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驱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8540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显示驱动方法与流程

具有显示控制器和显示装置的电润湿显示设备是已知的。这种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包括两种不能混溶的流体。可通过向显示元件施加电压,从而形成显示效果来控制流体的配置。当向显示控制器输入数据时,可控制显示元件来显示数据,例如视频图像。

希望降低显示设备的功率消耗。

附图简述

图1示意性地示出示例性显示装置;

图2示意性地示出示例性显示设备的横截面;

图3示意性地示出示例性显示设备;

图4示出有源矩阵驱动方法的图表;

图5示出DC-AC驱动方法的电压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所述方法的实施方案;

图7示出两个帧之间的显示效果的变化的直方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行交错驱动方法的各阶段;

图9a和图9c示出行交错驱动方法的图表;

图9b示出非行交错驱动方法的图表;

图10a和图10b示出用于颜色再现的子显示元件的布局;

图11示出模拟脉宽调制驱动方法的图表;并且

图12示出多数据写入驱动方法的图表。

详述

以下详述将首先描述一般的驱动方法,其中将呈现各种实施方案共用的概念。以下详述的实施方案被分组为四类,每一组陈述一类实施方案的特征。虽然各实施方案被分组为多个类,但是针对一类实施方案所公开的技术和特征通常可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其他类的实施方案中。一类实施方案中提供的技术和特征的改进也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其他类的实施方案中获得。

一般的显示驱动方法

图1示出电润湿装置的实例的一部分的横截面示意图。在这个实例中,所述装置是电润湿显示装置1,所述电润湿显示装置1包括多个电润湿单元,所述电润湿单元为显示元件2,所述显示元件2中的一个在图中示出。显示元件的横向范围在图中由两条虚线3、4指示。显示元件包括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支撑板可以是每个显示元件的单独部分,但支撑板可由多个显示元件共同享用。支撑板可包括玻璃或聚合物衬底6、7,并且可以是刚性的或柔性的。

显示装置具有观察侧8和后侧9,在所述观察侧8上可以观察由显示装置形成的图像或显示。在图中,第一支撑板5限定后侧9并且第二支撑板6限定观察侧;或者,第一支撑板可限定观察侧。显示装置可以是反射类型、透射类型或半透反射类型。显示装置可以是分段显示类型,其中图像可由片段构建,每个片段包括若干显示元件。显示装置可以是有源矩阵驱动的显示装置、直接驱动显示装置或无源驱动的显示装置。多个显示元件可以是单色的。对于彩色显示装置,显示元件可分成多个组,每一组具有不同的颜色;或者,单个显示元件可能够显示不同的颜色。

支撑板之间的空间10充满两种流体:第一流体11和第二流体12,两种流体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是液体。第二流体与第一流体不能混溶。第二流体是导电的或极性的,并且可以是水或盐溶液,诸如氯化钾的水溶液。第二流体可以是透明的,但替代地可以是有色的、白色的、吸收性的或反射性的。第一流体是不导电的,并且例如可以是烷烃(如十六烷)或可以是油(诸如硅油)。

第一流体吸收光谱的至少一部分。第一流体可以透射光谱的一部分,从而形成滤色片。出于这个目的,可通过添加颜料颗粒或染料来为第一流体着色。或者,第一流体可以是黑色的,即吸收或反射光谱的基本上所有部分。反射性第一流体可反射整个可见光谱,从而使得层呈现白色;或可反射光谱的一部分,从而使得层具有颜色。

支撑板5包括绝缘层13。所述绝缘层可以是透明的或反射性的。绝缘层13可在显示元件的壁之间延伸。为了避免第二流体12与布置在绝缘层下方的电极之间出现短路,如图所示,绝缘层的各层可在多个显示元件2上不间断地延伸。绝缘层具有面向显示元件2的空间10的表面14。在这个实例中,表面14是疏水的。绝缘层的厚度可以小于2微米并且可以小于1微米。

绝缘层可以是疏水层;或者,绝缘层可包括疏水层15和具有预定的介电特性的阻挡层16,如图所示,疏水层15面向空间10。疏水层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并且可由AF1600形成。阻挡层16可具有在垂直于衬底的平面的方向上测量的在100纳米与150纳米之间的厚度,并且可由无机材料如氧化硅或氮化硅或这些物质的堆叠(例如,氧化硅-氮化硅-氧化硅)或有机材料如聚酰亚胺或聚对二甲苯制成。阻挡层可包括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多个层。

表面14的疏水性致使第一流体11优先附着到绝缘层13,因为相对于绝缘层13的表面,第一流体比第二流体12具有更高的可润湿性。可润湿性涉及流体对固体表面的相对亲合力。可润湿性可通过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接触角来测量。接触角由流体与固体在流体-固体边界处的表面张力的差决定。例如,高的表面张力差可指示疏水特性。

每个元件2包括作为支撑板5的一部分的电极17。在示出的实例中,每个元件中存在一个这种电极17。电极17通过绝缘层13与流体分开;邻近的显示元件的电极通过不导电的层分开。在一些实例中,可在绝缘层13与电极17之间布置另外的层。电极17可以是任何希望的形状或形式。如图中示意性地指示,通过信号线18向显示元件的电极17供应电压信号。第二信号线19连接到电极25,所述电极25与导电的第二流体12接触。当所有元件通过第二流体流体地互连并且共用第二流体、不因壁而间断时,这个电极是所有元件共有的。可通过施加在信号线18与19之间的电压V来控制显示元件2。衬底7上的电极17联接到显示控制设备。在具有布置成以行和列布置的矩阵形式的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中,电极可联接到衬底7上的控制线矩阵。

这个实例中的第一流体11通过沿一个显示元件的横截面的壁20而被限制于所述显示元件。显示元件的横截面可具有任何形状;当显示元件被布置成矩阵形式时,横截面通常是正方形或矩形。虽然壁被示出为从绝缘层13突出的结构,但是替代地所述壁可以是排斥第一流体的支撑板的表面层,诸如亲水层或疏水性较低的层。壁可从第一支撑板延伸到第二支撑板,但替代地,如图1所示,可部分地从第一支撑板延伸到第二支撑板。由虚线3和4指示的显示元件的范围由壁20的中心限定。在显示元件的壁之间由虚线21和22指示的表面14的区域被称为显示区域23,在所述显示区域23上产生从观察侧8可看到的显示效果。

当不施加电压时,第一流体11在显示区域23的范围内形成层,并且显示元件处于关闭状态。当对电极17、25施加电压时,第一流体将收缩,电压越高收缩越强。显示器现在处于打开状态。图1中示出完全收缩的第一流体,用参数数字24表示。

