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激光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6723阅读:9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激光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激光笔。



背景技术:

激光笔,又称为激光指示器、指星笔等,是把可见激光设计成便携、手易握、激光模组(发光二极管)加工成的笔型发射器。通常在汇报、教学、导游人员都会使用它来投映一个光点或一条光线指向物体,方便讲者与听众的交流。激光笔中的激光模组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激光笔内部温度上升,长时间的高温会使激光模组寿命下降,故激光笔的散热问题一直是激光笔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并且,因使用环境的不同,激光笔的光斑大小需要实现灵活的调节,以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需求,另外,现有激光笔内所产生的激光并不能高效的射出,光能损失较为严重,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激光笔,在使用时能够高效的将笔内热量导出并发散,并且能够灵活调节其出射光斑的大小,满足了不同使用环境的需求,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出射效率较高,节省能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多功能激光笔包括握持部、散热筒、散热片、出光罩、透光片、蓄电池、充电孔、激光发生器安装架、激光发生器、激光发射头、发射头安装板、光斑调节板、转轴、光斑调节旋钮、辅助调节块、导光套筒、导光柱、套筒安装架、控制按钮、光斑调节孔、凸台、凹槽、分隔板;所述握持部的右端与散热筒连接,散热筒的右端设有出光罩,出光罩上设有透光片,握持部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握持部的左端设有充电孔,握持部的顶端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散热筒的外壁上设有散热片,激光发生器安装架、发射头安装板与套筒安装架均安装在散热筒的内壁上,激光发生器安装架内设有激光发生器,激光发生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激光发生器的右端通过导线与激光发射头连接,激光发射头安装在发射头安装板上,激光发射头的右侧设有导光套筒,导光套筒安装在套筒安装架上,导光套筒内设有导光柱;所述激光发射头与导光套筒之间设有光斑调节板,光斑调节板为圆柱形,光斑调节板上阵列设有孔径不一致的光斑调节孔,光斑调节板通过转轴与光斑调节旋钮连接,转轴安装在发射头安装板和分隔板上,光斑调节旋钮上阵列设有与光斑调节孔相对应的凸台,凸台与光斑调节孔的阵列角度和阵列项目数相同,凸台上设有凹槽,凹槽的上侧对应设有固定在握持部内壁上的辅助调节块,光斑调节旋钮的下端穿过握持部的侧壁并延伸至外侧。

优选地,所述的透光片的材质为有机玻璃。

优选地,所述的导光柱为光纤,其右端设置为半球形。

优选地,所述的光斑调节旋钮上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的握持部的外壁上设有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够高效的将笔内热量导出并发散,并且能够灵活调节其出射光斑的大小,满足了不同使用环境的需求,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出射效率较高,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斑调节孔的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凸台与辅助调节块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握持部、2-散热筒、3-散热片、4-出光罩、5-透光片、6-蓄电池、7-充电孔、8-激光发生器安装架、9-激光发生器、10-激光发射头、11-发射头安装板、12-光斑调节板、13-转轴、14-光斑调节旋钮、15-辅助调节块、16-导光套筒、17-导光柱、18-套筒安装架、19-控制按钮、20-光斑调节孔、21-凸台、22-凹槽、23-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4所示,所述的多功能激光笔包括握持部1、散热筒2、散热片3、出光罩4、透光片5、蓄电池6、充电孔7、激光发生器安装架8、激光发生器9、激光发射头10、发射头安装板11、光斑调节板12、转轴13、光斑调节旋钮14、辅助调节块15、导光套筒16、导光柱17、套筒安装架18、控制按钮19、光斑调节孔20、凸台21、凹槽22、分隔板23。

所述握持部1的右端与散热筒2连接,散热筒2的右端设有出光罩4,出光罩4上设有透光片5,握持部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6,握持部1的左端设有充电孔7,握持部1的顶端设有控制按钮19;所述散热筒2的外壁上设有散热片3,散热筒2的材质优选为铜质,散热片3的材质优选为铝质,铜的导热性能好而铝的散热效果显著,故在工作时,铜质的散热筒2将其内部的热量高效的传导至散热片3上,然后散热片3快速的将热量发散,进一步的,散热片3设置为螺旋状,以增大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其散热效果。

所述的激光发生器安装架8、发射头安装板11与套筒安装架18均安装在散热筒2的内壁上,激光发生器安装架8内设有激光发生器9,激光发生器安装架8的设置可起到保护激光发生器9的作用;激光发生器9通过导线与蓄电池6连接,激光发生器9的右端通过导线与激光发射头10连接,激光发射头10安装在发射头安装板11上,激光发射头10的右侧设有导光套筒16,导光套筒16安装在套筒安装架18上,导光套筒16内设有导光柱17,导光柱17为光纤,其右端设置为半球形,半球形对光线具有发散效果,此种设计,从而使得激光发射头10所发出的激光能够高效导出,光能损失较小,节省能源。

所述激光发射头10与导光套筒16之间设有光斑调节板12,光斑调节板12为圆柱形,光斑调节板12上阵列设有孔径不一致的光斑调节孔20,光斑调节板12通过转轴13与光斑调节旋钮14连接,转轴13安装在发射头安装板11和分隔板23上,光斑调节旋钮14上阵列设有与光斑调节孔20相对应的凸台21,凸台21与光斑调节孔20的阵列角度和阵列项目数相同,凸台21上设有凹槽22,凹槽22的上侧对应设有固定在握持部1内壁上的辅助调节块15,光斑调节旋钮14的下端穿过握持部1的侧壁并延伸至外侧,使用时可通过调节光斑调节旋钮14,使得辅助调节块15卡入光斑调节旋钮14上的一个凹槽22内,即实现光斑调节孔20的选用及其位置的固定,通过选用大小不一致的光斑调节孔20,从而实现激光笔射出的光斑的大小调节。

优选地,所述的透光片5的材质为有机玻璃,其透光率为90%~92%,可将导光柱17导出的激光高效的传出激光笔外,进一步增强出光效率,且透光片5的设置能够防止灰尘进入激光笔内,并且透光片5的表面光滑且不易结垢,便于擦洗。

优选地,所述的光斑调节旋钮14上设有防滑纹,便于光斑调节旋钮14的使用,提高用户体验。

优选地,所述的握持部1的外壁上设有防滑套,降低了激光笔在使用时从使用者手中滑落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使用时,预先通过充电孔7将蓄电池6充满,当使用者按下控制按钮19时,激光发生器9运行后通过激光发射头10发出激光,激光依次通过光斑调节孔20、导光柱17和透光片5射至激光笔外侧;需要调节光斑大小时,可通过调节光斑调节旋钮14,即通过选用合适孔径的光斑调节孔20而实现。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够高效的将笔内热量散出,并且能够灵活调节其出射光斑的大小,满足了不同使用环境的需求,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出射效率较高,节省能源。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