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装置、以及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3579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装置、以及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装置、以及使用该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装而进行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在急性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的治疗中,进行通过将冠状动脉的病变部由气囊导管扩张来改善血流的、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

为了进行以提高使用在这些治疗中所用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例如气囊导管等)的手术者的技术为目的的训练,广泛使用病变模型进行训练(参照专利文献1、2)。病变模型由硅胶树脂等做成,模拟地再现血管的狭窄状态或闭塞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207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78809号公报

使用上述的病变模型,并通过医生所实施的感官检查而评价关于气囊导管等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的性能。由于感官检查是基于个人的主观印象来进行的,所以无法断言无差异地正确评价了关于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的性能。

因此,要求提供一种关于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的性能的测试装置,其能够不依赖个人的主观印象而能够客观地评价。



技术实现要素:

于是,本发明是为了相应上述要求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装置,其能够客观地评价关于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的性能。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性评价方法,其使用该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装置而进行。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装置具有:主体部,其形成有能够供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穿插的孔部;和至少一个障碍部,其通过大小已知的荷载(f)来阻碍插入到所述孔部内的所述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所述障碍部具有:可动部,其能够从所述孔部退避移动地突出到所述孔部内并供所述医疗用长尺寸物体接触;和负荷部,其对所述可动部施加在使所述可动部突出到所述孔部内的方向上所作用的荷载。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评价方法是使用上述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装置而进行的,其中,在插入到所述孔部内的所述医疗用长尺寸物体能够使所述可动部从所述孔部退避移动而通过的情况下,评价为“具有相对于大小已知的荷载(f)的通过性”。

发明效果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装置,能够对阻碍医疗用长尺寸物体通过的荷载(f)进行调整,来实施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从而能够不依赖个人的主观印象而客观地评价关于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的性能,能够提高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性能评价的精度。

通过如上述构成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评价方法,能够不依赖个人的主观印象而客观地评价关于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的性能,能够提高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性能评价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装置,进行作为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气囊导管的通性测试的状态的图。

图2的(a)、(b)是表示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装置的主视图以及后视图。

图3的(a)、(b)是沿着图2的(a)的3-3线的剖视图,图3的(a)是表示可动部突出到使孔部成为狭窄状态的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的(b)是表示可动部突出到使孔部成为封闭状态的第二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的(a)、(b)、(c)是表示实施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的状态的图2的(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4的(a)是表示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前端到达可动部的状态的图,图4的(b)是表示医疗用长尺寸物体使可动部从孔部退避移动而通过的状态的图,图4的(c)是表示医疗用长尺寸物体无法从可动部通过的状态的图。

图5是变形例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装置,是表示孔部的轴线以弯曲状延伸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其他变形例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装置,是表示障碍部的构成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的说明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范围和用语的意义。另外,具有为了说明方便将附图的尺寸比例扩大而与实际比例不同的情况。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装置10,进行作为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的气囊导管30的通性测试的状态的图,图2的(a)、(b)是表示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的通过性测试装置10的主视图以及后视图,图3的(a)、(b)是沿着图2的(a)的3-3线的剖视图,图3的(a)是表示可动部51突出到使孔部41成为狭窄状态的第一位置s1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的(b)是表示可动部51突出到使孔部41成为封闭状态的第二位置s2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的(a)、(b)、(c)是表示实施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的通过性测试的状态的图2的(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4的(a)表示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的前端到达可动部51的状态的图,图4的(b)是表示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使可动部51从孔部41退避移动而通过的状态的图,图4的(c)是表示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无法从可动部51通过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1~图4,若概括来说,则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的通过性测试装置10(以下仅称为“测试装置10”)具有:主体部40,其形成有能够供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穿插的孔部41(61、71的总称);和至少一个障碍部50,其通过大小已知的荷载(f)来阻碍插入到孔部41内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的通过。障碍部50具有:可动部51,其能够从孔部41退避移动地突出到孔部41内并供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接触;和负荷部52,其对可动部51施加在使可动部51突出到孔部41内的方向上所作用的荷载。将血管模型20的端部自如连接在孔部41上,测试装置10构成为能够实施从血管模型20通过而插入到孔部41内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的通过性测试。作为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以气囊导管30为例进行说明。以下,详细叙述。此外,在图1中,将测试装置10的右手前侧作为正面,将相对侧的左手里侧作为背面。