显示效果取决于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与由显示区域限定的表面的邻接程度,这依赖于上述施加电压V的量值。因此,施加电压V的量值决定电润湿单元内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配置。当将电润湿单元从一种流体配置切换到不同的流体配置时,第二流体与显示区域表面的邻接程度可增大或减小,同时第一流体与显示区域表面的邻接程度相应地减小或增大。

图2示意性地示出第一示例性电润湿显示设备201。在所谓的直接驱动类型的这个实例中,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驱动系统202和显示装置203。待显示的数据通过输入线204输入到显示驱动系统。显示驱动系统在信号线218上处理数据和输出信号,以便驱动显示装置203。显示驱动系统202包括显示控制器206和显示驱动器207。显示控制器包括用于处理通过输入线204输入的数据的至少一个处理器208。处理器连接到可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209,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来利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致使显示控制器执行根据本文所述实施方案的方法。此外,可提供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由计算机化装置执行以致使所述计算机化装置执行根据本文所述实施方案的驱动方法。

显示控制器准备在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数据。处理器208的输出端通过线210连接到显示驱动器207,所述显示驱动器207包括将信号变换成用于显示装置203的适当电压的驱动器级。显示驱动器还可将输入到其中的串行信号改变成并行信号以便控制显示装置203的电极上电压。

图2以平面图的形式示出显示装置203。显示装置包括由网格的小正方形表示的多个电润湿单元211。电润湿单元211可具有图1示意性地示出的电润湿单元的构造。显示装置203的下部支撑板包括电极217,所述电极217可针对每个单元单独进行控制,如图1所示,或可连接用于多个单元以便同时驱动多个单元。图2示出各自覆盖多个单元的用阴影线表示的电极217。电极225电连接到显示装置的共用的第二流体,所述第二流体继而通过共有的信号线219连接到显示驱动器207。可通过控制电极225与每个电润湿单元的电极217之间的电压而在那个单元中获得显示效果。

显示驱动器207和可能地显示控制器206可整合在电路中,所述电路可安装在图1所示的支撑板5中的一个上。电润湿单元211和图1中的显示装置3中的电极26构成用于显示数字0至19的数字显示装置。图1所示的数字显示装置是直接驱动类型的显示装置的简单实例。许多其他电极配置是可行的,例如以便用黑色和白色或彩色显示字母、符号或图像。每个电极直接连接到显示驱动器7中的控制电极上的电压的驱动器级(图1中未示出)。直接驱动显示器的电润湿单元中的电极在电润湿单元展示出显示效果期间始终连接到驱动器级。由一个电极26控制的电润湿单元组充当显示元件;构成的电润湿单元可被称为子显示元件。在显示出显示效果、诸如用于提供静态或动态图像期间,显示驱动器7永久地且同时地控制每个电极26上的电压。

图3示意性地示出第二示例性电润湿显示设备31。在所谓的有源矩阵驱动类型的这个实例中,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驱动系统和显示装置32。显示驱动系统包括显示控制器33、显示行驱动器34和显示列驱动器35。待显示的数据通过输入线36输入到显示驱动系统。显示控制器包括用于处理通过输入线36输入的数据的处理器37。处理器连接到至少一个存储器38。显示控制器准备在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37的输出端通过线39连接到显示行驱动器34,所述显示行驱动器34包括将信号变换成用于显示装置32的适当电压的行驱动器级40。行信号线41将行驱动器级连接到显示装置32的行,从而为显示装置的每个行提供行选择信号。

处理器37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线42连接到显示列驱动器35,所述显示列驱动器35包括将信号变换成用于显示装置32的适当电压的列驱动器级43。列信号线44将列驱动器级连接到显示装置32的列,从而为显示装置的每个列提供列选择信号。

显示驱动器可包括用于在连接到驱动器级的多个输出端上将数据输入分配到显示驱动器的分配器,图3中未示出。分配器可以是移位寄存器。图3示出仅用于图中所示显示装置的这些列和行的信号线。行驱动器可整合在单个集成电路中。类似地,列驱动器可整合在单个集成电路中。集成电路可包括完整的驱动器组件。集成电路可整合在显示装置的支撑板5或6上。集成电路可包括整个显示驱动系统。

显示装置32包括布置成矩阵的多个显示元件。图3示出标记为k至k+4的五个行和标记为l至l+3的四个列的显示元件。常用显示装置的行和列总数的范围可在几百与几千之间。列l的显示元件也被称为像素,标记为m至m+4。每个显示元件可具有与图2中的电润湿单元20、21、22相同的构造。

显示装置32的每个显示元件包括呈一个或多个晶体管形式的有源元件。晶体管可以是薄膜晶体管。晶体管作为开关进行操作。显示元件的电极被指示为具有电极17和25的电容器Cp。将电容器的电极25连接到地面的线是共有的信号线19,并且将电容器的电极17连接到晶体管的线是图1所示的信号线18。显示元件可包括任选的电容器Cs以用于存储目的或用于使得保持状态的持续时间或施加到元件的电压在整个显示装置上是一致的。这个电容器与Cp并行布置,并且在图3中未单独示出。列驱动器提供与用于显示元件的输入数据对应的信号电平。行驱动器提供用于选择行的信号,所述行的元件将以特定的显示效果设置。选择行意味将信号置于将行的显示元件的晶体管切换到关闭状态的行的信号线上。行的选择是对有源矩阵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元件进行寻址的一部分。通过将电压施加到特定显示元件所处的列并且选择特定显示元件所处的行来对特定显示元件进行寻址。

当显示元件的晶体管接收到其行选择信号上的脉冲时,晶体管变为导电的并且晶体管将其列驱动器的信号电平传递到电润湿单元的电极17。在晶体管已断开之后,单元上的电压将基本上得以维持直到晶体管通过用于显示元件的下一个行选择信号再次接通。晶体管断开期间的时间被称为元件的保持状态。在这种有源矩阵驱动方法中,电润湿单元的电极在驱动级展示出特定显示效果的时间段一开始时就连接到驱动级。在这个连接期间,将与希望的显示效果有关的电压施加到电极。在电润湿单元与驱动器级断开连接之后,在电润湿单元展示出显示效果的时间段期间电极上的电压通过一个或多个电容器而基本上得以维持。所述方法被称为“有源的”,因为显示元件包含至少一个有源元件,例如晶体管。

图4示出驱动有源矩阵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元件的示例性方法的图表。这种方法在一系列的帧期间显示图像,例如在一帧的持续时间内显示图像。在帧期间,可对显示装置的所有显示元件进行寻址;在矩阵中,可在帧期间对显示装置的矩阵中的所有行进行寻址或选择显示装置的矩阵中的所有行。图4示出两列信号Vl和Vl+1以及五行选择信号Vk……Vk+4作为两个连续的帧p和p+1的时间t的函数。

