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3107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以场序方式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各像素中设置液晶快门,并且在各像素中设置彩色滤光片,使从设置于后侧的白色背光源射出的光选择性地透过液晶快门和彩色滤光片,由此显示彩色图像,但是存在如下问题 为了进行高精细化而具有需要精细加工工艺。这是由于,为了进行彩色化,必须按每个像素设置与彩色滤光片的R (红色)G (绿色)B (蓝色)这三色对应的三个像素。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单板彩色投影仪等的显示装置中使用以下场序方式使用彩色滤光片旋转圆盘依次生成RGB三色的照射光,按照使用了液晶、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微机电系统)快门的像素来调制出射光而生成三色图像,但是可知在该场序方式下,产生在显示动态图像时RGB三色的颜色分解而被视觉识别的色分离(ColorBreakup)这种现象。在日本特开平8-248381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2-223453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发光控制在通过场序方式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中,按照每个帧以不同的顺序发出RGB三色的光,从而避免该色分离现象。

发明内容
通常,可知对于一边反复闪烁一边移动的影像,人将该影像识别为在画面上平滑地运动的影像。将该运动称为似动(apparentmovement),应用于动画等的技术中。另外,人的视觉对与G (绿)色相当的550nm左右波长的光具有最大灵敏度。图22是表示在显示使用以往的发光控制以等速度在X方向上移动的白色四边形的时各色的发光时间与画面上的位置的图。如该图所示,在按照不同的顺序显示RGB三色的情况下,人的视觉识别为影像进行连结图22示出的G色的箭头那样的运动。其结果,图像的观察者感到在每三个帧中影像摇动,从而无法呈现平滑的移动。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形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不产生色分离并且平滑地进行移动的影像原样地视觉识别为平滑移动的场序方式的显示装置。本发明的一种场序方式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源,其独立地发出不同的多个主波长的光;以及发光控制部,其在作为一个画面的显示期间的一帧期间内的多个时间宽度即子帧的每一个中,使上述光源连续地发出上述不同的多个主波长中的一个主波长的光,上述发光控制部在作为第奇数个上述一帧期间的奇数帧与作为第偶数个上述一帧期间的偶数帧中,以配置在上述一帧期间内的相同位置上的上述子帧发出第一主波长光,该第一主波长光具有作为上述多个主波长中的一个主波长的、属于绿色的光的波长,在上述奇数帧与上述偶数帧中,以配置在上述一帧期间内的不同位置上的上述子帧发出第二主波长光,该第二主波长光是具有作为上述多个主波长中的一个主波长的、与上述第一主波长光不同的主波长的光。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能够设为上述发光控制部以上述奇数帧的最初的上述子帧发出上述第二主波长光,以上述偶数帧的最后的上述子帧发出相同的上述第二主波长光。另外,能够将上述第二主波长光设为红色光或者蓝色光。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能够设为上述一帧期间具有多个相同颜色的主波长光的上述子中贞。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能够设为上述一帧期间具有三个以上相同颜色的主波长光的子帧,上述帧的中央附近的上述子帧的长度比上述帧的端部附近的上述子帧的长度长。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能够设为在上述一帧期间内,属于蓝色的主波长的
子帧的数量少于属于其它颜色的主波长的子帧的数量。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能够设为还具备显示面板,其具有光学快门,该光学快门按上述每个像素进行来自上述光源的光的透过以及遮挡中的某一个;以及显示控制部,其对上述光学快门的动作进行控制,其中,上述显示控制部在分配至上述帧的、与灰度值的各位的亮度对应的时间宽度即各位时间的前后定时中,对上述光学快门的动作进行控制,由此进行与灰度值相应的亮度的显示。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能够设为在与相同主波长的光相关的上述位时间被连续地配置三个以上而成的子帧中,与灰度值的高亮度位对应的上述位时间被配置在上述子帧的中央附近,与低亮度位对应的上述位时间被配置在上述子帧的端部附近。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能够设为上述光学快门是基于微机电元件(MEM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的结构。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能够设为上述光学快门是基于液晶组合物的取向的结构。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能够设为上述发光控制部在上述奇数帧与上述偶数帧中,以配置在上述一帧期间内的相同位置上的上述子帧发出第三主波长光,该第三主波长光是具有作为上述多个主波长中的一个主波长的、与上述第一主波长光和上述第二主波长光不同的主波长的光。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能够设为上述第三主波长光是白色光或者黄色光。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用场序方式,将不产生色分离的问题并且平滑地进行移动的影像原样地作为平滑的移动而使观察者感知。


