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68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在透明显示模式和非透明显示模式之间切换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A、图IB所示,现有的显示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平行设置的显示面板11、导光板(LGP) 12、F1DLC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聚合物分散液晶)面板和陈列物品区域15,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2侧边的面板的背光源16 ;所述TOLC面板包括聚合物分散液晶13和设置于其顶面和底面的透明电极14 ;在图IB中,标号17指示的是环境光
源。 在现有的显示装置中,将I3DLC面板放入导光板12和陈列物品区域15之间。当TOLC处于关态时,I3DLC面板处于散射态,此时只能看到显示面板11上的显示内容。而当PDLC处于开态时,PDLC面板处于透明态,既可看到显示面板11上的显示内容,也可看到PDLC面板后方陈列的物品。可通过调节TOLC面板,能实现透明显示模式和非透明显示模式之间的切换。但以上现有的显示装置的设计存在一定缺陷在LGP侧边的背光源,持续工作会聚集较高热量,直接影响I3DLC面板的正常工作,甚至损坏TOLC面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可透明显示模式和非透明显示模式之间切换的同时,简化了结构,还可以避免背景光源温度过高而导致对TOLC面板的耐热性能的影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环境光源系统、PDLC面板和TOLC面板的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TOLC面板平行设置,所述TOLC面板的驱动电路控制所述TOLC面板的开关,所述环境光源系统既提供环境光,又兼用作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源。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环境光源系统发出的光经TOLC面板后射入显示面板。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环境光源系统位于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垂直且与显示面板边缘相连接的平面上。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用于控制TOLC面板的开关。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遥控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二极管、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和红外遥控电路,所述红外遥控电路通过对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的控制来实现对I3DLC面板的开关。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红外线发生二极管和所述红外线接收二极管以直线的位置相对设置。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外壳;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外壳的正面,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I3DLC面板由前至后依次平行设置。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环境光源系统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上内壁面、下内壁面、左内壁面、右内壁面和/或后内壁面。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外壳各内壁面上贴有反射板。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TOLC的驱动电路、所述红外遥控电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集成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在可透明显示模式和非透明显示模式之间切换的同时,并且由于去掉了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roLC面板之间的导光板,并取消了设置于该导光板侧边的面板的背光源,从而简化了显示装置的结构和驱动电路,并避免由于该设置于该导光板侧边的面板的背光源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对TOLC面板的耐热性能的影响。


图IA是现有的显示装置在I3DLC处于关断状态时横截面示意图;图IB是现有的显示装置在I3DLC处于开态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A是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在TOLC处于关断状态时横截面示意图;图2B是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在TOLC处于开态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驱动电路包括的红外线发射二极管221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222之间的作用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图;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2A、图2B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括显示面板21、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PDLC面板22和TOLC面板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所述显示面板21和所述I3DLC面板22平行设置;所述PDLC面板的驱动电路控制所述TOLC面板22的开关;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提供环境光,又兼用作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源的环境光源系统。标号23指示的是陈列物品区域;图2A、图2B中虚线所示的是环境光线。如图2A和2B所示,兼用作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源时,所述环境光源系统发出的光经roix面板后射入显示面板,作为作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源。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可在透明显示模式和非透明显示模式之间切换,并由于去掉了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1和所述TOLC面板22之间的导光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侧边的面板的背光源,从而简化了显示装置的结构和驱动电路,同时避免了设置于导光板侧边的光源温度过高而导致对TOLC面板的耐热性能的影响。而同时,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中的环境光源系统发出的光经TOLC面板22后射入显示面板21,作为显示面板的背光源,保证了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该光源系统应避免设置于紧邻显示面板21和TOLC面板22的区域,以避免由于光源系统散热从而温度过高导致的对显示面板21和TOLC面板22的耐热性能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环境光源系统位于与所述显示面板21相垂直且与所述显示面板21 边缘相连接的平面上,以提高对光源系统的利用率。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基于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TOLC面板的开关的遥控装置。该遥控装置可以是基于蓝牙通信方式实现的遥控装置,也可以是基于红外通信方式实现的遥控装置,当然还可以是基于其它近距离通信方式实现的遥控装置,在此不一一列举。