当通过行选择信号k上的脉冲选择了行k时,如图4中帧p开始时所示,行k的每个显示元件中的晶体管变为导电的并且每个列信号线44上的电压将被置于行k中的每个显示元件的电极26上。随后,显示列驱动器35将列信号线上的电压改变为行k+1所需的值。当通过行选择信号k+1上的脉冲选择了行k+1时,电压被置于行k+1的显示元件的电极26上。显示装置的所有行将在帧p中以类似的方式进行选择。选择行的过程在下一个帧p+1中重新开始。

第一类实施方案

显示元件可由DC驱动方案进行控制,在所述DC驱动方案中,所有施加到显示元件的电极17和25的电压随时间推移(即在一个帧和在随后多个帧内)具有相同的极性,所述电压指示由显示元件展示出的显示效果。这种方法被称为DC驱动,或直流驱动。施加到电润湿单元的不指示显示效果的电压可具有与指示显示效果的电压相同或不同的极性。不指示显示效果的电压的实例是以下电压:所述电压施加到显示单元的电极持续非常短的时间段,从而使得电压不会引起观察者的眼睛可见的显示效果,诸如用来将复位脉冲施加到显示元件的电压。

可提供复位脉冲以避免回流。回流是尽管施加了用于打开状态的电压,电润湿单元中的第一流体流动返回到显示元件的关闭状态配置的趋势。例如,复位脉冲可将施加电压减小至零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减少回流,但所述时间仍然足够短而不提供看得见的显示效果。图5示出复位脉冲的使用的实例。图5示出针对若干连续的帧电润湿单元的电极29与电极26之间的电压Ve的图表。帧沿水平轴编号。前两个帧示出DC驱动。帧1不具有复位脉冲,帧2在帧起始时具有复位脉冲50。这个实例中的复位脉冲是施加电压至零的短暂偏移。复位应用需要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的两个寻址操作。在有源矩阵方法中,帧将包括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所述第一子帧用于对所有显示元件进行寻址并将它们设置到复位电压并且所述第二子帧用于再次对所有显示元件进行寻址并将它们设置到用于所需显示效果的电压;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由于复位脉冲的短暂持续时间而相对紧密地靠在一起。

当显示设备中的数据输入需要DC驱动的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发生大且频繁的变化时,可能需要持续时间较短的帧以避免模糊。具有与短周期帧相结合的额外寻址操作的复位脉冲的应用对显示列驱动器35提出了高的要求,从而导致高的功率消耗。

下述方法的实施方案在DC驱动方案与AC驱动方案之间做出选择。然而,可添加可供选择的更多驱动方案。可一起选择能同时应用的一些驱动方案。

在AC驱动方案中,施加到显示元件的电极并且指示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电压包括具有不同极性的至少两个电压。这种方案可改变以规律的时间间隔施加到电极的电压的极性。因为与对于DC驱动相比,对于AC驱动来说,第一流体在电润湿单元内的运动更快,所以当使用AC驱动时,与使用DC驱动时相比,显示元件将对表示显示效果的大且频繁的变化的数据表现出更好的响应。

极性的反转减少了电润湿单元中的回流。因此,当使用这种驱动方法并且不需要实施额外的寻址操作时,可省略复位脉冲。降低对显示列驱动器35的需求允许使用较短的帧来改进运动图像的切换。

可在DC驱动与AC驱动之间进行选择的以上方法与使用AC驱动的方法相比可消耗更少的功率。虽然AC驱动可适当地显示出显示效果的大且频繁的变化以及小且缓慢的变化,但AC驱动可比DC驱动消耗更多的能量。以上方法使用AC驱动以便适当地响应大且频繁的变化,并且在显示出小且缓慢的变化期间使用DC驱动以便降低功率消耗。

如图5中的帧3、4和5所示,可实现AC驱动方案,其中对于每个随后的帧,所施加的电压的极性改变。图5的帧6至8示出AC驱动的另一实施方案。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帧被分成两个子帧,由后缀a和b指示;相同的电压电平被施加到两个子帧中的电润湿单元,然而在子帧之间极性改变。在两个子帧中显示效果将基本上相同,因为显示效果几乎不受施加电压的极性的影响。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每帧的子帧数可增加到3个、4个或更多个。

帧9和帧10示出DC驱动方案到AC驱动方案的转变。驱动方案使用每帧两个子帧。在帧9中,通过施加在子帧9a和子帧9b两者中具有相同极性的指示显示效果的相同电压来DC驱动显示元件。在帧9与帧10之间,显示控制从DC驱动切换到AC驱动。在子帧10a中,将具有特定极性的电压电平施加到显示元件;在子帧10b中,施加具有相反极性的相同电压电平。极性变化也可在从一个帧到下一个帧的转变时发生;例如,极性可在从子帧9b到10a的转变时改变,从而使得子帧10a中的电压具有负极性。

子帧可用于显示帧间数据。当在随后的帧之间数据变化较大时,显示控制器可通过在随后的帧之间进行插值来形成中间数据或帧间数据。帧间数据可在子帧期间设置在显示元件上。在这种实施方案中,帧内的子帧不再需要具有相同的施加电压电平。

如图2所示,可通过当移动到下一个帧或子帧时致使显示驱动器207改变信号线218上的电压的极性而以直接驱动方法实现AC驱动方案。可通过改变图4的帧p+1中的列信号Vl和Vl+1的极性来完成有源矩阵方法中的实现方式。因此,施加到显示元件M至M+4的电压将在帧p与p+1之间改变极性。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每个帧可被分成两个或更多个子帧,每子帧施加相同的电压电平以及相对于前一个子帧的极性反转的极性。

当显示装置的驱动将从AC驱动切换到DC驱动时,不再在极性交替的情况下施加电压而是施加具有相同极性的电压。当从DC驱动转换到AC驱动时,将不再施加具有相同极性的电压而是施加具有变化的极性的至少两个电压。

在实例中,根据表示由显示元件显示出的显示效果的数据的特性来对用于显示元件的驱动方案做出选择。

用于选择驱动方案的数据的特性可以是驱动显示元件的帧速率或在显示设备的输入线上输入用于在显示元件上显示的新数据的速率。帧速率指示对显示元件连续进行寻址以改变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速率。

图6示意性地示出所谓的DC-AC驱动方法的实例。一旦确定表示待显示的显示效果的数据的帧速率,就将在帧速率小于预定义的帧速率时使用DC驱动方案并且将在帧速率大于或等于预定义的帧速率时使用AC驱动方案。预定义的帧速率可以是例如20Hz。可在显示控制器206或33中做出驱动方案的选择。还可能的是,显示设备的用户可启动显示设备的控件并且手动地将驱动方案设置到DC驱动以便显示静态内容(诸如书本页面)并且将驱动方案设置到AC驱动以便显示动态内容(诸如视频)。