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00的系统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图I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图2的像素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奇数帧以及偶数帧中的背光源的RGB各色的发光控制的图。图5是表示显示在使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控制以等速度在X方向上移动的白色四边形的情况下的各色的发光时间与画面上的位置的图。图6是更详细地说明图4的发光控制的图,是表示对奇数帧以及偶数帧进行与表示各色的各灰度值的位对应的发光的顺序的图。图7是概要地表不与灰度值的各位的亮度对应的发光时间的图。图8是表示对相对于黑色背景向右方向移动的W色的椭圆进行显示时的分色的外观的图。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的图。图10是表示图9的像素的结构的图。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图13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 图14是表示示出图13的各色的灰度值中的亮度位的标记的表。图15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图16是表示示出图15的各色的灰度值中的亮度位的标记的表。图17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图18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图19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图20是表示第十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图21是表示第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图22是表示在使用以往的发光控制以等速度在X方向上移动的白色四边形的情况下的各色的发光时间与画面上的位置的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0图像显示装置102发光控制电路104系统控制电路106显示控制电路108面板控制线130显示面板131信号输入电路132信号线133扫描线扫描电路134扫描线137 像素141光学调制元件142TFT 开关143信号保持电容144公共电极150背光源208面板控制线230显示面板231模拟信号输入电路
232信号线233扫描线扫描电路234扫描线237 像素242TFT 开关243液晶电容元件244公共电极250 背光源。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附图中,对相同或者同等的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使用图I 图6依次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以及动作。图I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100的系统结构图。如该图I所示,系统控制电路104与显示控制电路106以及发光控制电路102相连接,显示控制电路106通过面板控制线108与显示面板130相连接,发光控制电路102与背光源150相连接。该图像显示装置100的系统控制电路104将与显示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以及显示面板130的驱动定时发送到显示控制电路106,与显示面板130的驱动同步地将使背光源150发出RGB三色中的任一色的光的定时发送给发光控制电路102。接收这些信号,显示控制电路106和发光控制电路102分别将显示面板130和背光源150的驱动所需的信号发送给显示面板130和背光源150。图2是表示图I的显示面板130的结构的图。在显示面板130的显示区域内矩阵状地配置了像素137,像素137在行方向上扫描线134相连接,在列方向上与信号线132相连接。扫描线134的一端与扫描线扫描电路133相连接,信号线132的一端与信号输入电路131相连接。此外,信号输入电路131控制扫描线扫描电路133,将面板控制线108输入到信号输入电路131。当从面板控制线108将图像数据和驱动定时输入到显示面板130时,信号输入电路131以预定的定时控制扫描线扫描电路133,并且将数字图像数据输入到信号线132。各像素137使用扫描线134从扫描线扫描电路133控制动作,以预定的定时从信号线132取入数字图像数据。在图3中示出图2的像素137的结构。像素137由以下部分构成TFT(Thin FilmTransistor :薄膜晶体管)开关142,其栅极端子与扫描线134相连接,漏极/源极端子的一端信号线132相连接;信号保持电容143,其设置在TFT开关142的漏极/源极端子的另一端与公共电极144之间;以及光学调制元件141,其与信号保持电容143的两端相连接。当扫描线134将所选择的像素137的TFT开关142设为接通状态时,作为被写入到信号线132的数字图像数据的高电压或者低电压被写入到信号保持电容143,在扫描线134将TFT开关142设为断开状态之后也保持该高电压或者低电压。被输入到信号保持电容143的高电压或者低电压被输入到光学调制元件141,光学调制元件141通过该电压对背光源150是否被遮挡进行控制。