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教学的仿真铁路道岔组合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27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教学的仿真铁路道岔组合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仿真组合体,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教学的仿真铁路道岔组合体。包括转辙器部分、道岔的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所述的转辙器部分、道岔的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为分体结构,该用于教学的仿真铁路道岔组合体是由分体结构的转辙器部分、道岔的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拼装组成。所述的分体结构的转辙器部分、道岔的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底部均设置有底座,便于移动。本实用新型采用道岔分块组拼的结构,使得室内道岔的教学更容易实现,既保证了教学的真实性,又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具有极高的经济性。
【专利说明】ー种用于教学的仿真铁路道岔组合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教学用仿真组合体,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教学的仿真铁路道岔组合体。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鉄路道岔的实践教学可通过铺设在室外或室内的道岔实现,通常来说,在室内进行教学的效果要好ー些。在室外的道岔进行教学经常因为天气的原因不得不改变教学计划,而且在室外进行教学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影响教学质量;而且铺设真实道岔的成本很高,需要占用较大的地面。在室内铺设真实道岔,同样也是成本很高的项目,由于钢轨、轨枕很重,必须在楼层底层铺设,也占用很大的楼层面积。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分块组拼的用于教学的仿真鉄路道岔组合体,使得室内道岔的教学更容易实现,既保证了教学的真实性,又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具有极高的经济性,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教学的仿真鉄路道岔组合体,包括转辙器部分、道岔的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所述的转辙器部分、道岔的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为分体结构,该用于教学的仿真鉄路道岔组合体是由分体结构的转辙器部分、道岔的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拼装组成。
[0005]所述的分体结构的转辙器部分、道岔的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底部均设置有底座。
[0006]所述的底座为可移动式底座。
[0007]所述的分体结构的转辙器部分、道岔的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的铁路线包括轨枕和钢轨,轨枕上预埋有螺旋道钉套筒,钢轨通过螺旋道钉及扣件固定在轨枕上,螺旋道钉旋进螺旋道钉套筒内,钢轨和轨枕之间设置有轨底大垫胶,所述的轨枕固定在底座上。
[0008]所述的钢轨、轨枕和底座是采用有机玻璃或PVC材料制作。
[0009]本实用新型之用于教学的仿真鉄路道岔组合体,针对现行的鉄路道岔室内实践教学的不足提出的ー种新技术方案,采用将道岔分块组拼,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1、既保证了教学的真实性,又避免购买真实道岔的高额材料费和铺设费用,有效降低教学成本,具有极高的经济性。
[0011]2、使得室内道岔教学更容易实现,提高了道岔的教学效果,同时避免了天气等原因影响室外教学的弊端,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0012]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轨道重构件是采用有机玻璃或高強度PVC材料制作,减轻了轨道自重,使得室内铺设道岔的楼层不再受到道岔自重的限制,并且由于分块组合式的道岔占用的地面面积较少,实施较为便利。
[0013]4、道岔教学安排在室内进行,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安全管理。[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一种用于教学的仿真鉄路道岔组合体的技术特征作进ー步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实用新型拼装好的一种用于教学的仿真鉄路道岔组合体平面示意图。
[0016]图2:本实用新型之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平面示意图。
[0017]图3:本实用新型之道岔的连接部分平面示意图。
[0018]图4:本实用新型之一种用于教学的仿真鉄路道岔组合体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图4的A部放大图。
[0020]图中:1-转辙器部分,I1-道岔的连接部分,II1-辙叉部分,1-钢轨,2-轨枕,3-底座,4-螺旋道钉及扣件,5-轨底大垫胶,6-螺旋道钉套筒。
[0021]P表示铺设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一种用于教学的仿真鉄路道岔组合体,如图1-图3所示,包括转辙器部分1、道岔的连接部分II和辙叉部分III,所述的转辙器部分1、道岔的连接部分II和辙叉部分III为分体结构,该用于教学的仿真鉄路道岔组合体是由分体结构的转辙器部分1、道岔的连接部分II和辙叉部分III三大组成部分分块拼装组成。所述的分体结构的转辙器部分
1、道岔的连接部分II和辙叉部分III底部均设置有整体可移动式底座3,可以单独移动。
[0023]所述的分体结构的转辙器部分1、道岔的连接部分II和辙叉部分III的铁路线包括轨枕2和钢轨1,轨枕上预埋有螺旋道钉套筒6,钢轨通过螺旋道钉及扣件4固定在轨枕上,螺旋道钉旋进螺旋道钉套筒内,钢轨和轨枕之间设置有轨底大垫胶5,所述的轨枕固定在底座上(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钢轨、轨枕等道岔重构件和底座是采用有机玻璃或高強度PVC材料制作。预埋螺旋道钉套筒、扣配件则采用全真的轨道材料,加强实训的真实性。
[0024]本实用新型如场地允许,则可整组道岔一起铺设,更加有真实感;如确实由于场地的极度受限,可将道岔组合体分层重叠放置(含底座),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进行相应教学。
[0025]本实用新型将现有单开道岔按照组成部分分块拼装,解决道岔直铺的场地问题。采用有机玻璃或高強度PVC材料制作“钢轨”、“轨枕”等道岔重构件,扣配件则采用全真的轨道材料,加强实训的真实性。本实用新型可进行道岔构造认知和各项尺寸检查。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教学的仿真鉄路道岔组合体,包括转辙器部分(I )、道岔的连接部分(II)和辙叉部分(II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辙器部分(I )、道岔的连接部分(II)和辙叉部分(III)为分体结构,该用于教学的仿真鉄路道岔组合体是由分体结构的转辙器部分(I )、道岔的连接部分(II)和辙叉部分(III)拼装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用于教学的仿真鉄路道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体结构的转辙器部分(I )、道岔的连接部分(II )和辙叉部分(III)底部均设置有底座(3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用于教学的仿真鉄路道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为可移动式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ー种用于教学的仿真鉄路道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体结构的转辙器部分(I )、道岔的连接部分(II)和辙叉部分(III)的铁路线包括轨枕(2)和钢轨(I ),轨枕上预埋有螺旋道钉套筒(6),钢轨通过螺旋道钉及扣件(4)固定在轨枕上,螺旋道钉旋进螺旋道钉套筒内,钢轨和轨枕之间设置有轨底大垫胶(5),所述的轨枕固定在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用于教学的仿真鉄路道岔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轨、轨枕和底座是采用有机玻璃或PVC材料制作。
【文档编号】G09B25/02GK203386411SQ201320332743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9日
【发明者】梁斌, 蒋伟兴, 杨美玲, 刘强, 张愿, 赵峰光 申请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