用于选择驱动方案的数据的特性可以是差值,所述差值表示显示元件的随后显示效果之间的显示效果变化。在使用这种特性的实现方式中,显示控制器接收表示由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和表示由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显示控制器将表示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和表示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进行比较,并且确定差值,所述差值指示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变化。驱动方法的选择可基于这个差值。例如,当显示效果的变化较大时可选择AC驱动方案,并且当显示效果的变化较小时可选择DC驱动方案。

当驱动具有用于在帧中显示图像的多个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时,可针对两个随后的帧之间的所有显示元件确定显示效果的变化。如果一个帧在另一个帧之后,则可认为两个帧是随后的,并且它们之间可具有任何数量的帧,包括零。相比之下,如果一个帧紧跟着另一个帧,则可认为两个帧是连续的,它们之间没有其他帧。第一帧的表示显示效果的数据存储在显示控制器33的存储器38中。在显示控制器的处理器37中,将这个数据与第二随后的帧的表示显示效果的数据进行比较。两个帧中显示效果之间的差值可用作用于选择AC或DC驱动的特性。在实例中,应当进行选择,以使得当只有几个显示元件展示出大的显示效果差值同时大部分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少量改变时,不使用AC驱动。

指示两个帧之间的显示效果变化的差值可通过各种方式确定。

所述差值可基于第一帧与第二帧之间的显示效果变化的量值来确定,或者基于第一帧与第二针之间的显示效果的相对变化来确定。例如,显示状态可以是呈灰度等级形式的256种显示效果中的任一种,例如显示效果强度等级,编号为1至256,1是显示元件的关闭状态并且256是显示元件的完全打开状态。处理器37可针对帧中的所有显示元件计算两个帧之间的显示效果变化的量值。预定义的差值可以是显示效果的变化超过了用于显示装置的预定义数量的显示元件的预定义的变化。如果差值大于预定义的差值,例如在两个帧之间显示装置的65%显示元件的灰度等级改变了60或更多,则可进行从DC驱动到AC驱动的改变。如果对于两个帧差值小于预定义的差值,或在这个实例中,灰度等级改变了60或更多的显示元件的数量小于显示元件的一半,则可进行从AC驱动到DC驱动的改变。

选择的数量还可以是其灰度状态变化超过了特定相对量(例如40%)的显示元件的数量。预定义的差值可以是一半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变化超过40%。如果帧之间的差值是例如60%的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变化超过了40%,则可通过选择AC驱动方案来做出改变。

确定差值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将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在第一帧和第二针中的显示效果进行比较并且将显示元件在第一帧中的显示效果与在第二帧中的显示效果之间的差值布置在直方图中。图7示出两个帧之间的显示效果变化的量值的直方图。沿垂直轴的参数ni是其显示效果在特定范围i内改变的显示元件的数量。水平轴示出显示效果变化增加的五个范围。可将实际的变化直方图与预定义的直方图进行比较,以便确定选择驱动方案所依据的差值。还可使用直方图来导出选择所依据的统计参数,诸如平均值或差额。

指示两个帧之间显示效果变化的差值还可以用运动估值的形式来表达,诸如运动向量。运动向量表示在图像的随后的帧之间图像中物体位置的变化。运动估值可通过诸如块匹配算法、相位相关法和频域法、像素递归算法和光流法的方法来确定;这些技术是已知的。这种方法通常在图像内形成运动向量的场。帧之间的差值可表达为例如最大运动向量的长度或图像中运动向量的平均长度。

当依照运动估值的差值低于某个预定义的值时,可选择DC驱动方法;当差值大于预定义的值时,可选择AC驱动方法。

上述第一类实施方案可将相同的驱动方案应用于显示装置的所有显示元件。还可能的是,利用不同的驱动方案来驱动显示装置的不同部分。例如,如果所显示的图像的一部分是静态的并且一部分是动态的,则可使用AC驱动方案来驱动动态部分并且使用DC驱动方案来驱动静态部分。在有源矩阵类型的驱动装置中,图像的动态部分对应于特定的行和特定的列。例如如图5的帧6至8所示,当选择这些行时,施加到这些列的电压应当施加交流电压。如图5的帧1和帧2所示,驱动位于图像的静态部分中的显示元件。

第二类实施方案

当驱动诸如图3所示的有源矩阵显示装置时,显示列驱动器35在每个列信号线44上提供电压。图4以举例的方式示出针对在几个连续行上的显示元件列l和l+1的不同电压Vl和Vl+1。当相邻行且同一列中的显示元件需要极为不同的电压时,用于这个列的驱动器级43必须输出具有高电压的高频信号。当显示出棋盘状图案或包括深色和浅色的正方形或具有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的图案时,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希望降低相对高的功率消耗。

根据将要描述的实例,电润湿显示装置可具有布置成具有行和列的有源矩阵的多个显示元件,通过沿特定显示元件的列对所述显示元件施加电压并且选择特定显示元件的行来对特定显示元件进行寻址。驱动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方法可包括:确定第一组行,对于第一组行,待施加到预定义的列或一组列中的显示元件的电压是在第一范围内,所述第一范围的程度小于所述电压可控的范围的程度;并且连续选择第一组中的行。

图8示意性地示出所谓的行交错驱动方法的阶段。阶段61和62示出先前段落中的方法。在选择第一组内的行期间,列信号线上的电压仅在第一范围内变化。因为高电压与低电压之间进行转变的数量减少,所以列驱动器35的功率消耗降低。

图9a示出针对行交错驱动方法发热实施方案一帧内的电压对时间的图表。所述方法的第一阶段确定第一组行,其中待施加在列中的电压是在第一预定义的范围内。在图8a的实例中,列l中的显示元件m、m+2和m+4需要落在第一范围80内的电压。第一范围的程度小于可控制施加电压的从V最小到V最大的电压范围的程度。V最小和V最大的常用值分别为0和30V。这个实例中的第一范围从0延伸到5V并且是在电压范围的末端处;即,第一范围的末端与电压范围的末端重合。第一范围还可从0延伸到15V。然而,第一范围可位于从V最小直到V最大的电压范围中的任何位置。显示元件m、m+2和m+4位于行k、k+2和k+4上(参见图3)。因此,这些行属于第一组。

在所述方法的以下阶段中,第一组的行是连续选择的。这意味着在选择第一组的行之前和/或之后选择不属于那个组的行。图8a示出通过行k、k+2和k+4的连续脉冲选择第一组的行。在这个实例中,在选择了第一组的最后一行(k+4)之后选择其他行,即k+1和k+3。在选择第一组中的行期间,列l的列信号线44上的电压在第一范围的界限内变化,并且列驱动器35的功率消耗将为相对低的。这种方法也被称为行交错驱动方法,其中交错是指选择行的时间设置上的变化。