在此,光学调制元件141 二值地控制接通和断开,但是根据数字图像数据的位权重在每位发光期间进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 :脉宽调制)调制,由此能够进行8位的灰度显示。此外,光学调制元件141是使用基于所谓MEMS技术的光学快门而形成的,在上述的专利文献3以及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其详细结构以及灰度显示动作。在此,各像素137不具有彩色滤光片等的分色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依次对背光源150的发光颜色进行变更的所谓场序方式来控制显色。图4是表不本实施方式中的背光源150的奇数巾贞以及偶数巾贞中的RGB各色的发光控制的图。如该图4所示,发光控制电路102在1/60秒钟的各帧期间,使背光源150发出RGB三色的光而进行一个画面量的显示,但是在作为第奇数个帧期间的奇数帧中,在第一个子帧中发出R色的光,在第三个子帧中发出B色的光,在作为第偶数个帧期间的偶数帧中,在第一个子帧中发出B色的光,在第三个子帧中发出R色的光。另外,在第二个子帧中始终发出G色的光。在此,“子帧”是指如图4所示那样背光源150的各色中的一个颜色连续地发光的期间。图5是表示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发光控制的情况下的显示的样子的图。在图5中, 横轴表示画面上的X坐标,纵轴表示时间轴,表示用白色显示的四边形的影像在X方向上移动的样子。如该图所示,具有以下特征通过图4的发光控制,各帧期间的G色的子帧的位置不变,因此能够平滑地显示人的视觉灵敏度大的G色的运动,并且在G色的前后发光的R色和B色在每一个帧中被切换,因此能够将在动态图像的前后产生的着色均匀化并减轻至视觉灵敏度低的Mg(sa)色。图6是更详细说明图4的发光控制的图,是表示对奇数帧和偶数帧进行与表示各色的各灰度值的位对应的发光的顺序的图。R_bit7表示R色的8位信号的MSB (MostSignificant Bit :最高有效位),r-bitO 表不 R 色的 LSB (Least Significant Bit :最低有效位)。另外,为了容易理解而用大写字符R表示对应的信号的位4至7的大信号以及用小写字符r表示O至3的小信号,由此加以区别,G与g以及B与b也相同的意思分别使用。在此,该图5是表示发光顺序而并非表示发光时间的图,各位的发光时间并不相同。如图7所示,各位的发光时间与该位表示的值的大小成正比,在LSB的位O中为最小,在MSB的位7中为最大。如该图6所示,在各色中,将高亮度位配置在中央,将低亮度位配置在这些高亮度位的前后,但是,其目的在于,设为各灰度显示时的发光定时不会有大变更,从而抑制产生动态图像伪轮廓(Dynamic Fault Contour)。图8是表不对相对于黑色(Black)背景向右方向移动的W色的捕圆进彳丁显不时的分色的外观的图。相对于黑色背景显示白色物体是由于最容易识别分色的画面之一的缘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W色的移动物体的前后产生Mg色的轮廓,进而在W色的物体与Mg色的轮廓之间产生(W+G)色的区域。Mg色的视觉识别性低,将G色与W色进行混合由此颜色不容易识别,并且在物体的移动方向的前后分色不会发生变化,除了这种优点以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有以下优点Mg色与W+G色接近而视觉上变得混杂,由此识别为分色更接近无彩色。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娃LSI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信号输入电路131以及扫描线扫描电路133来对设置于玻璃基板上的由TFT电路构成的像素137进行了驱动,但是本发明的应用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可知在将这些电路要素全部在单一的绝缘透明基板上通过TFT构成的情况、包括像素在内在SOI (Siliconon Insulator :绝缘体上娃结构)基板上通过单晶Si元件实现的情况等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应用本发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8位显示,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在6位、其它位数中也能够容易地应用。[第二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整体系统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I所记载的系统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图9中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230的结构。在显示面板230的显示区域内矩阵状地配置有像素237,像素237在行方向上与扫描线234相连接,在列方向上与信号线232相连接。扫描线234的一端与扫描线扫描电路233相连接,在信号线232的一端设置有模拟信号输入电路231。此外,模拟信号输入电路231控制扫描线扫描电路233,将面板控制线208输入到模拟信号输入电路231。
