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人们在观看LED显示屏时,通常可以相对于法平面把观看视角划分为水平视角及垂直视角,水平视角又可以划分为左视角及右视角,垂直视角又可以划分为上视角(俯视角)与下视角(仰视角)。
传统的LED显示屏的可视角为对称结构,即左视角与右视角相对于法平面对称,上视角与下视角相对于法平面也对称。以左右视角为例,由于左视角与右视角相对于法平面对称,在水平可视角范围内,无论是位于LED显示屏左侧的人群、中间的人群、还是位于右侧的人群都可以观看到LED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无法使得位于某一区域处的人群能观看到LED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同时使得位于其他区域处的人群无法观看到LED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也即传统的LED显示屏无法实现特定指向的观看效果,会导致无效亮度,导致亮度浪费。而且当位于某一区域处的人群希望观看到LED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而位于其他区域处的人群不想观看到LED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时,此时LED显示屏发出的光,对于不想观看到LED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的人群而言,不仅导致亮度浪费而且还是一种光污染。
此外,以上下视角为例,LED显示屏通常会安装在一定的高度上,人们的观看视角为仰视。因此在法平面以下的下视角的亮度为有效可视亮度,法平面以上的上视角的亮度为无效亮度,造成上视角范围内的亮度浪费,而且上视角的光线还会造成光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实现特定指向的观看效果的LED显示屏。
一种LED显示屏,包括:
灯板,包括多颗LED,所述多颗LED沿第一轴方向间隔排布呈多列,每列LED包括若干颗沿第二轴方向间隔排布的LED;
面罩,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面罩设于所述灯板具有所述LED的一侧,且每一LED自一通孔处露出;以及
多块挡光板,设于所述面罩远离所述灯板的一侧上,所述多块挡光板沿第一轴方向间隔排布呈多列,每列挡光板包括若干块沿第二轴方向间隔排布的挡光板;
其中,在沿第一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且在沿第一轴方向上,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挡光板的数目比LED的数目少一;
或者,在沿第二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且在沿第二轴方向上,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挡光板的数目比LED的数目少一。
在上述LED显示屏中,将LED夹于两块相邻的挡光板之间,在挡光板挡光作用下,可以改变LED的水平发光视角及垂直发光视角,从而使得LED显示屏的水平发光视角位于法平面左侧、法平面右侧或法平面正中方向,或者得LED显示屏的垂直发光视角位于法平面上侧、法平面下侧或法平面正中方向,进而使得上述LED显示屏能满足单侧人群观看而不影响不需观看的人群,有效避免光污染,提高特定指向的观看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的LED相对于其中一块挡光板更靠近另一块挡光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的LED的发光点与其中一块挡光板之间的间距为2.4毫米,与其中一块挡光板之间的间距为6.6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的发光点与所述挡光板远离所述面罩的一端之间的间距为5.23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轴方向为竖直方向,在沿第二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且每一挡光板位于每一LED的上侧,所述LED与位于其上侧的挡光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LED与位于其下侧相邻的挡光板之间的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轴方向为竖直方向,在沿第二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且每一挡光板位于每一LED的下侧,所述LED与位于其下侧的挡光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LED与位于其上侧相邻的挡光板之间的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轴方向为竖直方向,在沿第一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且每一挡光板位于每一LED的左侧,所述LED与位于其左侧的挡光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LED与位于其右侧相邻的挡光板之间的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轴方向为竖直方向,在沿第一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且每一挡光板位于每一LED的右侧,所述LED与位于其右侧的挡光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LED与位于其左侧相邻的挡光板之间的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挡水遮阳防尘板,所述挡水遮阳防尘设于所述面罩远离所述灯板的一侧上,所述挡水遮阳防尘板沿第一轴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多颗LED及所述多块挡光板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光板呈梯形,且所述挡光板的长边与所述面罩远离所述灯板的一侧连接;
或者,所述挡光板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朝向所述LED所在的一侧弯曲;
