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纠正功能的在线学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442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学习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自纠正功能的在线学习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线教学技术逐渐成熟,市场上相应的平台也针对性的设计各种不同的学习系统,例如专利号为201480068310.5的发明专利《个性化的在线学习系统》中公开了一种个性化的在线学习系统,更详细地讲,所涉及的个性化的在线学习系统在利用学习者各自所具备的终端而在线连接的情况下,在向学习者各自的终端自动出题学习题目,并使各学习者利用终端而解答学习题目之后,通过终端接受各学习者的答案输入而评估学生们的成绩,且追加提供解答各题目所需的时间信息、对于各题目的答案信息和解答信息,且利用所提交的答案的关于按题目解答的时间信息和相应题目的错误答案信息而自动调整所自动出题的各题目的难度,从而能够将题目根据学习者的学业水平而出题。该个性化的在线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考试服务器,其包括题目DB和学习者DB,其中,上述题目DB包含题目信息和从属于上述题目信息的选项信息,上述学习者DB具备既已登记而被记录管理的学习者信息,上述考试服务器在上述学习者DB内的学习者信息的认证完成的情况下,将上述题目DB内的各题目信息和各选项信息以从属于认证已完成的上述学习者信息的状态输出;以及学习者终端,其与上述考试服务器联动,并与上述考试服务器连接而输入学习者信息,从而在上述考试服务器执行认证,在已完成认证的情况下从上述考试服务器接受上述各题目信息和上述各选项信息输入,上述学习者终端在将上述题目信息和上述选项信息输出至屏幕的状态下从属于上述各题目信息的上述各选项信息中某一个通过输入设备而被选择的情况下生成选择信息,并使上述选择信息从属并匹配于上述题目信息和上述选项信息以及上述学习者信息之后向上述考试服务器传输而生成考试记录信息,上述学习者终端与上述考试服务器连接而能够阅览上述考试记录信息。

但是现有技术中答案只能从数据库中查找,而有些知识点在不断变化,例如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就是从之前的8848修改到现在的8844。现有技术中,有的学习系统知识点固化,不具备更新功能。有的学习系统虽然具有更新功能,但是需要有专门的人负责维护,产生了较大的成本支出。而且即便有专人负责维护也很难保证在第一时间内及时修改出正确的答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采集学生对于填空题的回答,找到频繁出现的与标准答案不符的回答,对频繁出现的有异于标准答案的回答进行二次评判。二次评判通过系统中的教师习题数据库进行,并且整个过程不引起教师主观注意。一旦发现这个回答也可以视为正确答案时,将其补充到数据库中,弥补现有数据库中的不足。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一种带有自纠正功能的在线学习系统,包括用户信息数据库、提供学生练习题的学生习题数据库、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师习题数据库以及交互界面,还包括检查系统,所述检查系统的工作步骤如下:

步骤1:当学生完成填空题后依次进行判定,并记录学生填空的内容R,

步骤2:将R和学生习题数据库中的答案进行对比,如果R包含在学生习题数据库的答案中,则进入下一题的检查;如果R不包含在学生习题数据库的答案中,则在学生习题数据库该题目录下建立一个错误题目表,并将R存放在错误题目表中;

步骤3:抽取该题目最近100个答案,统计R出现次数,当R出现3次时,

将这个R填写到原题的空处,并将填充后的整道题目传输到教师习题数据库中并形成一道判断题;

步骤4:将步骤3中形成的判断题传输到教师习题数据库中,并根据教师属性,发送到随机的对应教师的题库中;

步骤5:统计教师对该题的答案,设置预期回答数S当连续S个教师对该判断题回复为正确时,将R添加到学生习题数据库相应题目的答案组中;

步骤6:当连续3S名教师对该判断题回复为正确时,该判断题从教师习题数据库中删除;

步骤7:当3S名教师完成对该判断题回复但是有不少于S名教师回复否定时,将该答案交给人工审核团进行人工审核,该判断题从教师习题数据库中删除;