图9b示出在不使用行交错驱动方法并且按照行在矩阵中的布置次序来选择行的情况下列l的列信号线44上的电压。相同的电压被施加到图9a和图9b中的五个显示元件m至m+4。明显的是,与图9a的方法相比,图9b的方法需要实质上更大的电压变化。因此,与对于图9b的方法相比,对于图9a的方法来说,列驱动器35的功率消耗更小。

图9c示出行交错驱动方法的另一实施方案,其与图9a的实施方案类似,但其中使用了第二预定义的范围81。第二范围是在施加电压可控的电压范围的上限处;然而,其可位于从V最小到V最大的电压范围中的任何位置。所述方法的第一阶段需要确定第一组行,其中待施加在列中的电压是在第一范围内,并且需要确定第二组行,其中待施加在列中的电压是在第二范围内。在图8c的实例中,列l中的显示元件m和m+2需要落在第一范围80内的电压并且列l中的显示元件m+1和m+3需要落在第二范围81内的电压。第二范围的程度小于从V最小到V最大的电压范围的程度。这个实例中的第二范围从25V延伸到30V。因此,行k和行k+2属于第一组,并且行k+1和行k+3属于第二组。

在图9c的实例中,首先选择第一组的行k和k+2,其次选择不属于第一组或第二组的行k+4,并且随后选择行k+3和k+1。连续选择每一组内的行。可改变组内的选择次序并且还可改变组的次序和其他行的次序。可按照施加电压增大或减小的次序来选择行。还可按照行在矩阵中的布置次序来选择行。与对于非行交错方法相比,如图9c所示的施加到列信号线44的电压Vl具有更少的大的变化。确定行属于第二组的阶段和选择这些行的阶段在图8中分别示出为阶段63和64。

对于具有多列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来说,确定哪些行落在第一组中的方法可应用于特定的列。还可通过确定待施加到每一行中的显示元件的电压的平均值来修改所述方法。对一行中的显示元件求平均值,所述显示元件被布置在一组列中。这个组可包括显示装置的所有列或选择的列。具有在第一范围内的电压平均值的行属于第一组。确定属于一个组的行的其他方法也是可能的。

因为不同帧中的数据通常是不同的,所以可针对每个帧重复确定任一组的行的阶段。

在彩色显示装置中,显示元件可被分成子显示元件,每个子显示元件被设计用于显示特定颜色,例如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RGBW)。显示元件的子显示元件可分布在不同的行上。两个示例性布局在图10a和图10b中示出。图10a示出两个显示元件90,各自具有分布在两行和两列上的四个子显示元件。图10b中的显示元件91具有分布在三个相邻行上的三个子显示元件。如果具有图10a的布局的显示装置显示出一致的品红色例如作为背景,则将接通R和B子显示元件并且将断开G和W子显示元件。当按照行在矩阵中的布置次序来扫描行时,用于列l和l+1的电压将为堞形的。行交错驱动方法将提供基本上更平稳的电压,并且因此降低显示列驱动器35的功率消耗。

第三类实施方案

可通过模拟驱动方案来驱动电润湿显示装置。在模拟驱动方案中,将指示显示效果的电压施加到显示元件。模拟驱动的实例是AC驱动和DC驱动。当显示设备中的数据输入需要模拟驱动的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发生大且频繁的变化时,所显示的图像的质量降低。希望提高所显示的图像的质量。下述实施方案提高了所显示的图像的质量。

脉宽调制(pwm)方案可在第一周期期间使用第一电压并且在第二周期期间使用第二电压以便驱动显示元件。第一周期可以是在第二周期之前,并且第二周期可以是在第一周期之前。第一电压高于第二电压。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的持续时间决定观察到的显示效果。第一电压可等于V最大并且第二电压可等于V最小,其中V最大和V最小是可控制施加电压的电压范围的最大电压和最小电压。因为当在施加电压具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驱动时第一流体在电润湿单元内的移动更快,所以与使用模拟驱动相比,当使用脉宽调制驱动时显示元件对表示显示效果的大且频繁的变化的数据具有改进的响应。

因为与pwm驱动相比模拟驱动需要更少的功率,所以与针对所有输入数据都使用pwm驱动方案进行驱动相比,根据输入数据而使用模拟驱动方案或pwm驱动方案的方法需要更少的功率。

图11示出模拟-pwm驱动方法的图表。它示出施加到显示元件的电极的电压Ve作为三个帧f1……f3的时间的函数。每个帧具有三个子帧,对于帧f1来说它们被标记为f1a、f1b、f1c。三个子帧的持续时间的比为1:2:4。在每个帧期间对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进行寻址三次,每个子帧一次。

帧f1示出模拟驱动方案,其中电压Ve被施加到显示元件持续所述帧的持续时间。在帧f1中的每个子帧开始时,相同的电压被施加到显示元件。这是DC驱动的实例,其中施加到显示元件的指示显示效果的所有电压具有相同的极性。在另一实例中,帧内的子帧具有相等的长度,这可用于模拟驱动方案和pwm驱动方案。在模拟驱动方案中,不同的施加电压致使显示元件中的流体具有不同的配置并且因此具有不同的显示效果。可通过模拟驱动获得的不同显示效果或灰度等级的数量取决于驱动器可输出的电压电平的数量。例如,驱动器可能够输出对应于6位深度的64个电压电平。

代替使用DC驱动,还可使用AC驱动,从而使施加电压的极性例如在帧之间或在子帧之间交替。

帧f2和帧f3示出脉宽调制(pwm)驱动方案。在f2的第一子帧f2a和第三子帧f2c中,施加电压较低,并且显示元件中的第一流体将覆盖显示元件的整个显示区域并且显示元件将处于断开或关闭状态。在f2的第二子帧f2b中,施加电压较高,从而致使第一流体收缩并且示出显示元件的打开状态。在pwm方案中施加的电压不指示显示效果。显示效果取决于施加第一电压的周期和施加第二电压的周期。

帧f2中的显示效果在5/7的帧周期期间是关闭的并且在2/7的帧周期期间是打开的。因为帧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所以观察者的眼睛将对两种状态的印象进行平均。因此,帧f2将示出在1(关闭)至8(打开)的尺度上为3的灰度等级。帧f3示出为6的灰度等级。三个子帧可显示出8个灰度等级,或3位深度。

可通过以下方式在直接驱动类型的显示设备中实现图11的Ve的电压变化:对图2中的显示控制器206和显示驱动器207进行编程,以便在信号线5上设置所需要的电压,所述信号线5连接到显示元件的电极,时间设置对应于每个帧中的子帧。