当从面板控制线208将图像数据和驱动定时输入到显示面板230时,模拟信号输入电路231以预定的定时控制扫描线扫描电路233,并且将模拟图像数据输入到信号线232。扫描线扫描电路233通过扫描线234对各像素237的动作进行控制,以预定的定时从信号线232取入模拟图像数据。在图10中示出像素237的结构。像素237由以下部分构成TFT开关242,其栅极端子与扫描线234相连接,漏极/源极端子的一端与信号线232相连接;以及液晶电容元件243,其设置于TFT开关242的漏极/源极端子的另一端与公共电极244之间。当扫描线234将所选择的像素237的TFT开关242设为接通状态时,被写入到信号线232的模拟图像数据即信号电压被写入到液晶电容元件243,在扫描线234将TFT开关242设为断开状态之后也保持该信号电压。液晶电容元件243通过被写入到液晶电容元件243的信号电压来模拟地控制对背光源150的遮光量。此外,通过液晶电容元件243对背光源150进行的遮光量的模拟控制与通常在市场上销售的液晶显示器的动作原理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在此,各像素137不具有彩色滤光片等的分色单元,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依次对背光源250的发光颜色进行变更的所谓场序方式来控制显色。另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发光控制与使用图4 图6来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控制相同,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具有能够平滑地显示人的视觉灵敏度大的G色的运动这种特征,并且,G色的前后发光的R色和B色在每个帧中被切换,因此能够将在动态图像的前后产生的着色均匀化并减轻至视觉灵敏度低的Mg色。[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系统结构、显示面板的结构以及像素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各像素也不具有彩色滤光片等分色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通过依次对背光源的发光颜色进行变更的所谓场序方式来控制显色。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在图11中,关于奇数巾贞和偶数巾贞,纵轴表不时间,表不背光源发光的颜色的发光顺序。在作为1/60秒钟的一帧期间内,RGB三色依次发光各两次,但是,此时其发光顺序在奇数帧中,R色在第一、第四个子帧中发光,B色在第三、第六个子帧中发光,在偶数帧中,相反R色在第三、第六个子帧中发光,B色在第一、第四个子帧中发光。另外,G色始终在第二、第五个子巾贞中发光。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能够平滑地显示人的视觉灵敏度大的G色的运动这种特征,并且,G色的前后发光的R色和B色在每个帧中被切换,因此能够将在动态图像的前后产生的着色均匀化并减轻至视觉灵敏度低的Mg色。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如仅发出R色的光的像素的点亮定时粗调到1/30秒钟一次,从而存在容易被识别为闪烁这种问题点,但是在本第三实施例中,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1/60秒钟一次以上的点亮定时,因此具有不被识别为闪烁这种优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数字驱动方式、按照各色的每个发光定时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8位排列,除了图4中的一帧反复两次以外,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系统结构、显示面板的结构以及像素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各像素也不具有彩色滤光片等分色单元,通过依次对背光源的发光颜色进行变更的所谓场序方式来控制显色。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在图12中,关于奇数巾贞和偶数巾贞,纵轴表不时间,表不背光源发光的颜色的发光顺序。在作为1/60秒钟的一巾贞期间内,RGB三色依次发光各三次,但是,此时其发光顺序在奇数帧中,R色在第一、第四、第七个子帧中发光,B色在第三、第六、第九个子帧中发光,在偶数帧中,相反R色在第三、第六、第九个子帧中发光,B色在第一、第四、第七个子帧中发光。另外,G色始终在第二、第五、第八个子帧中发光。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能够平滑地显示人的视觉灵敏度大的G色的运动这种特征,并且,G色的前后发光的R色和B色在每个帧中被切换,因此能够将在动态图像的前后产生的着色均匀化并减轻至视觉灵敏度低的Mg色。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如仅发出R色的光的像素的点亮定时粗调到1/30秒钟一次,从而存在容易被识别为闪烁这种问题点,但是在本第四实施例中,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1/60秒钟一次以上的点亮定时,因此具有不被识别为闪烁这种优点。另外,图12中的标记的大与字符R、G、B表不对位4至位7的闻売度位进彳丁显不的情况,小写字符r、g、b表示对位O至位3的低亮度位进行显示的情况,将高亮度与低亮度分开进行显示。在此,小写字符r、g、b在一帧内显示两次,将每次的发光期间作为1/2而调整亮度。也就是说,配置于各帧期间的中央附近的各色的第二次子帧是高亮度位的子帧,如图7所示,比配置于各帧期间的端附近的各色的第一、第三个低亮度位的子帧长。在图11中说明过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在一帧期间内相同颜色以相同亮度发光两次,因此存在对于动态图像容易产生双重映像这种问题。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高亮度位在一帧期间内仅发光一次,因此具有不容易产生对于动态图像的双重映像这种优点。