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教学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518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远程教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教学平台。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容量与授课的灵活性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受到限制,传统课堂主要是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和以学生的被动反应为主要特征,教师往往注重通过语言的讲述和行为的灌输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倾向突出,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被习惯性地忽视。

传统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课堂注意力高度集中,往往很难做到,而且课堂内容的难点也很难通过课堂的教学一次性掌握,学生和必须和教师在时间上同步,思路上同步,才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由于空间与时间的约束,教学内容受到很大的限制,交流与沟通是非常有限的。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死板,束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具备针对性,无法实现教与学的异步,内容抽象和教条不易于学生理解与吸收。

所以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克服上述不足,提升教学效率。

早期的远程教育采用函授及广播电视的方式,其单向传送的特点不能满足现代教学互动的需求。同时由于信息网络领域的高速发展,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模式的出现带了前所未有的教学体验,它所具备的访问方式灵活、知识传播迅速、资源共享等特点,不仅能够传统教学亦能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大大的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还有希望成为未来教学的重要教育模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网络教学平台。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网络教学平台,它包括授课装置、慕课装置、显示器、教学电脑、服务器、云计算服务器和数据库;

所述的授课装置包括信号采集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和显示设备;

所述的数据库包括教学模块、测评模块和交流模块;

所述的信号采集装置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教学电脑相连,所述的教学电脑通过互联网分别与所述的服务器和云计算服务器相连,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同步时钟模块、编码模块、刻录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的显示设备与教学电脑相连,所述的慕课装置通过互联网分别与所述的服务器和云计算服务器双向连接。所述的信号采集装置包括视频信号采集装置和音频信号采集装置。

所述的显示设备为显示屏或投影设备。

所述的云计算服务器包括公式计算模块、实验仿真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

所述的慕课装置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教学电脑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教学模块包括课程直播单元、课堂视频单元和教学资料单元。

所述的测评模块包括在线测评单元与练习题单元。

所述的交流模块包括在线答疑单元和同学互动单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本发明成本低廉,可利用各大高校现有的机房与服务器,降低教学成本,促进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提供了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本发明支持直播录播的方式,学生遇到难点可以反复观看,实现教与学的异步,同时在可以利用云计算服务器进行公式计算、实验仿真和图像渲染,使得教学内容不在抽象与教条,易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网络教学平台,它包括授课装置、慕课装置、显示器、教学电脑、服务器、云计算服务器和数据库;

所述的授课装置包括信号采集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和显示设备;

所述的数据库包括教学模块、测评模块和交流模块;

所述的信号采集装置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教学电脑相连,所述的教学电脑通过互联网分别与所述的服务器和云计算服务器相连,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同步时钟模块、编码模块、刻录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的显示设备与教学电脑相连,所述的慕课装置通过互联网分别与所述的服务器和云计算服务器双向连接。所述的信号采集装置包括视频信号采集装置和音频信号采集装置。

所述的显示设备为显示屏或投影设备。

所述的云计算服务器包括公式计算模块、实验仿真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

所述的慕课装置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教学电脑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教学模块包括课程直播单元、课堂视频单元和教学资料单元。

所述的测评模块包括在线测评单元与练习题单元。

所述的交流模块包括在线答疑单元和同学互动单元。

下面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编码模块采用H.264 编解码器。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 的压缩比是MPEG-2 的2 倍以上,H.264 压缩技术将大大节省用户的存储资源,即在具有高压缩比的同时还拥有高质量流畅的图像。H.264 编码解码器能对高清画面进行高压缩比的压缩,故能够在比较狭窄的宽带下将实时传递高清的授课画面,能够在2M 的带宽下流畅传输1080P 画面,从而解决音视频图像延时且无法实现远距离传输的弊端。

在本实施例中,同步时钟模块将信号采集模块实时采集到的视频信号与音频信号进行同步处理,其次经编码模块进行编码处理,然后经刻录模块将编码后的信号刻录到储存模块中或者直接传输到教学PC,通过网络将处理完成的授课视频上传到云端服务器,经云端服务器储存在数据库中,这样教师既能将授课画面进行实时直播,也可以通过事先录制刻录再传输。

所述的编码模块采用H.264 编解码器。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 的压缩比是MPEG-2 的2 倍以上,H.264 压缩技术将大大节省用户的存储资源,即在具有高压缩比的同时还拥有高质量流畅的图像。H.264 编码解码器能对高清画面进行高压缩比的压缩,故能够在比较狭窄的宽带下将实时传递高清的授课画面,能够在2M 的带宽下流畅传输1080P 画面,从而解决音视频图像延时且无法实现远距离传输的弊端。

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各种专业级行业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公式计算和实验仿真,这些软件普遍价格高昂,对计算机配置要求较高,同时还需耗时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

采用云计算服务器进行数学方程序式的运算,或者一个实验仿真的项目以及图像处理的渲染,不需要每台教学电脑的配置都能够进行复杂的公式计算,也不需要每台教学电脑安装专门的软件,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

当教师的教学内容需要某种专业级行业软件时,仅仅需要在教学电脑上远程桌面的方式控制云计算服务器进行相关的操作。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师生还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个人电脑通过网络进入到数据库的交流模块中,老师为学生进行在线答疑,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动;在教学模块中观看教学直播或录播视频,查阅下载学科相关资料,在测评模块进行在线测评与练习;

同时本发明可以做为广大高校的教学设备,教师将现场教师教学与网络教学直播或录播相结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使得教师的教学受到地域的限制,同时可以利用高校现有的机房与服务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