在测试装置10的主体部40上设有多个类型的孔部41与障碍部50的组合。由此,测试装置10能够相对于一个气囊导管30而实施多个类型的通过性测试。在如图所示的测试装置10中,设有配置在正面侧的第一测试部60(参照图2的(a))、和配置在背面侧的第二测试部70(参照图2的(b))的两个类型。

第一测试部60的孔部61的轴线以直线状延伸,在这一点上不同于第二测试部70,该第二测试部70的孔部71具有朝向障碍部50突出的瘤形状的凸部71a,孔部71的轴线局部地以弯曲状延伸。另外,第一测试部60的障碍部50中与气囊导管30接触的部分具有平坦形状,在这一点上不同于具有尖锐形状的第二测试部70。

主体部40具有:基础部42;第一罩部43,其安装在基础部42的正面侧;和第二罩部44,其安装在基础部42的背面侧。第一罩部43以及第二罩部44由透明体形成,从而能够视觉确认气囊导管30从障碍部50通过的状况。由透明体来形成主体部40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能够视觉确认气囊导管30的通过状况,能够切实且容易地进行气囊导管30是否已经通过的判断。

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测试部60以及第二测试部70中的可动部51具有可动板62、72,该可动板62、72滑动移动自如地设在主体部40上且质量为已知。第一测试部60以及第二测试部70中的负荷部52由安装在可动板62、72上且质量为已知的砝码63、73构成。

设定为:

第一测试部60中的可动板62的质量:m11[kg]

第一测试部60中的砝码63的质量:m12[kg]

第二测试部70中的可动板72的质量:m21[kg]

第二测试部70中的砝码73的质量:m22[kg]

在以使可动板62、72沿垂直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主体部40的情况下,在第一测试部60中,障碍部50通过大小已知的荷载(f1)来阻碍插入到孔部61内的气囊导管30的通过。在第二测试部70中,障碍部50通过大小已知的荷载(f2)来阻碍插入到孔部71内的气囊导管30的通过。

荷载(f1、f2)分别为:

f1=(m11+m12)×g[n]

f2=(m21+m22)×g[n]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砝码63、73没有被特别限定,例如在1克~500克的范围内制作多个。砝码可以以使砝码的重量之差量相等的方式制作多个,也可以以使砝码的重量之差量逐渐增加的方式制作多个。在砝码63、73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插入孔。砝码63、73能够自由更换地插入至可动板62、72的上端部分。

可动板62、72从主体部40的上表面插入到形成在主体部40的基础部42上的纵槽45、46内。可动板62、72由纵槽45、46引导而滑动移动。为了降低可动板62、72的滑动阻力,将可动板62、72与纵槽45、46之间的空隙设定得略大,并且将滑动面加工成为平滑面。

从降低孔61、71内的气囊导管30的滑动阻力、可动板62、72的滑动阻力的观点来看,主体部40的形成材料以及可动板62、72的形成材料从树脂材料和金属材料中选择。作为树脂材料,能够例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硬质盐化乙烯树脂等。作为金属材料能够例示铝或不锈钢等。

第一罩部43以及第二罩部44的形成材料从具有透明性且相对于气囊导管30为低摩擦的材料中选择。作为形成材料能够例示丙烯酸树脂、玻璃等。

参照图3的(a)、(b),测试装置10能够实施气囊导管30从狭窄状态的孔部61通过时的通过性测试(以下,称为“狭窄型的通过性测试”)、和气囊导管30从封闭状态的孔部61通过时的通过性测试(以下,称为“封闭型的通过性测试”)。为了实施两个类型的通过性测试,可动板62突出到使孔部61成为狭窄状态的第一位置s1(图3的(a))、或者使孔部61成为封闭状态的第二位置s2的(图3的(b))中的任一位置。