在此,在本实施例中,设为将小写字符r、g、b在一帧内显示两次因此将每次的发光期间作为1/2而分别调整亮度,但是在将第一次的小写字符r、g、b与第二次的小写字符r、g、b的发光期间的合计值固定的状态下,还能够使第一次与第二次的发光亮度、即发光期间的比例不同。例如考虑将第一次的发光期间设为1/4,将第二次的发光期间设为3/4等。由此,能够使包括低亮度位的发光的、时间轴上的分散更窄,因此还能够进一步实现提高对动态图像的像质。[第五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系统结构、显示面板的结构以及像素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各像素也不具有彩色滤光片等分色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通过依次对背光源的发光颜色进行变更的所谓场序方式来控制显色。图13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在图13中,关于奇数巾贞和偶数巾贞,纵轴表不时间,表不背光源发光的颜色的发光顺序。在作为1/60秒钟的一巾贞期间内,RGB三色依次发光各三次,但是,此时其发光顺序在奇数帧中,R色在第一、第四、第七个子帧中发光,B色在第三、第六、第九个子帧中发光,在偶数帧中,相反R色在第三、第六、第九个子帧中发光,B色在第一、第四、第七个子帧中发 光。另外,G色始终在第二、第五、第八个子帧中发光。另外,在图14中示出表示图13的各色的灰度值中的亮度位的标记。如该图14所示,图13中的标记R、G、B分别表示R色、G色以及B色的位4至位7的高亮度位,rl、gl、bl分别表示R色、G色以及B色的位O和位3的低亮度位,r2、g2、b2分别表示R色、G色以及B色的位I和位2的低亮度位。也就是说,配置于各帧期间的中央附近的各色的第二次的子帧是高亮度位的子帧,如图13所示,比配置于各帧期间的端附近的各色的第一、第三个低亮度位的子帧长。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能够平滑地显示人的视觉灵敏度大的G色的运动这种特征,并且,G色的前后发光的R色和B色在每个帧中被切换,因此能够将在动态图像的前后产生的着色均匀化并减轻至视觉灵敏度低的Mg色。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如仅发出R色的光的像素的点亮定时粗调到1/30秒钟一次,从而存在容易被识别为闪烁这种问题点,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1/60秒钟一次以上的点亮定时,因此具有不被识别为闪烁这种优点。在图11中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在一帧期间内相同颜色以相同亮度发光两次,因此存在对于动态图像容易产生双重映像这种问题。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高亮度位在一帧期间内仅发光一次,因此具有不容易产生对于动态图像的双重映像这种优点。并且,如上所述,将低亮度位分为两个组,进而也分高亮度位,将这些三组数字数据在一帧期间内分离地进行显示,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避免一帧期间内的向像素的写入次数的增加。[第六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系统结构、显示面板的结构以及像素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各像素也不具有彩色滤光片等分色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通过依次对背光源的发光颜色进行变更的所谓场序方式来控制显色。图15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在图13中,关于奇数巾贞和偶数巾贞,纵轴表不时间,表不背光源发光的颜色的发光顺序。在作为1/60秒钟的一巾贞期间内,RGB三色依次发光各三次,但是,此时其发光顺序在奇数帧中,R色在第一、第四、第六个子帧中发光,B色在第三、第八个子帧中发光,在偶数帧中,相反R色在第三、第八个子帧中发光,B色在第一、第六个子帧中发光。另外,G色始终在第二、第五、第七个子帧中发光。另外,在图16中示出表示图15的各色的灰度值中的亮度位的标记。如该图16所示,图15中的标记R、G分别表示R色以及G色的位4至位7的高亮度位,rl、gl、bl分别表示R色、G色以及B色的位O和位3的低亮度位,r2、g2分别表示R色以及G色的位I和位2的低亮度位。另外,BI表示B色的位0、3、4以及位7,BI表示B色的位1、2、5以及位6。也就是说,配置于各帧期间的中央附近的R色以及B色的各色的第二次的子帧是高亮度位的子帧,如图15所示,比配置于各帧期间的端附近的各色的R色以及G色的第一、第三个低亮度位的子帧长。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能够平滑地显示人的视觉灵敏度大的G色的运动这种特征,并且,G色的前后发光的R色和B色在每个帧中被切换,因此能够将在动态图像的前后产生的着色均匀化并减轻至视觉灵敏度低的Mg色。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如仅发出R色的光的像素的点亮定时粗调到1/30秒 钟一次,从而存在容易被识别为闪烁这种问题点,但是在本第五实施例中,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1/60秒钟一次以上的点亮定时,因此具有不被识别为闪烁这种优点。在图11中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在一帧期间内相同颜色以相同亮度发光两次,因此存在对于动态图像容易产生双重映像这种问题。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高亮度位在一帧期间内仅发光一次,因此具有不容易产生对于动态图像的双重映像这种优点。