发射表面,第四光源,包括面对第三侧表面或第四侧表面的光发射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位于两个相邻的导光板之间的导光构件,其中,导光构件围绕光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导光构件包括主体,位于两个相邻的导光板之间;盖构件,连接到所述主体并与两个相邻的导光板的第一光输出表面和第二光输出表面的一部分叠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不设备,其中,盖构件包括基本与第一光输出表面和第二光输出表面平行的半透射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半透射层是金属层。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和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围绕显示区,当平面图中观察时,光源在显示区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光源被分为彼此独立驱动的多个发光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多个导光板,每个导光板包括光入射表面和光输出表面;多个光源,向导光板提供光;显示面板,接收光来显示图像。导光板具有矩形形状,彼此分隔开并且位于同一平面中。光源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导光板之间。每个光源包括光发射表面并通过光发射表面向导光板提供光。光源的光发射表面相对于导光板的一侧倾斜。
文档编号G09F9/30GK102610167SQ20121000527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9日
发明者吕东珉, 杨秉春, 金基哲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