如图3的(a)所示,在实施狭窄型的通过性测试的情况下,将间隔件47以与可动板62的止挡部64抵接的方式配置于基础部42的上表面。通过可动板62的止挡部64与间隔件47抵接,在可动板62的下部与孔部61下表面之间产生间隙。由此,可动板62突出到使孔部61成为狭窄状态的第一位置s1。通过准备多个类型的厚度不同的间隔件47,而能够选择可动板62的下部与孔部61下表面之间的间隙尺寸,也可以为,能够从多个位置中选择第一位置s1。

如图3的(b)所示,在实施封闭型的通过性测试的情况下,在基础部42的上表面上不配置间隔件47。可动板62的止挡部64不与基础部42的上表面抵接,可动板62的下部与孔部61下表面抵接。由此,可动板62突出到使孔部61成为封闭状态的第二位置s2。

第二测试部70的可动板72也设有止挡部74,与可动板62相同地,可动板72突出到使孔部71成为狭窄状态的第一位置、或者使孔部71成为封闭状态的第二位置中的任一位置。

参照图2的(a),第一测试部60中的可动板62在供气囊导管30接触的部位上,形成有模拟血管的钙化病变部的粗糙面部65。没有特别限定粗糙面部65的面粗糙程度。另外,由于粗糙面部65模拟钙化病变部,所以优选为由不是柔软的材料,而是由比较硬的材料形成。此外,粗糙面部65可以通过将具有规定表面粗糙度的材料固定在可动板62上来形成,也可以通过加工可动板62的一部分使其表面粗糙化。

可动板62的下端角部将图中左侧形成为r面,将图中右侧形成为相对于孔部61的轴线正交的纵面。通过反转可动板62的表背的朝向将其插入到纵槽45中,由此与图示例相反地,能够使纵面位于图中左侧,使r面位于图中右侧。相对于从图中左侧插入的气囊导管30,能够使r面或者纵面选择性地面对。因此,能够实施气囊导管30相对于r面的穿插性测试、或实施气囊导管30相对于条件比r面严格的纵面的穿插性测试。

更简单地,也可以为,在图2的(a)所示的状态中,从图中右侧插入气囊导管30。

除了r面和纵面以外,也能够设为相对于孔部61的轴线倾斜的倾斜面。该情况下,也可以制作多张可动板62,其具有与孔部61的轴线的倾斜角度不同的倾斜面。能够相对于与实际的狭窄部位和封闭部位的端部形状相近的形状,实施气囊导管30的穿插性测试。

优选为,在可动板62的表背两面上设有止挡部64。这是因为即使在反转可动板62的朝向将其插入至纵槽45内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可动板62突出到使孔部61成为狭窄状态的第一位置s1、或使孔部61成为封闭状态的第二位置s2中的任一位置。

第一测试部60中的孔部61的轴线以直线状延伸。第二测试部70中的孔部71的轴线在凸部71a的部分以外以直线状延伸,在凸部71a的部分中,以成为半圆弧的方式以弯曲状延伸、或蛇行延伸。

没有特别限定孔部61、71的截面形状,能够采用圆形形状、椭圆形状、矩形形状等适宜的形状。为了降低到达障碍部50为止的摩擦阻力,孔部61、71的尺寸只要为比进行通过性测试的气囊导管30的外径尺寸大的尺寸即可。虽然没有特别限定孔部61、71的尺寸,但是优选设定为0.1~8.0mm左右,更优选设定为1.0~5.0mm左右。