并且,如上所述,将R色和B色分为低亮度位和高亮度位,进而将低亮度位分为两个组,将这些三组数字数据在一帧期间内分离地进行显示,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避免一帧期间内的向像素的写入次数的增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R色、G色相比,缩减B色的发光次数。这是由于,B色的视觉灵敏度较低,因此不容易识别闪烁、多重映像,由此,通过减少背光源150的切换次数,能够得到売度提闻、功耗缩减等效果。[第七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系统结构、显示面板的结构以及像素的结构与闪烁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各像素也不具有彩色滤光片等分色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通过依次对背光源的发光颜色进行变更的所谓场序方式来控制显色。图17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在图17中,关于奇数帧和偶数帧,纵轴表示时间,表示背光源发光的颜色的发光顺序。如该图1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各位的每个位RGB三色发光,但是在奇数帧中按照R色、G色、B色的顺序发光,在偶数帧中按照B色、G色、R色的顺序发光。R-位7表示R色的8位信号的MSB,r-位O表示R色的LSB。另外,为了容易理解而用大写字符R表示对应的信号的位4至7的大信号以及用小写字符r表示O至3的小信号,由此加以区别,G与g以及B与b也相同的意思分别使用。如图17所示,配置于各帧期间的中央附近的各色的第四次和第五次的子帧是发出高亮度位7和位6的子帧,发光期间比配置于各帧期间的端附近的各色的第一、第二、第七以及第八个低亮度位0、3、2以及I的子中贞长。在此,将高亮度位配置在中央,将低亮度位配置在这些高亮度位的前后,其目的在于,设为各灰度显示时的发光定时不会有大变更,从而抑制产生动态图像伪轮廓(DynamicFault Contour)。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能够平滑地显示人的视觉灵敏度大的G色的运动这种特征,并且,G色的前后发光的R色和B色在每个帧中被切换,因此能够将在动态图像的前后产生的着色均匀化并减轻至视觉灵敏度低的Mg色。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每个子帧中各色被切换,从而形成分色的产生量更低的结构,另外,具有在单色显示时也几乎不产生闪烁这种优点。[实施方式8]第八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系统结构、显示面板的结构以及像素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第八实施方式的各像素也不具有彩色滤光片等分色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通过依次对背光源的发光颜色进行变更的所谓场序方式来控制显色。
图18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在图18中,关于奇数巾贞和偶数巾贞,纵轴表不时间,表不背光源发光的颜色的发光顺序。在作为1/60秒钟的一巾贞期间内,RGWB四色发光,但是,其发光顺序在奇数巾贞中,R色在第一个子帧中发光,B色在第四个子帧中发光,在偶数帧中,相反R色在第四个子帧中发光,B色在第一个子巾贞中发光。另外,G色和W色始终分别在第二个和第三个子巾贞中发光。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能够平滑地显示人的视觉灵敏度大的G色和W色的运动这种特征,并且,G色和W色的前后发光的R色和B色在每个帧中被切换,因此能够将在动态图像的前后产生的着色均匀化并减轻至视觉灵敏度低的Mg色。另外,在第八实施例中,使用了 W色,因此特别是具有能够进行色纯度低的显示的高亮度化这种优点。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 W色,除此以外,还能够使用Y(黄色)色、其它颜色。[第九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系统结构、显示面板的结构以及像素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第九实施方式的各像素也不具有彩色滤光片等分色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通过依次对背光源的发光颜色进行变更的所谓场序方式来控制显色。图19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在图19中,关于奇数巾贞和偶数巾贞,纵轴表不时间,表不背光源发光的颜色的发光顺序。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各位的每个位RGWB四色发光,在奇数帧中按照R色、G色、W色、B色的顺序发光,在偶数帧中B色、G色、W色、R色的顺序发光。在图中,R-位7表示R色的8位信号的MSB,r-位O表示R色的LSB。另外,为了容易理解而用R表示对应的信号的位4至7的大信号以及用r表示O至3的小信号,由此加以区别,G与g、B与b以及W与w也相同的意思分别使用。如图19所示,配置于各帧期间的中央附近的各色的第四次和第五次的子帧是发出高亮度位7和位6的子帧,发光期间比配置于各帧期间的端附近的各色的第一、第二、第七以及第八个低亮度位0、3、2以及I的子帧长。在此,将高亮度位配置在中央,将低亮度位配置在这些高亮度位的前后,其目的在于,设为各灰度显示时的发光定时不会有大变更,从而抑制产生动态图像伪轮廓(DynamicFault Contour)。