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应用该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68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应用该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ー种显示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ー种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立体显示技术可以实现人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达到身历其境的效果。就使用外观而言,立体显示技术可大致区分成戴眼镜式(stereoscopic)以及裸眼式 (auto-stereoscopic)。戴眼镜式立体显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显示器送出具有特殊讯息的左右眼画面,经由头戴式眼镜的选择,让左右眼分别看到左右眼画面,以形成立体视觉。然而,戴眼镜的不方便与不舒适,使得戴眼镜式立体显示未能普及。因此,裸眼式立体显示器逐渐发展并成为新潮流。依据裸眼式立体显示器中的成对立体影像式的技术来看,可分为空间多任务式及时间多任务式。其中时间多任务式利用背光源做为分光机制,透过具方向性的背光源将左右眼画面交替且分别地传送至左右眼,以达到立体显示效果。因是透过方向性背光源,所以又称为指向性背光立体显示器。指向性背光立体显示器的背光架构具有离散型的光栅以提供不同方向的光源,然而在同时具有ニ维及三维显示模式的显示器中,背光模块常常无法在不同模式的切换下维持相同的亮度,而往往造成使用者的不适。如以习知技术中在三维显示模式下藉由单独的驱动电路分别驱动不同的背光源,则需要复杂的控制硬件以进行协调。并且,在上述的架构中,于ニ维显示模式下同时启动不同的驱动电路时,瞬间启动电流亦较大。因此,如何设计ー个新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及其控制方法,以克服上述的缺失, 乃为此ー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态样是在提供ー种背光模块,应用于显示装置中,背光模块包含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以及模式控制単元。第一开关根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致能或抑能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第二开关根据第二波宽调变讯号致能或抑能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用以产生驱动电流。模式控制単元根据模式控制讯号切換背光模块于ニ维显示模式以及三维显示模式间,以产生第一波宽调变讯号以及第ニ波宽调变讯号。其中当模式控制单元根据模式控制讯号切換背光模块于ニ维显示模式下,第一波宽调变讯号及第ニ波宽调变讯号使第一开关及第ニ开关同步致能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第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以使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第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共同根据驱动电流发光。当模式控制单元根据模式控制讯号切換背光模块于三维显示模式下,第一波宽调变讯号及第ニ波宽调变讯号使第一开关及第ニ开关交错致能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第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以使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或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其中之一根据驱动电流发光。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其中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单信道驱动电路,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独立设置于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外。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其中第一开关与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相串联,第二开关与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相串联。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其中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多信道驱动电路,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设置于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内。依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其中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根据背光致能讯号启动以提供驱动电流。依据本发明更具有的一实施例,其中背光致能讯号根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以及第二波宽调变讯号产生。背光模块更包含致能单元,以于第一波宽调变讯号以及第二波宽调变讯号其中之一位于致能准位时产生背光致能讯号。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中,包含背光模块以及画素数组。背光模块包含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以及模式控制单元。第一开关根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致能或抑能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第二开关根据第二波宽调变讯号致能或抑能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用以产生驱动电流。模式控制单元根据模式控制讯号切换背光模块于二维显示模式以及三维显示模式间,以产生第一波宽调变讯号以及第二波宽调变讯号。画素数组包含复数画素。其中当模式控制单元根据模式控制讯号切换背光模块于二维显示模式下,第一波宽调变讯号及第二波宽调变讯号使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同步导通及关闭,以使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共同根据驱动电流发光,复数画素藉由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根据显示数据提供显示画面。当模式控制单元根据模式控制讯号切换背光模块于三维显示模式下,第一波宽调变讯号及第二波宽调变讯号使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交错导通及关闭,以使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其中之一根据驱动电流发光,复数画素依序藉由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与第一显示数据提供第一视角显示画面及藉由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与第二显示数据提供第二视角显示画面。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其中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单信道驱动电路,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独立设置于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外。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其中第一开关与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相串联,第二开关与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相串联。