在第一测试部60以及第二测试部70中,孔部61、71的轴线均以二维延伸。能够将由孔部61、71形成的气囊导管30的插入通路形成为尽量降低摩擦阻力的形状。

在第二测试部70,孔部71具有朝向障碍部50突出的瘤形状的凸部71a。该凸部71a模拟了在血管内表面隆起的钙化的瘤。

接着,参照图4的(a)~(c)对于使用测试装置10进行的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评价方法的顺序进行说明。以在第一测试部60中实施通过性测试的情况为例。

参照图4的(a),以使可动板62沿垂直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主体部40,使气囊导管30从血管模型20通过并插入到孔部61内。将气囊导管30按进,使其与可动板62接触。

参照图4的(b),将气囊导管30进一步按进,气囊导管30顶起可动板62并从孔部61退避移动而通过。该情况下,测试对象的气囊导管30评价为“具有相对于大小已知的荷载(f1=(m11+m12)×g)的通过性”。

交换为重的砝码63的(砝码63的质量:m13、m14、...m1x、m1y、...),砝码63改变对可动板62施加的荷载,反复检查插入到孔部61内的气囊导管30是否使可动板62从孔部61退避移动而通过。

参照图4的(c),即使按进气囊导管30也无法从可动板62通过。在该情况(砝码63的质量:m1y)下,测试对象的气囊导管30评价为“不具有相对于大小已知的荷载(fy=(m11+m1y)×g)的通过性”。

评价测试对象的气囊导管30“具有相对于大小已知的荷载(fx=(m11+m1x)×g)的通过性”。该情况下,将具有通过性的最大荷载(fmax)评价为“fmax=fx=(m11+m1x)×g)。

通过这样的评价,能够不依赖个人的主观印象而客观地评价关于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的性能,能够提高气囊导管30的性能评价的精度。

如以上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测试装置10具有:主体部40,其形成有能够供气囊导管30穿插的孔部61、71;和至少一个障碍部50,其通过大小已知的荷载(f)来阻碍插入到孔部61、71内的气囊导管30的通过。障碍部50具有:可动部51,其能够从孔部61、71退避移动地突出到孔部61、71内并供气囊导管30接触;和负荷部52,其对可动部51施加在使可动部51突出到孔部61、71内的方向上所作用的荷载。调整阻碍气囊导管30通过的荷载(f)而能够实施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测试,从而能够不依赖个人的主观印象而客观地评价关于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的性能,并能够提高气囊导管30的性能评价的精度。

可动部51具有可动板62、72,该可动板62、72滑动移动自如地设在主体部40上且质量为已知,负荷部52由安装在可动板62、72上且质量为已知的砝码63、73构成。通过替换、追加砝码63、73调整阻碍气囊导管30的通过的荷载(f),从而能够测试气囊导管的通过性。

可动部51突出到使孔部61、71成为狭窄状态的第一位置s1、或者使孔部61、71成为封闭状态的第二位置s2中的任一位置。由此,能够实施狭窄型的通过性测试和封闭型的通过性测试,即使在狭窄状态或封闭状态中的任一状态都能够测试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

可动部51在供气囊导管30接触的部位上形成有粗糙面部65,该粗糙面部65模拟血管的钙化病变部。由此,能够测试在存在有血管的钙化病变部的状态下的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

孔部61、71的轴线以直线状或者弯曲状延伸。由此,能够实施容易传递气囊导管30的推进力的直线型的通过性测试、和与直线型相比推进力的传递发生损失的弯曲型的通过性测试,在直线状态或弯曲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下,都能够测试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

孔部61、71的轴线以二维延伸。由此,在降低由孔部61、71所形成的气囊导管30的插入通路的摩擦阻力的形状下,能够测试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

孔部71具有朝向障碍部50突出的瘤形状的凸部71a。通过凸部71a能够模拟地表现在血管内表面隆起的钙化的瘤,能够测试在存在有瘤的状态下的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

由透明体来形成主体部40的至少一部分,从而能够视觉确认气囊导管30从障碍部50通过的状况。通过能够视觉确认气囊导管30的通过状况,能够准确且容易地进行气囊导管30是否已经通过的判断。

