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互动屏及智能展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2394阅读:10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互动屏及智能展示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媒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互动屏及智能展示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为了宣传方便,人们常会在展馆中设置不同的装置或者系统结构,以吸引客户,提高用户对产品的关注度,并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用户的体验舒适度。

申请号为201520620569.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酒类智能展示系统,其包括:展示平台;设置在展示平台上的多个酒液容器,每个酒液容器上对应设置有感应单元;导轨,呈水平的设置在展柜的侧面;滑块,与导轨滑动配合;处理器,设置在滑块内并与各所述的感应单元连接,在滑块移至所述多个酒液容器中的一个下方时,所述处理器接收该酒液中所存放酒液的对应信息;显示器,设置在所述滑块上,并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显示酒液的信息。

在该申请文件中是通过滑块配合导轨的方式实现显示屏的移动,由于处理器设置在滑块内,所以其在使用过程中屏幕会处于常亮的状态,浪费能源,不具环保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互动屏,该移动互动屏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实现自动关闭,能够较好的节约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的展示展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移动互动屏,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可沿工作台左右滑动的显示器,显示器在工作台上不同的位置可以接收不同的信息,所述显示器的下方设置有可拆卸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感应触头,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与定位件配合的定位槽,定位槽内设置有感应触点,感应触头与感应触点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显示器工作的电源电路,当感应触头与感应触点接触时,电源电路导通。

通过上述设置,显示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左右滑动,当定位件卡嵌在定位槽内时能够实现感应触头与感应触点抵触,从而实现显视器的的电源电路的导通,电源电路导通显示器就会点亮并显示信息,而当感应触头与感应触点不相抵触时,电源电路就不会连通也就不会有信号输出,在该显示器处于移动过程中时显示器处于黑屏状态,该过程中就能够节约能量,具备环保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包括有壳体,感应触头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驱动感应触头伸缩的弹性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感应触头能够可伸缩的安装在壳体内,由于感应触头与定位槽内的感应触点接触时显示器点亮并显示出信息,而在显示器移动的过程中感应触头是收缩于壳体内的,由于壳体内设置有弹性件,当感应触头在受到压紧力时会逐渐收缩进壳体内部,此时显示器处于滑动的状态,而当显示器到达限位槽处时,感应触头受到的压紧力消失,感应触头就会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受到挤压重新弹出壳体,并接触到定位槽槽内的感应触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在感应触头滑出的位置设置有倾斜的滑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倾斜的滑道的设置能够方便感应触头滑出滑槽,由于定位槽是具有一定的深度,当感应触头从定位槽中滑出的过程中若直接滑出就会比较费力,滑道的设置能够实现感应触头的缓慢的收缩或伸张,该过程就会比较省力,而且当感应触头要滑动到定位槽中时感应触头也是逐渐伸出壳体,过程缓和,使用过程不仅省力,而且操作温和,能够保护感应触头和凹槽中的感应触电的接触温和,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为倒锥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为倒锥型的结构其侧壁为倾斜的斜面状,如此就能够更加方便显示器额移动,倒锥型的结构相较于圆柱的结构能更加方便的移出定位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显示器的下方设置有滚轮,工作台上设置有导轨,滚轮在导轨内滚动实现显示器的左右滑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轮配合导轨滚动来实现显示器的移动,该过程操作简便、省力、而且产生的摩擦力也较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轨内部与滚轮抵触的位置设置有摩擦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导轨与滚轮直接接触时,较大的摩擦力的存在会使导轨或者滚轮的两侧受到磨损,磨损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碎屑,在显示器的移动过程中,碎屑可能会通过滚轮的滚动而带入到定位槽中,影响到感应触点与感应触头的接触灵敏度,所以摩擦片的设置能够减小摩擦力,从而就能够减少磨损,实现接触的灵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展示系统,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展示系统包括上述的移动互动屏,还包括有展示平台,所述展示平台上设置有多个展品,展品位置与定位槽位置相对应,展品与工作台的位置平行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参展过程中显示器下方的滚轮沿着导轨滑动,当显示器的位置正对某一展品时且定位件卡嵌在定位槽中时,显示器上就会对应显示该展品的信息,当参观者想了解那个展品就移动显示器到该展品的正对位置即可,该展品的显示器的内容与展品结合,实现了智能化的展示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移动互动屏的设置将展品的信息通过显示器展示出来,实现了智能化的展示方式;