或者,所述挡光板为倾斜板,所述挡光板靠近所述面罩的一端与其对应的LED的发光点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挡光板远离所述面罩的一端与其对应的LED的发光点之间的间距。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LED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挡光板位于LED左侧的排布图;
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挡光板位于LED右侧的排布图;
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挡光板位于LED上侧的排布图;
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挡光板位于LED下侧的排布图;
图6为在水平发光视角下,挡光板位于LED左侧的示意图;
图7为在水平发光视角下,挡光板位于LED右侧的示意图;
图8为在垂直发光视角下,挡光板位于LED上侧的示意图;
图9为在水平发光视角下,挡光板位于LED下侧的示意图;
图10为设有挡水遮阳防尘板的LED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LED显示屏及其可视角调节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及图10所示,一实施方式的LED显示屏10,包括灯板100、面罩200、挡光板300及挡水遮阳防尘板400。
如图2-5所示,灯板100包括多颗LED 110。多颗LED 110沿第一轴方向(X轴方向,也即水平方向)间隔排布呈多列,每列LED 110包括若干颗沿第二轴方向(Y轴方向,也即竖直方向)间隔排布的LED 110。
如图10所示,面罩200设有多个通孔210。面罩200设于灯板100具有LED110的一侧,且每一LED 110自一通孔210处露出。
如图2-5所示,挡光板300的数目为多块,设于面罩200远离灯板100的一侧上。多块挡光板300沿第一轴方向间隔排布呈多列,每列挡光板300包括若干块沿第二轴方向间隔排布的挡光板300。
其中,在沿第一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 110,且在沿第一轴方向上,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挡光板300的数目比LED 110的数目少一。或者,在沿第二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110,且在沿第二轴方向上,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挡光板300的数目比LED 110的数目少一。
如图2-5所示,挡光板300与LED 110的排布存在如下四种情况:
如图2所示,第一轴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轴方向为竖直方向,在沿第一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 110,且每一挡光板300位于每一LED 110的左侧。
如图3所示,第一轴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轴方向为竖直方向,在沿第一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 110,且每一挡光板300位于每一LED 110的右侧。
如图4所示,第一轴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轴方向为竖直方向,在沿第二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 110,且每一挡光板300位于每一LED 110的上侧。
如图5所示,第一轴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轴方向为竖直方向,在沿第二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 110,且每一挡光板300位于每一LED 110的下侧。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的LED 110相对于其中一块挡光板300更靠近另一块挡光板300,也即LED 110的发光点与其对应的两块挡光板300之间的间距不相同。
具体的,如图6所示,在图6中,在沿第一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 110,且每一挡光板300位于每一LED 110的左侧,LED110与位于其左侧的挡光板300a之间的间距小于LED 110与位于其右侧相邻的挡光板300b之间的间距。当LED 110点亮时,可以增加LED 110的右视角,而位于左侧的挡光板300a又可以遮挡LED 110的左视角,从而达到控制LED 110的水平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右侧。其中,LED 110的发光点110a与左侧的挡光板300a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1,LED 110的发光点110a与右侧相邻的挡光板300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2,LED 110的发光点110a与左侧的挡光板300a远离灯板100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B,过LED 110的发光点110a的竖直线为法线110b,相对于法线110b,左可视角为θ1,右可视角为θ2,A1=tanθ1·B,A2=tanθ2·B。
如图7所示,在图7中,在沿第一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 110,且每一挡光板300位于每一LED 110的右侧,LED 110与位于其右侧的挡光板300c之间的间距小于LED 110与位于其左侧相邻的挡光板300d之间的间距。当LED 110点亮时,可以增加LED 110的左视角,而位于右侧的挡光板300c又可以遮挡LED 110的右视角,从而达到控制LED 110的水平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左侧。其中,LED 110的发光点110a与左侧相邻的挡光板300d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1,LED 110的发光点110a与右侧的挡光板300c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2,LED 110的发光点110a与右侧的挡光板300c远离灯板100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B,过LED 110的发光点110a的竖直线为法线110b,相对于法线110b,左可视角为θ1,右可视角为θ2,A1=tanθ1·B,A2=tanθ2·B。