有源矩阵类型的显示设备中的实现方式提供在每个帧中的子帧期间对显示元件进行寻址。可通过针对子帧适当选择列信号线上的电压来实现对模拟或pwm驱动的选择。

根据输入到显示设备中的表示显示效果的数据的特性来进行从模拟驱动到脉宽调制驱动的变化以及反向变化。数据的特性类似于上述第一类实施方案的特性。例如,数据的特性可以是帧速率或差值。所述特性可通过与以上针对第一类实施方案所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获得并且具有类似的选择标准。可如以上针对第一类所述那样来执行针对具有多个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的特性的确定。

第四类实施方案

电润湿显示装置可通过DC驱动方案来驱动。当显示设备中的数据输入需要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大且频繁的变化时,所显示的图像的质量降低。希望提高所显示的图像的质量。下述实施方案提高了所显示的图像的质量。

在驱动方法中,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用于在显示周期期间显示出显示效果的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所述方法可包括:例如,接收表示由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以及接收表示在显示出第一显示效果之后由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可将表示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与表示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指示显示效果的变化的差值。可根据差值来选择用于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驱动方案。可至少从第一驱动方案和第二驱动方案中做出选择。在第一驱动方案中,在显示周期期间将指示显示效果的电压施加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达第一数量的次数。在第二驱动方案中,在显示周期期间将指示显示效果的电压施加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达第二数量的次数。第二数量不同于第一数量。第一数量可大于第二数量,并且第二数量可大于第一数量。所述方法多次将指示显示效果的电压施加到显示元件或显示元件的电极,其中次数的值取决于差值。次数可具有任何大于零的整数值。

所述方法可被配置成使得显示效果增加的步骤致使电压大量施加到显示元件,因此在显示元件的电极上获得所需要的电荷和电压。

已观察到的是,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大且频繁的变化可能需要多次施加电压,以便对显示元件进行充电达到适合于待显示的显示效果的水平。在以上实施方案中,施加电压的次数已根据指示显示效果的变化的差值进行确定。

图12示出多数据写入驱动方法的图表。施加到显示元件电极的电压Ve被示出为六个帧f10……f15的时间的函数。在显示周期100期间显示出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所述显示周期100在这个实例中与一帧的持续时间或长度相同。

帧f10与f11之间的电压变化指示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因此,帧f10与f11之间的施加电压的变化指示显示效果的变化。显示效果变化的量值可被认为是帧f10与f11之间的差值。在图1的实例中,帧f10与f11之间的差值小于预定义的值,并且因此在帧f11期间,在第一数量等于一的情况下使用第一驱动方案来驱动显示元件。

在从帧f11到f12的转变中,显示效果的变化具有与在从帧f10到f11的转变中不同的标志。如果差值是显示效果变化的量值,则可对这些变化进行类似地处理,从而使得差值独立于变化的标志。或者,可例如通过仅考虑显示效果的正向变化来考虑标志。

从帧f12到f13的转变展示出显示效果的相对大的变化。差值现在大于预定义的值并且为帧f13选择第二驱动方案。这个实例中的第二数量的值是二,从而致使在显示周期期间两次施加电压。第一次施加101是在显示周期开始时,第二次施加102是在第一次施加之后但在显示周期之内。如图12所示,当聚集在显示周期开始附近时,第二次和另外的电压施加是有效的。

在从帧f14到的帧f15的转变时显示状态的更大的变化引起电压三次施加103、104、105到显示元件。

可通过针对每个第二次或另外的电压施加使用子帧而在有源矩阵类型的显示设备中实现所述方法。例如,在帧f13中,对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进行寻址并且将适当的电压施加到列信号线。在这个寻址操作之后不久,子帧引起下一个寻址操作,从而将相同的电压施加到列信号线。

根据作为输入到显示设备中表示显示效果的数据的特性的差值来改变在显示周期中一次或多次向显示元件的施加电压。差值类似于上述第一类实施方案的差值。差值可以是例如显示效果的变化或显示装置的所具有的显示状态的变化大于预定义变化的显示元件的数量。从1到256的灰度等级上,预定义的变化例如是60。

差值可通过与以上针对第一类实施方案所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获得并且具有类似的选择标准。可如以上针对第一类所述那样来执行针对具有多个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的特性的确定。

以上实施方案将被理解为说明性实例。可设想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例如,实施方案可包括具有更高帧速率的驱动方案,所述驱动方案可单独地或与上述驱动方案中的一个结合来进行选择。

在稍后的条款部分中给出进一步的实例。

应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关于任何一个实施方案的任何特征可单独使用,或与所描述的其它特征结合使用,并且也可与任何其它实施方案或任何其它实施方案的任何组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结合使用。此外,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使用上文未描述的等效物和修改。

条款

A1.一种驱动具有用于显示出显示效果的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表示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显示效果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的特性选择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驱动方案,所述驱动方案至少从以下各项中选择:

a)DC驱动方案,其中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指示显示效果的所有电压具有相同的极性,以及

b)AC驱动方案,其中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指示显示效果的电压包括具有不同极性的至少两个电压;

使用所选择的驱动方案来驱动所述显示元件。

A2.根据条款A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表示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帧速率,所述帧速率指示对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连续进行寻址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速率。

A3.根据条款A2所述的方法,其包括当所述帧速率低于预定义的帧速率时选择所述DC驱动方案以及当所述帧速率等于或高于所述预定义的帧速率时选择所述AC驱动方案。

A4.根据条款A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数据包括

接收表示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以及

接收表示在显示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之后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将表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与表示所述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指示所述显示效果的变化的差值,所述差值是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

A5.根据条款A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差值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所述显示效果的所述变化的量值。

A6.根据条款A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多个显示元件,并且所述差值表示许多显示元件所具有的显示效果的变化大于预定义的变化。

A7.根据条款A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多个显示元件,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变化布置在直方图中以及从所述直方图中导出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

A8.根据条款A1所述的方法,其包括在DC驱动期间将复位脉冲施加到所述显示元件以减少所述显示元件中的回流。

A9.根据条款A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表示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针对多个帧显示出的显示效果,所述AC驱动方案在随后的帧之间改变施加到所述显示元件的电压的极性。

A10.一种用于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器,所述显示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出显示效果的至少一个显示元件;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来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致使所述显示控制器执行驱动所述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表示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显示效果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的特性来选择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驱动方案,所述驱动方案至少从以下各项中选择:

a)DC驱动方案,其中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指示显示效果的所有电压具有相同的极性,以及

b)AC驱动方案,其中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指示显示效果的电压包括具有不同极性的至少两个电压;

使用所选择的驱动方案来驱动所述显示元件。

A11.根据条款A10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表示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帧速率,所述帧速率指示对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连续进行寻址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速率。

A12.根据条款A11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帧速率低于预定义的帧速率时选择所述DC驱动方案以及当所述帧速率等于或高于所述预定义的帧速率时选择所述AC驱动方案。

A13.根据条款A10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接收数据包括:

接收表示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以及

接收表示在显示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之后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将表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与表示所述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指示所述显示效果的变化的差值,所述差值是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

A14.根据条款A13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差值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所述显示效果的所述变化的量值。

A15.根据条款A13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多个显示元件,并且所述差值表示许多显示元件所具有的显示效果的变化大于预定义的变化。

A16.根据条款A13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多个显示元件,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变化布置在直方图中以及从所述直方图中导出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

A17.根据条款A10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被配置来在DC驱动期间将复位脉冲施加到所述显示元件以减少所述显示元件中的回流。

A18.根据条款A10所述的显示控制器,所述数据表示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针对多个帧显示出的显示效果,所述显示控制器被配置来在所述AC驱动方案期间在随后的帧之间改变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电压的极性。

A19.一种电润湿显示设备,其包括根据条款A10所述的显示控制器、显示驱动器以及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

A2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由计算机化装置执行以致使所述计算机化装置执行驱动具有用于显示出显示效果的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表示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显示效果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的特性来选择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驱动方案,所述驱动方案至少从以下各项中选择:

a)DC驱动方案,其中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指示显示效果的所有电压具有相同的极性,以及

b)AC驱动方案,其中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指示显示效果的电压包括具有不同极性的至少两个电压;

使用所选择的驱动方案来驱动所述显示元件。

A21.根据条款A20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表示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帧速率,所述帧速率指示对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连续进行寻址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速率。

A22.根据条款A2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帧速率低于预定义的帧速率时选择所述DC驱动方案以及当所述帧速率等于或高于所述预定义的帧速率时选择所述AC驱动方案。

A23.根据条款A20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接收数据包括:

接收表示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以及

接收表示在显示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之后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将表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与表示所述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指示所述显示效果的变化的差值,所述差值是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

B1.一种驱动用于显示图像的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布置成具有行和列的矩阵的多个显示元件,通过将电压施加到特定显示元件的所述列并且选择所述特定显示元件的所述行来对所述特定显示元件进行寻址,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组行,对于第一组行,待施加到预定义的列或一组列中的显示元件的电压是在第一范围内,所述第一范围的程度小于所述电压可控的范围的程度;以及

连续选择所述第一组中的所述行。

B2.根据条款B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在帧中显示图像;以及

针对所述帧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所述确定和所述选择。

B3.根据条款B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显示元件被分成布置在至少两行上的子显示元件。

B4.根据条款B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确定第二组行,其中待施加到所述预定义的列或一组列中的所述显示元件的所述电压是在第二范围内,所述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范围不重叠;

连续选择所述第二组中的所述行。

B5.根据条款B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压在电压范围内是可控的,并且所述第一范围是在所述电压范围的末端。

B6.根据条款B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压在电压范围内是可控的,并且所述第二范围是在所述电压范围的末端。

B7.根据条款B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压在电压范围内是可控的,并且所述第一范围是在所述电压范围的一个末端并且所述第二范围是在所述电压范围的另一末端。

B8.一种用于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器,所述显示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所述显示控制器的用于表示图像的数据的输入端,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布置成具有行和列的矩阵的多个显示元件,可通过将电压施加到特定显示元件的所述列并且选择所述特定显示元件的所述行来对所述特定显示元件进行寻址,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来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致使所述显示控制器执行驱动所述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组行,其中待施加到预定义的列或一组列中的显示元件的电压是在第一范围内,所述第一范围的程度小于所述电压可控的范围的程度;以及

连续选择所述第一组中的所述行。

B9.根据条款B8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被配置来在帧中显示所述图像;并且针对所述帧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所述确定和所述选择。

B10.根据条款B8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显示元件被分成布置在至少两行上的子显示元件。

B11.根据条款B8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被配置来执行:

确定第二组行,其中待施加到所述预定义的列或一组列中的所述显示元件的电压是在第二范围内,所述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范围不重叠;

连续选择所述第二组中的所述行。

B12.根据条款B8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电压在电压范围内是可控的,并且所述第一范围接近所述电压范围的末端。

B13.根据条款B11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电压在电压范围内是可控的,并且所述第二范围接近所述电压范围的末端。

B14.根据条款B11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电压在电压范围内是可控的,并且所述第一范围接近所述电压范围的一个末端并且所述第二范围接近所述电压范围的另一末端。

B15.一种电润湿显示设备,其包括根据条款B8所述的显示控制器、显示驱动器以及包括多个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

B1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由计算机化装置执行以致使所述计算机化装置执行驱动用于显示图像的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方法,

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布置成具有行和列的矩阵的多个显示元件,通过将电压施加到特定显示元件的所述列并且选择所述特定显示元件的所述行来对所述特定显示元件进行寻址,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组行,其中待施加到预定义的列或一组列中的显示元件的所述电压是在第一范围内,所述第一范围的程度小于所述电压可控的范围的程度;以及

连续选择所述第一组中的所述行。

B17.根据条款B1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帧中显示所述图像;以及

针对所述帧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所述确定和所述选择。

B18.根据条款B1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显示元件被分成布置在至少两行上的子显示元件。

B19.根据条款B1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二组行,其中待施加到所述预定义的列或一组列中的所述显示元件的所述电压是在第二范围内,所述第二范围与所述第一范围不重叠;

连续选择所述第二组中的所述行。

B20.根据条款B1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电压在电压范围内是可控的,并且所述第一范围是在所述电压范围的末端。

B21.根据条款B1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电压在电压范围内是可控的,并且所述第二范围是在所述电压范围的末端。

B22.根据条款B1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电压在电压范围内是可控的,并且所述第一范围是在所述电压范围的一个末端,并且所述第二范围是在所述电压范围的另一末端。

C1.一种驱动具有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表示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显示效果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的特性来选择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驱动方案,所述驱动方案至少从以下各项中选择:

a)模拟驱动方案,其中指示所述显示效果的电压被施加到所述显示元件;以及

b)脉宽调制驱动方案,其中在第一周期期间将第一电压施加到所述显示元件并且在第二周期期间将第二电压施加到所述显示元件,所述第一电压高于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一周期和所述第二周期的持续时间决定所述显示效果;

使用所选择的驱动方案来驱动所述显示元件。

C2.根据条款C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表示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帧速率,所述帧速率指示对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连续进行寻址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速率。

C3.根据条款C2所述的方法,其包括当所述帧速率低于预定义的帧速率时选择所述模拟驱动方案以及当所述帧速率等于或高于所述预定义的帧速率时选择所述脉宽调制驱动方案。

C4.根据条款C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数据包括:

接收表示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以及

接收表示在显示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之后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将表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与表示所述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指示所述显示效果的变化的差值,所述差值是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

C5.根据条款C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差值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所述显示效果的所述变化的量值。