2、显示器的在移动过程中只有当定位件到达定位槽时才实现显示器的点亮,而定位件不接触定位槽时显示器未点亮,未点亮的显示屏就能够节约能源;

3、感应触头在移动过程中结构设置合理,移动过程施力较小,而且对感应触点的损伤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导轨剖视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定位槽的局部放大A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定位槽的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电源电路结构图。

附图标记:1、工作台;2、显示器;3、定位槽;4、感应触点;5、壳体;6、感应触头;7、弹性件;8、滑道;9、滚轮;10、导轨;11、摩擦片;12、展示平台;13、展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移动互动屏,如图1所述,包括有工作台1,在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输出信息的显示器2,显示器2可沿着工作台1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显示器2能够显示不同的信息;如图2所示,在显示器2的下方设置有定位件,在工作台1上设置有定位槽3,定位件的下方是设置有感应触头6,定位槽3内设置有感应触点4,当感应触点4与感应触头6接触时就能够将显示器2的电路接通,此时显示器2就会点亮,就能够显示信息。

如图2所示,定位件包括有与显示器2一体设置的壳体5,感应触头6设置在壳体5内,并且在壳体5的内部与感应触头6间连接有弹性件7,此处的弹性件7可以设为弹簧,弹性件7能够收缩扩张,当感应触头6在受到外力的挤压作用时感应触头6能够收缩在壳体5内,当感应触头6不受外力作用时在弹性件7的驱动下感应触头6又会伸缩出壳体5,而在该过程中,感应触头6收缩的过程是显示器2在移动的过程,此时显示器2是不亮的,而当感应触头6伸缩出壳体5时此时是定位件处于定位槽3内,此时感应触头6与感应触点4接触,显示器2接通能够显示出信息。感应触头6在连通显示器2时是通过设置在壳体5内的连接导线来实现感应触头6与显示器2的导通。而定位件是可拆卸连接在显示器2的下方,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能够实现定位件的更换,而定位件与显示器2之间可以通过螺纹的方式来实现连接,螺纹的结构比较简单,而且操作比较便捷。

如图2所示,在显示器2的下方设置有滚轮9,在工作台1上设置有导轨10,人们可以通过用手推动显示器2,显示器2下方的滚轮9会沿着导轨10滚动带动显示器2移动,操作过程比较方便。而在滚轮9与导轨10抵触的位置还设置有摩擦片11,摩擦片11的设置能够减少摩擦对导轨10和滚轮9所造成的损害,延长其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定位槽3在感应触头6滑出的位置设置有滑道8,虽然在不设置滑道8的情况下感应触头6也能够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滑出定位槽3,但是实现该过程需要浪费较大的力去实现,所以滑道8的设置能够有一个比较缓和的移动过程,能够有效地避免感应触头6直接从收缩状态变为伸出状态造成对感应触点4的较大的冲击力,也能够避免直接从伸出状态变为收缩状态组要使用过较大的力去实现,所以整体结构设计合理。

如图5所示,感应触头6与感应触点4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显示器2工作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包括有一个电源,感应触头6的一端与电源电路通过导线连通,而感应触点4的一端也与电源电路通过导线连通,当感应触头6左右移动与感应触点4相接触时,电源电路就会导通,此时显示器2就会被导通点亮。感应触点4在电源电路上分布有若干个,当感应触头6与任意一个感应触点4接触都能够导通电源电路。

该移动互动屏在工作时,移动显示器2当显示器2的定位件卡在定位槽3中时就能够实现显示器2的电路的接通,电路接通后就能够是显示器2的屏幕点亮,就能够显示信息,继续移动显示器2到另外的定位槽3处,就能够连通显示器2并显示另外的信息,整个过程体现出了智能化的展示手法,而且操作简单。

实施例二、

一种移动互动屏,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一中图3的定位槽3的滑道8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图4中的倒锥型结构,倒锥型的定位槽3的结构加工方便,同样能够实现定位件在移动时操作比较方便。

实施例三、

一种智能展示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有移动互动屏,展示平台12,展示平台12与工作台1的位置平行分布,展示平台12上分布有多个展品13,展品13沿着显示器2的滑动方向分布,并且展品13的位置与定位槽3的位置相对应,当移动显示器2正对某个展品13时,显示器2连通,显示器2点亮,显示器上2就会显示显示器2内存储的展品13信息,点击对应展品13名目,即可显示该展品13的详细信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