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内浅井工程情境教学区实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74754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校内浅井工程情境教学区实施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地质教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校内浅井工程情境教学区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的培养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学生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两项专业核心能力,并结合测量、岩土、水文地质专业的地下工程测量、地下工程地质编录等情境教学需求,建设校内勘探工程情境教学区,利用情境教学区,进行“课堂工地化”教学改革,更好地实现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较好地解决以往地质、测量、岩土、环境等专业在进行地下工程测量、地质编录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时无法做到的时间和地点统一、同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校内浅井工程情境教学区实施方法,旨在解决传统的地质、测量、岩土、环境专业在进行地下工程测量、地质编录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时无法做到的时间和地点统一同时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校内浅井工程情境教学区实施方法包括:

步骤一、定位:根据规划布置图和浅井设计图纸,用白色颜料将施工区域定位;

步骤二、打地基:在画好线的位置开挖地基,挖深30cm;

步骤三、做墙体:在挖开的地基坑中填入配置好的混凝土,待硬化后开始砌四面墙体到设计高度;

步骤四、外墙粉刷:在砌好的墙体外侧面粉刷灰浆,厚度为2cm;

步骤五、内墙水泥打底:在墙体内侧粉刷水泥细砂混合物,厚底为2cm;

步骤六、钢丝网造型:按照设计的矿层分布图,用细钢丝网扭曲成产状起 伏曲面,造型;

步骤七、水泥模拟浅井表面纹理:用细砂水泥混合物填充到造型好的钢丝网中,用刷子勾勒出浅井表面纹理;

步骤八、矿石、土壤标本镶嵌:将准备好的矿石和土壤标本镶嵌到设计图示位置;

步骤九、上色:将不同颜色颜料拌入白色水泥,涂抹到不同地层分布带;

步骤十、做保护漆:核对无误后,在墙体内侧刷保护漆,厚度为1mm;

步骤十一、总体调整:核对效果图和设计图,对现场做细部调整;

步骤十二、砌平台安装一井定向架:在浅井井口上部用M10膨胀螺钉将一井定向架安装固定。

进一步,所述的墙体包括四面墙体,其中的三面墙体固定,另一面墙体为可开关活动式墙体。

进一步,固定的三面墙体的墙壁底子面用红砖砌,在墙壁上布设照明用电路系统,再用钢筋、钢丝网造型,表面用水泥做浅井纹理造型来表征以下主要地质现象:

(1)四壁上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浮土、基岩及矿层;

(2)在其中一面固定墙体上的基岩内塑造一处突出的岩层面或节理面,用于测量基岩或节理产状,在一面固定墙体的矿体内塑造一处突出的层面,测量矿体产状;

(3)在浮土、基岩、矿体内部分采用真实岩石、矿石矿物标本镶嵌,用以在地质编录过程中标本的描述对象。

进一步,可开关活动式墙体材质为木门,用泥塑造型,地质现象参照固定墙,与固定墙的地质现象保持连贯。

进一步,所述的校内浅井工程情境教学区的浅井地面地质特征用水泥、面漆材质体现。

进一步,在校内浅井工程情境教学区外砌有供测量人员站立的平台,平台 四面用不锈钢做围栏,平台旁安装一井定向设施,用以进行一井定向测量。

进一步,校内浅井工程情境教学区的地质内容从上至下依次为黑褐色腐殖土层、红褐色粘土层、黄色粘土层、灰白色高岭土矿层、黄褐色花岗岩基岩。

本发明的校内浅井工程情境教学区,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地质、测量、岩土、环境等专业在进行地下工程测量、地质编录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时无法做到的时间和地点统一、同时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结合专业、地域特点,塑造出典型的、真实的、有利于教学的矿床、岩层、构造等地质现象,将大区域、大规模的地质背景较微观、立体地呈现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拟浅井地质特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校内浅井工程情境教学区实施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参阅图1和图2:

一种校内浅井工程情境教学区实施方法包括:

S101、定位:根据规划布置图和浅井设计图纸,用白色颜料将施工区域定位;