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其中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多信道驱动电路,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设置于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内。依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其中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根据背光致能讯号启动以提供驱动电流。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背光致能讯号根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以及第二波宽调变讯号产生。背光模块更包含致能单元,以于第一波宽调变讯号以及第二波宽调变讯号其中之一位于致能准位时产生背光致能讯号。本发明的又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背光模块控制方法,应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中,背光模块控制方法包含根据模式控制讯号产生第一波宽调变讯号以及第二波宽调变讯号;根据模式控制讯号判断背光模块于ニ维显示模式或三维显示模式中;当显示装置于 ニ维显示模式下,提供驱动电流,并根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及第ニ波宽调变讯号同时致能及抑能相并联的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以及第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以使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第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共同根据驱动电流发光;当显示装置于三维显示模式下, 提供驱动电流,并根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及第ニ波宽调变讯号交错致能及抑能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以及第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以使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第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其中之一根据驱动电流发光。依据本发明ー实施例,提供驱动电流更包含根据背光致能讯号提供驱动电流。其中背光致能讯号于第一波宽调变讯号以及第ニ波宽调变讯号其中之一位于致能准位时产生。依据本发明另ー实施例,其中于ニ维显示模式下,使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第 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共同根据驱动电流发光的步骤更包含显示装置的画素数组中的复数画素藉由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第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根据显示数据提供显示画面。依据本发明再ー实施例,其中于三维显示模式下,使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第 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其中之一根据驱动电流发光的步骤更包含显示装置的画素数组中的复数画素依序藉由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与第一显示数据提供第一视角显示画面及藉由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与第二显示数据提供第二视角显示画面。应用本发明的优点系在于藉由在ニ维显示模式下使不同视角的发光二极管串同时导通以及在三维显示模式下使不同视角的发光二极管串交错导通,可以维持整体背光模块的亮度,而轻易地达到上述的目的。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图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的方块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I的背光模块的方块图3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2的背光模块于ニ维显示模式下,显示数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第二波宽调变讯号以及致能讯号的时序图3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2的背光模块于三维显示模式下,显示数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第二波宽调变讯号以及致能讯号的时序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图I的背光模块的方块图5A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图4的背光模块于ニ维显示模式下,显示数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第二波宽调变讯号以及致能讯号的时序图5B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图4的背光模块于三维显示模式下,显示数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第二波宽调变讯号以及致能讯号的时序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图I的背光模块的方块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I :显示装置12 :画素数组
16:闸极驱动器
20: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 22 :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 26 :第二开关
40 :致能单元 701-709 :步骤 Dl-Dn :显示数据 I :驱动电流 VLED+ :正电压端 BE :背光致能讯号
PWMl :第一波宽调变讯号 10 :背光模块
14:源极驱动器 18 :时序控制器
21:模式控制单元 24 :第一开关
28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700 :背光模块控制方法 CL :模式控制讯号 GI -Gm 闸极驱动讯号 VIN:电源讯号 VLED-:负电压端 DE :数据致能讯号 PWM2 :第二波宽调变讯号。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照图I。图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I的方块图。显示装置I包含背光模块10、画素数组12、源极驱动器14、闸极驱动器16以及时序控制器18。背光模块10用以提供适当的光源至画素数组12中。闸极驱动器16传送闸极驱动讯号Gl、G2、…Gm至画素数组12,以使画素数组12中的画素单元(未绘示)在闸极开启时接收由源极驱动器14提供的显示数据D1、D2、-Dn0时序控制器18进一步控制背光模块10、源极驱动器14以与门极驱动器16,以协调背光模块10、源极驱动器14以与门极驱动器16间的运作。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I的背光模块10的方块图。背光模块 10包含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第一开关24、第二开关26、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以及模式控制单元21。于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是单信道的驱动电路,因此第一开关24及第二开关26独立设置于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外,并分别与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及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相串联。