步骤8:审核判定R为正确答案时,保持R存在于学生习题数据库相应题目的答案组中;否则将R从学生习题数据库相应题目的答案组中再次删除。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如果重复出现多个不存在于不包含在学生习题数据库的答案中的标准答案时,分别生成多道判断题,基于一道填空题所生产的判断题不会发送到同一个教师的题库中。这样的设计避免相似的题目导致教师的思路受到干扰。

优选的,当被步骤8剔除的答案R在错误题目表中满足条件m>(n+1)3时,将再次形成判断题并传输到教师习题数据库中。其中m为答案R的提交人数,n为该答案已经触发检查系统的次数。此处的m、n取值均不受最后100个答案的限制。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避免之前被剔除的题目重新又满足条件而又进入检测系统导致资源浪费。因此,如果进入过检测系统的答案,需要满足特定条件才能再次触发检测。这样曾经进入检测系统的答案再次进入的几率逐步减少,但是也避免由于颠覆性知识导致题目无法被更正的可能。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教师在用户信息数据库带有所属学科,所属年级,学生评价等标签信息,相应题目根据教师属性进行分发。这样的方法使得收到题目的教师都是相关教师,避免将英语题目发送给数学教师这样张冠李戴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教师习题数据库中设有委任标签,步骤4中可以将该判断题提交到带有教师委任标签的学生的习题中。这样的设计是考虑到教师有可能委任学生进行辅助教学活动,这些受到委任的学生也有对题目标准答案进行判断的权利。

优选的,所述判断题在教师或带有委任标签的学生答题时不计算分数。由于该题目是额外插入到教师培训的题目中去的,为了避免对正常教师评价带来负面影响,该判断题在加入后不计分。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审核团由随机抽取的五名以上奇数名相关知识点的教师组成,并在限定时间内做出答复,在限定时间内答复的人员中判断为正确的比例为80%以上则确认R为正确答案,否则将R从学生习题数据库的答案中删除。对于有纠纷的题目,不能作为正确答案记录。

进一步的,所述限定时间内答复的人员不少于五名,如果少于五名则再次在相关知识点教师中随机抽取,重新组成人工审核团。这样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恰巧随机选定的教师都没有在线,短时间内无法对该题目进行判断的情况。

现有技术中的教学系统中通常已经提供了申诉的功能,学生对于自己的回答不属于标准答案中这一情况不服时,可以通过申诉选项提交相应的意见。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出于思维定势而服从标准答案,结果将自己实际正确的回答修改成标准答案,并且在潜意识中认定之前自己的回答是错误的。这样的学习平台没有自我纠正的功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教学效果,最终导致误人子弟的影响。通过本发明,当一道填空题,多个学生均填写了相同的答案且这个答案并不属于标准答案中时,将这个答案填回原题,形成一道判断题交给相应的教师进行判断。这个判断题掺杂在教师习题数据库别的题目中,不会引起教师的主观偏见。对于多个教师认可的答案自动补充到题库中去,实现了教学平台主动的知识更新,不仅能提高维护数据库的效率而且还能减少数据更新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有自纠正功能的在线学习系统,包括用户信息数据库、提供学生练习题的学生习题数据库、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师习题数据库以及交互界面。整个系统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用于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学生习题数据库,还有一个用于帮助教师备课,同时用于评估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师习题数据库。

实施例1:我们依然以地理题目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例进行说明:

题目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数据库中由于未更新,数据库中标准答案的数值是8848。

此时多个学生输入答案8844作为答案R。系统记录下该答案并且在学生习题数据库该题目录下建立一个错误题目表,并将8844存放在错误题目表中;

当系统抽取回答该问题的最后100人,发现答案8844出现了74次,8840出现了5次,此时将生成两个判断题,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4)么?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0)么?