S102、打地基:在画好线的位置开挖地基,挖深30cm;

S103、做墙体:在挖开的地基坑中填入配置好的混凝土,待硬化后开始砌四面墙体到设计高度;

S104、外墙粉刷:在砌好的墙体外侧面粉刷灰浆,厚度为2cm;

S105、内墙水泥打底:在墙体内侧粉刷水泥细砂混合物,厚底为2cm;

S106、钢丝网造型:按照设计的矿层分布图,用细钢丝网扭曲成产状起伏 曲面,造型;

S107、水泥模拟浅井表面纹理:用细砂水泥混合物填充到造型好的钢丝网中,用刷子勾勒出浅井表面纹理;

S108、矿石、土壤标本镶嵌:将准备好的矿石和土壤标本镶嵌到设计图示位置;

S109、上色:将不同颜色颜料拌入白色水泥,涂抹到不同地层分布带;

S110、做保护漆:核对无误后,在墙体内侧刷保护漆,厚度为1mm;

S111、总体调整:核对效果图和设计图,对现场做细部调整;

S112、砌平台安装一井定向架:在浅井井口上部用M10膨胀螺钉将一井定向架安装固定。

1、浅井尺寸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DD2006-01《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地质编录规程(试行)》和DZ/T0078-19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地质编录规定》等,浅井主要用于第四系覆盖区揭露矿化、蚀变带、矿层等地质现象,其断面为矩形,规格1.2×0.8~1.7×1.3m,其施工深度一般不超过5m,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加深。结合建设场地室内高度(<4.7m)及教学的需要等因素,设计的浅井高3.0米,长1.5米,宽1.5米。

2、浅井结构

(1)为了方便教学,浅井设计为三面墙固定,另一面墙采用活动性的“门式”,可开关。

(2)东、南、北三壁底子面用红砖砌,再用钢筋、钢丝网造型,表面用水泥做浅井纹理造型来表征以下主要地质现象:

①在四壁上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浮土(上部,0.5~1.5m)、基岩(在底部,厚0.3~0.6m)及矿层(0.5~1.0m),有利于在地质编录过程中观察、描绘浮土与基岩、矿层的界线,更好的学习掌握界线投影方法。

②在北壁上的基岩内塑造一处突出的岩层面或节理面,用于测量基岩或节 理产状。在东壁的矿体内塑造一处突出的层面,测量矿体产状。

③运用镶嵌雕塑造型法,在浮土、基岩、矿体内部分采用真实岩石、矿石矿物标本镶嵌,用以在地质编录过程中标本的描述对象。

(3)西壁(活动墙),材质为木门,用泥塑造型,其地质现象参照其他三壁,与之保持连贯。

(4)浅井地面地质特征用水泥、面漆等材质体现出来。

(5)在浅井外,依靠着地下通道已有的一壁砌一高3.2米,宽1,长1米的平台,供2~3位测量人员站立,平台四面用不锈钢做围栏,以保证安全性;平台旁安装一井定向设施,用以进行一井定向测量。

3、模拟浅井的地质描述

模拟浅井的地质内容主要参考高岭土风化矿床地质特点,从上至下依次为黑褐色腐殖土层(厚0.1~0.4m)、红褐色粘土层(厚0.45~0.9m)、黄色粘土层(厚0.7~1.2m)、灰白色高岭土矿层(厚0.6~1.0m)、黄褐色花岗岩基岩(厚0.3~0.8m)。浮土、矿体的颜色及镶嵌造型的样品可选择长沙周边某一高岭土矿床。基岩全部采用真实的黄褐色块状花岗岩镶砌,在北壁基岩内塑造一突出的节理面,用以测量节理产状。

本发明的校内浅井工程情境教学区,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地质、测量、岩土、环境等专业在进行地下工程测量、地质编录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时无法做到的时间和地点统一、同时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结合专业、地域特点,塑造出典型的、真实的、有利于教学的矿床、岩层、构造等地质现象,将大区域、大规模的地质背景较微观、立体地呈现出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