如图8所示,在图8中,在沿第二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 110,且每一挡光板300位于每一LED 110的上侧,LED 110与位于其上侧的挡光板300e之间的间距小于LED 110与位于其下侧相邻的挡光板300f之间的间距。当LED 110点亮时,可以增加LED 110的下视角(仰视角),而位于上侧的挡光板300e又可以遮挡LED 110的上视角(俯视角),从而达到控制LED 110的垂直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下侧。其中,LED 110的发光点110a与上侧的挡光板300e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1,LED 110的发光点110a与下侧相邻的挡光板300f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2,LED 110的发光点110a与上侧的挡光板300e远离灯板100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B,过LED 110的发光点110a的水平线为法线110b,相对于法线110b,上可视角为θ1,下可视角为θ2,A1=tanθ1·B,A2=tanθ2·B。
如图9所示,在图9中,在沿第二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 110,且每一挡光板300位于每一LED 110的下侧,LED 110与位于其下侧的挡光板300g之间的间距小于LED 110与位于其上侧相邻的挡光板300h之间的间距。当LED 110点亮时,可以增加LED 110的上视角(俯视角),而位于下侧的挡光板300g又可以遮挡LED 110的下视角(仰视角),从而达到控制LED 110的垂直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上侧。其中,LED 110的发光点110a与下侧相邻的挡光板300g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1,LED 110的发光点110a与上侧的挡光板300h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2,LED 110的发光点110a与下侧的挡光板300g远离灯板100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B,过LED 110的发光点110a的水平线为法线110b,相对于法线110b,上可视角为θ1,下可视角为θ2,A1=tanθ1·B,A2=tanθ2·B。
而当LED 110位于与其对应的两块挡光板300的正中央时,也即LED 110的发光点与其对应的两块挡光板300之间的间距相同时,如果在沿第一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 110,此时在两块挡板300的作用下,可以使得LED 110的水平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正中方向;而如果在沿第二轴方向上,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有且只有一颗LED 110,此时在两块挡板300的作用下,可以使得LED 110的垂直发光视角位于LED显示屏10法平面正中方向。
在上述图6-9中,θ1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小于90度,θ2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小于90度。
在上述LED显示屏10中,将LED 110夹于两块相邻的挡光板300之间,在挡光板300挡光作用下,可以改变LED 110的水平发光视角及垂直发光视角,从而使得LED显示屏10的水平发光视角位于法平面左侧、法平面右侧或法平面正中方向,或者得LED显示屏10的垂直发光视角位于法平面上侧、法平面下侧或法平面正中方向,进而使得上述LED显示屏10能满足单侧人群观看而不影响不需观看的人群,有效避免光污染,提高特定指向的观看效果。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两块挡光板300之间的LED 110的发光点与其中一块挡光板300之间的间距为2.4毫米,与其中一块挡光板300之间的间距为6.6毫米。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LED 110的发光点与挡光板300远离面罩100的一端之间的间距为5.23毫米。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每颗LED 110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灯珠集成形成。具体的,LED 110为SMD型LED。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LED显示屏10为全彩SMD LED显示屏,此时灯板100为全彩灯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LED显示屏10也可以为单色显示屏,此时灯板为单色灯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LED 110也可以为DIP型LED。
进一步,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雨水、太阳及灰尘对LED110损伤,上述LED显示屏10还包括挡水遮阳防尘板400。挡水遮阳防尘400设于面罩200远离灯板100的一侧上。挡水遮阳防尘板400沿第一轴方向延伸,且位于多颗LED 110及多块挡光板300上方。其中,当每一挡光板300位于每一LED 110的上侧时,挡水遮阳防尘板400可以省略。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挡光板300呈梯形,且挡光板300的长边与面罩200远离灯板100的一侧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挡光板300也可以呈方形。梯形挡光板相对于方形挡光板,在保证具有较好挡光效果的前提下以及在保证与面罩200之间具有较大的连接强度下,用料少,可以减轻LED显示屏10的整体重量。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挡光板也可以为弧形板,弧形板朝向LED所在的一侧弯曲。挡光板也可以为倾斜板,挡光板靠近面罩的一端与其对应的LED的发光点之间的间距大于挡光板远离面罩的一端与其对应的LED的发光点之间的间距。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