而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与第一开关24所形成的支路,将与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与第二开关26所形成的支路并联以与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的正电压端(VLED+)与负电压端(VLED-)相接。模式控制単元21根据模式控制讯号CL切換背光模块10于ニ维显示模式以及三维显示模式间。模式控制単元21于ー实施例中,可设置于显示装置I中的影像处理控制单元(未绘示)内。举例来说,模式控制单元21可设置于显示装置I中的时序控制器18中。于其它实施例中,模式控制単元21可设置于显示装置I外的影像处理控制単元(未绘示)中。 举例来说,模式控制单元21可设置于与显示装置I连接的一计算机主机中的显示卡中。模式控制单元21将进一歩根据模式控制讯号CL产生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l以及第ニ波宽调变讯号PWM2。第一开关24根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l致能或抑能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 第二开关26根据第二波宽调变讯号PWM2致能或抑能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根据ー个电源讯号VIN,在接收到用以启动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的背光致能讯号BE时,于正电压端VLED+与负电压端VLED-间产生驱动电流I,以传送至两个发光二
极管串。请參照图3A及图3B。图3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说明图2的背光模块10于ニ 维显示模式下,显示数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1、第二波宽调变讯号PWM2以及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的背光致能讯号BE的时序图。图3B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说明图2的背光模块10于三维显示模式下,显示数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1、第二波宽调变讯号PWM2 以及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的背光致能讯号BE的时序图。如图2和图3A所示,于ニ维显示模式下,背光致能讯号BE首先由低态转为高态, 而使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启动。在依据数据致能讯号DE后,每ー个图框(如图3A中的第n图框及第n+1图框)中,将传送两笔显示数据。于本实施例中,此ニ显示数据均为第一视角显示数据,意即图I中的画素数组12整体将接收相同视角的显示数据进行显示。此时,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l及第ニ波宽调变讯号PWM2将根据显示数据使第一开关24及第 ニ开关26同步导通及关闭。因此,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及第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 亦将同步地被致能及抑能。由于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及第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并联,当同步被致能而发光时,将平均地分配到驱动电流I的一半(于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 20及第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的负载值大约相等吋)。因此,画素数组12将可藉由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及第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的发光,根据显示数据提供显示画面。如图2和图3B所示,于三维显示模式下,背光致能讯号BE首先由低态转为高态, 而使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启动。在第n图框中,亦将传送两笔显示数据。由于三维显示模式需要在不同时间传送不同视角的数据,因此在单ー图框中将先后传送第一视角显示数据及第二视角显示数据。于ー实施例中,第一视角显示数据为欲送达使用者左眼的显示数据,并传送至画素数组12以进行显示。而第二视角显示数据则为欲送达使用者右眼的显示数据,并传送至画素数组12以进行显示。此时,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l及第ニ波宽调变讯号PWM2将使第一开关24及第ニ 开关26交错导通及关闭。因此,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及第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在单ー时间中,仅有其中之一根据驱动电流I发光。于第3B图中,当接收到第一视角显示数据时,第一开关24将随之导通而使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发光,并使画素数组12藉由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的发光,根据第一视角显示数据提供第一视角显示画面。而当接收到第二视角显示数据时,第二开关26将随之导通而使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发光,并使画素数组12藉由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的发光,根据第二视角显示数据提供第二视角显示画面。因此,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可以在二维显示模式下,使画素数组12依据同时致能的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及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的发光来提供显示画面,且各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及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是依据驱动电流I的一半进行发光。在三维显示模式下,画素数组12的画素则依据交错致能的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及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的发光来分别提供第一视角显示画面及第二视角显示画面,且各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及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是依据驱动电流I进行发光。综上所述,在不同的显示模式下,背光模块10可采用单一驱动电路,在不改变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l及第二波宽调变讯号PWM2的宽度来调整亮灯时间的情形下,使提供至画素数组12的背光亮度维持相同,而不致于在显示模式间的切换造成使用者的不适。因此,背光模块10将不需要额外设计复杂的控制硬件,即可达到上述的目的,对于驱动电路的瞬间启动电流也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图I的背光模块10的方块图。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与图2大同小异。然而于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0更包含致能单元40。 致能单元40可用以接收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l及第二波宽调变讯号PWM2。于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l及第二波宽调变讯号PWM2其中之一位于致能准位时,产生背光致能讯号BE。