主体部40设有多个类型的孔部61、71与障碍部50的组合,相对于一个气囊导管30能够实施多个类型的通过性测试。相对于多个类型的通过性测试能够共用一个主体部40,能够谋求测试装置10的低成本化。

孔部61、71将血管模型20的端部自如连接,能够实施从血管模型20通过而插入到孔部61、71内的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测试。由此,能够测试将血管内的摩擦阻力考虑在内的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

由于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是气囊导管30,所以关于大量使用于ptca等的气囊导管30,测试其通过性,并能够将气囊导管30的客观的性能评价结果提供给医生等。

在使用测试装置10来进行的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评价方法中,在插入到孔部61、71内的气囊导管30能够使可动部51从孔部61、71退避移动而通过的情况下,评价为“具有相对于大小已知的荷载(f)的通过性”。由此,能够不依赖个人的主观印象而客观地评价关于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的性能,能够提高气囊导管30的性能评价的精度。

改变负荷部52对可动部51施加的荷载,并根据插入到孔部61、71内的气囊导管30是否能够使可动部51从孔部61、71退避移动而通过,由此评价具有通过性的最大荷载(fmax)。由此,能够不依赖个人的主观印象而客观地评价关于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的最大性能。

(变形例)

图5是变形例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的通过性测试装置10,是表示孔部61、71的轴线以弯曲状延伸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的通过性测试装置10的主视图。对与图1~图4的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部分省略该说明。

变形例的测试装置10在孔部81的轴线以弯曲状延伸这一点上,不同于孔部61的轴线以直线状延伸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测试部60。另外,在弯曲的程度比孔部71大(严格)这一点上,不同于第二测试部70。

测试装置10在第一测试部60的孔部61的基础上,在主体部40的上表面上也开有插入口,并形成与供孔部61连通的第二孔部81。气囊导管30的推进力在图中附图标记82的弯曲点上损失得大。因此,能够在比第一测试部60的孔部61严格的条件下,实施气囊导管30的穿插性测试。

(其他变形例)

图6是其他变形例的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的通过性测试装置10,是表示障碍部50的构成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对与图1~图4的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部分省略该说明。

其他变形例的测试装置10中的障碍部50构成为,由工作流体的流体压以大小已知的荷载(f)来阻碍气囊导管30的通过,在这一点上不同于实施方式的第一测试部60以及第二测试部70,其中,实施方式的第一测试部60以及第二测试部70构成为,由砝码63、73的质量以大小已知的荷载(f)来阻碍气囊导管30的通过。

其他变形例的测试装置10的障碍部50与实施方式相同地,具有:可动部51,其能够从孔部91退避移动地突出到孔部91内并供气囊导管30接触;和负荷部52,其对可动部51施加在使可动部51突出到孔部91内的方向上所作用的荷载。

在其他变形例中,可动部51具有膨胀体92,该膨胀体92通过供给工作流体而膨胀并具有挠性。并且,负荷部52由工作流体供给部93构成,该工作流体供给部93将压力为已知的工作流体供给到膨胀体92。

膨胀体92收纳在形成于主体部40的收纳室94内。收纳室94的上表面开口安装有盖部件95而被关闭。在膨胀体92的下端部,安装有供气囊导管30接触的帽96。帽96的受压面积(a[m2])为已知。帽96由即使作用有工作流体的压力也不会变形的材料构成。

工作流体供给部93例如具有:气瓶97,其填充有高压的工作流体;和调节阀98,其自如调整从气瓶97所供给的工作流体的压力,工作流体供给部93经由配管99与膨胀体92的内部连接。虽然也可以使用压缩机,但是通过使用气瓶97能够使测试装置10的构成简单且小型,从而成为搬运和携带容易的构成。作为工作流体,优选为,若使用空气和氧气等的气体则容易处理。

