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电磁实验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6001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综合电磁实验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综合电磁实验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磁教学中,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然而现有的教学设备或实验设备对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展示不够全面,对于电磁感应定律没有直观的演示及分析,导致学生无法深刻的了解其中的原理,尤其是对于磁悬浮现象的教学,实验现象无法得到充分的模拟,影响了教学质量,降低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综合电磁实验仪,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具有LED发光演示及磁力和重力二力平衡演示的功能,并且具备了演示效果好、教学便捷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综合电磁实验仪,包括一机体,还包括一电磁铁立柱架,所述电磁铁立柱架由左立柱、右立柱、上顶板及下底板呈矩形骨架构成,所述电磁铁立柱架内部镶嵌漆包线组成一矩形线圈,所述矩形线圈上紧贴有若干呈等距间隔排布的测磁传感器,所述矩形线圈连接一交流电源,所述交流电源位于所述机体内部,所述上顶板下表面中部向下垂直设有一电磁铁,还包括一悬物装置,所述悬物装置由悬物体、发光二极管、感应线圈及安装架构成,所述安装架由上托盘、下托盘及用于支撑所述上托盘和所述下托盘的支撑柱构成,所述悬物体位于所述上托盘上表面中部,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悬物体相对端底部设有霍尔传感器,所述悬物体与所述电磁铁相对端顶部设有永磁铁组件,所述电磁铁立柱架下部连接所述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触摸屏控制区、平衡电压调节电位器及电源开关。

所述永磁铁组件由钕铁硼稀土材料制成。

所述矩形线圈与所述交流电源所通交流电频率为15~25kHz。

所述矩形线圈与所述交流电源最佳所通交流电频率为20kHz。

所述触摸屏控制区内设有一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测磁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相连。

所述触摸屏控制区内设有一平衡电压指示屏。

所述感应线圈位于所述下托盘上表面,所述发光二极管分别位于所述感应线圈两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具有发光演示及磁力和重力二力平衡演示的功能,通过应用现代测磁和电子反馈技术,可以可靠稳定的实现磁悬浮,具有演示效果好、教学便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数据处理器内部检测传感控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综合电磁实验仪,包括一机体4,还包括一电磁铁立柱架1,电磁铁立柱架1由左立柱12、右立柱13、上顶板11及下底板14呈矩形骨架构成,电磁铁立柱架1内部镶嵌漆包线组成一矩形线圈15,矩形线圈15上紧贴有若干呈等距间隔排布的测磁传感器16,测磁传感器16用于检测磁场强度,矩形线圈15连接一交流电源44,交流电源44位于机体4内部,矩形线圈15与交流电源44所通交流电频率为15~25kHz,矩形线圈15与交流电源44最佳所通交流电频率为20kHz,方便形成磁场,上顶板11下表面中部向下垂直设有一电磁铁2,还包括一悬物装置3,悬物装置3由悬物体31、发光二极管33、感应线圈32及安装架34构成,安装架34由上托盘341、下托盘343及用于支撑上托盘341和下托盘343的支撑柱342构成,悬物体31位于上托盘341上表面中部,电磁铁2与悬物体31相对端底部设有霍尔传感器21,霍尔传感器21用于检测悬物体31与电磁铁2之间的距离,悬物体31与电磁铁2相对端顶部设有永磁铁组件311,永磁铁组件311由钕铁硼稀土材料制成,感应线圈32位于下托盘343上表面,发光二极管33分别位于感应线圈32两侧,利用感应线圈32在磁场内做磁力线切割,使得发光二极管33内的LED灯管的灯光由弱变强至由强转弱,具有良好的光感实验效果,电磁铁立柱架1下部连接机体4,机体4内设有触摸屏控制区41、平衡电压调节电位器42及电源开关43,触摸屏控制区41内设有一数据处理器412,数据处理器412分别与测磁传感器16和霍尔传感器21相连,用于收集处理相关数据,有利于实验分析,触摸屏控制区41内设有一平衡电压指示屏411,平衡电源指示屏411用于显示电压数值,同时通过平衡电压调节电位器42可以调整平衡电压大小,从而可以检测平衡电压与悬物体31重量之间的关系及悬物体31与电磁铁2之间间距的关系,通过调整可以完成悬物组件3处于长时间悬空不下坠。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具有发光演示及磁力和重力二力平衡演示的功能,通过应用现代测磁和电子反馈技术,可以可靠稳定的实现磁悬浮,具有演示效果好、教学便捷的特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