请同时参照图5A及图5B。图5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说明图4的背光模块10于二维显示模式下,显示数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1、第二波宽调变讯号PWM2以及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的背光致能讯号BE的时序图。图5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说明图4的背光模块10于三维显示模式下,显示数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1、第二波宽调变讯号PWM2 以及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的背光致能讯号BE的时序图。由于背光致能讯号BE是致能单元40在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l及第二波宽调变讯号PWM2其中之一位于致能准位时产生,因此于本实施例中,背光致能讯号BE仅在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l及第二波宽调变讯号PWM2其中一者为高态时才为高态以打开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以提供驱动电流I。由于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会有过电压保护机制,以在侦测到发光二极管串开路时启动此保护机制。然而由于时序扫描式的背光模块10的特性,发光二极管串会在开启与关闭间交错运作,因此在发光二极管串关闭时,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会有过电压驱动的情形发生,增加杂散功耗损失与降低电路转换效率。因此,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l及第二波宽调变讯号PWM2其中之一位于致能准位才产生的背光致能讯号BE可以在发光二极管串关闭时也同时关闭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避免过电压保护机制误判的情形产生。于一实施例中,致能单元40可由或门或其它可能的同步器件实现。请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图I的背光模块10的方块图。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与图2大同小异。然而于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0中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为多信道驱动电路。第一开关24及第二开关26可设置于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 内。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及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可分别由不同的信道与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连接,并进一歩藉由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内部设置的第一开关24及第 ニ开关26进行切換,达到图2的背光模块10在ニ维与三维显示模式间切換的功效。并且, 于本实施例中,亦可藉由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28内部的电路设计,接收直接进行开启或关闭的背光致能讯号BE并以图3A与图3B的方式运作,或是使背光致能讯号BE在内部由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l及第ニ波宽调变讯号PWM2产生,以图5A与图5B的方式运作。需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关于讯号的高态及低态的陈述仅为ー实施方式,于其它实施例中亦可能藉由低态与高态分别产生致能与抑能的效果。请參照图7。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控制方法700的流程图。背光模块控制方法700可应用于如图2、图4及图6所示的背光模块10中。背光模块控制方法 700包含下列步骤(应了解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步骤,除特别叙明其顺序者外,均可依实际需要调整其前后顺序,甚至可同时或部分同时执行)。于步骤701,根据模式控制讯号CL判断背光模块10是否位于ニ维显示模式中。当显示模式为ニ维显示模式,于步骤702,根据模式控制讯号CL产生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l 以及第二波宽调变讯号PWM2,并于步骤703,提供驱动电流I,并于步骤704根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l及第ニ波宽调变讯号PWM2同时致能及抑能相并联的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 20以及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以于步骤705中使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及第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共同根据驱动电流发光。当显示模式并非ニ维显示模式,则判断显示装置I于三维显示模式下,并于步骤 706,根据模式控制讯号CL产生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l以及第二波宽调变讯号PWM2,并于步骤707提供驱动电流。于步骤708,根据第一波宽调变讯号PWMl及第ニ波宽调变讯号 PWM2交错致能及抑能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以及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以于步骤 709中使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0及第ニ视角发光二极管串22其中之一根据驱动电流I 发光。应用本发明的优点系在于藉由在ニ维显示模式下使不同视角的发光二极管串同时导通,以及在三维显示模式下使不同视角的发光二极管串交错导通,可以维持整体背光模块的亮度。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ー种背光模块,应用于ー显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含一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一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一第一开关,以根据一第一波宽调变讯号致能或抑能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一第二开关,以根据一第二波宽调变讯号致能或抑能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ー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用以产生一驱动电流;以及一模式控制単元,根据ー模式控制讯号切换该背光模块于一二维显示模式以及一三维显示模式间,以产生该第一波宽调变讯号以及该第二波宽调变讯号;其中于当该模式控制単元根据该模式控制讯号切换该背光模块于该ニ维显示模式下, 该第一波宽调变讯号及该第二波宽调变讯号使该第一开关及该第二开关同步致能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以使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共同根据该驱动电流发光;于当该模式控制単元根据该模式控制讯号切换该背光模块于该三维显示模式下,该第一波宽调变讯号及该第二波宽调变讯号使该第一开关及该第二开关交错致能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以使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其中之ー根据该驱动电流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ー单信道驱动电路,该第一开关及该第二开关系独立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外。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一视角发光 ニ极管串相串联,该第二开关与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相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ー多信道驱动电路,该第一开关及该第二开关系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内。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根据ー 背光致能讯号启动以提供该驱动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背光致能讯号根据该第一波宽调变讯号以及该第二波宽调变讯号产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致能単元,以于该第一波宽调变讯号以及该第二波宽调变讯号其中之一位于一致能准位时产生该背光致能讯号。
