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媒体教学电子课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6621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媒体教学电子课本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多媒体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携带方便,实用性强,在满足日常教学的同时还可作为多媒体影像投放仪的多媒体教学电子课本。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学习机等教学设备逐步取代学生的书本,成为一种主流学习工具,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但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学习机等教学设备仅仅提供学习过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的提供和语音阅读等功能,功能单一,无法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携带方便,实用性强,在满足日常教学的同时还可作为多媒体影像投放仪的多媒体教学电子课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媒体教学电子课本,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正面设有触摸显示屏,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主板、存储器和I/O接口,其中,所述机壳上设有与所述主板连接有耳机接口、话筒接口,还设置有内存卡插槽以及USB接口,所述机壳的顶端还设有转动轴架,所述转动轴架上设有多媒体投放镜头,所述多媒体投放镜头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机壳的侧部还设有磁性盖板。

上述的一种多媒体教学电子课本,所述触摸显示屏为背光式显示屏,尺寸大小与标准A4纸张的大小一致。

上述的一种多媒体教学电子课本,所述主板上设有嵌入式CPU芯片和DSP芯片。

上述的一种多媒体教学电子课本,所述机壳上设置有手写笔插口。

上述的一种多媒体教学电子课本,所述磁性盖板至少设有一道可将所述磁吸盖板进行折叠的折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媒体教学电子课本携带方便、重量轻、实用性强,在满足日常教学的同时还可作为多媒体影像投放仪,可转动折叠的多媒体投放镜头可灵活调整不同的投影角度,可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了一种同步了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的多媒体教学电子课本,该教学电子课本包括机壳2,机壳2的正面为触摸显示屏1,触摸显示屏1的下方设有翻页键区12、数字键区13、输入区14。在数字键区13下方设置有科目显示区15,机壳2内设置有含嵌入式CPU芯片、DSP芯片的主板,在机壳2的侧边上依次设有电源开关3、耳机接口4、话筒接口5,还设置有内存卡插槽6以及USB接口7,耳机接口4、话筒接口5均与主板连接。机壳2的顶端还设有转动轴架17,转动轴架17上设有多媒体投放镜头16,该多媒体投放镜头16与主板连接。机壳2的侧部还设有磁性盖板11,该磁性盖板11至少设有一道可将所述磁吸盖板进行折叠的折线(图中未标示)。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触摸显示屏1为背光式显示屏,其尺寸大小与标准A4纸张的大小一致,教科书内容与多媒体教学课件存在内存卡槽6所插的内存卡中,可以随时更换,也可以到网上下载自己所需要的教科书。机壳2上设置有手写笔插口10。该多媒体教学电子课本可在电池安装区9装上内置电池工作,也可在电源插口8处接外部电源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嵌入式的CPU,控制触摸显示屏、手写笔的输入,读取机内内置闪存体、扩展SMC、MMC卡中的信息。并控制USB接口7与PC机的联系。该多媒体教学电子课本采用EEPROM存贮器存贮和运行系统软件,采用DSP芯片控制多媒体数据流的快速处理,电源供给电路把电池或外部电源的电压调整到供各IC正常的工作的电压。该多媒体教学电子课本采用WINDOWS CE或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多媒体电子文件播放系统软件,根据每年级的教科书制成的多媒体电子文档存入SMC、MMC卡中,可随意更换和更新,也可以在网上更新。

本实用新型电子书能够代替传统的教科书用于课堂教学,当老师需要学生打开相应科目的某页时,学生只要用手指或手写笔在屏幕上按科目名和相应页码,马上就可以打开相应的内容,也可以随时打开对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播放;课余时间也可以听听音乐。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媒体教学电子课本不但有教科书的静态内容,还具有动画、声音、图片等多媒体的内容,含有多媒体的教学课件,可以代替教科书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媒体教学电子课本携带方便、重量轻、实用性强,在满足日常教学的同时还可作为多媒体影像投放仪,可转动折叠的多媒体投放镜头可灵活调整不同的投影角度,可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