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876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实验装置,尤其适合用于高校教学中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流程演示实验及污水处理效率综合实验用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实验是高校水处理相关专业重要的实验之一,目前应用于高校实验室的污水处理装置大部分采用单一的演示性实验装置,不仅工艺流程较复杂,装置占用实验室空间较大,实验功能单一,仅适合教师演示讲解,调节适应性不佳,装置无法展现因工艺改进或设备换型而引起的污水处理效率的变化规律,不利于学生对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艺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廉,保证教学实验效果集演示、验证及综合实验为目的的综合性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实验装置。
发明内容一种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实验装置,包括污水水池、污水计量水泵、机械混凝器、暂存池、一号曝气生物滤池、二号曝气生物滤池、空压机、气流流量计、曝气管、过滤器、清水池、药液槽、加药泵、排砂管、反冲洗水泵、反冲洗进水管、反冲洗出水管,连通管、一号曝气生物滤池和二号曝气生物滤池包括填料、进气孔、进水管、溢流管、出水管、取水口、承托层,过滤器包括进水管、滤料、出水管、反冲洗管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号曝气生物滤池、二号曝气生物滤池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各设一个控制阀,一号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管设一分流三通,由连通管道串联至二号曝气生物滤池,连通管道上串接一控制阀,由空压机经气流流量计计量后输入气体,经曝气管分别伸入一号及二号曝气生物滤池底部,曝气管分别设置控制阀门,曝气生物滤池不同高度设置取水口,反冲洗水泵出水口设置反冲洗进水管,由两个分流三通分别与一号曝气生物滤池、二号曝气生物滤池及过滤器连接,连接支管上各设一控制阀门,污水水池、暂存池和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出水管,通过管道与排砂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调整相关控制阀,可以对比研究曝气生物滤池的不同处理参数变化,模拟不同的运行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控制反冲洗水泵来研究反冲洗对曝气生物滤池工作性能恢复的影响,完成在低温条件下投加高锰酸钾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的研究。适合多种类型的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实验台架用,实现了动态调整,一机多用,达到了高效的低成本实验装置研发。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实验装置组成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号曝气生物滤池5和二号曝气生物滤池6的好氧柱和厌氧柱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1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污水水池、2-污水计量水泵、3-机械混凝器、4-暂存池、5- —号曝气生物滤池、6- 二号曝气生物滤池、7-空压机、8-气流流量计、9-曝气管、10-过滤器、11-清水池、12-药液槽、13-加药泵、14-排砂管、15-反冲洗水泵、16-反冲洗进水管、17-反冲洗出水管、18-连通管、19-填料、20-进气孔、21-进水管、22-溢流管、23-出水管、24-取水口、25-承托层、26-进水管、27-滤料、28-出水管、29-反冲洗管。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所示。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实验装置组成工艺流程图,主要由污水水池1、污水计量水泵2、机械混凝器3、暂存池4、一号曝气生物滤池5、二号曝气生物滤池6、空压机7、气流流量计8、曝气管9、过滤器10、清水池11、药液槽12、加药泵13、排砂管14、反冲洗水泵15、反冲洗进水管16、反冲洗出水管17、连通管18组成,其特征在于过滤器
10、反冲洗水泵15之间连接管设置若干控制阀门,用于参数及设备控制。通过调整一号曝气生物滤池5和二号曝气生物滤池6连通管道中串接的控制阀,可以对比研究单级及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在填料高度、气水比、进水有机负荷、氨氮负荷,水力负荷等处理参数的变化;通过调整气流流量计8,开关曝气管9上的控制阀,可以完成缺氧-好氧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在不同的C/N等运行条件下对有机物、浊度、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曝气生物滤池不同高度设置取水口 24,可以研究填料高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控制反冲洗水泵15,可以研究反冲洗强度和时间,及反冲洗对单级曝气生物滤池工作性能恢复的影响;本装置还可以完成在低温条件下投加高锰酸钾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的研究。适合多种类型的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实验台架用,实现了动态调整,一机多用,达到了高效的低成本实验装置研发。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号曝气生物滤池5和二号曝气生物滤池6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由曝气管9、反冲洗进水管16、反冲洗出水管17、填料19、进气孔20、进水管21、溢流管22、出水管23、取水口 24、承托层25组成,其特征在于一号曝气生物滤池5和二号曝气生物滤池6内分别设置曝气管9,曝气管9分别设置控制阀门,曝气管伸入曝气生物滤池底部,经进气孔20使气体均匀进入曝气生物滤池,其中曝气管是由空压机7经气流流量计8计量后输入气体;曝气生物滤池下部设置反冲洗进水管16、进水管21,上部设置反冲洗出水管17、溢流管22、出水管23,中部在不同高度设置五个取水口 24、进气孔20上面为承托层25,承托层25上放置填料19,其中上方反冲洗出水管17与排砂管14相连通;一号曝气生物滤池5和二号曝气生物滤池6的出水口 22通过管道与在其内设有的滤料的过滤器10的进水口25相连通;反冲洗水泵15的出水口与一号曝气生物滤池5,二号曝气生物滤池6下侧相连通,连接支管上各设一控制阀门,其中反冲洗水泵15为计量泵,控制反冲洗强度。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10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由进水管26、滤料27、出水管28、反冲洗管29组成,其特征在于过滤器10的出水口 27与清水池11相连通;反冲洗水泵15的出水口与过滤器10下侧相连通。
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实验装置,主要包括一号曝气生物滤池(5)、二号曝气生物滤池(6)、曝气管(9)、过滤器(10)、清水池(11)、反冲洗水泵(15)、反冲洗进水管(16)、取水口( 24),其特征在于曝气生物滤池(5 )、二号曝气生物滤池(6 )与暂存池(4)、过滤器(10)之间由进水管(21)和出水管(23)连接,一号曝气生物滤池(5)与二号曝气生物滤池(6)之间由连通管道(18)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号曝气生物滤池(5 )、二号曝气生物滤池(6 )进水管(21)和出水管(23 )各设一个控制阀,一号曝气生物滤池(5)出水管(23)设一分流三通,由连通管道(18)串联至二号曝气生物滤池(6),连通管道(18)上串接一控制阀,反冲洗水泵(15)出水口设置反冲洗进水管(16),由两个分流三通分别与一号曝气生物滤池(5)、二号曝气生物滤池(6)及过滤器(10)连接,连接支管上各设一控制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曝气管(9)分别伸入一号曝气生物滤池(5)和二号曝气生物滤池(6)底部,曝气管(9)分别设置控制阀门,曝气生物滤池不同高度设置取水口(2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实验装置,包括一号曝气生物滤池、二号曝气生物滤池、空压机、气流流量计、过滤器、反冲洗水泵等组成,其中曝气生物滤池内分别设置曝气管,经进气孔进入曝气生物滤池,其中曝气管是由空压机经气流流量计计量后输入气体,下部设置反冲洗进水管、进水管,上部设置反冲洗出水管、溢流管、出水管,中部在不同高度设置五个取水口、进气孔上面为承托层,承托层上放置填料。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通过调整各设备之间的控制阀,用于参数及设备控制,实现了动态调整,可以对比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污水处理效果。(2)本装置还可以完成在低温条件下投加高锰酸钾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的研究。
文档编号G09B25/02GK203033862SQ20132000684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7日
发明者张爽, 董艳秋, 刘丽娜, 庞静, 张鑫, 赫海灵 申请人:张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