8.—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背光模块,包含一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一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一第一开关,以根据一第一波宽调变讯号致能或抑能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一第二开关,以根据一第二波宽调变讯号致能或抑能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ー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用以产生一驱动电流;以及一模式控制単元,根据ー模式控制讯号切换该背光模块于一二维显示模式以及一三维显示模式间,以产生该第一波宽调变讯号以及该第二波宽调变讯号;以及一画素数组,包含复数画素;其中当该模式控制单元根据该模式控制讯号切换该背光模块于该ニ维显示模式下,该第一波宽调变讯号及该第二波宽调变讯号使该第一开关及该第二开关同步致能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以使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共同根据该驱动电流发光,该等画素藉由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根据一显示数据提供一显示画面;当该模式控制单元根据该模式控制讯号切换该背光模块于该三维显示模式下,该第一波宽调变讯号及该第二波宽调变讯号使该第一开关及该第二开关交错致能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以使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其中之一根据该驱动电流发光,该等画素藉由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与一第一显示数据提供一第一视角显示画面及藉由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与一第二显示数据提供一第二视角显示画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一单信道驱动电路,该第一开关及该第二开关系独立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相串联,该第二开关与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相串联。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一多信道驱动电路,该第一开关及该第二开关系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内。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根据一背光致能讯号启动以提供该驱动电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背光致能讯号根据该第一波宽调变讯号以及该第二波宽调变讯号产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背光模块更包含一致能单元,以于该第一波宽调变讯号以及该第二波宽调变讯号其中之一位于一致能准位时产生该背光致能讯号。
15.一种背光模块控制方法,应用于一显示装置的一背光模块中,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控制方法包含根据一模式控制讯号判断该背光模块位于一二维显示模式或一三维显示模式中;根据该模式控制讯号产生一第一波宽调变讯号以及一第二波宽调变讯号;当该显示装置系于该二维显示模式下,提供一驱动电流,并根据该第一波宽调变讯号及该第二波宽调变讯号同时致能及抑能相并联的一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以及一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以使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共同根据该驱动电流发光;当该显示装置系于该三维显示模式下,提供该驱动电流,并根据该第一波宽调变讯号及该第二波宽调变讯号交错致能及抑能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以及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以使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其中之一根据该驱动电流发光。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该驱动电流更包含根据一背光致能讯号提供该驱动电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背光致能讯号于该第一波宽调变讯号以及该第二波宽调变讯号其中之一位于一致能准位时产生。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于该二维显示模式下,使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共同根据该驱动电流发光的步骤更包含该显示装置的一画素数组中的复数画素藉由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根据一显示数据提供一显示画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于该三维显示模式下,使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及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其中之一根据该驱动电流发光的步骤更包含该显示装置的一画素数组中的复数画素藉由该第一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与一第一显示数据提供一第一视角显示画面及藉由该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与一第二显示数据提供一第二视角显示画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应用于显示装置中,包含第一与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第一与第二开关、产生驱动电流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以及模式控制单元。第一及第二开关分别根据第一与第二波宽调变讯号致能或抑能第一及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模式控制单元根据模式控制讯号切换背光模块于二维显示模式及三维显示模式间。于二维显示模式下,第一及第二开关同步致能第一及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以共同根据驱动电流发光。于三维显示模式下,第一及第二开关交错致能第一及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使第一及第二视角发光二极管串其中之一根据驱动电流发光。
文档编号G09G3/34GK102610200SQ20121009493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日
发明者廖振伸, 谢咏裕, 陈鸿祥 申请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