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助听器样机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听器样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助听器样机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起到展示新产品外观及功能的目的,各种类型的厂家都需要加工出与产品外观一样,但不具有任何实体工作的样机,此在助听器领域亦是如此。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助听器样机9的具体结构,该助听器样机9包括可盖合在一起的上壳体91和下壳体92,该上壳体9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911和第二侧壁,该下壳体9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921和第四侧壁922,该第一侧壁911与第三侧壁921通过快干胶水连接在一起,该第二侧壁与第四侧壁922通过快干胶水连接在一起,为了便于第一侧壁911与第三侧壁921的对位以及第二侧壁与第四侧壁922的对位,该第一侧壁911在其与第三侧壁921的接触面外侧形成有沿接触面延伸的第一凸筋912,该第三侧壁921在其与第一侧壁911的接触面内侧形成有沿接触面延伸的第三凸筋923,利用第一凸筋912和第三凸筋923之间的限位作用,可以使得第一侧壁911和第三侧壁921在一个方向上被准确定位,但是在沿接触面的延伸方向则仍需要靠操作工人的经验来实现,仍存在定位不够准确的问题;对于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922则是同理,不多余描述。另外,由于接触面呈狭长状,其需要较多的快干胶水;再者,虽然快干胶水的效率较快,但是其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方能让第一侧壁911和第三侧壁921粘合在一起,组装效率偏慢。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助听器样机9连接结构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
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听器样机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定位准确性差、耗费较多胶水以及组装效率偏慢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助听器样机连接结构,该助听器样机包括可盖合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上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该下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其中,该连接结构具有第一插针、第二插针、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该第一插针形成在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该第二插针形成在第二侧壁与第四侧壁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该第一插针插入容设有快干胶水的第一插孔中;该第一插孔形成在第三侧壁与第一侧壁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该第二插孔形成在第四侧壁与第二侧壁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该第二插针插入容设有快干胶水的第二插孔中。进一步,该第一侧壁上间隔形成有两个第一插针,该第三侧壁上间隔形成有两个第一插孔,该第二侧壁上间隔形成有两个第二插针,该第四侧壁上间隔形成有两个第二插孔。[0010]进一步,该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连接处还均形成有加强台,该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在设置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处则设置有供加强台容设的容纳槽。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听器样机连接结构,其通过第一插针与第一插孔的定位配合,第二插针与第二插孔的定位配合,如此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非常准确的功效;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将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在一起时,仅需在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中滴入快干胶水即可,大大节省了胶水的用量,另外由于只需将插针和插孔对准即可,而无需如现有技术一样需要进行保持,如此还具有组装效率高的功效。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助听器样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应用在助听器样机上时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应用在助听器样机上时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图中:助听器样机 100 上壳体I第一侧壁 11 下壳体2第三侧壁 21 第四侧壁22连接结构 3 第一插针31第二插针 32 第一插孔33第二插孔 34 加强台35容纳槽36助听器样机 9 上壳体91第一侧壁 911 第一凸筋912下壳体 92 第三侧壁921第四侧壁 922 第三凸筋9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如图2至图5所示,其为一种助听器样机100,该助听器样机100包括可盖合在一起的上壳体I和下壳体2,该上壳体I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图中未不出),该下壳体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21和第四侧壁22。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连接结构3具有第一插针31、第二插针32、第一插孔33和第二插孔34,该第一插针31形成在第一侧壁11与第三侧壁21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该第二插针32形成在第二侧壁与第四侧壁22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该第一插针31插入容设有快干胶水的第一插孔33中;该第一插孔33形成在第三侧壁21与第一侧壁11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该第二插孔34形成在第四侧壁22与第二侧壁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该第二插针32插入容设有快干胶水的第二插孔34中。如图2和图3所示,该第一侧壁11上间隔形成有两个第一插针31,该第三侧壁21上间隔形成有两个第一插孔33,该第二侧壁上间隔形成有两个第二插针32,该第四侧壁22上间隔形成有两个第二插孔34。如此进一步提高上壳体I和下壳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为了提高第一插针31和第二插针32的自身强度,该第一插针31和第二插针32与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的连接处还均形成有加强台35,该第三侧壁21和第四侧壁22在设置第一插孔33和第二插孔34处则设置有供加强台35容设的容纳槽36,具体如图3和图5所示。这样,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听器样机100连接结构3,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插针31与第一插孔33的定位配合,第二插针32与第二插孔34的定位配合,如此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非常准确的功效;二、本实用新型在将上壳体I和下壳体2连接在一起时,仅需在第一插孔33和第二插孔34上滴入一些快干胶水即可,大大节省了胶水的用量,降低了成本;三、本实用新型由于只需将插针和插孔对准即可,而无需如现有技术一样需要进行保持,如此还具有组装效率高的功效。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助听器样机连接结构,该助听器样机包括可盖合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上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该下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具有第一插针、第二插针、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该第一插针形成在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该第二插针形成在第二侧壁与第四侧壁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该第一插针插入容设有快干胶水的第一插孔中;该第一插孔形成在第三侧壁与第一侧壁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该第二插孔形成在第四侧壁与第二侧壁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该第二插针插入容设有快干胶水的第二插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听器样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上间隔形成有两个第一插针,该第三侧壁上间隔形成有两个第一插孔,该第二侧壁上间隔形成有两个第二插针,该第四侧壁上间隔 形成有两个第二插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听器样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连接处还均形成有加强台,该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在设置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处则设置有供加强台容设的容纳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助听器样机连接结构,该助听器样机包括可盖合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上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该下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该连接结构具有第一插针、第二插针、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该第一插针形成在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该第二插针形成在第二侧壁与第四侧壁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该第一插针插入容设有快干胶水的第一插孔中;该第一插孔形成在第三侧壁与第一侧壁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该第二插孔形成在第四侧壁与第二侧壁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该第二插针插入容设有快干胶水的第二插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非常准确、节省胶水以及组装效率高的功效。
文档编号G09B25/00GK203165329SQ20132015162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
发明者叶福鲁 申请人:厦门鑫崟工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