C6.根据条款C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多个显示元件,并且所述差值表示许多显示元件所具有的显示效果的变化大于预定义的变化。

C7.根据条款C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多个显示元件,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变化布置在直方图中以及从所述直方图中导出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

C8.一种用于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器,所述显示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出显示效果的至少一个显示元件,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来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致使所述显示控制器执行驱动所述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的特性来选择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驱动方案,所述驱动方案至少从以下各项中选择:

a)模拟驱动方案,其中指示所述显示效果的电压被施加到所述显示元件;以及

b)脉宽调制驱动方案,其中在第一周期期间将第一电压施加到所述显示元件并且在第二周期期间将第二电压施加到所述显示元件,所述第一电压高于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一周期和所述第二周期的持续时间决定所述显示效果;

使用所选择的驱动方案来驱动所述显示元件。

C9.根据条款C8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表示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帧速率,所述帧速率指示对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连续进行寻址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速率。

C10.根据条款C9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帧速率低于预定义的帧速率时选择所述模拟驱动方案以及当所述帧速率等于或高于所述预定义的帧速率时选择所述脉宽调制驱动方案。

C11.根据条款C8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接收数据包括

接收表示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以及

接收表示在显示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之后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将表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与表示所述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指示所述显示效果的变化的差值,所述差值是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

C12.根据条款C11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差值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所述显示效果的所述变化的量值。

C13.根据条款C11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多个显示元件,并且所述差值表示许多显示元件所具有的显示效果的变化大于预定义的变化。

C14.根据条款C11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多个显示元件,所述显示控制器包括将所述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变化布置在直方图中以及从所述直方图中导出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

C15.一种电润湿显示设备,其包括根据条款C8所述的显示控制器、显示驱动器以及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

C1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由计算机化装置执行以致使所述计算机化装置执行驱动具有用于显示出显示效果的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表示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显示效果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的特性来选择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驱动方案,所述驱动方案至少从以下各项中选择:

a)模拟驱动方案,其中指示所述显示效果的电压被施加到所述显示元件;以及

b)脉宽调制驱动方案,其中在第一周期期间将第一电压施加到所述显示元件并且在第二周期期间将第二电压施加到所述显示元件,所述第一电压高于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一周期和所述第二周期的持续时间决定所述显示效果;

使用所选择的驱动方案来驱动所述显示元件。

C17.根据条款C1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表示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帧速率,所述帧速率指示对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连续进行寻址以改变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速率。

C18.根据条款C1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当所述帧速率低于预定义的帧速率时选择所述DC驱动方案以及当所述帧速率等于或高于所述预定义的帧速率时选择所述AC驱动方案。

C19.根据条款C1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接收数据包括:

接收表示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以及

接收表示在显示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之后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将表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与表示所述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指示所述显示效果的变化的差值,所述差值是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

D1.一种驱动具有用于在显示周期期间显示出显示效果的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表示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

接收表示在显示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之后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

将表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与表示所述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指示所述显示效果的变化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来选择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驱动方案,所述驱动方案至少从以下各项中选择:

a)第一驱动方案,其中在所述显示周期期间将指示显示效果的电压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达第一数量的次数,以及

b)第二驱动方案,其中在所述显示周期期间将指示显示效果的电压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达第二数量的次数,所述第二数量不同于所述第一数量;

使用所选择的驱动方案来驱动所述显示元件。

D2.根据条款D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差值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所述显示效果的所述变化的量值。

D3.根据条款D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差值小于预定义的值时选择所述第一驱动方案以及当所述差值等于或大于所述预定义的值时选择所述第二驱动方案。

D4.根据条款D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多个显示元件,并且所述差值表示许多显示元件所具有的显示效果的变化大于预定义的变化。

D5.根据条款D4所述的方法,其包括当所述差值小于预定义的数字时选择所述第一驱动方案以及当所述差值等于或大于所述预定义的数字时选择所述第二驱动方案。

D6.根据条款D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多个显示元件,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变化布置在直方图中以及从所述直方图中导出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

D7.根据条款D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将复位脉冲施加到所述显示元件以减少所述显示元件中的回流。

D8.一种用于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器,所述显示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出显示效果的至少一个显示元件,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来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致使所述显示驱动系统执行驱动所述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表示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

接收表示在显示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之后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

将表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与表示所述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指示所述显示效果的变化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来选择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驱动方案,所述驱动方案至少从以下各项中选择:

a)第一驱动方案,其中在所述显示周期期间将指示显示效果的电压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达第一数量的次数,以及

b)第二驱动方案,其中在所述显示周期期间将指示显示效果的电压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达第二数量的次数,所述第二数量不同于所述第一数量;

使用所选择的驱动方案来驱动所述显示元件。

D9.根据条款D8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差值是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所述显示效果的所述变化的量值。

D10.根据条款D9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并且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差值小于预定义的值时选择所述第一驱动方案以及当所述差值等于或大于所述预定义的值时选择所述第二驱动方案。

D11.根据条款D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多个显示元件,并且所述差值表示许多显示元件所具有的显示效果的变化大于预定义的变化。

D12.根据条款D11所述的方法,其包括当所述差值小于预定义的数字时选择所述第一驱动方案以及当所述差值等于或大于所述预定义的数字时选择所述第二驱动方案。

D13.根据条款D8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多个显示元件,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显示元件的显示效果的变化布置在直方图中以及从所述直方图中导出所述数据的所述特性。

D14.根据条款D8所述的显示控制器,其被配置来将复位脉冲施加到所述显示元件以减少所述显示元件中电荷的累积。

D15.一种电润湿显示设备,其包括根据条款D8所述的显示控制器、显示驱动器以及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

D1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由计算机化装置执行以致使所述计算机化装置执行驱动具有用于显示出显示效果的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表示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

接收表示在显示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之后由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显示出的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

将表示所述第一显示效果的数据与表示所述第二显示效果的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指示所述显示效果的变化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来选择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驱动方案,所述驱动方案至少从以下各项中选择:

a)第一驱动方案,其中在所述显示周期期间将指示显示效果的电压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达第一数量的次数,以及

b)第二驱动方案,其中在所述显示周期期间将指示显示效果的电压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达第二数量的次数,所述第二数量不同于所述第一数量;

使用所选择的驱动方案来驱动所述显示元件。

D17.根据条款D1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差值表示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元件的所述显示效果的所述变化的量值。

D18.根据条款D1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并且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差值小于预定义的值时选择所述第一驱动方案以及当所述差值等于或大于所述预定义的值时选择所述第二驱动方案。

D19.根据条款D1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多个显示元件,并且所述差值表示许多显示元件所具有的显示效果的变化大于预定义的变化。

D20.根据条款D1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差值小于预定义的数字时选择所述第一驱动方案以及当所述差值等于或大于所述预定义的数字时选择所述第二驱动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