在其他变形例中,也与实施方式相同地,障碍部50由大小已知的荷载(f3)来阻碍插入到孔部91内的气囊导管30的通过。若将膨胀体92的内部压力设为p[pa],则荷载(f3)为

f3=p×a[n]。

此外,在上述的公式中,忽略膨胀体92以及帽96的质量。

这样,根据其他变形例,可动部51具有膨胀体92,该膨胀体92通过供给工作流体而膨胀并具有挠性,负荷部52由工作流体供给部93构成,该工作流体供给部93将压力为已知的工作流体供给到膨胀体92。通过利用工作流体的流体压,能够使荷载如从大荷载到小荷载、或者从小荷载大荷载这样地连续且容易地变化。与依次更换砝码63、73或追加砝码63、73的情况相比,能够非阶段性地、而连续性且细致地调整对通过性进行测试的荷载,能够客观且细致地评价关于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的性能。

在其他变形例中,使突出设置在帽96上的销突出到主体部40的外部(在图6中纸面近前侧),使间隔件与该突出的销抵接,由此能够限制帽96的下限边界位置。由此,能够使帽90突出到使孔部91成为狭窄状态的第一位置、或者使孔部91成为封闭状态的第二位置中的任一位置。

(其他变形例)

虽然说明了相对于一个孔部61、71、91只具有一个障碍部50的测试装置10,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情况。能够相对于一个孔部61、71、91而具有两个以上的障碍部50。与只具有一个障碍部50的情况相比,能够在更严格的条件之下,实施气囊导管30的插通性测试。

虽然说明了障碍部50中供气囊导管30接触的部分具有平坦形状(第一测试部60、变形例、其他变形例)、尖锐形状(第二测试部70)的测试装置10,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情况。与气囊导管30接触的部分也可以是带有圆弧的形状。

虽然说明了孔部61、71、91的轴线以二维延伸的测试装置1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情况。也可以为,孔部的轴线以三维延伸。与孔部61、71、91的轴线以二维延伸的情况相比,能够在更严格的条件下,实施气囊导管30的穿插性测试。在孔部的轴线以三维延伸的情况下,优选为主体部40的整体由透明体形成。这是因为通过由透明体来形成主体部40的整体,而能够容易地视觉确认在以三维延伸的孔部内的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

虽然举例说明了将血管模型20的端部与孔部61、71连接来实施通过性测试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情况。能够将气囊导管30直接插入到主体部40来实施通过性测试。另外,能够取代连接血管模型20的操作,而将当气囊导管30通过时成为阻力的阻力部,设在与障碍部50相比的插入气囊导管30的方向上的上游侧位置。能够在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所形成的主体上形成狭窄或者封闭的孔来制作阻力部。阻力部中的阻力只要是例如向手术者施加与使用血管模型20时相同的阻力感的阻力即可。相对于成为测试对象的气囊导管30的整体,只要使用相同制造的阻力部,阻力部对气囊导管30施加的阻力的大小就不需要为已知。这是因为能够在赋予相同阻力的条件下来评价气囊导管30的通过性。

作为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以气囊导管3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情况。也同样地能够对于作为医疗用长尺寸物体30的导线或导管的通过性测试进行实施、评价。

本申请基于2014年12月1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4-250925号要求优先权,并参照其公开内容,将公开内容的整体编入至此。

附图标记说明

10医疗用长尺寸物体的通过性测试装置、

20血管模型、

30气囊导管(医疗用长尺寸物体)、

40主体部、

41孔部、

42基础部、

43第一罩部、

44第二罩部、

45、46纵槽、

47间隔件、

50障碍部、

51可动部、

52负荷部、

60第一测试部、

61、71孔部、

62、72可动板、

63、73砝码、

64、74止挡部、

65粗糙面部、

70第二测试部、

71a凸部、

81第二孔部、

82弯曲点、

91孔部、

92膨胀体、

93工作流体供给部、

96帽、

97气瓶、

98调节阀、

s1第一位置、

s2第二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