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重失重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9357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超重失重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重失重的教学教具,尤其是一种超重失重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超重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绳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当物体做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时,物体均处于超重状态,而失重正好相反,超重和失重是两种重要的自然现象,学生在学习这两个现象时通过想象无法很好的理解,所以人们研制出演示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架和定滑轮,支架竖直摆放在地面,支架的上端间隔设置两个定滑轮,在两个定滑轮上端缠绕线缆,该线缆的两端自两个定滑轮外侧支架上端所制通孔自然向下延伸,线缆的一端安装重物,另一端安装拉力计,通过重物的运动,使拉力计的指针指向不同的刻度,由此完成超重或失重的演示。上述结构中,由于只有两个定滑轮,重物不是很重,所以拉力计的读数变化很小,学生在观察时非常的不直观,不便于理解超重或失重的概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合理、演示效果好的一种
超重失重演示装置。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重失重演示装置,包括拉力计和重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个定滑轮和支架,支架前侧边的上端安装第一定滑轮,支架内的底部安装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的支架的后侧安装第三定滑轮,所述重物连接的线缆缠绕在第三定滑轮的上端,该线缆向下延伸且连接一动滑轮的转轴,该动滑轮上端缠绕一拉绳,该拉绳靠近重物的端部固定在支架的底部,该拉绳远离重物的端部经过第二定滑轮下端和第一定滑轮上端后悬垂在支架前侧边且连接所述拉力计。而且,所述拉力计下端悬装一吊坠。而且,所述支架底部安装一面积大于支架水平截面面积的底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在支架上设置了三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重物和拉力计通过线缆和拉绳安装在上述滑轮上,当重物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经过动滑轮放大,使拉力计的读数被放大了两倍,使读数清楚、明确,便于学生观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一种超重失重演示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拉力计5和重物11,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还包括三个定滑轮和支架I,支架前侧边的上端的缝隙2中安装第一定滑轮3,支架内的底部所装支撑板10上安装第二定滑轮8,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的支架的后侧的支撑板上安装第三定滑轮15,所述重物连接的线缆14缠绕在第三定滑轮的上端,该线缆向下延伸且连接一动滑轮13的转轴12,该动滑轮上端缠绕一拉绳4,该拉绳靠近重物的端部固定在支架的底部所制吊扣9,该拉绳远离重物的端部经过第二定滑轮下端和第一定滑轮上端后悬垂在支架前侧边且连接所述拉力计。本实施例中,所述拉力计下端悬装一吊坠6。所述支架底部安装一面积大于支架水平截面面积的底座7。本实用新型中,在支架上设置了三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重物和拉力计通过线缆和拉绳安装在上述滑轮上,当重物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经过动滑轮放大,使拉力计的读数被放大了两倍,使读数清楚、明确,便于学生观测。
权利要求1.一种超重失重演示装置,包括拉力计和重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个定滑轮和支架,支架前侧边的上端安装第一定滑轮,支架内的底部安装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的支架的后侧安装第三定滑轮,所述重物连接的线缆缠绕在第三定滑轮的上端,该线缆向下延伸且连接一动滑轮的转轴,该动滑轮上端缠绕一拉绳,该拉绳靠近重物的端部固定在支架的底部,该拉绳远离重物的端部经过第二定滑轮下端和第一定滑轮上端后悬垂在支架前侧边且连接所述拉力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重失重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计下端悬装一吊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重失重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部安装一面积大于支架水平截面面积的底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重失重演示装置,包括拉力计和重物,还包括三个定滑轮和支架,支架前侧边的上端安装第一定滑轮,支架内的底部安装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的支架的后侧安装第三定滑轮,所述重物连接的线缆缠绕在第三定滑轮的上端,该线缆向下延伸且连接一动滑轮的转轴,该动滑轮上端缠绕一拉绳,该拉绳靠近重物的端部固定在支架的底部,该拉绳远离重物的端部经过第二定滑轮下端和第一定滑轮上端后悬垂在支架前侧边且连接所述拉力计。本实用新型中,当重物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经过动滑轮放大,使拉力计的读数被放大了两倍,使读数清楚、明确,便于学生观测。
文档编号G09B23/10GK203013069SQ20132004124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曹丕显, 温见明, 陈静, 黄荣基, 吴林涛, 杨秋月, 胡燕 申请人:深圳科学高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