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能够平滑地显示人的视觉灵敏度大的G色和W色的运动这种特征,并且,G色和W色的前后发光的R色和B色在每个帧中被切换,因此能够将在动态图像的前后产生的着色均匀化并减轻至视觉灵敏度低的Mg色。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每个子帧中各色被切换,从而形成分色的产生量更低的结构,另外,具有在单色显示时也几乎不产生闪烁这种优点这一点与使用图17说明的第七实施方式不同。[第十实施方式]第十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系统结构、显示面板的结构以及像素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第十实施方式的各像素也不具有彩色滤光片等分色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通过依次对背光源的发光颜色进行变更的所谓场序方式来控制显色。
图20是表示第十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在图20中,关于奇数巾贞和偶数巾贞,纵轴表不时间,表不背光源发光的颜色的发光顺序。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各位的每个位RGB三色发光,在奇数帧中按照R色、G色、B色的顺序发光,在偶数帧中B色、G色、R色的顺序发光。在图中,R-位7表示R色的8位信号的MSB,r-位O表示R色的LSB。另外,为了容易理解而用大写字符R表示对应的信号的位4至7的大信号以及用小写字符r表示O至3的小信号,由此加以区别,G与g以及B与b也相同的意思分别使用。如图20所示,配置于各帧期间的中央附近的各色的第四次和第五次的子帧是发出高亮度位7和位6的子帧,发光期间比配置于各帧期间的端附近的各色的第一、第二、第七以及第八个低亮度位0、3、2以及I的子帧长。在此,将高亮度位配置在中央,将低亮度位配置在这些高亮度位的前后,其目的在于,设为各灰度显示时的发光定时不会有大变更,从而抑制产生动态图像伪轮廓(DynamicFault Contour)。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能够平滑地显示人的视觉灵敏度大的G色的运动这种特征,并且,G色的前后发光的R色和B色在每个帧中被切换,因此能够将在动态图像的前后产生的着色均匀化并减轻至视觉灵敏度低的Mg色。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每个子帧中各色被切换,从而形成分色的产生量更低的结构,另外,具有在单色显示时也几乎不产生闪烁这种优点。除此以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奇数帧中按照位O、位3、位4、位7、位6、位5、位2、位I的顺序发光,在偶数帧中按照其相反的顺序发光。由此,实现在奇数帧和偶数帧中产生的运动伪轮廓的平均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能够进一步实现运动伪轮廓的抑制效果。[第^^一实施方式]第H^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系统结构、显示面板的结构以及像素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系统,因此省略其说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各像素也不具有彩色滤光片等分色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通过依次对背光源的发光颜色进行变更的所谓场序方式来控制显色。图21是表示第十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的图。在图21中,关于奇数巾贞和偶数巾贞,纵轴表不时间,表不背光源发光的颜色的发光顺序。
在作为1/60秒钟的一帧期间内,RGB三色发光,但是,其发光顺序在奇数帧中,R色在第一个、第六个子帧中发光,B色在第三个、第四个子帧中发光,在偶数帧中,相反R色在第三个、第四个子帧中发光,B色在第一个、第六个子帧中发光。另外,G色始终在第二个、第五个子巾贞中发光。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能够平滑地显示人的视觉灵敏度大的G色的运动这种特征,并且,G色的前后发光的R色和B色在每个帧中被切换,因此能够将在动态图像的前后产生的着色均匀化并减轻至视觉灵敏度低的Mg色这一点与以上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然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有时在帧的边界中属于不同的帧信号的R色、B色的发光连续两次,因此存在图像容易变得模糊这种问题,但是在本第十一实施方式中能够解决这种问题。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如仅发出R色的光的像素的点亮定时为1/30秒钟一次,定时较长,从而存在容易被识别为闪烁这种问题点,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1/60秒钟一次以上的点亮定时,因此具有不被识别为闪烁这种优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数字驱动方式中,按照各色的每个发光定时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8位排列,除了将图4中的一帧反复两次以外,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尽管已说明了目前被认为是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这些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并且期望所附权利要求书涵盖落入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类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场序方式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其独立地发出不同的多个主波长的光;以及 