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力教学演示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0781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浮力教学演示用具。



背景技术:

生活当中的浮力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关于浮力的教学课程一直都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通常在老师的引导下,带动学生在实验观察中认识浮力存在的现象及科学原理。然而,由于自制教具的局限性,普遍的演示教具通常不具有良好的直观、生动的展示功能,浮力演示实验不够具体形象,不利于学生通过细心观察进行实验探究,调动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动脑思考、拓宽知识的学习欲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浮力教学演示用具,其作为教学用具能够直观、生动的演示浮力现象,调动学生亲自动手、积极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细心观察进行实验探究,增强求知欲望。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一种浮力教学演示用具,包括水槽、升降浮标、气泡石、输气管和太阳能气泵盒,水槽内设置升降浮标和气泡石,气泡石通过输气管与太阳能气泵盒连接,升降浮标包括塑料支架、配重底座、配重块和尼龙网,塑料支架的上端包覆有伞状尼龙网,尼龙网的网目为10至16,塑料支架的下端设置配重底座,配重底座内设有配重块。

作为优选,塑料支架的上端设有伞骨架,尼龙网包覆在所述伞骨架上。

作为优选,配重底座为半封闭形圆筒体。

作为优选,配重底座的开口端螺纹连接在塑料支架的下端。

作为优选,配重块为金属圆板,两至三个配重块叠放在配重底座的内腔里。

作为优选,配重底座为塑料材质结构。

作为优选,太阳能气泵盒的表面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气泵盒里设有与太阳能电池板相配合的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太阳能气泵盒排气通过气泡石产生气泡,气泡不停的附着在尼龙网上通过浮力带动升降浮标向上浮动,当浮出水面时,随着气泡不断破裂失去浮力,依靠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使得升降浮标沉入水中,由此循环往复实现了上浮和沉降的浮力现象演示实验,直观可视、形象生动,便于学生们细心观察,探究浮力现象。

2.太阳能动力供给及气泡石产生气泡的实验过程,提高了体验浮力实验的乐趣,调动学生亲自动手、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们动脑思考,增强追求科学知识的学习欲望。

3.构件少,制作简单,演示容易,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槽,2-升降浮标,3-气泡石,4-输气管,5-太阳能气泵盒,6-塑料支架,7-配重底座,8-配重块,9-尼龙网,10-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浮力教学演示用具,包括水槽1、升降浮标2、气泡石3、输气管4和太阳能气泵盒5,其中,太阳能气泵盒5的表面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0,太阳能气泵盒5里设有与太阳能电池板10相配合的锂电池。为了减轻自身重力,配重底座7优选为塑料材质结构。水槽1内设置升降浮标2和气泡石3,气泡石3通过输气管4与太阳能气泵盒5连接。升降浮标2包括塑料支架6、配重底座7、配重块8和尼龙网9,塑料支架6的上端包覆有伞状尼龙网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塑料支架6的上端设有伞骨架,尼龙网9包覆在所述伞骨架上。尼龙网9的网目为10至16,这样可以使气泡容易附着而不致破裂。塑料支架6的下端设置配重底座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配重底座7为半封闭形圆筒体,其中,配重底座7的开口端螺纹连接在塑料支架6的下端。在配重底座7内设有配重块8,为了方便调整配置重心,可将配重块8设置成金属圆板,根据实际情况,将两至三个金属圆板形状的配重块8叠放在配重底座7的内腔里。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优选实施方式,基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够获知的公知技术或者采用现有技术中所能够等效替换的各种变形及更改的实施方式,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技术构思,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