将判断题传输到教师习题数据库中寻找学科属性为地理,相应等级是小学、初中教师的信息,并将该判断题加入到符合条件的教师的题库中。该判断题也会加入到带有对应学科、等级的带有教师委任标签的学生题库中,他们的答复同样有效。无论是添加到哪个题库中,这两道判断题不会同时分配到同一个教师或学生的题库中。

设置预期回答数为5,则连续5名教师判断为正确8844这一答案时,该8844的答案加入到学生习题数据库的答案库中。

当连续15名教师判断带有8844这个答案的判断题为正确时,说明这个答案准确无误,该判断题从教师习题数据库中删除。

而15名教师中均判断带有8840这个答案的判断题为错误,将8840这个答案放弃,该判断题从教师习题数据库中删除。此时8840这个答案的检测次数标记为n=1。

如果这个过程中当15名教师完成对该判断题回复已经有连续5名教师判断8844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是总共有不少于5名教师还判断这个答案是错误时,将该答案交给人工审核团进行人工审核。所述人工审核团由随机抽取的五名以上奇数名相关知识点的教师组成,并在限定时间内做出答复,在限定时间内答复的人员中判断为正确的比例为80%以上则确认8844为正确答案,否则将8844从学生习题数据库的答案库中删除。所述限定时间内答复的人员不少于五名,如果少于五名则再次在相关知识点教师中随机抽取,重新组成人工审核团。

人工审核结果确认8844为正确答案时,保持该答案在学生习题数据库的答案库中。

实施例2:

题目为太阳系共有()大行星?数据库中由于未更新,里面的数值是9。

且在数年前,由于有多人填写答案8,R=8已经进入过两次检测系统,并均被否定。

当检测系统发现答案8出现次数达到28次时,即满足m>(n+1)3时。此时生成一个判断题:太阳系共有(9)大行星么?需要注意的是,每次进入检测系统后m是重新开始计数的,而n取值为1、2、3等自然数。

将该判断题传输到教师习题数据库中寻找学科属性为地理,相应等级是小学、初中教师的信息,并将该判断题加入到符合条件的教师的题库中。

由于这个问题已经多次被提及,因此设置预期回答数根据被提及次数也会递增,本次设置预期回答数为7,则连续7名教师判断为正确时,该9的答案加入到学生习题数据库的答案库中。

当连续21名教师对该判断题回复为正确时,说明这个答案准确无误,该判断题从教师习题数据库中删除。

如果这个过程中当21名教师完成对该判断题回复但是有不少于7名教师回复否定时,将该答案交给人工审核团进行人工审核。所述人工审核团由随机抽取的五名以上奇数名相关知识点的教师组成,并在限定时间内做出答复,在限定时间内答复的人员中判断为正确的比例为80%以上则确认R为正确答案,否则将R从学生习题数据库的答案中删除。所述限定时间内答复的人员不少于五名,如果少于五名则再次在相关知识点教师中随机抽取,重新组成人工审核团。

实施例3:

成语填空题:

一丝不();

原有数据库中答案预留的是挂。系统统计最后100次答案,发现,填写“着”的次数4次,填写“苟”的次数也是4次。

此时生成两道判断题:一丝不苟是成语么?一丝不着是成语么?

将这两道判断题传输到教师习题数据库中寻找学科属性为语文,相应等级是初中、高中教师的信息,并将这两道判断题分别加入到不同的符合条件的教师的题库中。

由于语文类题目主观性较强,因此本次设置预期回答数为3,“一丝不苟是成语么?”这个题目有连续3名教师判断为正确,“苟”的答案加入到学生习题数据库的答案库中。

此后有连续9名教师对“一丝不苟是成语么?”这道判断题回复为正确,说明这个答案准确无误,该判断题从教师习题数据库中删除。

而同时另外9名教师完成对“一丝不着是成语么?”这道判断题回复但是8名教师回复否定,直接将“着”这个答案判断是错误答案。此后即便在最近100道题目中出现大于3次“着”的选项,该选项也不会被再次加入到检测系统中,而是要累积到这个答案再出现9次以上,即满足m>(1+1)3时,这个答案才会再次进入检测系统形成判断题。

无论是哪种实施例,在一定时限内,例如一周或一个月,数据库会对新增的答案进行一个汇总,进行人工干预审核。在实施例1、2中,新的答案加入后,将删除原有答案。而像实施例3这样的情况下,新的答案不影响原有答案,就不需要删除原有答案。

本发明实际是现有技术中的数据更新进行了一种自适应的补充,适用于语文、英语、地理等多种学科。但是并不是非常适合于数学。

错误题目表中经常出现的答案也会被归纳到常见错误答案中,便于教师在分析题目时强调。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