发光控制部,其在作为一个画面的显示期间的一帧期间内的多个时间宽度即子帧的每一个中,使上述光源连续地发出上述不同的多个主波长中的一个主波长的光, 上述发光控制部在作为第奇数个上述一帧期间的奇数帧与作为第偶数个上述一帧期间的偶数帧中,以配置在上述一帧期间内的相同位置上的上述子帧发出第一主波长光,该第一主波长光具有作为上述多个主波长中的一个主波长的、属于绿色的光的波长, 在上述奇数帧与上述偶数帧中,以配置在上述一帧期间内的不同位置上的上述子帧发出第二主波长光,该第二主波长光是具有作为上述多个主波长中的一个主波长的、与上述第一主波长光不同的主波长的光。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场序方式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控制部以上述奇数帧的最初的上述子帧发出上述第二主波长光,以上述偶数帧的最后的上述子帧发出相同的上述第二主波长光。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场序方式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主波长光是红色光或者蓝色光。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场序方式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帧期间具有多个相同颜色的主波长光的上述子帧。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场序方式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帧期间具有三个以上相同颜色的主波长光的子帧,上述帧的中央附近的上述子帧的长度比上述帧的端部附近的上述子帧的长度长。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场序方式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帧期间内,属于蓝色的主波长的子帧的数量少于属于其它颜色的主波长的子中贞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场序方式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显示面板,其具有光学快门,该光学快门按上述每个像素进行来自上述光源的光的透过以及遮挡中的某一个;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对上述光学快门的动作进行控制, 上述显示控制部在分配至上述帧的、与灰度值的各位的亮度对应的时间宽度即各位时间的前后定时中,对上述光学快门的动作进行控制,由此进行与灰度值相应的亮度的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场序方式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相同主波长的光相关的上述位时间被连续地配置三个以上而成的子帧中,与灰度值的高亮度位对应的上述位时间被配置在上述子帧的中央附近,与低亮度位对应的上述位时间被配置在上述子帧的端部附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场序方式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快门是基于微机电元件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场序方式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快门是基于液晶组合物的取向的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场序方式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控制部在上述奇数帧与上述偶数帧中,以配置在上述一帧期间内的相同位置上的上述子帧发出第三主波长光,该第三主波长光是具有作为上述多个主波长中的一个主波长的、与上述第一主波长光和上述第二主波长光不同的主波长的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场序方式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主波长光是白色光或者黄色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备光源(150),其独立地发出RGB三色的光;以及发光控制部(102),其在作为一各画面的显示期间的一帧期间内的多个时间宽度即子帧各自中,使上述光源连续地发出RGB三色的光中的一个主波长的光,上述发光控制部(102)在作为第奇数个上述帧期间的奇数帧与作为第偶数个上述一帧期间的偶数帧中,以配置在上述一帧期间内的相同位置上的上述子帧发出作为RGB三色的光之中的一个的主波长的G色的光,在上述奇数帧与上述偶数帧中,以不同的子帧发出R色和B色的光。
文档编号G09G3/36GK102881258SQ201210156060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6日
发明者秋元肇, 梶山宪太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