以下以红外遥控装置为例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所述的第三实施例中,该遥控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二极管221、红外线接收二极管222和红外遥控电路(图中未示出),所述红外遥控电路通过对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的控制来实现对I3DLC面板的开关控制。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透明显示与非透明显示的切换由TOLC面板22的光阀功能来实现,因此,只需对TOLC面板22进行红外遥控控制,即可完成对透明显示与非透明显示的遥控切换。优选情况下,所述红外线发生二极管221和所述红外线接收二极管222以近似直线的位置相对设置,以确保红外线发生二极管221发出的红外线被红外线接收二极管222接收到,能够导致红外线接收二极管222有明显的阻值变化,红外线发射二极管221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222之间的对接距离可达数米。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TOLC的驱动电路、该红外遥控电路与该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可以各自独立,但也可以集成设置,如集成于一芯片或者一电路板。如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包括外壳41、显示面板42、PDLC面板43和光源系统44,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外壳的正面(在此,将用户观看显示装置工作时面对的一面定义为正面),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TOLC面板由前至后依次平行设置。所述环境光源系统设置于所述外壳41的内壁面来提供环境光源,同时为所述显示面板42提供背光源;所述环境光源系统发出的光经所述TOLC面板43后射入所述显示面板42。其中,图4中虚线即为环境光线。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环境光源系统可以设置于所述外壳41的上内壁面、左内壁面、右内壁面、后内壁面和/或下内壁面(在图4中,以所述环境光源系统44设置于所述外壳41的上内壁面为例图示);当所述环境光源系统设置于所述外壳41的上内壁面、左内壁面、右内壁面和后内壁面时,可以避免因光强过强而导致的影响视觉的问题;优选情况下,在所述外壳41的各内壁面设置有反射板,能够提高所述显示面板42的显示亮度并为显示面板42提供更亮的背光源;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环境光源系统可以采用直下式光源系统和侧入式光源系统;当所述环境光源系统采用直下式光源系统时,该光源系统包括光源和光学膜;该 光源可以是LED灯或CCFL灯等,该光源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壳41的上内壁面、下内壁面、左内壁面、右内壁面和/或后内壁面,之后在该光源上设置光学膜,以使得射入显示面板的光线更加均匀;当所述光源系统采用侧入式光源系统时,该光源系统包括光源、导光板和光学膜,该光源可以是LED灯或CCFL灯等;该光源配置在所述外壳41的上内壁面、下内壁面、左内壁面、右内壁面或后内壁面的侧边,之后在该光源侧部设置导光板,在自光源发射的光入射到导光板后,入射光的路径改变为朝向显不面板;在导光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光学膜,其中多个光学膜用于使入射到显示面板的光线更加均匀;所述光学膜可以包括光扩散膜或棱镜膜等。所述显示面板42位于所述外壳41的正面,所述显示面板42和所述I3DLC面板43由前至后依次竖向平行设置;陈列物品区域位于所述外壳41内的所述I3DLC面板43后方。在具体应用时,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可以用于展示样品,例如,在需要展示样品时,控制TOLC面板43处于透明态,并可以根据显示于显示面板42上的内容更换陈列物品,而在不需要展示样品时,控制TOLC面板43处于散射态,这样只显示所述显示面板42上的内容。优选的,在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环境光源系统包括的CCFL灯或LED灯等的引线靠近所述外壳41的右侧,以方便电路的连接。所述环境光源系统包括逆变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数模转换电路;逆变驱动电路、数模转换电路和该所述TOLC面板的驱动电路可以设置于所述外壳41的任何内壁面上;而在优选情况下,所述环境光源系统的逆变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42的数模转换电路和所述TOLC面板的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外壳41的右侧,电路引线由所述外壳41的右侦抵出,以方便电路的连接。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环境光源系统、聚合物分散液晶面板和聚合物分散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面板平行设置,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控制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面板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光源系统既提供环境光,又兼用作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源。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光源系统发出的光经聚合物分散液晶面板后射入显示面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光源系统位于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垂直且与显示面板边缘相连接的平面上。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ー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用于控制聚合物分散液晶面板的开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ニ极管、红外线接收ニ极管和红外遥控电路,所述红外遥控电路通过对红外线发射ニ极管和红外线接收ニ极管的控制来实现对聚合物分散液晶面板的开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生ニ极管和所述红外线接收ニ极管以直线的位置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 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外壳的正面,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面板由前至后依次平行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环境光源系统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上内壁面、下内壁面、左内壁面、右内壁面和/或后内壁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各内壁面上贴有反射板。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的驱动电路、所述红外遥控电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集成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环境光源系统、PDLC面板和PDLC面板的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PDLC面板平行设置,所述PDLC面板的驱动电路控制所述PDLC面板的开关,所述环境光源系统既提供环境光,又兼用作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源。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在可透明显示模式和非透明显示模式之间切换的同时,并且由于去掉了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PDLC面板之间的导光板,并取消了设置于该导光板侧边的面板的背光源,从而简化了显示装置的结构和驱动电路,并避免由于该设置于该导光板侧边的面板的背光源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对PDLC面板的耐热性能的影响。
文档编号G09G3/36GK102866526SQ20121035697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李文波, 王庆江, 王刚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