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椭圆物理特性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5803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椭圆物理特性教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椭圆物理特性教学装置,具体地说是应用了椭圆的物理特性,配合小球以及其它辅助部件,形象的将椭圆焦点的特性表现出来的一种装置,属于教学仪器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椭圆反射后,反射光线交于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上,但实际上除了光,声波和其他粒子都有类似的原理。该原理应用广泛,但在中小学生课堂和实践中没有相应的实验仪器来演示这一现象,因此,为了让中小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椭圆物理特性,拓宽青少年的科普知识,迫切需要一种相应的教学仪器来填补这项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椭圆物理特性教学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椭圆物理特性教学装置,是由底座、弹射装置和小球组成的,其中底座由小孔、大孔、斜面和取球孔组成,其中弹射装置由弹射装置外壳、按钮外壳、按钮、按钮弹簧、销、销弹簧、弹板、轴、拉柄和大弹簧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与弹射装置通过轴和小孔的配合连接,小孔和大孔的中心线分别分布椭圆的两焦点,斜面位于大孔下方,取球孔位于左下方,小球从弹射装置中射出经底座外壁反射落入大孔,轴焊接在弹射装置外壳上,弹板与拉柄焊接并安装在弹射装置外壳的槽上,使得弹板能在弹射装置外壳内前后滑动,大弹簧一端固定在弹射装置外壳内部另一端固定在弹板上,按钮外壳胶接在弹射装置外壳上方,按钮插入按钮外壳孔内,按钮弹簧一端连接按钮,一端连接弹射装置外壳,销插入弹射装置外壳上小孔内,销弹簧一端连接销,一端连接弹板。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通过本实验仪器的演示,使原理通俗易懂;使用小球反弹展现实验现象,使其便于观察,且富有趣味性;弹射装置设计巧妙,方便操作;底座为椭圆形无棱角,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底座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弹射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弹射装置的左视图。

图中,1、底座,2、弹射装置,3、小球,101、小孔,102、大孔,103、斜面,104、取球孔,201、弹射装置外壳,202、按钮外壳203、按钮,204、按钮弹簧,205、销,206、销弹簧,207、弹板,208、轴,209、拉柄,210、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椭圆物理特性教学装置,是由底座1、弹射装置2和小球3组成的,其中底座1由小孔101、大孔102、斜面103和取球孔104组成,其中弹射装置2由弹射装置外壳201、按钮外壳202、按钮203、按钮弹簧204、销205、销弹簧206、弹板207、轴208、拉柄209和大弹簧210组成。

底座1与弹射装置2通过轴208和小孔101的配合连接,小孔101和大孔102的中心线分别分布椭圆的两焦点,斜面103位于大孔102下方,取球孔104位于左下方,小球3从弹射装置2中射出经底座1外壁反射落入大孔102,轴208焊接在弹射装置外壳201上,弹板207与拉柄209焊接并安装在弹射装置外壳201的槽上,使得弹板207能在弹射装置外壳201内前后滑动,大弹簧210一端固定在弹射装置外壳201内部另一端固定在弹板207上,按钮外壳202胶接在弹射装置外壳201上方,按钮203插入按钮外壳202孔内,按钮弹簧204一端连接按钮203,一端连接弹射装置外壳201,销插入弹射装置外壳201上小孔内,销弹簧206一端连接销205,一端连接弹板207。

使用时,先将弹板207通过拉柄209向后拉动,大弹簧210压缩,当拉到确定位置时销205在销弹簧206的作用下,弹入弹射装置外壳201小孔101内,然后,将小球3放入弹射装置外壳201大孔102内,然后整体转动弹射装置2,使其小球发射端朝向任意发向,然后按下按钮203,销205被按下,当按到一定位置时,弹板在大弹簧210的作用下弹出,推动小球3弹出,小球3经过底座1内壁反弹,因为椭圆的物理性质,小球3一定会反射进入大孔102内,小球3经斜面103从取球孔104滚出。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